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的思维导图,如 营运资本投资策略 (为销售收入配置多少流动资产→用流动资产销售百分比表示),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如何为流动资产筹资,配置多少短期资金来源,多少长期资金来源)
编辑于2023-08-13 21:17:16 云南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营运资本投资策略:(为销售收入配置多少流动资产→用流动资产销售百分比表示)
相关成本
短缺成本·
持有成本
激进型、保守型、适中型
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如何为流动资产筹资,配置多少短期资金来源,多少长期资金来源)
资产与负债再次分类
资产
波动性流动资产
稳定性流动资产(属于长期性资产)
负债
临时性流动负债(短期借款。金融流动负债)
自发性流动负债(经营性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属于长期资金来源)
资金需求与资金来源
短期资金需求:波动性流动负债
长期资金需求:稳定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短期资金需求:临时性流动负债
长期资金需求:自发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
经营性流动资产=波动性流动资产+稳健性流动资产
易变现率(为每单位经营性流动资产配置多少长期资金来源
易变现率=(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债务+股东权益-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资产
易变现率=1,经营性流动资产完全由长期资金来源支持,无外部借款,无闲置资金
易变现率>1,长期资金来源支持经营性流动及长期资金后资产后还有剩余 ,无临时借款,有资金剩余
易变现率<1,一部分经营性流动负债由短期资金来源支持,一部分由长期资金来源支持,有临时借款,无闲置资金
筹资政策
保守型:临时性流动负债满足部分短期资金需求,另一部分短期资金需求有长期资金来源支持 波动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长期资金需求( 稳定性流动资产+长期资金)<长期资金来源(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债务+股东权益)
无外部借款,有闲置资金
激进型:临时性流动负债满足波动性流动资产和另一部分长期资金需求 波动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长期资金需求>长期资金来源
有外部借款,无闲置资金
适中型:短期资金来源满足短期资金需求,长期资金来源满足长期需求 波动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负债 长期资金需求(稳定向流动资产+长期资金)=长期资金来源(经营性流动负债+股东权益+长期债务)
不存在最佳筹资策略
长期资金来源能完全覆盖经营性流动资产时易变现率=1 不能完全覆盖则小于1,覆盖后有剩余则大于1
现金管理
现金需求原因
交易性需要:现金收支不同步不同量
预防性需要
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及预测的可靠性(反向)
企业借款能力强弱(反向)
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反向)
投资性需要
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
现金收支管理原则
加速收款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
使用现金浮游量
推迟应付账款支付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最佳现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式(寻找是使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成本类型
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资本收益率)→同向
管理成本(固定成本,无明显关系)→不影响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
短缺成本(反向)
最佳现金持有量 三者成本之和最小、短缺成本等于机会成本、短缺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最小
存货模式(现金持有量低)
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C/2(平均现金持有量)*K
交易成本=T/C*F(每次转换交易费用,与转换量无关,至于次数有关)→T默认为年口径,年需求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
机会成本=交易成本→C/2*K=T/C*F→最佳现金持有量 2机会成本=总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K
随机模型(现金持有量保守)
T波动大企鹅难以预测,但可以预测每日现金余额变化标准差(实际现金余额与预测现金余额偏离程度)
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
交易成本
相关计算
上限H=3R-2L→H-R=2(R-L)
下限L受每日最低现金需求量(同向)、管理人员风险承受倾向(反向)影响
=现金返回线 b-有价证券固定转换成本 i-有价证券日利息率 每日现金余额变化标准差
返回线影响因素
下限L
每次有价债券固定转换成本
每日现金余额波动标准差
债券日利息率
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产生原因
商业竞争
销售与收款时差
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增加的盈利与增加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应收账款管理方法
回收情况的监督
收款政策的确定
信用政策分析
信用标准(事前)
信用标准5C模型
品质Character:主观因素:顾客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能力Capacity★: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数量质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资本Capital ★:长期偿债能力:财务实力/财务状况 抵押Collateral :抵押的资产(就是字面的含义) 条件Conditions:外部因素: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信用条件(事中)
信用期间
折扣期间
现金折扣率
信用条件的决策内容(所有收益和损失都用税前口径,所得税不影响信用条件的决策)
增加的收益(+)
增加的收益=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EBIT) 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或 增加的EBIT=增加的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
应付账款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资本成本
增加的成本
应收账款导致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日销售额(日赊销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用日赊销额还是日销售额?取决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用什么计算 应收账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应收账款周转率 平均收现期=折扣期x享受折扣客户比率+信用期x放弃折扣但未逾期客户比率+逾期付款期 x逾期客户比率
存货导致的资本成本(为了获得存货,导致存货没变现而占用的资金利息)(-)
存货的应计利息(自制)=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存货平均数量*单位变动生产成本*资本成本(不可用存货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来计算,只能从数量口径计算,不可从金额口径) 存货应计利息(外购)=平均存过量*单位购置成本*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变动成本率=购置成本/销售额)
应付账款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资本成本(+)
现金折扣、收账费用、坏账损失(-) 现金折扣=销售额x现金折扣率x享受现金折扣的客户比例 收账费用=题目告知或告知计算公式 坏账损失=题目告知或告知计算公式
收款政策(事后)
存货管理
成本性质判断
购置成本(元/件):单位购置成本=(产品单位购置成本+单位运输费用等)/(1-途中正常损耗) 全年购置成本=全年需求量*单位购置成本
订货成本(元/次) 全年订货成本=订货次数*单位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元/件/年) 全年储存成本=单位储存成本*平均储存量 单位变动储存成本=单位变动存储成本+单位价值*损坏价值比例+单位价值*年资金成本
从量计算
从价计算:单位储存成本=每件产品价值*资本成本
外购,单位储存成本=单位购置成本*资本成本
自制,单位年储存成本=单位变动成本*资本成本
成本内容及成本计算
取得成本
购置成本
订货成本(固定订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
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变动储存成本)
缺货成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
存货管理模型
基本模型(计算存货经济批量(及计算每次订货的订货数量)
基本假设
订货立即取得
集中到货
不允许缺货
一般假设
单价稳定,需求不变→购置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与经济订货批量无关
企业现金充足,不影响进货
企业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货而影响其他
各成本与经济订货批量关系
无关成本
购置成本、固定订货成本、固定储存成本与经济订货批量无关
基本模型不允许缺货,不考虑缺货成本
相关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D/Q*每次订货成本
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储存量*单位储存成本=(Q/2)*订货次数/订货次数*单位储存成本=Q/2*单位储存成本
计算
经济订货量=(2*D*单位变动订货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2)
最小相关总成本=(2*T*单位变动订货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最佳订货次数N=D/Q
最佳订货周期=360/N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Q/2*单位购置成本
拓展模型
提前订货模型(提前订货期L、再订货点R)
模型假设
1.无法立即到货,有交货期
2.没有保险储备
计算公式
企业发出订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每日需求(订货到到货时间差、发出订单到存货用尽时间差)
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求量(企业存货量降到再订货点时就要发出订单、企业发出订单时尚有的库存))
经济订货批量
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批量无影响
陆续到货模型(JIT理想状态)
每批订货数量Q 每天送货量p 日消耗量=D/360 送货天期=Q/p 送货期生产耗用量=Q/p*d 最高库存量(货到齐时)=Q-Q/p*d 平均库存量=1/2*(Q-Q/p*d) 变动储存成本=1/2(Q-Q/p*d)*单位储存成本(改变) 变动订货成本=D/Q*单位变动订货成本(不变) 当变动储存成本=变动定火车呢宝贝时的订货量为经济订货批量 Q*=[(2*D*单位变动订货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d/p)]^(1/2)
影响因素
可用于自制和外购决策
保险储备模型
原因:交货日期与日需求量不稳定
目标值:找到最优保险储备,使保险储备量的储存成本与缺货成本最低
再订货点=交货期*日消耗量+保险储备量 经济订货批量Q*不改变
相关成本
缺货成本=每次订货周期单位缺货成本*每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缺货数量(每次订货缺货数量=订货数量*缺货概率)
储存成本=保险储备量*单位储存成本(提示:不需乘以1/2)
流动负债管理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信用条件
信贷限额:银行没有法律义务提供全部信贷限额内的贷款。即使银行曾经同意按信贷限额提供贷款,如果事后企业信限额 誉恶化,那么,企业也可能得不到贷款。
周转信贷协议(贷款部分付利息,未贷款部分付承诺费):银行有法律义务在协议有效期内和最高借款限额内,满足信贷企业的借款要求,企业就贷款限额未使用的部分向银行支付承诺费。
此处涉及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及承诺费计算 例题:周转信贷额度为1000元,利息率6%,承诺费0.5%, 借入600元试用半年。 利息费=600*0.06/2=18 承诺费=400元一年未使用的承诺费+600元半年未使用的承诺费 =600元用半年相当于300元用一年=400*0.005+600*0.005/2=3.5
补偿性余额:银行要求企业保持啊按贷款比率限额或实际借款额一定百分比的最低存款额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100%(此公式未考虑补偿性余额的利息) 实际利率=本金*名义利率/本金*(1-补偿性余额)
此处涉及实际利率计算
两者结合考查 实际利率=(利息+承诺费)/(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比率)
借款抵押:贷款利率高
偿还条件
到期一次偿还:银行不希望此方式,增加企业拒付风险,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定期等额偿还:企业不希望,会提高实际贷款利率
其他承诺
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
收款法(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贴现法(发放贷款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企业偿还全部本金) 实际利率=贷款额*名义利率/(贷款额*(1-名义利率))=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加息法(定期等额偿还本息) 实际利率=贷款额*名义利率/(贷款额/2)=2*名义利率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筹资的形势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应付票据
预收货款
应计未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