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程经济学 第二章
工程经济学 第二版 李相然主编 中国电力出版社
编辑于2020-03-05 19:19:46第二章 工程经济要素与现金流量
第一节 工程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一、工程项目投资及投资构成
项目总资金构成
项目总资金
建设投资
静态投资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建筑工程费用
安装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动态投资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贷款利息
流动资金
具体核算新增资产的类型和价值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认为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建设期利息在项目交付使用后形成固定资产,预备费一般也按形成固定资产考虑;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将根据具体的费用项目构成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金一般形成项目的流动资产。
二、项目建设投资的简单估算法
(一)生产能力指数法
备注: Y2-拟建项目的投资额; Y1-已建项目的投资额; X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X1-已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CF-新老项目建设间隔期内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的综合调整系数;(例题中称为工程造价指数。可能为年平均取值,记得进行指数复利计算。) n-生产能力指数,0≤n≤1。
运用该方法估算项目投资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合理的生产能力指数。若已建类似项目的规模和拟建项目的规模相差不大,生产规模比值在0.5-2,则指数n的取值近似为1;若已建类似项目的规模和拟建项目的规模相差不大于50倍,且拟建项目规模的扩大仅靠增大设备规模来达到时,则n的取值为0.8-0.9。
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计算简单、速度快; 但要求类似工程的资料可靠,条件基本相同,否则误差就会增大。
(二)比例估算法
备注 C-拟建项目的投资额; E-根据拟建项目当时当地价格计算的设备费(含运费)的总和; P1,P2,P3...-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及其他工程费用等占设备费的百分比; f1,f2,f3...-由于时间因素引起的定额、价格、费用标准等综合调整系数;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此种估算方法是以拟建项目的设备数为基数,根据已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建筑安装费和其他工程费等占设备价值的百分比,求出相应的建筑安装费及其他工程费等,再加上拟建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其总和即为项目的投资。
(三)系数估算法
朗格系数法
备注: D-总建设费用; C-主要设备费用; 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目费用的估算系数; 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用在内的总估算系数; KL-朗格系数。
该方法比较简单,但没有考虑设备规格、材质的差异,所以精确度不高。
设备及厂房系数法
一个项目,工艺设备投资和厂房土建投资之和占了整个项目投资的绝大部分。如果设备方案已确定生产工艺,初步选定了工艺设备并进行了工艺布置,这就有了工艺设备的重量及厂房的高度和面积。那么,工艺设备投资和厂房土建的投资就可以分别估算出来。其他专业,与设备关系较大的按设备系数计算,与厂房土建关系较大的则以厂房土建投资系数计算,两类投资加起来就得出整个项目的投资,这个方法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使用是比较合适的。
实际例题中的计算就是分成工艺设备相关和厂方土建相关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进行计算并求和。
(四)投资估算指标法
投资估计指标是编制和确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基础和依据,与概预算定额比较,估算指标是以独立的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综合项目全过程投资和建设中各类成本和费用,反映出其扩大的技术经济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
例如: 建设项目综合指标一般以项目的综合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如元/吨、元/kW,或以功能表示,如医院床位:元/床。 单项工程指标一般以单项工程生产能力单位投资表示,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元/m2;工业窑炉砌筑:元/m2;变电站:元/kV·A等。 单位工程指标按规定应列入能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费用,即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一般以如下方式表示:房屋区别不同结构形式以元/平方米;管道区别不同材质、管径以元/米。
三、项目建设投资的分类估算法
(一)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
建筑工程费是指为建造永久性的大型临时性建筑物和构建物需要的费用。建筑工程费的估算根据设计深度,一般可以采用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单位实物量投资估算法、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法进行估算。
(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估算
设备购置费估算应根据项目主要设备表及价格、费用资料编制,设备购置费应按国内设备和进口设备分别估算,工器具购置费一般按占设备费的一定比例计取。
国内设备购置费为设备出厂价加运杂费。运杂费主要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和仓库报关费等,运杂费可安设备出厂价的一定百分比计算。
进口设备购置费的计算公式为 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货价+进口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
1.进口设备货价通过向有关生产厂商询价、报价、订货合同价计算
2.进口从属费用 进口从属费用=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增值税+外贸手续费+银行财务费
1.国际运费,即从装运港到达我国抵达港的运费。 国际运费=离岸价(FOB价)×运费率 国际运费=单位运距×运量 其中,运费率或单位运价参照有关部门或进出口公司的规定执行。
2.运输保险费,是由保险人(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订立保险契约,在被保险人交付议定的保险费后,保险人根据契约的规定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承包责任范围内的损失给予经济上的补偿。
3.进口关税。由海关对进出口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进口关税=(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率 其中进口关税率按照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口关税率计算。
4.增值税。我国增值税规定,进口应税产品均按组成计税价格和增值税率直接计算应纳税额。 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成价格+进口关税+消费税 其中,增值税税率根据规定的税率计算,目前进口设备使用税率为17%。
5.外贸手续费,是指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规定的对进口产品征收的费用。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离岸价(FOB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外贸手续费率 其中,外贸手续费按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规定的外贸手续费计算。一般取1.5%。
6.银行财务费,一般指中国银行手续费。 银行财务费=进口设备离岸价(FOB价)×银行财务费率 其中,目前银行财务费率取(0.4%-0.5%)
3.国内运杂费
1.运费与装卸费
2.包装费
3.设备供销部门的手续费
4.采购与仓库保管费
设备运杂费=抵岸价×设备运杂费率 其中设备运杂费率按各部门及省、市等的规定计取。
(三)安装工程费的估算
安装工程费通常按行业有关安装工程定额、取费标准和指标估算投资。 安装工程费=设备原价×安装费率 安装工程费=设备吨位×每吨安装费 安装工程费=安装工程实物量×安装费用指标
(四)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估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指从工程筹建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止的整个建设期间,除建设安装工程费用和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以外的,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和交付使用后能够正常发挥效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第一类指与土地使用相关的费用;
第二类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三类指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
(五)基本预算费
基本预算费是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难以预料的费用,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涉及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基本预备费=(建筑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六)涨价预算费
涨价预备费是对建设工期较长的项目,在建设期内价格上涨可能引起投资增加而预留的费用,亦称为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涨价预备费以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为计算基数。
备注 PF-涨价预备费; n-建设期年份数; I1-建设其中第t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算费,即第t年的静态投资; f-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 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
(七)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是指项目借款在建设期内发生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包括借款利息及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等财务费用。根据各个项目借款和建设期利息偿还的不同,贷款在建设期各年年初发放、年中发放年度均衡发放等几种情况,建设期利息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备注 Qi-建设期第i年应计利息; Pi-1-建设期第i-1年末借款本息累计; Ai-建设期第i年借款额; i-借款年利率。
均衡发放情况,当年贷款额按照一半计算利息。
四、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一)扩大指标估算法
扩大指标估算法是一种简化的流动资金估算方法,一般可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占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的比例,或者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估算。虽然扩大指标估算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一般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流动资金估算。
(二)分享详细估算法
对流动资金构成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化起见,仅对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四项内容估算。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金的估算步骤,首先计算存货、现金、应收账款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计算 周转次数=360/最低周转天数 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类似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计算。
2.存货计算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年外购原材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外购燃料=年外购燃料/按品种分项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动力+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
3.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已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但尚未收回的资金,包括很多科目,一般只计算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4.现金需要量估算 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货币资金,即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式的那一部分紫金,包括企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现金需要量=(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维检费、摊销费、修理费)
5.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各种债务。一般流动负债的估算只考虑应付账款一项。 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动力)/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五、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入总资金
按投资估算内容和估算方法估算出上述各项投资并进行汇总,编制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根据投资估算汇总表,对项目投入总资金构成的合理性,各单项工程投资比例的合理性,以及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指标的先进性进行分析,并为项目融资决策提供基础。
(二)分年投资计划
估算出项目不含建设期利息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后,应根据项目计划进度安排,编制分年投资计划表。实践中,往往将项目资金筹措计划表与分年投资计划表两者合一,“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建设期资金投入分配和运营期流动资金投入计划主要是依据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进行安排的。项目实施进度蛀牙是指合理安排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进度,以便合理分配和使用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
建设过程中各阶段工作进度的安排主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行业项目建设工期定额和单位工程工期定额,结合项目建设内容的繁简、工程量的大小、建设难易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然后据此列出主要单项工程的建设起止时间表。
(三)项目的资金筹措
在投资估算的基础上,还要对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总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融资方案,通过对初步融资方案的资本结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的分析,结合融资后财务分析、比选、确定融资方案。
设定融资方案,应先确定融资主体。按照融资主体不同,融资方式分为既有法人融资和新设法人融资两种。既有法人融资方式,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来源于既有法人内部投资、新增资本金和新增债务资金。新设法人融资方式,建设项目所需资金来源于项目公司股东投入的资本金和项目公司承担的债务资金。
在初步确定项目的融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的基础上,对于融资方案资金来源的可靠性、资金结构的合理性、融资成本高低和融资风险大小,应综合分析,结合融资后财务分析,比选确定融资方案。
资金来源可靠性分析是指对投入项目的各类资金在币种、数量、和时间要求上是否能够满足项目需要所进行的分析,主要包括既有项目法人内部融资的可靠性分析、项目资本金的可靠性分析和项目债务资金的可靠性分析。
资金结构合理性分析是指对项目资本金与项目债务资金、项目资本金内部结构以及项目债务资金内部结构等资金比例合理性的分析。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
一、固定资产及其折旧概念
(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的价值存在双重形态,一部分转移到产品或劳务中,通过产品或劳务的出售而收回,称为转移价值或折旧价值;另一部分仍然保留在固定资产上,称为固定资产净值或剩余价值。
(二)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从折旧的现金流转来看,固定资产折旧是以成本形式从收入中提取的用于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折旧是一项非现金流出,但它可以影响所得税额,因此在进行税后工程经济研究时,必须对其加以合理考虑。
折旧费的计算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会计手段,把以前发生的一次性支出在年度(或季度、月份)中进行分摊,以核算年(季、月)应缴付的所得税和可以分配的利润。企业总希望多提和快提折旧费以期少交和慢交所得税;政府为了保证正常的税收来源。因此,对折旧有出台相关规定。
(三)影响折旧的因素
1.折旧基数-固定资产原值。折旧基数,是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技术,一般为取的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原值。
2.固定资产净残值-指预计在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 残余价值和清理费用只有在它被清理并在市场出售后才能准确地计量,而折旧却是在使用中逐期计提的。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净残值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到5%,由企业自主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要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3.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生产经营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由于这两种损耗难以估计,因此,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也只能预计,同样具有主观随意性。 国家为了控制所得税税源,对各类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范围作了规定,企业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四)计提折旧的范围
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如下: 房屋及建筑物。无论使用与否,入账次月起就应计提折旧; 在用固定资产。指已投入使用的施工机械、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仪器及实验设备等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已投入使用的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以经营祖灵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如下: 除房屋及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要的固定资产;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已提足折旧但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其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折旧,从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计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止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按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企业有权选择具体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就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所做出的选择就是企业的折旧政策。在开始实行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由企业提出申请,并在变更年度前报主管财政机关批准。
(一)平均年限法
也叫年限法,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的折旧额在各个使用年(月)份都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所汇出的图线是直线,因此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年折旧率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的3%至5%确定,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二)工作量法
按照固定资产生产经营过程中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是平均年限法派生出的方法。适用于各种时期使用程度不同的专业机械、设备。
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月折旧额=月实际行驶里程×单位里程折旧额
2.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月折旧额=月实际工作小时×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3.按照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工作台班 月折旧额=月实际工作台班×每工作台班折旧额
直线法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实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固定的折旧率计算折旧的方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其年折旧率是平均年限法的两倍,并且在计算年折旧率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率。计算月折旧额时,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余额)为基数。采用这种方法时,折旧率是固定的,但计算基数逐年递减,因此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减速法的固定资产,为了使计算中最后一年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不低于其预计残值,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内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
也称年限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为基数,按照逐年递减的折旧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其折旧率以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的年数(包括当年)作分子,而以逐年可使用年数之和作分母。分母是固定的,而分子逐年递减,所以折旧率逐年递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各年预计使用年限之和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年折旧率
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可使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能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其递减速度逐年加快。这样,可以在固定资产估计的耐用期限内加快速度得到补偿,从而尽可能减少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无形损耗致使固定资产提前淘汰所造成的损失。
三、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第三节 成本费用相关概念
成本费用是项目生产运营中支出的各种费用的统称。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生产成本是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种产品无关,成本则与一定种类的数量和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个会计期间。
成本费用按其计算范围可分为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费用;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按会计核算的要求有制造成本与生产成本;按财务评价的特定要求有经营成本。成本费用估算应注意成本费用与收入的计算口径对应一致,各项费用划分清楚,防止重复计算或低估漏算。
一、总成本费用
(一)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总成本费用是指在运营期内为生产出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它不仅包括当期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称之为付现成本,如工资和原材料等;还包括以前发生需要在多个会计期间分摊的费用,称之为非付现成本,如折旧和摊销等。
1.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
全部费用分成两个部分,可以对象化的产品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和在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核算的期间费用。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成本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2.生产要素估算法
生产要素估算法是从估算各种生产要素的费用入手汇总得到项目总成本费用,而不管其具体应归集到哪个产品上。采用这种估算方法,不必计算项目内部各生产环节成本结转,同时也较容易计算项目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成本
1.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品产量变化的各项成本费用。一般包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和其他费用等。
2.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和计件工资等。
3.半可变成本。有些成本项目中既有可变因素,又有固定因素,例如不能熄灭的工业炉的燃料费用等,称之为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必要时将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进一步分解为可变和固定成本。
将总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是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
二、项目经济分析中的其他成本概念
(一)经营成本
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它不包括虽计入产品成本费用,但实际没有发生现金支出的费用项目。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
摊销费是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一次性投入费用的分摊。折旧费和摊销费并不构成实际的现金流出,而只是建设投资在经营期的分摊,因此折旧费和摊销费不属于经营成本的范畴。
贷款利息是项目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出,但如果对项目进行融资前财务分析时,不考虑资金来源,只分析全部投资所产生的效果,那么利息应该是全部投资所产生的收入中的一部分,因此也不能作为经营期的现金流出来考虑。因此作为经营期现金流出主要内容的经营成本也不应该包含利息。
(二)机会成本
是指把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上是,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的最佳用途的收益。
(三)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过去的成本支出,是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前已经花费的,在目前的决策中无法改变的成本。
(四)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产量时所增加的成本,也就是增加最后一个产品生产的成本。
边际成本=成本增量/产量增量
当边际收益即增加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时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是,增加产量扩大生产规模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增加利润总额,反之亦然。 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为最佳生产规模。
第四节 项目经营期间的收入、利润和税金
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具体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及利息收入等。工程经济学分析中的收入主要指项目投入运营后,提供的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
(一)利润的构成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项目的利润总额一般只考虑项目的主营业务利润。 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
净利润又称税后利润,是指企业缴纳所得税后形成的利润,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依据,对于有建设期借款的项目,净利润也是归还借款本金的主要资金来源。
(二)利润的分配
1.税前利润弥补年度亏损,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用税前利润延续弥补。
2.税后利润弥补亏损。连续5年未弥补的亏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弥补。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弥补5年前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当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提取。
4.提取法定公益金。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5.按投资协议、合同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6.剩余部分为企业未分配利润,可以结转下一年度进行分配。
三、税金
(一)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凡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纳税人。
1.税率 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分别为6%、11%、17%三档。 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境内单位和个人发生的跨境应税行为,税率为0。除以上纳税行为的其他纳税行为的税率都是6%。
2.应纳税额 增值税采用“价外税”方式,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额×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3%(注: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收取的增值税税额,一般计税方法的销售额不包括销项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以下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二)消费税
某些商品除了征收增值税,还要征收消费税,它是对一些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凡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所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纳税人。
1.税率 消费税为11类消费品设置:烟30%至45%;酒及酒精5%至25%或20至240元/吨;化妆品30%;护肤护发品17%;贵重首饰及珠宝10%;鞭炮焰火15%;汽油0.2元每升;柴油0.1元每升;汽车轮胎10%;摩托车10%;小汽车3%至8%。
2.应纳税额
从价定率发: 采用“价内税”方式,其计税的税基同增值税。 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含消费税价格×销售量)×税率
从量定额法: 应纳税额=销售量×单位税额
(三)营业税
营业税是一种价内税,是以含税营业额为基础进行计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2016年5月1日以后,征收66年的营业税全面被增值税取代。
(四)城乡维护建设税
凡在中国境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纳税人。
税率,分为三个档次:市区为7%;县、镇为5%;市区、县、镇以外为1%。
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率
(五)资源税
凡在中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纳税人。
税率,分七类资源设置: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固体盐,液体盐。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课税数量是指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用于销售和自用的数量。
(六)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伴随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而附加上缴的一个税种。
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率
第五节 现金流量及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和现金流量图
(一)现金流量的概念
考察对象在整个期间各时点t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差为净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图
现金流量图是描述现金流量作为时间函数的图形,它能表示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实际所发生的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三要素为:大小,流向、时间点。其中现金流量的数额大小通过箭头长短表示;现金流量的方向通过箭头的方向表示,向上表示现金流入,向下表示现金流出;时间点是指现金流入流出发生的时刻。
(三)现金流量图的做图方法和规则
1.横轴表示时间标度,时间自左向右推移。标度上的数字代表该期期末数。
2.箭头表示现金流动方向,向上表示流入,向下表示流出。箭头长度和箭线长度成正比。
3现金流量图和立脚点有关,借贷人的立场会改变同一次交易的现金流量图。
二、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一)概述
现金流量分析过程就是合理估算现金流量构成要素的过程,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建设项目,其现金流出主要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成本费用开支和各种税金;现金流入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以及项目寿命结束时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的流动资金。
根据建设项目各阶段现金流动的特点,可把一个项目分为四个期间:建设期、投产期、达产期和回收处理期。
建设期是指项目开始投资至项目开始投产获得收益之间的一段时间; 投产期是指项目投产开始至项目达成预定生产能力的时间; 达产期是指项目达到生产能力后持续发挥生产能力的阶段; 回收处理期是指项目完成预计的寿命周期后停产并进行善后处理的时期。
(二)项目财务现金流量的评价角度
值得注意的是,利润计算中,从销售收入中扣减的是项目的总成本费用,而现金流量分析里扣除的是项目的经营成本。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是以项目为一独立系统,从融资前的角度进行设置。它将项目建设所需的总投资作为计算基础,反映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是从项目法人(或投资者整体)角度出发,以项目资本金作为计算基础,把借款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作为现金流出,考察投资者权益投资的获利能力。 投资各方财务现金流量分别从各个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投资者的出资额作为计算的基础,用以分析投资各方实际出资的获利能力。
(三)项目现金流量时间点的确定
常假定现金流量发生在年初或者年末。
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放在期末,同时按照配比的原则,一定期间的销售收入和这一期间的经营成本应该放在同一时间点上。
建议把投资放在期初,但是投资的位置不影响最后的评价结论。
(四)正确估计项目现金流量的注意事项
1.与投资方案相关的现金流量是增量现金流量,即接受或拒绝某个投资方案后总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动。只有那些由于采纳该项目引起的现金支出的增加额,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出;只有那些由于采纳该项目引起的现金收入的增加额,才是该项目的现金流入。
2.现金流量不是会计账面数字,而是当期实际发生的现金流。会计损益表上的税后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而净现金流量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定的。
3.排除沉没成本,计入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是指那些在投资决策前已发生的支出,这部分支出不会影响投资方案的选择,现在的决策不为过去的决策承担责任,因此,分析时不应包括在现金流量中。机会成本是指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案,将会失去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应计入现金流量中。
4.采用有无对比法,将有这个项目和没有这个项目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对比,以便弄清两者中有哪些效益和费用确属于这个项目。
三、累计现金流量计累计现金流量图
当分析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时,还有绘制该工程从开始建设到寿命终结时的累计现金流量图,计算各个时间点的累加值,然后将在项目研究周期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做出预计与预算。
本章总结
项目投入的总资金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设计深度的不同,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设计深度的不同,建设投资的估算方法可以采用简单估算法和分类估算法;流动资金的估算可以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
项目投资形成各类资产,各类资产通过参与项目运营,取得收入来实现投资的回收和增值。
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方式是折旧,折旧的计算有直线折旧法(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和快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度总数法)。
成本费用是项目生产运营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统称,根据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经营成本是项目经济评价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其实质是项目生产经营期构成实际现金流出的那部分成本。
收入在补偿费用支出、缴纳各种税金后,就形成项目利润,从而实现项目投资增值的目的。
现金流量是考察对象在各时间点撒花姑娘资金流入或流出,它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图来形象表达;合理估计项目现金流量是工程经济分析的重要前提。
习题总结 计算建设总投资时,要通过涨价预备费来计算总的贷款额,然后借此来计算该贷款条件下的贷款来计算建设期利息。 分别计算增值税和成本税,然后计算税费总额。 净现金流量减去税费总额还有所得税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