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疟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分享了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体寄生虫学,分享了旋毛形线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体寄生虫学,分享了细粒棘球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知识,希望这份脑图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体寄生虫学,线虫特点:线形或圆柱形,不分节;雌>雄;雌虫尾短直,雄虫尾端卷曲、膨大、有交合刺;完整的消化生殖系统;有原体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除了可以感染人外,还可以感染非洲猿类)
形态
间日疟原虫
环状体
环较大,约占红细胞直径的1/3;无疟色素;红细胞内有明显的红色薛氏点
滋养体
核较环状体增大,胞质不规则呈阿米巴样;疟色素分散,呈棕黄色。
裂殖体
虫体充满胀大的红细胞;每个核都被胞质包裹形成裂殖子
雌配子体
核小,偏向一侧
雄配子体
核大,疏松,位于中央
恶性疟原虫
早期滋养体和裂殖体逐渐隐匿于微血管、血窦或其他血流缓慢处,故这两个时期的虫体在外周血中不易见到
环较大,约占红细胞直径的1/5;红细胞内有粗大的紫褐色茂氏点
新月形,核结实,核在虫体中央
腊肠形,核疏松,核位于虫体中央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时期的形态
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裂殖子)→肝细胞释放入外周血,侵犯红细胞
生活史
感染期
子孢子
感染方式
自然情况下经媒介昆虫传播
红细胞内期各发育阶段,输血可感染
宿主
终宿主
按蚊
中间宿主
人及按蚊
致病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
潜伏期(红内外期)
经媒介昆虫传播时潜伏期
输血感染
疟疾发作
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
有周期性,与裂体增殖周期有关
疟疾的再燃和复发
再燃
疟疾初发后,残存的极少量的红内期原虫,又大量增殖
复发
与疟原虫虫株的遗传特性有关
贫血
脾肿大
脾充血和单核巨噬细胞增生
凶险型疟疾
脑型、超高热型、胃肠型
胃肠型、孕妇疟疾
免疫
先天性抵抗力
人对其他动物疟原虫不易感
Duffy阴性基因型的黑人
镰刀型贫血患者
获得性免疫
带虫免疫及免疫逃逸
诊断
病原学检查
厚、薄血膜法
恶性疟原虫,发作后10h
间日疟原虫,发作后立即
免疫学检查
流行
传染源
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
传播媒介
易感人群
儿童,外来无免疫力人群
防治
治疗病人、防蚊、灭蚊
氯喹、伯氨喹啉、乙胺嘧啶、青蒿素
疟疾疫苗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