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的骨部分
解剖学考研必备干货!人体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的骨部分,介绍了人体全身的骨和骨上的重要结构,内容详尽,逻辑清晰。跟着思维导图复习可以帮助你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觉得有帮助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0-03-06 16:37:34骨学
总论
骨的分类
长骨
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 diaphysis 。 内有空腔称髓腔 medullary cavity, 容纳骨髓。 体表面可见血管出入的孔, 称滋养孔 。 两端膨大称骺 epiphysis 骨干与衙相邻的部分称干 骺端 metaphysis , 幼年时保留透明软骨成分,称骺软骨 epiphysial cartilage 遗留的痕迹称骺线 epiphysial line 。
骺、骺线、骺软骨
短骨
子主题
扁骨
不规则骨
含气骨
含气骨:上颌骨 位于肌腿内的扁圆形小骨称籽骨 sesamoid bone , 在 运动中起着减少摩擦和改变肌肉牵拉方向的作用。 骸 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
籽骨
骨的表面形态
骨面突起
突、棘、隆起、粗隆(结节)、嵴、线
其中明显高起于骨面的称突 process; 较尖锐的小突起称棘 spine; 基底较广的突起称隆起 eminence; 表面粗糙的隆起称粗隆tuberosity 或结节 tubercle; 线形的高隆起称峭 crest; 低而粗涩的峙称线 line 。
骨面凹陷
窝、(小)凹、沟、压迹
大而浅的光滑凹面称窝 fossa; 略小的窝称凹 fovea 或小凹 foveola; 长形的凹称沟 sulcus; 浅凹陷称压迹 impression 。
骨的空腔
腔、窦(房)、小房、管(道)、口(孔)、裂孔
骨内较大的腔洞称腔 cavity、窦 sinus 或房 antrum; 小腔称小房 cellules; 长形通道称管 canal 或道 meatus; 腔或管的开口称口 aperture 或孔 foramen; 边缘不完整的孔称裂孔 hiatus 。
骨端的膨大
(小)头、颈、髁、上髁
骨端圆形膨大称头 head 或小头 capitulum; 头下略细部分称颈 neck;椭圆形膨大 称滕 condyle; 棵的突出处称上棵 epicondyle 。
其他特征
面、缘、切迹
滑骨面称面 surface; 骨的边缘称缘 border; 边缘的缺口或凹入称切迹 notch,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compact bone 结构致密,抗压抗扭曲 性强,分布千骨的表面。 骨松质 spongy bone 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 trabeculae 排列而成,配布 千骨的内部 。 扁骨骨松质配布千中间,称板障 diploe,有板障静脉经过。
骨松质
骨密质
骨膜
骨内膜
骨外膜
骨髓
红 骨髓 red bone marrow 有造血和免疫功能。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为红骨髓 黄骨 髓 yellow bone marrow , 失去造血能力 。 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血管、淋巴管、神经
骨的化学成分和无机质
有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等,构成骨的支架,赋予骨弹 性和韧性 。 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 脱钙骨(去除无机质)仍具原骨形状,但柔软有弹性 煅烧骨(去除有机质)虽形状不变,但脆而易碎。
脱钙骨
煅烧骨
有机质&无机质
骨的发生和发育
膜化骨
软骨化骨
中轴骨
躯干骨
椎骨
一般形态
椎体
椎弓
椎弓根、切迹、椎间孔、椎弓板
其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 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 根的上、 下缘分别称椎上、下切迹。 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称椎弓板 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棘突、横突、关节突
棘突 spinous process 1 个,由椎弓后面正中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抇 到 横突 transverse process 1 对,伸向两侧 。 关节突 articular process 2 对。 在椎弓根与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
椎孔
椎管
各部主要特征
胸椎
横突肋凹
颈椎
椎体钩、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横突孔、颈动脉结节
第 3 -7 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 uncus corporis vertebrae 。 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 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又称 Luschka 关节。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transverse foramen 第 6 颈椎横突末端前方有明显的隆起,称颈动脉结节
寰椎(第1颈椎
前弓
齿突凹
后弓
侧块
枢椎(第2颈椎)
齿突
隆椎(第7颈椎)
腰椎
乳突、棘突(腰椎穿刺
骶骨
上缘 中份向前隆凸,称岬 promontory 。 骶 前、后孔均与低管相通,低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祗管裂孔 sacral hiatus , 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sacral comu , 骰管麻醉常以祗角作为标志。
岬、骶管裂孔、骶角、骶粗隆
尾骨
胸骨
胸骨柄
颈静脉切迹
胸骨体
胸骨角
体表抇及, 两侧平对第 2 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 4 胸椎体下缘
剑突
肋
肋骨
后端膨大,称肋头 costal head , 肋头外侧稍细,称肋颈 costal neck 。 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 costal tubercle , 与相应的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 肋体 shaft of rib. 长而扁,分内、外两面和上、下两缘。 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 costal groove 。 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 costal angle 。前端稍宽,与肋软骨相接。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肋角
体
前、后
肋软骨
肋弓
子主题
颅
颅的具体结构
脑颅骨
额骨
额鳞
额结节、额窦
中央隆起为 额结节 内含空腔称额窦,
眶部
鼻部
筛切迹
筛骨
筛板
鸡冠、筛孔
是多孔的水平骨板,构成鼻腔的顶, 板的前份有向上伸出的骨峙称鸡冠, 其两侧有多个筛孔
垂直板
筛窦、上鼻甲、中鼻甲、眶板
位于垂直板两侧,由菲薄骨片围成许多小腔,称筛窦。 迷路内侧壁附有两个卷曲小骨片,称上鼻甲和中鼻甲 。 迷路外侧壁骨质极薄,构成眶的内侧壁,称眶板。
筛骨迷路
蝶骨
体
蝶窦、蝶鞍、垂体窝、颈动脉沟
内含蝶窦,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体上面呈马鞍状,称蝶鞍, 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 体部两侧有由后向前穿行的浅沟,称颈动脉沟
大翼
大脑面、眶面、颞面
圆孔、卵圆孔、棘孔
小翼
翼突
翼管、翼腭窝
枕骨
基底部
枕骨大孔(前下部)
枕鳞
侧部
枕髁
不成对
颞骨
鳞部
(内)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沟
(外)颧突、颧弓、下頜窝、关节结节
前下部有前伸的颤突,与颤骨的 颗突构成颤弓 。 额突根部下面的深窝称下颌窝 窝前缘的横行突起,称关节结节
鼓部
岩部(锥部)
鼓室盖、三叉神经压迹、内耳门
颈动脉管、颈动脉内口、颈静脉窝、茎突、乳突、乳突小房、茎乳孔
下面凹凸不平,中央有颈动脉管外口, 向前内通入颈动脉管 此管先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内,开口于岩部尖端,称颈动脉管内口 颈动脉管外口后方的深窝为颈静脉窝, 后外侧的细长骨突称茎突 岩部后份肥厚的突 起,位于外耳门后方,称乳突 其内的含气小腔隙称乳突小房,茎突根部后方的孔为茎乳孔
顶骨
成对
面颅骨
上頜骨
上頜体
上頜窦、眶下孔、尖牙窝
4突
颧突、牙槽突、腭突
额突突向上方 颤突伸向外侧,接颗骨 牙槽突 由体向下伸出 腾突 由体向内水平伸出,千中线与对侧腮突结合,组成骨腾的前份。
腭骨
水平板
垂直板
颧骨
鼻骨
泪骨
下鼻甲
成对
犁骨
下頜骨
下頜体
牙槽弓、颏隆凸、颏孔、颏棘、二腹肌窝
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上缘构成牙槽弓 体外面正中前凸形 成频隆凸 其前外侧面有颊孔 内面正中有两个小棘,称频棘 其下外方的椭圆形浅窝称二腹肌窝
下颌支
咬肌粗隆、冠突、髁突、下頜切迹、下頜头、颈、角、孔、小舌
下颌支为体后方上耸的方形骨板, 其外面后下部粗糙,为咬肌所附着,称咬肌粗隆; 下颌支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 后方的称棵突 两突之间的凹陷为下颌切迹 棵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 头下方较细处为下颌颈 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相交处,称下颌角 下颌 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 孔的前缘有伸向上后的骨突,称下颌小舌。
舌骨
体、大角、小角
中间部称体, 向后外延伸的长 突为大角, 向上的短突为小角
不成对
颅的整体观
颅顶面观
顶结节、冠矢人字缝、顶孔
顶骨中央最隆凸处,称顶结节 额骨与两侧顶骨 连结构成冠状缝 两侧顶骨连结为矢状缝 两侧顶骨与枕骨连结成人字缝 矢状缝后份两侧常有一小孔,称顶孔
颅后面观
人字缝、枕鳞、枕外隆突、上下项线
颅内面观
脑门=膜中动脉压迹、上矢状窦沟、蛛网膜粒压迹
颅底内面
颅前窝
额骨眶部、筛骨筛板、蝶骨小翼
额嵴、盲孔、鸡冠、筛孔
颅中窝
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
蝶骨体(垂体窝)、视神经管、前后床突、鞍结节、鞍背、蝶鞍
中央为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 窝前外侧为视神经管,通入眶腔, 管口外侧有突向后方的前床突 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为鞍结节, 后方横位的骨隆起称鞍背。 鞍背两侧角向上突起为后床突。 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颈动脉沟、眶上裂、破裂孔、颈动脉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鼓盖室、三叉神经压迹
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 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 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 续于颈动脉管内口 。 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可见圆 孔、卵圆孔和棘孔。 脑膜中动脉沟自棘孔向外上方走行。 弓状隆起与颇鳞之间的薄骨板为鼓室盖, 岩 部尖端的浅窝称三叉神经压迹。
颅后窝
枕骨、颞骨岩部后部
枕骨大孔、斜坡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
窝中央可见枕骨大孔, 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 孔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 孔后上方可见十字形隆起,其交汇处称枕内隆凸 由此向上延续为上矢状窦沟,该沟向下续于枕内峙, 向两侧续千横窦沟,横窦沟继转向前下内改称乙状窦沟, 末端终于颈静脉孔 颇骨岩部后面有向前内的开口,即内耳门,通入内耳道
颅底外面观
牙槽弓、骨腭、腭中缝、切牙孔、切牙管、腭大孔
自前向后可见:由 两侧牙槽突合成的牙槽弓, 以及由上颌骨腮突与腾骨水平板构成的骨腾 。 骨腮正中可见腾中缝, 其前端为切牙孔,通入切牙管 ,骨腾近后缘两侧有腾大孔。
翼突内侧板、卵圆孔、棘孔、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外口、髁管、颈静脉孔、颈动脉外口、茎乳孔、下頜窝、破裂孔
鼻后孔两侧的垂直骨板即翼突内侧板。 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可见较大的卵圆孔和较 小的棘孔 。 鼻后孔后方中央可见枕骨大孔 孔两侧的椭圆形关节面称枕骸, 棵前外侧稍上有舌下神经管外口 枕裸外侧,枕骨与颖骨岩部交界处有不规则的颈静脉孔 其前方圆孔为颈动脉管外口 。 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有细长的茎突,茎突根部后方可见茎乳孔。 额弓根部后方为下颌窝 窝前缘 的隆起称关节结节。 蝶骨、枕骨基底部和颖骨岩部会合处,围成不规则的破裂孔,活体为软骨所封闭
颅侧面观
额骨、蝶骨、顶骨、颞骨、枕骨-可见颧骨、上下頜骨
颞窝
(外)翼点
颖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颖、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 H 形的缝,称翼点
(内)血管沟、脑膜中动脉
颞下窝
咀嚼肌、血管神经、上頜骨体、颧骨、翼突外侧板、下颌支、翼腭窝
容纳咀嚼肌和血管神经等 窝前壁为上颌骨体和颤骨, 内壁为翼突外侧板,外壁为下颌支 此窝向上经卵圆孔和棘孔与颅中窝相通,向前经眶下裂通眶,向内经上颌骨与蝶骨 翼突之间的翼上颌裂通翼腾窝。
翼腭窝
颅前面观
额骨+面颅诸骨
额区
额鳞、额结节、眉弓、额窦、眉间
两侧可见隆起的额结节, 结节下方有与 眶上缘平行的弓形隆起,称眉弓, 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窦。 左右眉弓间的平坦部,称眉间 。
眶
底
眶上孔(眶上切迹)、眶下孔
尖
视神经管口
上壁
颧骨+蝶骨小翼
泪腺窝
内侧壁
上頜骨+泪骨+筛骨眶板+蝶骨体
泪囊窝
下壁
上頜骨
上頜窦、眶下裂、眶下沟
下壁和外侧壁交界处后份,有眶下裂 向后通入颐下窝和翼腾窝, 裂中部有前行的眶下沟, 向前导入眶下管, 并开口千眶下孔
外侧壁
颧骨+蝶骨大翼
眶上裂
骨性鼻腔
(顶)筛骨筛板、筛孔
(底)骨腭
(前)切牙管
(外)上頜骨、泪骨、下鼻甲、筛骨迷路、腭骨垂直板、蝶骨翼突
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蝶筛隐窝、蝶腭孔、梨状孔、鼻后孔
鼻旁窦
额窦
筛窦(筛小房/筛骨迷路)
蝶窦
上頜窦
骨性口腔
上頜骨、腭骨、下頜骨
骨腭、切牙孔、腭大小孔
新生儿颅特征
颅卤、前卤(额卤)、后卤(枕卤)、蝶卤、乳突
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 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卤 前卤(额卤) 呈菱形,位于矢状缝 与冠状缝相接处。 后卤(枕卤)位于矢状缝与人字缝会合处, 位于顶骨前下角的蝶卤 顶骨后下角的乳突卤 。
附肢骨
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胸骨端
肩峰端
肩胛骨
肩胛冈、冈上下窝、肩峰
腹侧面或肋面与胸廓相对,称肩脾下窝 subscapular fossa 。 背侧面的 横崝称肩脾冈 spine of scapula 。 冈上、下方的窝,分别称冈上窝 supraspinous fossa 和冈下窝 infraspinous fossa 。 肩脾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 acromion, 与锁骨外侧端相接。
肩胛切迹、喙突、脊柱缘、腋缘、下角、关节盂
上缘短而薄,外侧份有肩胖切迹 ,更外侧有向前的指状突起称喙突 coracoid process 。 内侧缘薄而 锐利,因邻近脊柱,又称脊柱缘。 外侧缘肥厚邻近腋窝,称腋缘。 上角为上缘与脊柱缘会合处,平对第 2 肋 。 下角为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 7 肋或第 7 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 外侧角为腋缘与上 缘会合处,较肥厚,朝外侧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 glenoid cavity, 与胧骨头相关节 。 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肩脾冈、肩峰、肩脾下角、内侧缘及喙突均可在体表们到 。
自由上肢骨
肱骨
解剖颈、大小结节、嵴、外科颈
头周围的环状浅沟,称解剖颈 anatomical neck 。 肮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 起的大结节 greater tubercle 和小结节 lesser tubercle, 大、小结节向下分别延伸为大结节 峭和小结节峭。 两结节间的纵沟称结节间 沟 。 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 surgicalneck,
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中部外侧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 deltoid tuberosity 。 后面中部可见自内上斜向 外下的浅沟,称挠神经沟 sulcus for radialnerve
肱骨滑车、冠突窝、桡窝、鹰嘴窝、外、内上髁、尺神经沟
内侧部有滑车状的脓骨滑车 trochlea of humerus, 与尺骨形成关节。 滑车前上方可见 冠突窝; 胧骨小头前上方为挠窝; 滑车后上方为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 小头外侧和滑车内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外上滕 lateral epicondyle 和内上棵 medial epicondyle 。 内上棵后方的浅 沟称尺神经沟, 胧骨大结节和内、外上棵均可在体表抇及。
桡骨
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粗隆、茎突、尺切迹
上端膨大称挠骨头 head of radius 头下方略细,称挠骨颈 neck of radius 。 颈的内下侧有突起的挠骨粗隆 radial tuberosity, 下端前凹后凸,外侧向下突出,称茎突 styloid process 。 体表可抇及挠骨茎突和挠骨头。
尺骨
滑车切迹、鹰嘴、尺骨粗隆、尺骨茎突
上端粗大,前面有一半圆形深凹,称滑车切 迹 trochlear notch 切迹后上方的突起为鹰嘴 olecranon 冠突下方的粗糙隆起,称尺骨粗隆 ulnar tuberosity 。 头后内 侧的锥状突起,称尺骨茎突 鹰嘴、后缘全长、尺骨头和茎突均可在体表抇及。
手骨
腕骨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沟
掌骨
指骨
每节指骨的近端为底,中间部为体,远端为滑车
下肢骨
下肢带骨
髋骨
髂骨
髂骨体
髂骨翼
翼上缘肥厚,形成弓形的骼峭 iliac crest 。 两侧骼峭最高点的连线约平第 4 腰椎棘突,是 计数椎骨的标志 骼睹前端为骼前上棘 anteriorsuperior iliac spine , 后端为骼后上棘 骼前上棘后方 5 -7cm 处,骼峭外唇向外突起,称骼结节 tubercle of iliac crest 。 在骼 前、后上棘的下方各有一薄锐突起,分别称骼前下棘和骼后下棘 。 骼后下棘下方有深陷的坐骨大切迹 greater sciatic notch 。 骼骨翼内面的浅窝称骼窝 iliac fossa , 为大骨盆的侧壁。 骼窝下界有圆钝骨峙,称 弓状线 arcuate line 。 骼骨翼后下方为粗糙的耳状面,与抵骨耳状面相关节。 耳状面后上方有骼粗隆, 骼骨翼外面称臀面,有臀肌附着 。
髂嵴、髂上棘、髂结节、髂下棘、髂窝、弓状线、髂粗隆、臀面
坐骨
坐骨体
坐骨支
坐骨结节
耻骨
髂耻隆起、耻骨支、耻骨嵴、耻骨接合面
与骼 骨体的结合处骨面粗糙隆起,称骼耻隆起, 由此向前内伸出耻骨上支,其末端急转向 下,成为耻骨下支 。 耻骨上支上面的锐峙称 耻骨梳 pecten pubis , 向后移行千弓状线,向 前终千耻骨结节 pubic tubercle 。 耻骨结节 到中线的粗钝上缘为耻骨峭,可在体表抇 到 。 耻骨上、下支相互移行处内侧的椭圆形粗糙面,称耻骨联合面 symphysial surface ,
闭孔
髋臼
月状面
髋臼窝
髋臼切迹
自由下肢骨
股骨
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大小转子、线、嵴
上 端有朝向内上的股骨头 femoral head , 与骸臼相关节。 头中央稍下可见小的股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 的附着处 。 头下外侧的狭细部称股骨颈 femoral neck 。 颈与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形隆起,称大转子 greater trochanter; 内下方的隆起,称小转子 lesser trochanter, 大转子内侧面的凹陷称转子窝,为闭孔内、外肌腿及上、下开肌腿附着 处。 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有转子间峭。 两者连成环线的部位称股骨粗隆间,是骨折 多发处。 大转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抇及。
粗线、臀肌粗隆、耻骨肌线、腘面
体后面有纵行骨峙,称粗线 linea aspera 。 此线上端分叉,向上外延续于粗糙的臀肌粗隆 gluteal tuberosity, 向上内侧延续为耻骨肌线 。
内外侧髁、内外上髁、收肌结节
下端有两个后突的膨大,为内侧滕 medial condyle 和外侧棵 lateral condyle 。 两棵后份之间的 深窝称滕间窝 intercondylar fossa 。 两棵侧面最突起处,分别为内上棵 medial epicondyle 和外上lateralepicondyle。 内上裸上方的小突起,称收肌结节 adductor tubercle , 为内收肌腿附着处。 它们均为体表可抇及的重要标志 。
髌骨
胫骨
内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骨间缘、比目鱼肌线
上端膨大,向两侧 突出,形成内侧滕和外侧滕 两上关节面之间的粗糙小隆起,称棵间 隆起 intercondylar eminence 。 外侧棵后下方有排关节面 与胖骨头相关节 。 上端前面的隆起称胫骨粗隆 内、外侧棵和胫骨粗隆于体表均可抇到 。 较锐的前缘和平滑的内侧面直接位于皮下,外侧缘有小腿骨间膜附着,称骨间缘。 后面上份有斜向下内的比目鱼肌线。 胫骨下端稍膨 大,其内下方的突起称内踝 medial malleolus 。 内踝可在体表们及。
腓骨
足骨
跗骨
后列包括上方的距骨 talus 和下方的跟 骨 calcaneus; 中列为位于距骨前方的足舟骨 navicular bone; 前列为内侧模骨 medial cuneiform bone 、中 间樱骨 intermedius cuneiform bone、外侧模骨 lateral cuneiform bone 及跟骨前方的骰骨 cuboid bone 。
前列
中列
后列
跖骨
趾骨
含气骨
眶上裂
视神经管
含气骨
扁骨
短骨
长骨
长骨
唯一与躯干相连形似长骨
第1肋骨无肋管、沟
扁骨
骶管麻醉的标志
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无椎 体、棘突和关节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