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浅论小学生思维发展
浅论小学生思维发展思维导图概述
编辑于2019-01-21 05:18:53浅论小学生思维发展
摘要: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组成,是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间接性、概括性的反映。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有其独特的规律。通过培养和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可以更深刻地认知学习生活中的事物,把握他们发展的进程和结果。https://wenku.baidu.com/view/fd2cec2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71.html
一、思维的概念: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在广义上,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狭义的思维通常指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为,思维主体是人,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自然界的动物也具备思维能力,但不够高级。小学阶段是人的思维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二、思维的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人的思维发展有重要的研究,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同时,他在认知方面把儿童的发展阶段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 除此之外,建构主义学者还认为,学生的思维是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的加工、转换进行自我调节,通过同化和顺应完成知识的建构,而思维是自我建构的高级阶段。
三、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四阶段的认知划分,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小学生是对自己身临其境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刚开始学加法时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知过程总会与具体的事物放到一起。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而中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考。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四年级。如果教育得当,训练得法,这一转折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二)思维的有效时间短
小学生思维发展有不成熟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三)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和监控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说出自己解题时的想法,能弄清自己为何出错,这表明他们思维的自觉性有了发展。
(四)辩证逻辑思维初步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逻辑思维、理论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逻辑思维,但却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并具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四年级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整个小学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水平尚不高,属初级阶段。大教育家赞科夫说:“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这是把思维与兴趣分开来看。如果把思维和兴趣这两者结合起来,将会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根据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也就是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
四、实践意义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纬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正是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听力。
我们可以把口算题,通过教师口述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也可以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培养观察力。
学生通过自己想,自己看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适当点拨。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材料,观察的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小学生求知欲望浓,想象力丰富,教师要启发学生,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
3、培养实践能力。
只有学生动手参与学生才能记得牢,因为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脑支配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协调的工作。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通过实践探索得出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