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走出困境
人始终会迷茫自己的抉择对人生的选择愿走出困境
编辑于2020-03-12 07:03:49走出困境 AV93349421
心理建设
1。人生差异性
位置是稀缺的
资源是有限的
2.人生选择不是唯一
人各有志,适合自己
不同选择不同风景不同苦涩
3.你的选择
价值观
想要什么
目标
现在有什么
衡量与目标的距离
愿意放弃什么
有多么想实现这个目标
三个的答案是随着人生过程不断变化的
对态度的占比不同可以是奋斗逼 也可以是三和大神 大部分人是五五开也就是普通人
1佛系与奋斗没有高下之分 2做出选择承担代价
奋斗的选择
利
较高收入
见过世面
子女受益
弊
压力大
身体差
没有闲暇
失业风险,生活紧张
折腾者的心理建设
1.七分天注定
不可抗力
国家
身高
外貌
时代
智力
际遇
家境
性格
2.三分打拼
为两三层而奋斗?值吗?
七层可能决定没法和权贵,政要,明星差别,
两三层可体现本科与专科差别
落户城里和农村差别
当小领导和混基层差别
3.生活的“毒打”
1.自己下手
2.社会代劳
3.痛苦不可避免,磨难可以选择
4.目前时代和国家命运青睐勇者
参照印度,底层几乎不可能崛起
5.持久战
三年,五年,十年,更久?
需要坚持
6.人群服从正态分布
1.大多数人差不多
2.天才只有极少部分
7.学习这件事
1.天生与人性作对的事
原因
人类生存进化原因
进化过程中脑力 消耗大于体力消耗 进化趋向减轻脑力消耗
结果
不愿动脑
决策时倾向短期
无清晰法感知进度
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
需要及时反馈
抽象信息接受慢
8.世界的不确定性
1.没有只要XX就能XX这种事
2.读书勉强算半个只要XX就能XX,是因为读书和提高成绩相关性很高以至于很多人产生所有事都该如此的错觉
3.绝大部分事没这么高相关性,付出对于最终结果来说,改变是微小的
4.能做的只是为最终这件事成型增加一点概率
5.很多事不公平,但我们认了,因为要把事做成,
二战后美国
一辈子的钱买不起房
996加班合理吗
教育搞成军备竞赛
先富带动后富,地区发展不均衡
不公平? 不合理? 然后呢?颓废不是改变世界的手段,社会不会降低毒打你的力度,所以适时的接受一切
9.如果
选择
靠山,贵人
降低欲望,平淡过完一生
没有靠山但有需求
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创造价值
佛系的选择
利
1工作轻松
2不要去大城市
3每天很多空余时间,不必专研生活轻松
弊
4。失业风险 可能后悔 收入偏低 不被理解 生活平淡
方法论
1“概率”
1.做什么能增加实现目标的概率?
提升思维
1.做生产者√ 不做消费者×
琢磨业务提升能力
1.产业
2.上下游是谁
3.靠什么赚钱,成本是多少,哪里有利润
4.生活中流行风气什么时候有的,品牌方的传播策略,怎么利用这个IP赚钱,谁是消费群体,了解一下生产,关于生产创造的事才值得琢磨
5.把视角从消费者切到产品服务提供商的角度,就能明白不少事
举例“已阅”为什么微信不做,钉钉要做 钉钉是在给集体做产品,集体人格反人性
2.“二八定律”时间精力分配
1.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实现目标概率不大的事情上
2.专注于最能给你带来收益的,其他的事放一放
3.旗鼓相当的对手“目标设定”
1.对手是身边水平相近的人只要超过身边的普通人,选择错误的不同层次的对手会给人绝望感,距离太远感觉不到进度条的变化,发现不了自己的进步
2.举例“游戏”低分段的不会匹配高分段的 如果低分匹配高分会产生距离感游戏玩不下去 打人机训练方法提升自信,水平提升在去找高分段
4.量化舒适区
心理学家的区分
舒适区
太简单学不到东西
学习区
量化学习
85%旧知识 15%新知识
用85%旧知识安抚住你 增加15%新的,始终处在一种 学习始终有意思阶段 建立正反馈,培养自信心 学习对大部分人来说之所以难,不是因为它确实难 而是缺乏一个很好的新手教程 利用15%为自己做一个新手教程
恐慌区
学习类容太难,挫伤积极性
教科书的难度循序渐进 游戏里必要的新手教程 都是避免直接冲到恐慌区,从入门到放弃
5.即时反馈
1.大脑需要反馈带来的成就感和确定性
2.自己给自己动手制造反馈信息
列子:1.小型考试制造进度条,在日历上划去
6.根据期望做选择
1选择大于努力算期望
成事的概率
成事的收益
概率与收益相乘得到期望
继续下去估算会越来越精准
例:1. 为什么不买彩票是智商税,因为彩票虽然奖金丰厚 但与得奖的概率相乘这个数值是比买彩票的花销低的 因此不值,买彩票的净收益是负的 2.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瞎投资瞎创业,因为即使专业人士来 成功率也很低,得以创业也是资方出了钱,资方愿意出钱 也是分散投资,只要一个成功了就能回本,而大多数人没有足够 的资金量, 更不可能创业那么多次,期望虽然是正的,但是挺不到, 成功项目到来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考学期望最大的路,更大 几率遇上聪明的人,聪明人带来的价值期望是正的 3. 不要占小便宜, 集福,占楼,转发折腾,大好时间浪费在几个钢镚上
7.时刻准备避险+变通
1.有工作时候提前谋算准备时间长,门槛高,才补至于临时失业
2.随时准备转岗,跳槽,换行
业务边缘化了,部门有动静了,发不出工资了,就该跑了
3.不要指望别人,指望自己
1.30年前信奉大企业进国企的下岗了 2.15年前信奉线下的,没人瞧得上卖鞋袜的阿里巴巴 信体制的国企所有制改了,事业编竞聘上岗 3.这些曾经如此可靠,现在都没有那么靠得住 4.所以不要图谋安稳,能不能做事才是硬道理,其他的不是 5.然后做什么事?做长线收益有复利的事。 比如健身,教育,语言, 6.比如把以上变成习惯
8.常常复盘
1.定期回顾总结,根据实操的结果,增加你概率估算的准确性,调整策略,弥补不足
2.时间统计,记下每天时间消耗,看完后就知道时间去哪儿了
9.希望
乐观,相信未来
大脑和免疫都不喜欢情绪低落
真想做事少丧气,别给自己加DEBUFF
总结成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想考一本,家里没有资源供他出国,成绩距分数线差100分 所以他愿意减少娱乐时间,然后在学习中运用二八定律只关注重点和高频考点少看偏门 在失分多的理综下功夫,语文提分很难就随缘,目标设定上不在想考985,踏踏实实选学校 给自己定下量化目标,规划每天复习多少,什么时候达到什么水平,然后舒适区的应用 ,不在企图一口吞个胖子,一次把一本书学完,按照%85和%15的原则学习渐入佳境 自己给自己平时增加小测验,时不时鼓自己创造即时的反馈,然后算数学期望,把简答题 和中等题拿到手,难题随缘,因为简答题和中档题不仅分值大,而且得分概率高,难题分值 占比少,得分的概率低,算期望的话自然要放弃,定期复盘,调整复习策略,珍惜时间 从长线上坚持作息,保持健康,让自己精力充沛养成好习惯,保持乐观,平定而坚定的度过 复习阶段迎接考试,在考试期间遇到不会的可以反向猜测考官意图,设题目的,区分错误类型 考完试后仔细鉴别专业和学校,提前规划不要后悔选了不合适的。 上面的举例都应用到了作者的方法,接下来把这套方法内化为习惯,不冒风险就不会有 超额利润,所以严格执行这套生活策略,起点低可能会影响增长速度,对起点低的人来说, 想看到曙光就需要在黑暗里呆的久一些,这套方法最难的在于“勇”在于面对困难不怂 佛陀看破世事后,没说人间不值得,大雄宝殿上写的是勇猛精进四个大字 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