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高中必修二的历史知识是需要串连起来记忆的,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都是比较密切的。本图整理了各个知识点的概括以及相互间的关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开辟新航路
原因
1、经济固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 2、社会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引发欧洲人的寻金熟潮。 3、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热情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交通要道。 5、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6、天文地理知识进步。 7、航海、造船技术先进。
过程
年份 支持国家 1487年 葡萄牙 迪亚士 到达好望角 1497年 葡萄牙 达·伽马 到达印度 1492年 西班牙 哥伦布 发现美洲 1519-22年 西班牙 麦哲伦 环游世界
葡萄牙是自西向东航行 西班牙是自东向西航行
意义
1、引发“ 地理大发现” 2、新航路的开辟结东了世界备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维形开始出 现。 4、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扩张
荷兰
条件
1. 濒临大西洋,便于海上贸易 2. 1581年, 荷兰独立 3.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 3.海上贸易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产生 5.17世纪时,荷兰已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方式
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组织的殖民扩张。
殖民区域
在非洲,夺取了好望角 在亚洲,在印度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夺得了马六甲和锡兰,入侵印度尼西亚一带,还一度占领了中国台湾 在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殖民帝国。
英国
1.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手工业非常发达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注重发展海军势力。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的地位 17世纪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不久,英国资产阶级通过草命掌握了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海年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英国确立世界霸权。
英国最终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自调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影响
1、积极影响:在殖民扩张中,西欧国家获得了大量财富,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客观上冲击了殖民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建设,具有建设性。 2.消极影响:殖民侵略给殖民地区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发生在棉纺织行业
1.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 3.殖民地丰富而廉价的原料 4.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5.庞大的殖民地带来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6.发达的工厂手工业的积累。
1、开始的标志: 18世纪60年,底格里夫斯发明珍昵机。 2、新阶段: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3、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完成
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后,法国和美国等也完成工业革命。
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工厂制度兴起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促进了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 社会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崛起并逐渐参与国家政治,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疯狂的殖民掠夺提供了巨大的资金。 3、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成就
1、电: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世纪70年代,唳际可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问世。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纷纷涌现。 2、内燃机: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并成功研制了飞机和轮船。意义: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草新。 3、化学工业:科学家以化学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传统工业: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垄断组织
产生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方面: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出现垄断组织,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政治方面: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主头革命开始兴起。
特点
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 自然科学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 同时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规模更大、发展更迅速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出现了许多新兴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本质都是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草命确立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公司制、垄断制。 不同点: 前者以蒸汽机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前者局限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为主;前者未实现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后者实现了;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程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前者开辟“蒸汽时代”,后者开辟了“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