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们并不一定要像孩子一般的去思考,才能了解存在的问题,孩子们其实并不了解,也没法了解这样的问题,就算真有人能了解的话,但是我们一定要能够用赤子之心白看世界,怀疑孩子们怀疑的问题,问他们提出的问题,孩子是天生的发问者。 未来在阅读此类书籍当中,我首先要学会里边的这些风格。 和哲学書籍的对话,也是等同于和作者的对话,这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主动阅读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咨询而阅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阅读
这两种方法缺一不可
阅读就是学习
指导性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2. 住在一起,便与合作,比如水利
3. 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卫
4. 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是人口在一个地方代代累计,从而形成村落。
晔菁心得
我平时经常阅读的目的是为让自己能够除了看见离开书本之外的世界之后还能能够在书本里看到更多的经典之作。
本书的阅读目的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并且这两种方法是缺一不可。
在我们学习这本书本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可能会发现我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那么我们可以找一些比我们更解释得清楚的人来问,但是我们当中的人可以是代表一个人或者是另外一本书。导读的书,或者是教科书,或是你会决定不值得为任何超越你头脑理解范围之外的书伤脑筋。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学习者?一个是指导型的学习,还有一个是自我发现型的学习。
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经由研究调查或在无人指导的状况下自己深思熟虑的一种学习过程。
晔菁未来会在这本书学习期间也成为一个自发性的学习者。
第二、三章、第四章·阅读的层次
基础阅读
文字的诞生时因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碍,当面沟通使用的语言无法克服这一阻碍,所以诞生了文字。
语言是社会的语言,而不是个人的语言。除了为社会大众所接纳的语言,还有少数人之间的特殊语言,也就是行话。
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工具,但并非是唯一工具。比如还有肢体行为
检视阅读
回答三个问题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作者是籍着什么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和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晔菁读后感
晔菁在参加吴晓波书友会的时候,当时觉得自己应该就是检视阅读,因为我们活动经常会在一周里边要求阅读完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呢,并不是要让你全部都读透,而是挑选自己喜爱的类别章节来做选择性的阅读。但是后续从书友会这边出来之后,我开始发现自己从检视阅读开始学会了分析阅读,为什么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到分析阅读这一节,并不是说我们每本书他每一个章节我们必须都要去认真的把它弄懂,那说明还是停留在监视阅读。反而是我自己觉得能够希望去了解和明白的这个章节,我一定会花心思分析它去解析这本书写到这一章节的这些内容,他需要提供给我们什么信息?我需要反馈给自己什么信息?直到最后我就会反复的去咀嚼并且去把这本书消化掉。
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主动阅读的基础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培养阅读的习惯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习惯
阅读时,我会针对某些作者提出的论点加以思考和延伸到另外一些内容。也会提问这个章节应该用哪种阅读方式来阅读。 学习之后的有以下几点可以提升我的阅读能力 ①做笔记的方式 ②检视阅读中,回答三个问题:a.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b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c作者是借着什么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和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③培养阅读的习惯,所谓的技术和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
第六章-第十八章晔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