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通信原理
作者参照《通信原理第七版》樊昌信版将大体知识点列出。本书主要阐述各种现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传输性能,在重点论述传统通信技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充分反映国内外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全书共10章,包括绪论、随机过程、信道、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同步原理、差错控制编码。
编辑于2020-03-04 09:26:17通信原理
第四章 信道
概述
狭义信道
有线信道——明线、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自由空间或大气层
广义信道
调制信道——研究调制/解调问题
编码信道——研究编码/译码问题
无线信道
电磁波的传播方式
地波
频率: < 2 MHz 特性:有绕射能力 距离:数百或数千米 用于:AM广播(地面空气)
天波
频率:2~30 MHz 特性:被电离层反射 距离:< 4000 km(一跳) 用于:远程、短波通信
视线传播
频率: > 30 MHz 特性:直线传播、穿透电离层 用途:卫星和外太空通信 超短波及微波通信 距离:与天线高度有关
D 为收发天线间距离 (km)
增大视线传播的其他途径
微波中继(微波接力) 卫星中继(静止卫星、移动卫星) 平流层通信
有线信道
明线
对称电缆
同轴电缆
基带同轴电缆: 50Ω,多用于数字基带传输 速率可达10Mb/s 传输距离<几千米
宽带(射频)同轴电缆: 75Ω,用于传输模拟信号 多用于有线电视(CATV)系统 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千米
光纤
结构:纤芯、包层
按折射率分类: 阶跃型 梯度型
按模式分类: 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
信道的数学模型
调制信道模型
模型:叠加有噪声的线性时变/时不变网络
共性
1.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输出端 2.大多数信道都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3.对信号有固定或时变的延迟和损耗 4.无信号输入时,仍可能有输出(噪声)
n(t)为加性噪声/加性干扰
f函数
C(t)反映信道特性
随参信道:c(t)只能用随机过程表述 恒参信道:c(t)信道特性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编码信道模型
模型:可以用转移概率描述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恒参信道
线性时不变系统----特点:传输特性随时间缓慢变化或不变
传输特性
无失真传输
特性曲线
冲激响应
若输入信号为s(t),则理想恒参信道的输出:
固定的时延td 固定的衰减K----无失真传输
失真
幅频失真
相频失真
群迟延失真:
随参信道
传输特性随时间随机快变的信道
特性
1.衰减随时间变化 2.时延随时间变化 3.多径传播
多径效应
幅度恒定 频率单一 经过n条路径传播
复杂信号f(t)
信道对信号不同的频率成分,将有不同的衰减。——频率选择性衰落
减小措施:
信道中的噪声
信道中存在的不需要的电信号,它独立于信号始终存在---又称加性干扰
类型
按噪声来源
人为
内部
自然
热噪声
性质:高斯白噪声
电压有效值
k = 1.38×10∧-23(J/K)- 波兹曼常数, T - 热力学温度(ºK) R - 阻值(Ω),B - 带宽(Hz)
按噪声性质
脉冲噪声
窄带/单频噪声
起伏噪声
例子
信道加性噪声n(t) ----代表:起伏噪声(高斯白噪声)
n(t) ⤳ BPF ⤳ 窄带高斯噪声
信道容量
指信道能够无差错传输时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信源发送的平均信息量(熵)
信息传输速率 R —— 信道每秒传输的平均信息量
因信道噪声损失的平均信息量
条件概率
r ‒信道每秒传输的符号数为(符号速率)
信道容量 Ct ——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对一切可能的信源概率分布,求R的最大值:
含义:每个符号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量
连续信道容量
白噪声背景下的连续信道容量为: (香农公式)
信道容量 C依赖于 B、S 和 n0 1.增大 S 可增加 C,若S ->无穷,则C->无穷; 2.减小 n0 可增加 C,若n0 -> 0,则C->无穷; 3. 增大 B 可增加 C,但不能使 C无限制增大。 当 B->无穷 时,C 将趋向一个定值:1.44S/n0
等价式:
S - 信号平均功率(W);B - 带宽(Hz) n0 -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N = n0B -噪声功率(W)
第五章 模拟调制系统
调制简介
调制:把消息信号搭载到载波的某个参数上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从已调信号中恢复消息信号
目的
进行频谱搬移,匹配信道特性,减小天线尺寸
实现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改善系统性能(有效性、可靠性)
实现频率分配 ......
分类
调制信号类型
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
载波信号的类型
连续波调制
脉冲调制
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
线性调制
非线性调制
正弦载波的受调参量分
幅度调制
频率调制
相位调制
幅度调制(线性调制)原理
一般模型
边带滤波器h(t)
AM
条件:
波形
特点
AM波的包络正比于调制信号m(t),故可采用包络检波
AM传输带宽是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
缺点
DSB
条件:
特点
调制效率100,即功率利用率高
缺点:相干解调
SSB
滤波法
相移法
希尔伯特变换(幅度不变,相移 π/2 )
特点
频带利用率高
低功耗
缺点:接收设备复杂,相干解调
VSB残边带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原理
调频系统的抗噪性能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频分复用
主题
第三章 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基本概念
定义
横向看:随机过程是所有样本函数的集合
概要
纵向看:随机过程是在时间进程中处于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的集合
属性:
特性描述:
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
一维
分布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
二维
n维
数字特征
均值
随机过程的n个样本函数曲线的摆动中心
方差
随机过程在时刻 t 对于均值的偏离程度 。
自相关函数
同一过程的关联程度
互相关函数
两个过程的关联程度
平稳随机过程
狭义平稳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与时间起点无关
一维分布则与时间t 无关 二维分布只与间隔τ有关
广义平稳
均值与时间 t 无关:a(t)=a
相关函数仅与 τ有关:
各态历经性
意义:
含义:
注意:
各态历经性
自相关函数
重要性质
---平均功率
均值定义式
平均功率
平方均值:即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
平方均值:即平均功率
---直流功率
---交流功率(方差)
---偶函数
---上 界
功率谱密度
样本:
过程截一段==样本
过程: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与自相关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 维纳-辛钦定理
结论
平稳过程的平均功率
频域角度
非负性
偶函数
高斯随机过程
重要性质
(1)若广义平稳,则狭义平稳
(2)若互不相关,则统计独立子主题
(3)高斯过程→线性变换→高斯过程
一维概率密度函数
记为𝒩(a ,σ2) ,a---分布中心,σ---集中程度
性质
关于直线 x=a 对称
正态分布函数
误差函数
补误差函数
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窄带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c附近相对窄的范围内∆f内
任一个样本:可视为包络缓慢变化的正弦波
表达式
包络相位式
随机包络
随机相位
关系
同相正交式
同相分量
正交分量
统计特性(均值等)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
关心---z(t) 的统计特性:
标注
结论
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
白噪声
其功率谱密度均匀分布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n0 ---常数 (W/Hz)
(因为τ=0有值)
高斯白噪声
概率分布服从高斯分布的白噪声
高斯白噪声在任意两个不同时刻上的取值之间, 不仅是互不相关的,而且还是统计独立的
带限白噪声
白噪声通过带宽有限的信道或滤波器的情形
低通白噪声
带通白噪声
若 B << fc== 窄带高斯白噪声 注
第二章 确知信号
确知信号类型
定义:在定义域内的任何时刻都有确定的函数值
否则,为随机信号或不确知信号
分类
是否具有周期重复性
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
按照能量是否有限
功率信号
功率:
0<P<∞和E→∞
能量信号
能量:
0<E<∞和P→0
确知信号的频域性质
功率信号频谱
周期性功率信号频谱
傅里叶级数
基波分量W0=2πf=2π/T
当 n=0 时,有
它表示信号的时间平均值,即直流分量。
幅度谱: |Cn|---频率(nf0)
相位谱: θn ---频率(nf0)
物理可实现的实信号
正频率部分和负频率部分:复数共轭(实部相同、虚部相反)
正频率部分和负频率部分:复数共轭
Cn的模偶对称
Cn的相位奇对称
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① 实周期信号可分解为直流分量C0、基波(n = 1时)和各次谐波(n = 1, 2, 3, …)分量的线性叠加;
② 实信号s(t)的各次谐波的振幅
单边谱
③ 实信号s(t)的各次谐波的相位
④ 频谱函数Cn又称为双边谱, |Cn|的值是单边谱的振幅之半(平分到两侧)。
实信号:偶Cn实,奇Cn虚
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傅里叶变换
定义:能量信号s(t) 的傅里叶变换:
正变换:
反变换:
S(f)与Cn的区别
S连续谱,C离散谱
S单位为V/HZ,C单位为V
实能量信号频谱密度和实功率信号频谱的共同特性: 负频谱和正频谱的模偶对称,相位奇对称,即复数共轭
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
用来描述信号的能量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
能量谱密度G(f),G(f ) = |S(f )|2
帕萨瓦尔定理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用来描述信号的功率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
式中,ST(f) 为截断信号 sT(t) 的傅里叶变换
截断信号=能量信号,对时间平均->功率谱
功率信号,帕萨瓦尔:
周期信号,帕萨瓦尔:
周期信号也是功率信号,截断的长度恰好取:一个周期,
确知信号的时域性质
可由自相关函数或互相关函数来描述
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性质
自相关函数 R(τ) 和时间 t 无关,只和时间差τ 有关
当τ = 0 时,R(0) 等于信号的能量:
R(τ)是τ的偶函数:
自相关函数R(τ) 和其能量谱密度 |S(f)|2 是一对傅里叶变换:
求解能量谱密度
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周期功率信号:
性质
当τ= 0 时,R(0) 等于信号的平均功率:
能量平均=平均功率
R(τ)是τ的偶函数
R(τ) 和 功率谱密度 P(f ) 是一对傅里叶变换:
能量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定义:S1、S2
性质
R12(τ)和时间 t 无关,只和时间差τ有关
注意下标
互相关函数R12(τ) 和互能量谱密度S12(f)是一对傅里叶变换:
互能量谱密度的定义:
功率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性质
R12(τ)和时间 t 无关,只和时间差τ有关
注意下标
若两个周期性功率信号的周期相同,则其互相关函数可以写为:
R12(τ)和其互功率谱C12之间也有傅里叶变换关系:
互功率谱定义:
第一章 绪论
通信的基本概念
通信的发展
消息、信息与信号
消息:信息的载体,通信系统传输的对象
连续消息
离散消息
信号:消息的传输载体
模拟信号
信号参量取值连续
数字信号
信号参量取值离散
信息:消息中所包含的有效内容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一般模型
通信的目的:传输信息
信息源:把各种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产生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物理媒质,将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设备
子主题
子主题
新宿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两种重要变换: 模拟消息 ~ 原始电信号(基带) 基带信号 ~ 已调信号(带通)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
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完成模数A/D转换
信道编码与译码
进行差错控制,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加密与解密
数字调制与解调
同步
使收发两端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
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传输; 5.易于集成;易于加密。
缺点: 1.可能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业务
调制方式
连续波
模拟调制
AM
DSB
SSB
VSB(残边带)
FM
PM
数字调制
ASK
FSK
PSK、DPSK、QPSK
QAM、MSK
脉冲序列
脉冲模拟调制
脉冲数字调制
信号特征
模拟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
传输煤质
有线
无线
工作波段
长波通信
中波
短波
远红外
等
复用方式
频分
时分
码分
通信方式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并行传输、串行传输
信息及其度量
消息
信息量的度量:
消息中所含信息量和不可预测性或不确定性有关
消息所表达的事件越不可能发生,信息量就越大
熵
信源等概分布时,熵最大: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有效性
模拟通信
传输带宽
数字通信
码元速率
信息速率
性能指标
(Ts为码元长度)
二者关系
频带利用率:单位带宽内的传输速率(B表示带宽)
可靠性
模拟通信
输出信噪比
功率比S/N
数字通信
误码率Pe
误信率Pb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