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常考经济学名词
无数据
公考——常考经济学名词,如 需求价格弹性是被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映的敏感程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编辑于2023-08-17 14:35:20 四川省经济学名词
微观经济术语
供求法则
需求法则——市场价格越高,需求数量越少;市场价格越低,需求数量越多(反向变动)
供给法则——市场价格越高,供给数量越多;市场价格越低,供给数量越少。(同向变动)
替代品和互补品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
需求价格弹性
概念:是被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映的敏感程度
类型
需求缺乏弹性,表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富有弹性,说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收入弹性
概念:指收入变动幅度所引起的需求量看的变动幅度
根据收入弹性正负值的大小,可以将消费品分为
正常品:需求收入为正,随着收入的增加,需求量都会相应上升。其中,需求量上升幅度大于收入增加幅度,称为奢侈品;需求量上升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称为必需品
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称为劣等品。有些低档消费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反而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概念: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规律:同一物品的每一单位消费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满足程度是不同的,随着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大家口渴时,喝第 1 杯水是最爽的,然后喝第 2 杯、第 3 杯、第 4 杯、 第 5 杯,喝第 1 杯水时新增满足感最强,随着口渴程度的不断降低,边际效用是 递减的
边际产量(收益)递减规律
即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的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当该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量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三个和尚没水吃
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沉没成本: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原材料
工人工资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
最理想的市场类型
厂商数量很多
产品同质无差别
没有交易成本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几个厂商垄断整个行业
完全垄断
一家独大
宏观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
概念: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国人+外国人
不计入GDP的情况
中间产品不计入
自给自足的商品不计入
家务劳动不计入(保姆的工资计入)
二手商品不计入
国民生产总值(GNP)
范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的人:中国人+在国外的中国籍人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概念: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指标:大于3%即通货膨胀,大于5%即严重的通货膨胀
基尼系数
概念: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越小该国的收入差距越小
警戒线:0.4
恩格尔系数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衡量人们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和生活水平成反比
标准
59%以上—贫困
50%—59%温饱
40%—50%小康
30%—40%富裕
30%以下—最富裕
经济热词
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
灰犀牛事件:指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
三大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
新崛起大国—挑战—现存大国
现存大国—回应威胁—战争不可避免
塔西佗陷阱
提高政府公信力
中等收入陷阱
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如果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出现经济停滞
常见效应
蝴蝶效应:一个小事件引起了大的变化
鳄鱼法则:生活中要及时止损,不能过于贪婪
鲶鱼效应:要有竞争意识,不能像一潭死水一样,要让员工感受到危机
羊群效应:盲目跟风
刺猬法则:在管理下属时要找到合适距离,既不能过于高高在上,也不能和下属身份混淆
手表定律:在管理学要遵循一个上级的原则,避免多头领导
破窗理论:人们都对一件小事秉持着放任的态度,坏人就会变本加厉。例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恶小而为之
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效应)
马太效应: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两极分化
鸟笼逻辑:一种惯性思维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爱屋及乌,喜欢这个人连带着喜欢他们家屋顶的乌鸦
首因效应:先入为主的印象
习得性无助效应:一个笼子里面装了一个警铃和一只狗,每次警铃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便会倒地呻吟,长此以往,只要警铃一响,即使笼门未关,没有电击,狗也会倒地呻吟,因为重复性的失败,最终导致任凭摆布。
罗森塔尔效应:体现了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
踢猫效应: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社会惰化: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
社会助长:一种是在同他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共同活动效应,另一种是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观众效应。
异性效应:在个体间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能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对动物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异性效应,也叫“磁铁效应”,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