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地球运动思维导图
地球运动章节有些知识点是不是总是记不住,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也容易搞混淆,复习的时候总是忘记了某个重点。别担心,这张思维导图由地球上的水资源制作而成,包括我国河流的补给、水资源现状及短缺的原因,用来复习考点真的再也合适不过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方向
自西向东
速度
线速度和角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相等
线速度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极点最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周期
恒星日和太阳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
产生
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意义
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
昼夜界线——晨昏线
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
地方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11区。以西为西一区至西11区。
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的区别
自然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特点
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人为日界线
180°经线
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固定不变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偏转影响
地转偏向力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特征
一恒星年
7月初为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1月初为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
黄赤交角及影响
黄赤交角为23°26'
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叫做回归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当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就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赤道昼夜平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
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地区达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地区达最小值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地区达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地区达最小值
二分
赤道地区达最大值,南北两极点达最小值
四季更替
夏季
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
冬季
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春秋
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五带划分
赤道、南北温带、南北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