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02
无数据
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表情,都表达了他(她)的某种心理需求,家长和老师们学一些儿童心理学知识,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的有效途径。 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他就伴随着“小情绪”,面对幼儿的情绪,我们要如何应对?绘本里的妈妈们和宝贝们给了我们答案。 小宝贝的学习途径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呢?作者利用通俗的话语解读了复杂的心理学问题。
内容来源 | 《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 制图软件 |
婴幼儿的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
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生命的孕育
影响生命成长因素
基因(先天因素)
环境(后天因素)
影响生命成长理论
先天决定论
后天决定论
先天、后天相结合理论
育儿收获
在宝宝的基因基础上,给予他们最大的发展机会,充分的探索比学会守规矩更重要。
社交的开端
婴儿的情绪
宝宝对情绪的认知
婴儿情绪的发展
绘本案例:《我的情绪小怪兽》
绘本反思:认识情绪的状态和来源,更好地应对、 表达情绪
宝宝情绪的表达
认生一一陌生人焦虑
基于记忆力的发展
缺乏处理预测失败的经验
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宝宝对情绪的感知
社会性参照
宝宝观察、参考、模仿妈妈的表情、动作
绘本案例:《妈妈,买绿豆!》
宝宝的依恋
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
回避型
混乱型
矛盾型
分离焦虑
绘本案例:《还没来,还没来》《小猫头鹰》
绘本反思:亲子依恋类型对儿童日后的人际关系、 情侣两性关系等的影响
指向内在的探索
幼儿的学习
处理三类不同经验
身外世界
与他人的关系
内部经脸
幼儿的自我概念
婴儿的本能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对自己成长过程的认识
对自已所处社会群体地位的认识
绘本案例:《我是谁?》《我要长大了》
三个影响
对自己特质的知觉和评估
父母对幼儿的态度
所处的文化环境:个人主义 VS群体主义
幼儿对所处群体的认知
性别
社群
种族
民族
养育者、照顾者给予孩子更多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有助于孩子育儿建议形成更为积极的自我概念。
婴幼儿的学习过程就是处理三类不同经验的过程。第一类经验是关于人以外的世界,第二类经验是关于和他人的关系,第三类经验则是指向内部的对个人经验世界的探索。
婴幼儿的先天气质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逐渐演变为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而对于这些属于自己特点的觉察,就是他们自我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