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书法与绘画专题
无数据
公考——书法与绘画专题,如先秦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最成熟、成体系的文字,本图整理了常见考点,大家加油,努力卷一卷,早日上岸。
编辑于2023-08-17 08:24:07 四川省书法与绘画
书法
先秦
甲骨文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最成熟、成体系的文字
考点
商朝的文字(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载体:文字契(qie)刻在龟甲、兽骨上,甲骨文也称为契文
内容:与占卜有关,甲骨文也被称为甲骨卜辞,即关于占卜的记录之辞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收藏甲骨第一人
刘鹗出版中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中国第一部记录甲骨文的书籍,刘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确认甲骨文为商朝文字并且说出了根据的人
金文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钟鼎文
西周,毛公鼎(最长铭文)
秦朝
小篆
秦统一六国,文字统一小篆
李斯——小篆之祖
特点:小篆略长,书写起来比较飘逸、舒展、没有棱角,笔画以圆为主,都是一些均匀的线条
汉朝
隶书
隶书是篆书的基础上,书写便捷产生的字体,“破圆为方”
汉隶看起来宽扁。书写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代表人物:蔡邕(yong),“飞白书”
草书
初创时期是章草,定型时期是今草
章草:隶书的快写体,优点是快,缺点是潦草、不够美观,不容易辨认
今草:东汉张芝创立,规范了格式和写法,看起来更加美观
魏晋
楷书
楷书“真书”“正书”一种端庄、工整的字体,横平竖直,形同楷模
特点:横直竖平,结构紧凑
代表人物:钟繇(yao)《宣示表》
行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形成行书,取二者之精华,既比楷书活泼,又 比草书更有辨识度,更加美观。
代表人物
王羲之
东晋大书法家,山东临沂人
“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典故
入木三分
东床快婿
书成换鹅
王献之
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中秋帖》,父子两合称“二王”
《三希堂法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王羲之的侄子)《伯远帖》
唐朝
楷书
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唐楷”
代表人物
欧阳询“欧体”《九成宫醴泉铭》
辨析: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颜真卿《多宝塔碑》(《祭侄文稿》行书代表作,“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筋柳骨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fu)唯一个元朝人)
草书
狂草也叫做大草
代表人物
张旭“草圣”《肚痛贴》
怀素《自叙贴》
颠张醉素
唐朝文宗皇帝御封唐代三绝
李白的诗歌
裴旻(peimin)的剑舞
张旭的草书
宋朝
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寒食帖》也叫作《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苏轼的学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合称“苏黄”
米芾(fu):书法家,还擅长山水画,特点“米点山水”喜欢用墨点染,营造“空山新雨后”的朦胧景色
蔡襄
宋徽宗赵佶:自创“瘦金体”
元朝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擅长绘画,绘画代表作《鹊华秋色图》画的是济南
绘画
人物画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冯媛挡熊
《洛神赋图》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画
唐朝
周昉《簪花仕女图》描绘当时上流社会贵妇的生活,慵懒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描绘十三位帝王的形象
《步辇图》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的政治联姻
吴道子
“画圣”
《送子天王图》描绘释迦摩尼出生之后他的父亲抱着他拜见天神的佛教故事
五代十国
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南唐后主李煜统治时期,国事不断衰微,
山水画
隋朝
展子虔(qian)
《游春图》画山水风光
唐朝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水田园诗人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雪溪图》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矿石颜料
元朝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描绘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
保存一般在浙江博物馆,另一半在台北博物馆
明朝
明四家
沈周
文徽明
唐寅(唐伯虎)
科举不得志,卖画为生
仇英
仕女图《汉宫春晓图》
四僧
石涛
八大山人
髡残
弘仁
花鸟画
唐朝
韩滉
《五牛图》
明朝
徐渭
《墨葡萄图》
清朝
郑板桥(郑燮(xie))扬州八怪之一
《竹石图》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松、竹、梅
风俗画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北宋时期都城河南开封(汴京、汴梁)的景象
中国近现代四大杰出画家
徐悲鸿
以画马闻名
代表作《奔马图》《负伤之狮》《愚公移山》
张大千
“东方的毕加索”,擅长山水画
代表作《庐山图》《天女散花》
傅抱石
《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的作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齐白石
画花鸟虾闻名
《墨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