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清华大学公开课学习笔记
编辑于2020-03-14 19:04:02变态心理学:梁恒整理
一、概述
1. 概念区分
1.1. 变态心理学概念
1.1.1. 又译异常心理学
1.1.2.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1.3. 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
1.2. 神经病概念
1.2.1. 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
1.2.2. 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的疾病
1.2.3. 瘫痪、麻痹
1.3. 精神障碍
1.3.1. 也译心理障碍,临场医学中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
1.3.2. 包括精神病学研究的所有内容
1.3.3. 精神分裂症、心静障碍、神经症、焦虑障碍、人格障碍
1.4. 精神病
1.4.1. 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分广义和侠义的用法
1.4.2. 广义:轻性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
1.4.3. 狭义:重性精神障碍
1.5. 心理障碍
1.5.1. 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
1.5.2. 轻性精神障碍
1.5.3. 恐怖症
2. 理论模型
1. 生物学模型
1.1. 诊断
1.1.1. 医学诊断系统
1.1.1.1. ICD
1.1.1.2. DSM
1.1.1.3. CCMD
1.2. 病因
1.2.1. 遗传
1.2.1.1. 基因
1.2.2. 神经系统
1.2.2.1. 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递质
1.2.3. 生物化学因素
1.2.3.1. 大脑的结构
1.3. 治疗
1.3.1. 医学治疗方法
1.3.1.1. 药物治疗机理
1.3.1.2. 外科手术
1.4. 评价
1.4.1. 有用:促进药物发展
1.4.2. 无用:多种原因之一
2. 心理学模型
1. 心理动力学模型
1.1. 诊断
1.1.1. 意识分层
1.1.1.1. 意识
1.1.1.2. 前意识
1.1.1.3. 无意识
1.1.2. 人格构成
1.1.2.1.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出生就有
1.1.2.2.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社会学习
1.1.2.3.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文化教育
1.1.3. 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1.1.3.1. 平衡本我、自我、超我
1.1.3.2. 否认本我、自我、超我
1.1.3.3. 肯定本我、自我、超我
1.1.4. 性心理的不同发展阶段
1.1.4.1. 口欲阶段
1.1.4.1.1. 0~1 口腔活动
1.1.4.2. 肛欲阶段
1.1.4.2.1. 1~3 忍受与排便
1.1.4.3. 性器欲阶段
1.1.4.3.1. 3~6 对双亲的爱恋或嫉妒
1.1.4.4. 潜伏期欲望
1.1.4.4.1. 6~12 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1.1.4.5. 青春期欲望
1.1.4.5.1. 12~18 对异性的兴趣
1.2. 病因
1.2.1. 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
1.2.2. 内心两种势力待到妥协
1.2.3. 无意识的欲望表现出来
1.3. 治疗
1.3.1. 分析治疗
1.3.1.1. 弗洛伊德时代
1.3.1.1.1. 性
1.3.1.1.1.1. 性器期是最重要的,特别是俄狄浦斯情结
1.3.1.1.2. 本能
1.3.1.1.3. 决定论
1.3.1.2. 后弗洛伊德时代
1.3.1.2.1. 目标
1.3.1.2.2. 创造性
1.3.1.2.3. 自我指导
1.3.1.2.3.1. 大部分:婴儿期是最重要的,儿童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因数
1.3.1.2.3.2. 一部分:跨越成年的交接期最重要的
1.4. 评价
1.4.1. 有用:第一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1.4.2. 无用:很多例子是假说无法验证
1.4.3. 无用:幼儿决定论,静态的,悲观的
2. 认知行为模型
1. 行为治疗理论
1.1. 诊断
1.1.1. 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
1.1.1.1.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泛化、消退
1.1.2. 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
1.1.2.1. 全部强化
1.1.2.2. 部分强化
1.1.2.2.1. 固定次数
1.1.2.2.2. 固定间隔
1.1.2.2.3. 可变次数
1.1.2.2.4. 可变间隔
1.1.3. 模仿学习原理
1.1.3.1. 强化的有无
1.1.3.2. 行为的获得与表现
1.2. 病因
1.2.1. 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1.3. 治疗
1.3.1. 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1.3.2. 消退旧的行为方式
1.3.3. 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1.4. 评价
1.4.1. 有用:客观、精准、案例多
1.4.2. 无用:只看外部,没看内部
2. 认知治疗理论
2.1. 诊断
2.1.1. 归因理论
2.2. 病因
2.2.1. 歪曲认知
2.2.2. 错误归因
2.2.3. 不良思维方式
2.3. 治疗
2.3.1. 认知治疗
2.3.2. 改变认知偏差
2.3.3. 认知行为矫正
2.4. 评价
2.4.1. 有用: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与思维
2.4.2. 无用:认知不可测量
3. 人本主义模型
3.1. 诊断
3.1.1. 精神分析是残疾心理学
3.1.2. 行为行动是动物心理学
3.1.3. 人本针对普通人 强调成长和自我实现 不治愈疾病或缓解障碍
3.1.4. 提供环境使自我与有机体一致
3.2. 病因
3.2.1. 过度地应用自我防御机制,以致于个体逐渐失去了和现实的联系
3.2.2. 不利的社会环境和错误的学习
3.2.3. 过度的应激
3.3. 治疗
3.3.1. 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个体朝着具有社会建设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3.4. 评价
3.4.1. 1、有用: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强调人的能力
3.4.2. 无用:观点模糊,缺乏科学性
4. 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影响
4.1. 诊断
4.1.1. 生活事件量表
4.2. 病因
4.2.1. 生活变动
4.2.2. 都市化
4.2.3. 环境因素
4.2.4. 人际交往
4.3. 改变
4.3.1. 预防上述有害因数或对其进行干预
3. 分析总结
3.1. 流行病学调查
3.1.1. 心境障碍:女性>男性
3.1.2. 焦虑障碍:女性>男性
3.1.3. 物质滥用:女性<男性
3.1.4. 精神障碍:农村>城市
3.1.5. 成年人总患病率:17.5%
3.2. 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
3.2.1. 以经验为标准
3.2.2. 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
3.2.3. 以统计模型和测量结果为标准
3.2.4.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3.2.5. 中国CCMD--3的诊断标准
3.2.6. 美国DSM--IV多轴诊断系统
3.2.7.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的诊断标准
3.3. 工作重点
1. 描述
1.1. 异常表现与正常现象的区别、病程及预后
2. 发现原因
2.1. 考察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等
3. 治疗
3.1. 不同治疗的途径及效果等
3.4. 小组分析
二、精神障碍
1. 概念区分
1.1. 神经病 #躯体类疾病
1.2. 精神病 #心理类疾病
1.3. 皮层型改变 #认知类改变 #例如:精神分裂症 #认知性精神障碍
1.4. 皮层下改变 #情绪类改变 #心境障碍,前称情感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 #认知改变
2.1. 概述
2.1.1.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
2.1.2. 发病率:千分之0.24 #增加
2.1.3. 患病率:千分之5.8 #累计
2.1.4. 病程:一般迁延 #持续时间
2.1.5. 预后: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发展方向
2.1.6. 主要类型
2.1.6.1. 偏执型 #又称妄想型
2.1.6.2. 紧张型
2.1.6.3. 青春型 又称疯子
2.1.6.4. 其他
2.2. 临床症状
2.2.1. 临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2.2.1.1. 阳性症状 #生发型症状
2.2.1.1.1. 妄想
2.2.1.1.2. 幻觉
2.2.1.1.3. 语言紊乱
2.2.1.2. 阴性症状 #缺损性症状
2.2.1.2.1. 情感平淡
2.2.1.2.2. 言语贫乏
2.2.1.2.3. 意志减退
2.2.2. 紧张症
2.2.2.1. 木僵
2.2.2.2. 违拗症
2.2.2.3. 刻板症
2.2.3. 思想障碍
2.2.3.1. 妄想 #关系(牵联观念)、被害、影响、嫉妒、钟情、夸大妄想
2.2.3.2. 联想障碍 #思维散漫、思维破裂
2.2.3.3. 逻辑障碍 #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
2.2.4. 情感障碍
2.2.4.1. 情感平淡
2.2.4.2. 情感侧错
2.2.4.3. 表情侧错
2.2.5. 感知觉障碍
2.2.5.1. 幻听
2.2.5.2. 幻视
2.2.5.3. 幻嗅
2.2.5.4. 幻触
2.2.6. 自知力障碍
2.2.7. 社会功能受损
2.3. 病因
2.3.1. 生物学因素
2.3.1.1. 遗传
2.3.1.2. 多巴胺过度
2.3.2. 社会心理学因素
2.3.2.1. 早期创伤
2.3.2.2. 家庭问题
2.3.2.3. 严重的应激事件
2.3.3. 认知行为理论
2.3.3.1. 学习与强化
2.3.3.2. 患者注意环境中无关刺激,不知道如何对他人做出社会认可的反应
2.3.4. 心理动力学理论
2.3.4.1. 潜意识内容泛滥
2.3.4.2. 退行至幼年阶段
2.3.4.3.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混淆
2.3.4.4.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焦虑
2.4. 治疗
2.4.1. 药物治疗
2.4.2. 心理治疗
2.4.2.1. 心理教育程序 #有关疾病的知识
2.4.2.2. 情感联络与交流训练 #加强交流,减少冲突
2.4.2.3. 社会及特殊技能训练 #提高社交技能,教授生存技能
2.4.2.4. 行为管理训练 #强化技术,问题解决训练
2.4.2.5. 家庭干预 #降低情绪表达
2.4.3. 社会干预
2.4.3.1. 病人家属的主观负担
2.4.3.2. 经济压力的客观负担
3. 心境障碍 #情感改变低
3.1. 概述
3.1.1. 主要类型
3.1.1.1. 单相(严重)抑郁
3.1.1.2. 恶劣心境障碍
3.1.1.3. 抑郁+躁狂=双相I型
3.1.1.4. 抑郁+轻躁狂=双相II型
3.1.1.5. 环型心境障碍
3.1.2. 流行病学
3.1.2.1. 17%急性发作,6%长期抑郁,2%严重抑郁 时点患病率3%,抑郁症自杀率5%~15% 重性抑郁病50%只发作一次,20%复发,30%慢性 女性高于男性,青春期分化
3.1.2.2. 了解病因、治疗成本
3.2. 临床症状
3.2.1. 躁狂状态
3.2.1.1. 三高 #情绪高涨(易激怒)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言语增多,音联、意联) #精神运动性兴奋(随眠需要减少、精力充沛) #自尊膨胀、随境转移、行为鲁莽、乱花钱
3.2.1.2. 预后 #持续至少1周 #首次发病年龄,16-35岁 #病程有长有短,平均3个月
3.2.1.3. 躁狂-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3.2.1.4. 躁狂-伴精神病性 #夸大,被害妄想等
3.2.1.5. 躁狂与轻躁狂 #轻躁狂不会对工作和社会活动有严重妨碍 #若达到了严重损害和完全破坏的程度就是躁狂 #轻躁狂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发作符合躁狂发作标准
诊断
A:持续至少1周
B:期间符合三项症状
C:不符合混合发作标准
D:影响社会活动
E:非物质效应
#相较于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目的性
#所有诊断都是从症状学、社交关系、排除标准三个方面出发
3.2.2. 抑郁状态
3.2.2.1. 典型症状
3.2.2.1.1. 三低 #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
3.2.2.2. 附加症状
3.2.2.2.1. #集中注意和注意能力下降 #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 #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睡眠障碍 #食欲下降 #联想困难、性欲减退
诊断
A、原型诊断法 #重度抑郁:3典型加5附加,至少2周 #重度抑郁分为是否有精神病症状 #中度抑郁:3典型加3或4附加,至少2周 #轻度抑郁,3典型加2附加,至少2周
B、不符合混合发作的标准
C、临床上明显的痛苦烦恼
D、并非由于某种物质
E、不能归于家人去世
3.2.3. 抑郁状态的特殊类型
3.2.3.1. 季节性抑郁 #一般在高纬度地区 #做好的治疗照太阳
3.2.3.2. 产后抑郁 #产后4周内起病
3.2.3.3. 更年期抑郁 #更年期发生的精神疾病 #内分泌改变
3.2.4. 其他
3.2.4.1. 心境恶劣障碍 #轻度的抑郁 #至少两年方可诊断 #很少持续两个月正常间歇期
3.2.4.1.1. 食欲差或食量过多
3.2.4.1.2. 失眠或睡眠过多
3.2.4.1.3. 精力不足和疲劳乏力
3.2.4.1.4. 自我估计过低
3.2.4.1.5. 注意集中差和难以作出决断
3.2.4.1.6. 感到绝望
3.2.4.2. 环性心境障碍 #轻躁狂期 #至少两年方可诊断 #很少持续两个月正常间歇期
3.2.4.2.1. 青少年期逐渐发生并可能持续终身
3.2.4.2.2. 大约10%发展成抑郁症
3.2.4.2.3. 15%~50%发展成双相心境障碍
3.2.4.3. 持续性心境障碍 #持续且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
3.2.4.4. 自杀
1. 概述
1.1. 每分钟至少2人自杀
1.2. 中国每分钟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
1.3. 终结痛苦与操纵他人
1.4. 真自杀与伪自杀
1.5. 男性是女性的4~5倍
1.6. 女性比男性温和
1.7. 老年人、白人是高风险
2. 临床症状 #心理表现
2.1. 非冲动性自杀的发展阶段 #有预谋,被救后会再次尝试
2.1.1. 遇到困难,自杀是解决方法之一
2.1.2. 准备自杀,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
2.1.3. 决定自杀,外表平静
2.2. 冲动性自杀的发展阶段 #无预谋,被救后通常会后悔
3. 病因 #原因
3.1. 生物学原因
3.1.1. 并不遗传
3.2. 心理学原因
3.2.1. 对自身的愤怒
3.2.2. 强烈的敌意与动机
3.2.3. 学习和强化
3.2.4. 与心境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相关
3.3. 社会与文化原因
3.3.1. 宗教
3.3.2. 个人挫折
3.3.3. 社会变化
3.3.4. 生活压力
4. 治疗 #评估、预防与干预
4.1. 评估
4.1.1. 心情抑郁
4.1.2. 近期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
4.1.3.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4.1.4. 既往有过自杀行为
4.1.5.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4.1.6. 4P模式
4.1.6.1. 痛苦
4.1.6.2. 计划
4.1.6.3. 既往史
4.1.6.4. 附加情况
4.2. 预防
4.2.1. 积极倾听
4.2.2. 共情与真诚
4.2.3. 发展及扩展希望
4.2.4. 帮助的愿望
4.3. 干预
4.3.1. 药物治疗
4.3.2. 心理治疗
3.3. 病因
3.3.1. 生物学的解释
3.3.1.1. 医学
3.3.1.1.1. 遗传
3.3.1.2. 化学
3.3.1.2.1. 受体
3.3.2. 心理学的解释
3.3.2.1. 心理动力学
3.3.2.1.1. 抑郁:自我惩罚
3.3.2.1.2. 抑郁:失去重要客体的认同
3.3.2.2. 行为理论
3.3.2.2.1. 抑郁:对个体正常行为的强化过少
3.3.2.2.2. 抑郁:对异常情绪奖励增加的结果
3.3.2.3. 认知理论
3.3.2.3.1. 认知三联征
3.3.2.3.1.1. 对自己、世界和未来的负性看法
3.3.2.3.1.2. 由消极的生活事件激活消极的自我图式、信念
3.3.2.3.1.3. 出现认知的歪曲(全或无的思维、个人化、过分概括化等)
3.3.2.3.1.4. 抑郁
3.3.2.3.2. 习得的无助感
3.3.2.3.3. 归因形成理论
3.4. 治疗
3.4.1. 生物治疗
3.4.1.1. 药物治疗 #抑郁:抗抑郁药 #躁狂、双向障碍:心境稳定剂
3.4.2. 心理治疗
3.4.3. 综合治疗
3.4.3.1. 效果可叠加
3.4.4. 预防
4. 焦虑障碍 #情感改变高
4.1. 概述
4.1.1. 18世纪:最开始叫神经症
4.1.2. 19世纪:神经病与精神病分离
4.1.3. 20世纪:神经功能疾病
4.1.4. 21世纪:焦虑障碍
4.2. 临床症状
4.2.1. 恐怖症 #特定恐怖
1. 概述
1.1. 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恐惧情绪
1.2. 仅次于抑郁症、酒依赖的第三类精神障碍
2. 临床症状
2.1. 广场恐怖
2.1.1. 诊断标准:对置身于某处感到焦虑,觉得难以逃脱、或感到难堪、或感到在发生意想不到的惊恐发作时得不到帮助 #如果是特定的场景就是特殊恐怖,如果是人就是社交恐怖
2.1.2. #无惊恐障碍 #又译场所恐怖
2.2. 社交恐怖
2.2.1. 诊断标准:对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具有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
2.2.2. #又译社交焦虑障碍
2.3. 特殊恐怖
2.3.1. 诊断标准:对存在或预期的某种特殊物体或情境而出现的不合理焦虑
3. 病因
3.1. 生物学因素
3.1.1. 基因
3.2. 心理学因素
3.2.1. 心理分析理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在于无意识的本我冲动
3.2.2. 行为理论:经过条件反射而建立;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而形成
3.2.3. 认知理论:高估所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
4.2. 心理动力治疗 #对于被压抑的内心冲突的领悟
4.3. 认知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与暴露疗法 #社交技能训练 #放松训练 #认知重建
4.2.2. 惊恐障碍
1. 概述
1.1. 终身患病率:3.8%
1.2. 惊恐发作:5.6%
1.3. 女性多于男性
1.4. 可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
2. 临床症状
2.1. 突然极度的恐惧
2.2. 濒死感
2.3. 末日感
2.4. 预后较好
2.5. 共病常见
3. 病因
3.1. 生物学因素
3.1.1. 换气过度
3.1.2. 遗传
3.2. 心理学因素
3.2.1. 心理分析理论:个体都有一些容易引起焦虑的冲动,同时也有对抗这些冲动的防御机制;患者在童年期有较高水平的分离焦虑或者经历过创伤
3.2.2. 认知行为治疗:患者对自己的躯体感受过度敏感,对这些感受作出灾难化的解释和评价
4. 治疗
4.1. 行为治疗 #系统脱敏法与暴露疗法 #放松法
4.2. 认知治疗 #认知重建
4.2.3. 强迫症
1. 概述
1.1. 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
1.2. 患病率:0.03%
1.3. 男女比例相近
2. 临床症状
2.1. 强迫观念
2.1.1. 持续的想法
2.1.2. 顽固的怀疑
2.1.3. 突如其来的冲动
2.2. 强迫行为
2.2.1. 强迫洗涤
2.2.2. 强迫检查
2.2.3. 强迫计数
3. 病因
3.1. 生物学因素
3.1.1. 遗传
3.1.2. 基底节
3.1.3. 前额叶眶回
3.1.4. 血清素
3.2. 心理学因素
3.2.1. 心理动力学:无意识的愿望与冲突
3.3. 人格因素
3.3.1. 强迫型人格障碍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辅助
4.2. 行为疗法:暴露治疗、反应组织治疗
4.3. 认知治疗:恢复认知过程的平衡
4.4. 心理分析治疗:领悟病症中无意识的真实含义
4.2.4. 广泛性焦虑障碍
1. 概述
1.1. 患病率:一般2~5%
1.2. 性别比例:男比女=一比二
1.3. 共病:其他焦虑障碍、抑郁障碍
2. 临床症状
2.1. 核心症状 #弥漫性焦虑 #对未来
2.2. 其他 #坐立不安 #难以集中注意力 #易激惹 #睡眠障碍 #交感神经亢奋(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系统)
3. 病因
3.1. 生物学因数
3.1.1. 遗传
3.2. 心理学因素
3.2.1. 心理学分析:自我与本能冲突之间无意识矛盾
3.2.2. 行为理论:条件反射而形成
3.2.3. 认知理论:对危险作出过度评价
4. 治疗
4.1. 心理分析:认识被压抑的心理冲突的真正根源
4.2. 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
4.3. 认知疗法:改变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危险评价
4.2.5. 神经衰弱
1. 概述
1.1. DSM系统中已删除
1.2.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
4.2.6. 创伤后应激障碍
1. 概述
1.1. 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景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
1.1.1. 遭遇暴力侵犯
1.1.2. 遭受性侵犯
1.1.3. 危及生命的交通事故
1.1.4. 在自然、人为灾难中死里逃生
1.1.5. 在战争中死里逃生
1.1.6. 被监禁
1.1.7. 被折磨
1.1.8. 持久被虐待的儿童
1.1.9. 经历亲人的死亡
2. 临床症状
2.1. 主要症状
2.1.1. 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
2.1.2. 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
2.1.3. 焦虑、抑郁
3. 病因
3.1. 一般认为
3.1.1. 创伤性经历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互相作用所致结果
3.2. 心理分析
3.2.1. 早期经历影响
3.3. 行为理论
3.3.1. 经典条件反射
3.3.2. 操作性条件反射
3.4. 认知理论
3.4.1. 内部认知图示
4. 治疗
4.1. 回避阶段:重新建安全感
4.2. 面对阶段:对失去事物的追忆与哀悼
4.3. 适应阶段:与正常生活的再连接
4.3. 美国时点患病率:11.08%
4.3.1. 特殊焦虑症:6~12%
4.3.2. 社交焦虑:10%
4.3.3. 强迫症:2~3%
4.4. 中国时点患病率:15.11%
4.4.1. 深圳:13.35%终生患病率
5. 躯体形式障碍及解离障碍
6. 进食障碍
7. 物质使用障碍
8. 人格障碍
9. 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
10. 儿童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