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特别篇(耳)
大学医学 耳相关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只给予参考。
编辑于2020-03-10 09:49:37意识与注意
意识
概念
意识是以认知过程为基础对自己内外变化的觉知
对意识的理解
意识是一种觉知
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级形式
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
一种心理状态
意识具有能动性和调节性
意识的分类
可控制意识状态----意识最清晰、注意力最集中----认真学习
自动化意识状态----熟练、自动化-----熟练毛衣
白日梦状态-----分心、开小差、跑神
睡眠状态-----睡着
注意
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对注意的理解
伴随状态
没有特定的反映内容
开端、起点
必备条件
可由内或外引起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看戏---关注演员,不看观众
集中性-----医生做手术----高度集中在病患、手术,不关注其它无关内容
特例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集中性
学习时眼到、手到等五道----都不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建议指向性(灵活选择)
注意的功能(选保洁)
选择功能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最重要的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
适应性运动
眼---举目凝视
耳----侧耳倾听
思考、回忆----眼神发呆,若有所思
动作----各种运算,操作
无关动作的停止
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一般注意----呼吸均匀,有节奏
高度注意----屏息静气
注意的分类
第1种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概念
预定目的(×)
意志努力(×)
引起原因
客观原因(对强心动)
对比、差异
强度(行对强度)
新颖性
运动变化
主观原因
兴趣(直接兴趣)
需要
主观期待 等
例子
推门而入
抑扬顿挫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概念
预定目的(√)
意志努力(√)
引起原因(5个依从)(牧区人火锅)
对注意目的和任务的依从
对兴趣的依从---间接兴趣
对人格的依从---意志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
例子
上课认真听讲
目的---学习知识
意志---克服干扰、困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概念
预定目的(√)
意志努力(×)
引起原因
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由间接兴趣→转化的直接兴趣
熟练 系统化
例子
熟练打毛衣;熟练骑自行车
第2种
选择性注意
概念
对两种或以上的刺激做出选择
实验
双耳分听实验
鸡尾酒会效应
宴会 ---推销员 vs 八卦
持续性注意
概念
保持在客体或活动的时间
实验
警戒作业
学生45分钟认真听讲
医生几个小时手术
观测员长时间看信号
分配性注意
概念
同时做多个事情
实验
双作业操作
一边¼¼,一边¼¼
注意的品质(相互统一,不可分割)
注意的范围(广度)
概念
瞬间注意的数量
eg:一目十行
影响因素(怼人质)
注意对象的特点
注意对象越有规律,注意的范围越大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要求精确度越高,注意的范围越小
个体的知识经验
经验越丰富,注意广度越大
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
概念
广义
几个对象或活动服从于一个总活动
狭义
一个对象或活动
相关联内容
注意的起伏(动摇)---不可避免
eg 跑步比赛---发令枪
注意的分散(分心)---可避免
影响因素(怼姨人精神)
注意对象的特点----越有特点注意越久
主体的意志水平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
主体的精神状态---感冒
神经系统的强度
注意的分配
概念
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几件事上(一边一边)------一边听讲,一边做笔记
影响因素
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至少有一项是高度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个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注意的转移
概念
不同时--先一个事件,后一个事件(一会,一会)-----一会听课 ,一会记笔记
影响因素(新旧信神)
新活动的吸引力
对原有(旧)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紧张度、强度)
明确的信号提示
个体神经系统的类型和自控能力(灵活性)
特例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合在一起-----注意的分配
分开来问-----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分配 VS 注意的转移-----时间是否同时
同时做---分配
不同时----转移
注意的分配 VS 注意的稳定性----是否服从于总任务
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一边思考,都服从于学习这个任务-----稳定性
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没有说服从总任务-----分配
注意的分配 VS 分散-----是否是无关刺激引起的
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听音乐-----分散
学生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分配
注意的转移 VS 注意的稳定性 -----是否有任务的要求
上课时,想玩具-----分散
上课是,老师让想玩具,然后想玩具-----转移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意注意(无形)
教学环境
安静、空气、光线、桌椅、教师服装¼
教学内容
新颖、科学、系统¼
教学形式
教具(直观)、教态(自然)、教学语言(抑扬顿挫)¼
有意注意(有手)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分心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结合
明确学习任务-----有意注意
生动讲解,启发式提问-----无意注意
重难点讲解-----有意注意
多变方式,学生讨论¼-------无意注意
注意理论
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
全 or 无
衰减理论
强 or 弱 (意义)
后期选择理论
多阶段选择理论
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有限理论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不同活动占用不同的认知资源-----难的多,简单的少
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受控制的
双加工理论(同时)- 分配
人的认知方式有两种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自动化加工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大量练习----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化的加工
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区别
概念内涵不同
注意(动词)----心理活动 or 心理动作
意识(名词)----心理内容 or 心理体验
功能不同
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意识内容
遥控器换台----遥控器(注意)、电视内容(意识)
导演确定节目-----导演(注意)、节目内容(意识)
联系
意识状态的分类(注意力的高低决定意识状态)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注意集中,意识清晰
自动化意识状态----注意教少,意识参与也较少
白日梦状态-----注意很少,意识内容不断变化
睡眠状态-----注意基本停止,无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