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相控阵讲义
相控阵理论思维导图,医学相控阵(1960±→研究)→(1980s→实用),其技术特点有探头、声束合成、成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编辑于2023-08-15 22:26:49 湖北省相控阵讲义
绪论
发展简史
医学相控阵
(1960±→研究)→(1980s→实用)
工业
脉冲反射法应用1940s
第一台相控阵1980s,核电站零部件
相控阵应用1990s~2000s
技术特点
探头
1维线阵最广泛
2维矩阵→仅特殊材料检测(工艺限值、电路复杂、制作成本高)
1维曲面阵→管道内外壁
双线阵、双1.5维阵→近表面缺陷、粗晶材料
声束合成
原理:惠更斯-菲涅尔,各阵元超声波干涉合成
电子扫描
线扫:N-n+1个序列回波信号
扇扫:聚焦法则数=(大β-小β)/角度步进+1
动态聚焦:不同深度点动态聚焦
成像
显示ABCDS
适用对象及优缺点
适用:所有A超能检的+部分结构更复杂的工件
优缺点
与A超相比
1声束可控,适用于复杂结构工件检测
2可记录重复性好
3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角度偏转,缺陷回波更高),分辨力(聚焦改变声束宽度)
4检测速度更快(大角度S扫)
5对检测人员理论知识要求更低(采集与分析判断分离)
与射线相比
1、方向性:PA对面积性更敏感,RT对体积型更敏感
2、确定性:射线定性更直观,PA定性依赖人员技术水平
3、实用性:PA无辐射且效率更高
基本原理及声场特征
超声波传播基本原理
惠更斯原理:波阵面上任意一点可看作新的次波源
延迟法则→偏转/聚焦、端点衍射法
费马原理:任意两点间光传播路径是需要时间最短的路径
sinθ1/sinθ2=c1/c2
镜像原理:探头声场在刚性壁面反射可看做在对称位置上“虚拟声源”
二次波、三次波...
互易原理
交换发射与接收探头的位置,得到信号相同
测量探头绝对发射灵敏度和接收灵敏度
使用相同延迟法则,发射与接收声束的特征相同
探头自由场校准
固体中超声波
纵波
横波
水平偏振横波SH、垂直于纸面,不发生波形转换
电磁声探头EMAT
垂直偏振横波SV,平行于纸面,会转换
头波(纵波)(tofd直通波)
一边传播一边辐射横波
爬波(下表面纵波)
α1入射,折射角θmax∝(f*D)
表面波(1个自由界面)
α2入射
导波(2个自由界面)
兰姆波
对称型S(中间质点纵向)、非对成型A(中间质点横向)
板波
沿管子和棒子传播的波
临界角α1、α2、α3
信号相干叠加
φ1-φ2=2nπ,A=A1+A2
φ1-φ2=(2n+1)π,A=A1-A2
乘积定理
相控阵技术基本原理
原理:惠更斯-菲涅尔,各阵元超声波干涉合成
单晶片辐射声场
近场区N、矩形晶片Ns=Ks*L²/4λ
相控阵探头声场
主动孔径A=n*p-g
第一次偏转(楔块)Ae=Acosθ
第二次偏转(横波斜入射)A有效孔径=Ae*cosβ/cosα
钢中近场区N=Ks*L²/4λ-Hc/cosα*tanα/tanβ
单阵元最大偏转角θm=sin-1(±λ/e)
阵列主瓣
栅瓣角度θg=sin-1(mλ/p+sinθs)
阵列半扩散角
栅瓣去除
p<λ/2,无栅瓣
λ/2≤p≤λ,则θs∈【sin-1(1-λ/p),sin-1(λ/p-1)】
p>λ时,栅瓣θg=sin-1(mλ/p)
阵元幅度变迹
相控聚焦对声场的影响
聚焦深度不能超过近场区
设置远场区焦点可以改善声束质量,有一定聚焦效果
p>λ/2,即使θs=0°也可能产生栅瓣
信号带宽影响
增强主瓣,减小旁瓣和栅瓣能量
楔块
Ic=Xc-Hctanα
分辨力与分辨率
分辨力
横向
纵向
包含近表面和地面分辨力
角度
S扫在一定声程分辨沿弧长方向两个目标反射体最小角度的能力
分辨率
横向
线扫:晶片步进长度
机械扫:编码器步进
扇扫:一定声程处,声束轴线间隔
纵向
声束传播方向最小空间采样间隔=fs*c/2
角度
S扫角度步进
相控阵探头工艺参数
f:在满足探测距离、信噪比、阵元宽度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小缺陷检出能力↑)
W:尽量与激活孔径A尺寸相当,一般W>10p
保证探头灵敏度
防止串扰
减小阵元多余的振动模式
p
彻底去除栅瓣
p≤λ/2
偏转角度内不出现栅瓣
θs∈【sin-1(1-λ/p),sin-1(λ/p-1)】
e:一般单晶片半扩散角应大于最大相控偏转角→
n:尽量多(Ae=Acosθs),偏转控制和聚焦不少于8个
全聚焦成像
FMC(全矩阵采集)-TFM
一个阵元发射,所有阵元接收
PWI(平面波激发)-TFM
所有阵元发射,所有阵元接收
检测设备及原理
检测系统构成
设备:探头/楔块、编码器/扫查器、仿真软件、线缆
器材:试块、工件、耦合剂
相控阵探头
1-3型复合压电材料
组成
压电陶瓷压电棒(一维)
高分子聚合物(三维)
优势
降低压电陶瓷横向耦合效应、减小振动模式和阵元间串扰
d33*g33高
机械品质因数Q值低,带宽大,脉冲短、分辨力高
机电耦合系数K大
较大温度内稳定
方便加工复杂形状探头
调整材料成分获得不同声阻抗
PZT陶瓷体积率↑,Q↑,Z↑
技术规格
中心频率,实测≤10%标称值
频率带宽(-6dB):高灵敏度(<60%)、宽带窄脉冲(80%)、综合性能优化(60%~80%),实测≤±15%标称值
脉冲回波灵敏度,±3dB
阵元间串扰
相邻阵元间≤-25dB
阵元一致性
f、BW、PW、灵敏度,变化范围在平均值±3dB
仪器主机
发射电路
发射电压
幅度↑,信号强度↑
电信号脉冲宽度pw=fp对应周期一半时,发射电路效率较高,要求误差≤10%
脉冲上升和下降时间越短,电脉冲高频谐波分量越多,探头相应的相对带宽越大,脉冲回波更窄,通常均≤10~15ns
有效输出阻抗↓,带载能力↑,激励效率↑
脉冲重复频率PRF 快速扫查,在不产生幻象波基础上,尽量提高
接收放大电路
高压保护电路,保护接收放大器,但不能消除后盲区,上表面检测盲区要求高一般用双晶探头
前置放大器
低噪线性放大,输入声阻↑,接收电压损失↓;输入声阻↓,信号电流↑(抑制噪声提高信噪比)
程控放大器
进一步放大或衰减到A/D转换需要的适当模拟电压范围
数字滤波器
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数字滤波优于模拟滤波(电压漂移、温度漂移和噪声问题)
无限长冲击响应FIR精度比有限长IIR低,但有线性相位特点,常用
ADC转换电路
输入阈值,超过的电压信号会被组织进入,称过饱和
信号采集(数字化):将连续时间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时间和离散幅度的数字分布
奈奎斯特定理fs>2fp,不影响信号频率,fs≥7fp,信号幅度误差小于1dB
空间采样间隔=c/2fs
信号幅度分辨率
50~80%FSH数字化误差(相对量化误差)更小
波束合成
误差旁瓣/主瓣幅度比
信号包络计算
基于FIR技术,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实现正交分解
信号完整性
避免非线性放大、饱和采集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信号衰减和干扰
提高模拟信号和数字化信号的线性动态范围(6*bits),并尽量减少信号通道噪声干扰
信号显示方式
闸门
正向闸门监视回波幅度
负向闸门监视耦合状态
DAC曲线
TCG曲线
DAC曲线
软件增益
对不饱和信号使用软件调整信号增益
扫查器与编码器
仿真软件
试块
标准试块
A/B型相控阵试块、CSK-ⅠA
通用对比试块
Ⅰ型焊接接头
平板,R>250,PRB、RB系列
R<250,RB-C/RB-L
Ⅱ型焊接接头PGS/GS
原材料超声检测
板材
常见缺陷
分层
钢坯中缩孔、夹渣、偏析轧制过程中形成的分离层,平行于板面
折叠
轧制工艺不良导致双层金属未熔合面
白点
轧制后冷却过程中H原子来不及扩散形成,多呈密集状的微小裂纹
检测方法
线扫描纵波直入射为主
一次反射法
线扫描横波斜入射辅助
扫查方式
横波(一般45°)
沿扫查线纵向垂直
纵波直入射
平行或垂直于圧延方向
扫查覆盖10%,W=(N-Na)p
线扫纵波探头选择
灵敏度调节
纵波
3个φ5平底孔做TCG,平底孔A扫调到50%FSH做基准和扫查灵敏度
横波
刻60°V型槽,深3%t≤3mm,长25mm以上,背面一次波、同面一次反射波做TCG曲线作基准和扫查灵敏度
缺陷评定
纵波
F1>TCG或B1<50%B1
横波
F1≥TCG
评级
NB/T 47013.15表8/9
复合板
管材
棒材
汽轮机叶片(叶根)
螺栓
焊缝检测
小径管
常规焊缝
聚乙烯PE管电熔接头
常见缺陷
接头类型
接头结构
接头特点
几何不连续性(余高)、性能不均匀、残余应力和变形
缺陷类型
熔合不良
未焊透
根部、两边都能看到,当量高且A扫稳定
未熔合
坡口→单面,当量高A扫信号稳定
裂纹类
当量一般不高,衍射信号更明显、A扫混杂前后衍射信号剧烈起伏
孔洞
几无衍射信号,两侧可见,密集气孔波幅更低
夹渣、夹钨
在焊道以内排除以上可能
扫描方式
线扫、扇扫、复合扫
TFM
FMC/PWI
扫查方式
角度
平行、垂直、倾斜
方向
纵向、平行
锯齿形、纵波直入射(余高磨平)
探头选择
楔块
横波
α30°~39°,β45°~60°
较好的检测灵敏度(λ↓)与分辨力(c↓)
纵波
α18.9°~22.9°,β55°~80°
穿透力强,用于粗晶材料
仪器
通道
全平行、多路复用
长输管道全自动AUT
检测方法
设备、探头、试块
设备、探头、试块
设备
系统概述
构成:计算机系统、超声系统、机械系统
相控阵单元
相控阵单元
AUT记录系统
编码器扫查位置记录
矫正系统,误差±10mm
声耦合显示记录
红色不好,绿色良好
缺陷显示记录
A/B/TOFD
监测系统要求
足够数量检测通道
扫查一周全部覆盖
线性误差
垂直5%FSH,水平1%,校准6月/次
检测速度快
最快到100mm/s
实时分析检测数据、定量,精确到分区
自动存盘编号
过程控制:检测速度紧跟焊接速度
系统检测能力
适用多种管径、壁厚、坡口形式
管径范围100mm~1400mm
适用壁厚6~50mm
相控阵探头
线阵探头的优点
线阵探头分类
一维线形
最常用,一般60晶片7.5M有时也5M
二维线形
参数
n、p、e、g、A
试块
同规格,原管道一段或同材料制作
不得出现大于φ2平底孔回波波幅1/4的缺陷信号
人工反射体布置就是完整坡口形式
每个分区都有相应反射体(左右对称),组合形状为完整坡口
分区根据焊缝厚度和坡口形式来
人工反射体制作要求
人工反射体水平分布是邻近区不得相互干扰
调试方法
探头位置和灵敏度
探头位置
特性
多通道,多分区
A/B/TOFD
数据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