导图社区 武志红心理学课
得到课程-武志红心理学,成为真实的自己。可提详细读书笔记,并分享课程部分章节链接。
编辑于2020-02-28 13:56:07宁向东老师以“局”的概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管理学中如何通过调整资源关系、借势以及重新定义自我等方式实现破局,帮助管理者提升决策能力、掌握管理他人的方法,以应对职场和商场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管理困境,实现个人、团队及组织的高效发展。
探索潜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恋心理以及关系等对人命运和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觉察内心、理解人性,从而更好地掌控自我、发展深度关系、活出真实且有力量的人生。
《了不起的我》引导人们认识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与可能,通过理解行为改变、思维进化、关系发展等方面,帮助人们勇敢走出心理舒适区,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从行为、思维、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自我发展的路径和方法,让读者明白改变的本质是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它鼓励人们去探索内心的假设、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从而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蜕变。并且强调了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宁向东老师以“局”的概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管理学中如何通过调整资源关系、借势以及重新定义自我等方式实现破局,帮助管理者提升决策能力、掌握管理他人的方法,以应对职场和商场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管理困境,实现个人、团队及组织的高效发展。
探索潜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恋心理以及关系等对人命运和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觉察内心、理解人性,从而更好地掌控自我、发展深度关系、活出真实且有力量的人生。
《了不起的我》引导人们认识自我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与可能,通过理解行为改变、思维进化、关系发展等方面,帮助人们勇敢走出心理舒适区,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本书从行为、思维、关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自我发展的路径和方法,让读者明白改变的本质是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它鼓励人们去探索内心的假设、突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从而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蜕变。并且强调了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武志红心理学课
1. 命运
自我实现
潜意识就是命运,指引着你的人生
自我实现的预言:我是对的,我比你强
你曾经达到的高度,是你所能达到的。从体验开始,实现预言
权威期待
自我实现的预言三个层面:自恋、他人期待、链接的力量
要在意识上,和潜意识里传递正面的期待
抱持性
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
身心合一
自我1,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
自我2,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
共情,设身处地,感人所感,想人所想
自恋性竞争让我们追求变强、变卓越;放下头脑自恋,信任身体
人生脚本
童年时期形成,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有开始、展开、高潮和结尾几部分
轮回,强迫性重复,去疗愈原初的痛苦,觉知过去经验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就是生命的隐喻。如果看不破,生命就会一直打转
2. 自我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自我稳定性,自我外壳是不是结实,如何能守住自己的自我不崩塌
自我灵活性,敏感地感知到对方并调整自我状态
自我疆界,自我可以伸展开的空间,对外界的感知和态度
自我力量,自我人格中蕴含的力量
自我组织力,自我重组的能力,高压,或者被击溃瓦解时,重新组织起来
本我、超我、自我
本我就是本能,各种欲望组成,遵循享乐原则。野性
超我是人格中的管制者,道德,规范的内化。德性
自我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者,奉行现实原则。
现象场
每个重大体验就是一个现象,而时空就是现象发生的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口欲期,一岁之前;固着和退行,过渡满足或严重匮乏
肛欲期,1-3岁,自我掌控感
性器期(俄狄浦斯期),3-6岁,锻炼竞争性,超我形成的关键期
潜伏期,6-12岁,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
生殖期,12-20岁,青春期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对别人评价不在乎,在乎内在感受,尊重自己的感觉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在乎别人的评价,忽略自己感觉,重头脑层面思考
真自我、假自我
围绕自己的感觉来构建,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
围绕别人的感觉来构建,为别人而活,对别人的感觉敏感
3. 关系
构建健康关系
不断重复构建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性格、人格或自我),构成了命运
当下的关系模式,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也是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尊重客观事实,驳回谬误;共情主观情绪,驳回或化解垃圾清晰
一切行为都必须放到关系中去理解,没有所谓的绝对孤独这回事。关系就是一切。
全神贯注,你在所以我存在。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珍惜规则、权力规则
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实际就是我与你的关系。
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实际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天才或创造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是负相关。情商高,太考虑别人,就受限了
好我、坏我
意识和潜意识层面是二元对立的。越是持有二元对立的好坏观,内心和人性越分裂
好我,其实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期待。
越外向,越内向;越快乐,越悲伤;越好人,越恐怖。
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三大动力。远离他们,人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命力。
许多行为表面上看有问题,但背后的动力却是没问题的,只是表达这个动力时被局限了
一元、二元和三元关系
一元关系,6个月前,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和感受,和外界在身体和心理上是一体的
二元关系,6-36月,开始和妈妈分离,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独立存在
三元关系,3-6岁,意识到关系的复杂之处,同时看到你,你和他的感受和意志
当觉得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好的;另外一个人都是基本好的;你,你爱的人和你竞争的人都是好的。
二元关系张力太大,难以容纳其中的坏,需要找一个第三者投射,在三元世界去消化
三角化
把二元关系中的问题,放到三元关系中去处理。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
强者让弱者,作为第三者要起到调停作用
万物皆空,你所认为的自己,其实是别人眼中的你;万物皆实,内在心灵必须借助于外在的关系,也就是别人的看见,才能发展。
4. 动力
心理疾病的分类
精神病(一岁前养育环境出了大问题),活在原始的一元世界
人格障碍(三岁前养育问题),介于一元世界和二元世界中
神经症(3-6岁养育问题),介于二院和三元世界中
心理健康就是自信+热情,活力可以滋养自体时,是自信;活力能滋养客体时,是热情
健康,就是好的、善意的动力或能量,能在自体和客体之间流动,自体和客体都被觉知为好的,基本善意的。
全能自恋
自我=关系+动力,关系就是我和你,动力就是我和你之间的能量表达。
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一回事,区别仅仅是,正能量被允许,被看见。
觉得自己是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
是生命的第一动力,人类文明的一切都是它推动的结果,性和攻击性的动力也是它演化的结果
自恋性暴怒
如果外界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
攻击性
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具有攻击性的人,是真实的,因此更有魅力
当攻击性被容纳,意味着黑色生命力被看见,被允许,转换成了白色生命力
生本能指向生长和滋养,死本能指向攻击和破坏。两者区别是否被看见,是否在关系中被接住了
自我效能感
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尼采:杀不死你的,会使你更强大
韧劲,就是知道可以拿时间和空间,做生能量与死能量的转换
回避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
性的动力
性是对关系的渴望,性的动力主要是让关系变近
生命的目的有两个:活出自己,在关系中被看见
英雄之旅,战胜内心的恐惧,拥抱内在黑暗后达成的一种自由状态
5. 思维
心灵的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保护层、(感受层)伤痛层、(真我)自我层。
心灵过程:身体过程,情绪过程,思维过程。感受和体验是本体,思维是镜像
向思维认同,是别人的想法,容易被头脑所控。感觉是自己的,头脑是别人的。
保护层针对思维过程,感受层针对情绪过程和身体过程,真我就是灵魂
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思考/诠释。控制信念。
非理性信念
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想法,个人自恋的执念
概括三类: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全能自恋
理性:清楚能控制的事物,力所能及地做好,不瞎较劲,怨天尤人
自动思维
事件发生后,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第一时间的念头。连接着体验和潜意识的想法。
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受,因为它唤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种感受
自恋幻想
投射性认同。暗逻辑(将坏投射给对方,诱导对方认同,验证自己的预判)是投射性认同的重要游戏。
投射性认同可称为自恋幻觉的ABC。C:威胁攻击对方,伤害自己,攻击关系。
支配者使用权力的方式,依赖者使用示弱的方式,迎合者使用奉献的方式,诱惑者用性
心灵地图,根据童年的经历,形成一张心灵地图,并靠这张图活在世界上。要及时修正
向思维认同
根本还是控制欲在作祟,是全能自恋的幻觉。思维过程,是对自己身体过程、情绪过程和外部事件的认识,一旦固化,容易当做真理,会反过来控制我们
痛苦是因为对真相的对抗。痛苦之身形成,有一个恶性循环。
人生是自己营造的,这种营造是一个轮回,给自己制造机会,解决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
6. 身体
艾瑞克森催眠法
某种情绪不能在情绪层面表达,就通过身体来表达。非常有象征性,隐喻。
具身认知观,身体是认知和心智的根本,互为隐喻、互为镜子、互为镜像
不和痛苦较劲,不将问题视为敌人,接纳问题,用优雅的方式和问题共处
自我催眠,冥想,放空头脑,放松身体,和深层的潜意识建立链接,寻求答案
扫描身体训练
放空头脑,接纳身体痛苦,进入潜意识
潜意识三个层次:个人历史的潜意识(伤痛层),集体无意识,阿赖耶识
躯体化
情绪不能表达,转而通过身体来表达,叫躯体化
当我们心中没有敌意时,也就唤不起别人的敌意
身体不忠于灵魂时,身体就会出问题,暗示你,你的人生,你的选择,偏离了你的灵魂
7. 情感
自恋与依恋
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皈依你的世界
自恋是你的生命力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两种妈妈
依恋形成条件:妈妈基本上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但坏不会淹没好
头脑妈妈,通过充分发展自己的头脑来面对孤独带来的恐怖
负爱、负恨、负知识
人与人之间关系链接:我爱你,我恨你,我想了解你。相反,即
比昂理论:最好的活法就是去爱,去恨,乃至快意恩仇
自体虚弱与自体坚韧
要学习尊重自己的虚弱,谁都有承受极限。
不管强弱的感觉如何侵袭,基本感觉我能行,我能基本掌控我的人生
自强大与虚弱是一个维度,维度顶端是全能自恋,并伴随毁灭欲
你以为的善良,可能是软弱,你以为的恨意,可能是力量
一念之转的联系
怎么看待别人,都是把自己的内在投射到别人身上。特别是坏。
最不喜欢的两个坏:关系中的恨,自体的虚弱
8. 觉知
潜意识
潜意识中隐藏的东西就是不被接受的性欲和攻击欲,意识化就是意识到他们
分三个层级:个人历史的潜意识,集体历史的潜意识,阿赖耶识
可通过觉知童年时那些痛苦的体验而疗愈我们自己
集体历史的潜意识
集体意识就是被集体一直容纳(承认)的心灵内容;无意识即拒绝(排斥)
社会无意识,那些被压抑的领域,这些领域对社会的最大多数成员来说是相同的
家族无意识,一个家族不能面对的心灵内容
觉知力决定你看到什么,智慧决定你能懂那是什么,慈悲使你能承受这些东西
可控第三者
二元关系中觉得控制不了局面时,找一个可控的第三者(人/物/事件)来恢复控制感
过渡性客体,走出自己孤独一元世界,进入现实世界前的一个过渡态
弗洛伊德,次级思维过程的媒介是语言文字,初级思维过程的媒介是图像
梦
梦中可以得到潜意识的信息,解梦的方法:自由联想和角色代入等
潜意识更像自己,而意识是活在各个层面的关系世界
自我防御机制
大脑把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情感排除在意识之外的一个途径。
自我防御机制连环套,三板斧:分裂(不接受好与坏并存)、否认和投射
向外,把我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世界;向内,把你的外部世界的东西吸纳到我之中
9. 空间
生活空间
安全感是安全空间爱的内化,好的父母像一个容器,容纳孩子的活力和敌意情绪
房子的重要隐喻,房子就是你的心
界限和空间都有三种:地理、心理和身体
工作空间
自断经脉,是因为带着攻击性的原初生命力需要在工作中去展开
伟大总是要创新,创新就意味着要去破坏旧的事物,冒犯旧的规则
掌控力
我们的生活我能掌控,即便现在有失控甚至崩溃,但通过努力让生活恢复掌控
连续出现不顺,不管事情大小,需要安静一下,看内心是否有了敌意,去安抚这份敌意
原生家庭
母性指向融合和容纳,父性指向分离和秩序;
心理断乳
孩子在成年后,需要完全与原生家庭分离
婴儿6个月前处于正常的共生期,我就是你,你就是你,不分彼此
10. 创造
创造与臣服
创造力就是你碰触到了外界事物的本真,天才们不是在创造,只是在表达
初级思维过程,次级思维过程
创新方法
身体、潜意识、被思考之物在先,是存在之物;头脑、意识和思考在后,是符号系统
将创作过程分隔为梦想家、现实主义、批评家三个阶段
内在批评者
习得性无助,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在置身于可以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会放弃尝试
创造力取决于感受流动的空间,有外在空间,也有内在空间
在原生家庭这个原初外在空间,如果我们的感受被攻击,就容易顺从,就会内化一个内在的批评者,去压制我们的感觉,即超我压制本我
挫折商
逆商,是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应付机制,消极,逃避挫折感;应战机制,调集资源
控制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你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局势。内聚性自我,对事不对人
归因因素: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归因,理性找原因,改善局面
延伸因素:是否将挫败感延伸到其他方面。格局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所构成的内在空间。
耐力因素:富有智慧的忍耐,是建立在洞察力和乐观主义之上的。
内聚性,是自我有一种向心力,可以保证心灵的各个组成部分向内聚合,构成一个整体
职业枯竭
有工作能力,丧失工作动力。原因:无助感和习惯化
11. 现实
单纯与复杂
人性无比复杂,任何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气
叛逆,是孩子想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不应去压制
三重世界
想象世界、过渡世界和真实世界
冲突的两条路:是继续停留在和母亲的粘稠过渡世界,还是进入到现实世界
东方文化是羞耻感文化,压抑个性,造成虚弱自体;西方文化是罪恶文化,鼓励个性
金钱恐惧症
金钱最重要的隐喻是力量,钱多的人可以支配的资源更多,力量更强
你的感知,是丈量你自己命运的尺度
苏格拉底: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一提。要有意识地去改变
偏执、分裂与整合
哀伤过程,在情绪过程、身体过程和头脑过程中都接受这份丧失的发生
哀伤过程的深层逻辑:外部世界的爱失去了,可它留在了内部世界。
如果始终处于偏执分裂位,不进入抑郁位,可能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12. 自由
马斯洛需求理论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
导致抛弃自主性的原因:控制性教育和太顺应社会
与其说创造力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人格
高峰体验
感受到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由此获得的感觉,就像光一样,照亮了自己的人生
两种愤怒
悲剧本身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令人陷入困境的原因是自己想否认人生的悲剧性
好的愤怒能保护自己的空间,促进关系朝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坏的愤怒带来破坏
13. 无常
头脑自我
头脑自我是自我1消失时,一个人会体验到和更大存在的连接,是一种极致的美好体验
自我是被构建的,可以改变,自我1到自我2,小我到真我,自我是有层次的
头脑的自我防御机制,把我们处理不了的敌意和自体虚弱感压抑到潜意识中,头脑就觉知不到,可以不严重占据自我1的容量
选择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你有意识的主动选择是自由意志的证明
在吃的时候,首先是毁灭者,是在制造死亡和无常
整个人类乃至万物的进化,像衔尾蛇吞吃自己,消灭自己,又不断生长,是一个恒常
自性化
头脑自我是自我1,自体是头脑、身体和情绪组成的完整自我
自性是内在本性,有超越自我之意,使人深入自我,成为他自己,反而发现更大的存在
英雄之旅,从分离开始,经历种种考验,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