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三国
中国古代史建立、发展、更迭、大事记的概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三国
背景
董卓乱政
董卓
以袁绍为盟主群雄并立的关东军
讨伐董卓
董卓挟持汉献帝
强迁居民,迁都长安
火烧洛阳
自封太师,掌握朝政
遭吕布、王允刺杀
群雄割据
各地方军阀发展各自的势力
三国时期
时间
广义
184年黄巾之乱
张角创立太平道,领导大规模农民起义
狭义
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
建立曹魏政权
三国鼎立
曹魏
建立
220年
--265年
建立者
曹丕
都城
洛阳
政治
中央官制
九品官人法
推崇“唯才是举”
宗室封爵十等级
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
六等爵以赏军工
置列侯、关内侯、名号侯(十八级)
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十五级)
地方官制
州
刺史/州牧
郡
太守
县
令(大)
长(小)
军队
中央军
中军
宿卫皇宫,拱卫京师
外军
各州郡地方军队
督导地方军事
经济
屯田制
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
定额租制
封建依附关系松弛,佃农能合理地利用劳力,安排生产
大兴水利
兴修水库,改造盐碱地
发展手工业
建置大型官营手工业作坊
文化
思想
玄学思想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
元气自然论
嵇康: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政治上:反对虚伪的礼教,同强权进行斗争
认识论上:强调理性,反对盲从,主张独立思考
文学
建安文学
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代表人物
“三曹”
曹操
〈短歌行〉
《典论》
曹植
〈洛神赋〉
“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
通老庄,好玄学,对于社会现实,持比较冲淡的态度
阮籍和嵇康
竹林七贤
医学
“建安三神医”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医圣”
董奉
皇甫谧
《寒食散论》、《针灸甲乙经》
蜀汉
221年
263年
刘备
成都
官制
尚书令辅佐军师理政
军事
前军、右军、左军、后军、中军
军官
军师、都护、护军、监军、典军、参军、督军
特点
不是官职越高军权就越大
小农经济
“个体农民经济”
手工业发展好
盐
铁
盐铁专卖,利入甚多
织锦
蜀锦
驰名全国
孙吴
229年
280年
孙权
建邺(南京)
大司马
左大司马
右大司马
大将军
内领政
外领军
州郡制
世族大家势力大
部队建制
中央兵、地方兵、诸将兵、诸王兵、准兵
兵役制度
世兵制
世袭领兵制
异族兵数量众多
兵种复杂
屯戍活动众多
农业
屯田
军屯
屯田兵且耕且战
民屯
只种田,免服役
水利
疏凿水渠,灌溉农田
筑东兴堤,以遏巢湖
兴修水利,作军事防备
手工业
造船业、青瓷业、铜铁冶铸业,纺织业
宗教
孙权信仰道术
建邺是佛教重镇
建筑
孙权修岳阳楼和黄鹤楼
灭亡统一
蜀汉灭亡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
司马昭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
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
姜维闻讯后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刎而死
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
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
曹魏灭亡
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自立,国号“晋”
西晋建立
东吴灭亡
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结束
晋军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
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
准备十年,发动灭吴之战
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
掌权
汉献帝(9岁)
汉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