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了不起的自我
深入了解自我,让自己活的明白,让关系融洽。与武志红心理学对照学习,汲取己需
编辑于2020-03-20 15:59:44本书为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提供了一条捷径,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简单的呼吸、冥想,以及放松技巧,助你提高注意力,实现幸福人生。 喧嚣攘攘意纷纭,正念如舟渡俗尘。 静守呼吸杂念遁,深观当下本真存。 纷华世事随风去,澄澈心源映月轮。 但得此中三昧意,灵犀一点悟乾坤。
宁向东老师以“局”的概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管理学中如何通过调整资源关系、借势以及重新定义自我等方式实现破局,帮助管理者提升决策能力、掌握管理他人的方法,以应对职场和商场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管理困境,实现个人、团队及组织的高效发展。
探索潜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恋心理以及关系等对人命运和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觉察内心、理解人性,从而更好地掌控自我、发展深度关系、活出真实且有力量的人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为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提供了一条捷径,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简单的呼吸、冥想,以及放松技巧,助你提高注意力,实现幸福人生。 喧嚣攘攘意纷纭,正念如舟渡俗尘。 静守呼吸杂念遁,深观当下本真存。 纷华世事随风去,澄澈心源映月轮。 但得此中三昧意,灵犀一点悟乾坤。
宁向东老师以“局”的概念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管理学中如何通过调整资源关系、借势以及重新定义自我等方式实现破局,帮助管理者提升决策能力、掌握管理他人的方法,以应对职场和商场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管理困境,实现个人、团队及组织的高效发展。
探索潜意识、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恋心理以及关系等对人命运和行为的影响,帮助人们觉察内心、理解人性,从而更好地掌控自我、发展深度关系、活出真实且有力量的人生。
了不起的我
1. 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改变的起点
从找困难转变为找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关于改变,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拿会选择的控制权
把对选择的控制权拿回到自己手中,是开始发展与改变自己的前提
被“卡住”原因
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做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没有选择
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需要我们承担对自己的责任,看清自己做出的选择,需要巨大的勇气
选择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对很多焦虑,走很难的路更能促进自我发展
改变还需要自省
只有不断审视自我,才能触发改变
关于改变,每个人都有选择。这个选择,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自省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人生三面柱
我很可怜;别人很可恶;怎么办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我们心里的大象和骑象人
我们躯体内有两个自我
感性的自我
理性的自我
乔纳森·海特:人的情感像大象,而理智就是骑象人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经验与期待的好处不同
大象的脾气特点
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住它
是受情感驱动的,是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的
期待的好处
想象中的好处,是抽象的
发生在未来,是被教导的
经验的好处
是具体的,发生在过去或者当下的
是能切身感受到的,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行为的改变变难
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它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为什么旧经验根深蒂固
心理机制是:心理舒适区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事情),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应对方式
内心情绪上的应对;行为上的应对,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反应
心理舒适区带来控制感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放下以前用来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方法
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区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带来的控制感,是这个控制感让我们难以改变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照出心中的爱与怕
心理免疫的X光片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
画出心理免疫的X光片
X光片4栏
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潜在的好处;内心重大假设
开心是情绪的目标;更有创意是能力的目标;挣更多钱是结果性的目标;心理防御系统的目标是用行为来标识的
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实现改变原则一
看见内心的假设
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辨识出内心假设,是突破心理免疫系统,让改变发生的第一步
验证内心假设
改变是一种支持性的探索,既需要勇敢,也需要安全和可控
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行为,来测试内心假设
让错误的假设倒塌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事很重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
只有自己坚持、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小步子原理: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实现改变原则二
奇迹提问
在改变的过程中,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通过奇迹提问,带来改变的第一小步,绕开防御机制
小步子原理
不是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
核心思想: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专注当下
改变的过程:目的地在心里,在行动上,只能看清脚下
培养“环境场”:让新行为变成习惯
实现改变原则三
“场”的力量
场,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
“场”的惯性
生活的乐趣两种
消费型快乐
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
满足的是表面的感官刺激和生物性需求,空虚感
创造型快乐
创造自己的产品
在发挥自己的才能,深刻成就感
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在身边养一个场
场的力量来源
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我们以前在某个空间里的行为
场并不玄虚,它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 习惯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稳定的心理预期又会巩固习惯性为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实现改变原则四
越自责,越放纵
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 焦虑和空间等恐吓的方式虽然力量强大,最容易被激发和控制,但并不是容易引发改变的方式
面临改变,会自动分裂成两个自我
上进的正义的自我
责备堕落的自我
堕落的邪恶的自我
感到无地自容,一无是处
内疚和自责不能帮我们实现改变,且容易陷入放纵--自责--更放纵的恶性循环
大象能听懂爱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于高要求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
只有爱和期待才是能够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用焦虑、恐惧和内疚的情绪来刺激大象,大象会焦虑烦躁地原地打转,降低自尊,容易自我放弃
用爱驱动自己的改变
只有爱,才会让大象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第二序列改变:改变真的有效吗
改变是把双刃剑
改变成了更好的生活的代名词
总是期待改变发生,对改变心存向往
盲目想要与众不同,追求改变
心理状态是对自己的不满
可以转化成发展的动力
走入焦虑、迷茫,甚至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第二序列改变
改变有两个层次
内容的改变,第一序列改变
应对方式的改变,第二序列改变
把改变停留在第一序列,导致改变本身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了问题
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
接纳自我的重大误解
以为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不改变
把接纳自我当做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很难变
难在忍受,只要有焦虑感,就会想改变
盲目改变,常常会打乱事情发生的进程
接纳本身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森田疗法,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防止只看问题本身
忘了问题以外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标准:看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状况,还是维持着现状,甚至让状况变得更糟了
为了变而变,属于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现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改变之前问两个问题
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
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
2. 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心智模式的作用
爱比克泰德: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心智模式,即是我们头脑中惯用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作用
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
引发行动
情绪、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
积极的思维通过激发有效的行动,来验证它自身的正确性
成长型心智模式和防御型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
成长型
积极的,引发探索和变化
防御型
消极的,引发防御和静止
心智模式的发展形成,跟人最初的安全感有关
世界不停变化,我们的经验也不停变化。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发展出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思维方式
自我发展之道
在行动上,要改变世界
在思维上,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且是深刻而复杂的改变
僵固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第一种防御型心智模式
脆弱的高自尊
特征
聪明,遇挫折易一蹶不振
自我很重,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及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
形成原因
僵固型思维
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一旦奖”,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成长型思维和僵固型思维。表扬孩子聪明,还是表扬孩子努力?
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极大地消弱了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被夸聪明后,孩子容易形成“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暗示的)观点,就会努力维护聪明的形象。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上来。
表扬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没有要证明自己的包袱,把目光自然地专注到努力本身
就此停止或更进一步
僵固型和成长型思维区别
面对挑战
僵固型思维,容易放弃,因为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
成长型思维,欢迎挑战,把挑战看做能力成长的机会
觉得努力
僵固型思维,可耻的事,需要努力才能做一件事,说明能力不够
成长型思维,光荣,觉得努力可以激发能力
面对批评
僵固型思维,当做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成长型思维,当做帮助自己改进的反馈
看待别人成功
僵固型思维,看做自己的失败,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证明自己不行
成长型思维,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使之成为自己经验的一部分
挫折让我们难受,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接下来要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过渡思考自己行还是不行,是一种让事情“就此停止”的方式
放下自我,与真实世界互动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心态,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
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把批评当反馈
聪明不是我们的特性,而是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的特性
互动的好,自我会变得丰富
不好,自我发展停滞
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第二种防御型心智模式
应该思维的本质
不去认识真实世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在世界不符合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沮丧
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第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第二种:对自己的应该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背后,都有应该思维的影子
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
应该思维和愿望
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
做事情时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支配着愿望;陷入应该思维后,应该思维变成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失去了自主性
必须和应该思维总是相伴相生。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否则陷入严重焦虑
区分愿望和现实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和应该思维的关键
愿望的真实含义
当说“自己一定要做到”是表明投入和奉献的决心,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完成
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做事更有灵活性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第二种防御型心智模型
自我烦恼背后的应该思维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是对自己的暴政,让我们在压迫中找不到自己
先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把注意力放在做事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
“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本质上是使用社会规则、他人期待或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
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
“刻奇”,是为了和别人的情绪保持一致,刻意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本质就是一种模仿
应该思维固化我们的想法
应该思维
会阻碍我们形成和表达真情实感,让行为偏离事情本身,变成一种模仿
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固化)
应该思维的规则只有符合不符合、遵守不遵守、规则天生就是非黑即白
找回真实的感觉
人会陷入应该思维,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准则,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如何跳出
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遵循自己的规则,它虽然模糊,但它是真实的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第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型
习得性无助
马丁塞里格曼,研究狗是怎么抑郁的
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症的根源
绝对化思维的本质
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是对伤害的抽象化、对挫折的绝对化
伤害越大,心中的信条越抽象,思考方式越绝对化,防御的范围就越大,自我活动空间越小。 对挫折的思考越绝对化,情绪反应就会越大,悲观和沮丧的感觉会越强烈
绝对化的三种抽象方式
永久化
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
时间上的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判断上
永久化还会体现在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上
普遍化
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人格化
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
绝对化成别人的错,就会愤怒和指责;绝对化成自己的错,就会内疚、自责和忧郁
防御型心智模型让我们停止自我探索
防御的东西
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
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
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
防御型心智模式把人生看做一个有限游戏,把一时的挫折当做最终的结果,因而想尽办法避免失败或犯错
人生更像是一个无限游戏,错误和挫折并不是游戏的终点,而是游戏的一部分。 游戏总还在继续,我们能做的,是从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中积攒经验,重新出发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的第一种方法
目标和张力
一条河的三个条件
河流源头和终点的落差产生的张力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成长型心智模型
河流落差
目标与现实的距离,推动人去行动
河道
行动的方法
源头活水
与现实的接触
对于改变而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张力
很难有持久改变的动力
创造的思维结构
产生张力的思维结构
创造的思维结构
可持续
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
不可持续
创造的思维结构是什么样?
像画一幅画,谱一首曲子,他们都有一个确切的、想要做出来的东西
行动的持续张力
创造性思维把事情分成两个部分
我们想要完成的作品
我们面临的现实
两者之间有永恒的张力,激励着我们的行为
根本区别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怎么样,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冯仑:创业的人都是先有梦想,再去找钱,想办法实现梦想的。有了钱才去创业,那就不要创业了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的第二种方法
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
专注精进
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
顺其自然
第一步
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全能自恋
控制不是妄想
对于没有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
第二步
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
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防御型心智模式的问题:是没有好好区分哪些地方是我们能够控制的,进而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僵固型思维把注意力放到我们不能控制的聪明上,而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努力上
应该思维是试图用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世界、自己和他人,若控制不了,就会焦虑、沮丧和怨恨
绝对化思维先用绝对化的要求把我们的控制范围无限扩大,又让我们因受到挫折,放弃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
控制的两分法,是帮助我们走出防御型心智模式的有效思考方式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的第三种方法
近的思维和远的思维
近的思维,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情景里,会不断发生变化
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头脑中已有的,与现实情境无关
近的思维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远的思维只注重头脑中的规则,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拒绝改变
防御型思维是远的思维方式
僵固型
不看重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不看重付出的努力,只评价我这个人怎么样,聪不聪明
应该
只执着于头脑中原有的原则,不关注正在发生的事
绝对化
把一件现在发生的坏事,用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的方式进行概括、推演
我们面对的信息无穷无尽,远的思维存在有一定道理,但会限制我们的成长
近的思维类似“正念思维”,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
掌握近的思维方式的三条原则
三原则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近的思维就是发展一种能够容纳变化的语言。学习近的语言说话,会失去一些确定性,同时获得很多的可能性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么进化的
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好的倾听者,心里会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心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需要提问
不好的倾听者,心里会有很多答案,觉得自己早就知道别人说的,听到的永远是自己心里所想的,没有什么意外
思维发展的过程
佛教禅宗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简单-复杂-简单
学习知识的境界
第一重:把知识当做绝对真理来学习
第二重:知道知识是有错的,所以批判它、排斥它
第三重:重新学习知识,结合知识产生和应用的背景,既知道它有局限,也知道它有用的地方在哪
我们了解的永远只是局部的知识,局部知识之外还有很多未知空间。剩下的待探索的空间,就是思维发展的空间,也是自我发展的空间
同化与顺应
米纽庆:确定是改变的大敌人。有弹性的思维,总会有不确定的部分,为改变留下空间
让皮亚杰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同化
顺应
同化
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
把新事情加以裁剪,使之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
改变事物来符合我们头脑的认知结构
所有事情都已经知道,只是在重复头脑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顺应
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新事物
就算是练习已有的知识,也会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异
很痛苦,因为思维要经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有弹性的思维会不断迎接不确定性,去体验和发现新的东西
3.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中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是在关系中被塑造,就是适应关系的产物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 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所谓人格或个性,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
如果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稳定的个性,意味着很难改变
关系的好处
在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审视什么样的关系导致现在的行为,寻求一种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
不会轻易指责别人古怪的个性,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这既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景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
角色决定我们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怎么行动,入戏太深,容易把一个角色当做唯一的自我
要求和期待的矛盾
当别人跟我们说一件事时,他对我们是由角色期待的
通常,要求的行为和期待的结果之间会存在矛盾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首先,在回应对方之前要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
其次,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角色有问题
通常,位置、角色的错位,是我们没有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替别人负责
最后,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
前提是我们要真诚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尝试很多不同的角色,发现自己的更多面,自我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人际关系的密码
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性的角色分配过程
通过说和听来知道别人的角色期待
如果不会听,只能听到人们在讨论一些表面的事情
如果会听,就会知道人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说关系
人际关系的密码是关系语言,即说话者通过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表面上,我们在讨论很多内容
重要的是,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
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
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关系的矛盾是很激烈的,里面有最深层的爱和怕,人会本能地回避直接讨论关系
第二,在了解关系的语言后,要学会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回应别人说的话
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角色是在系统中逐渐生成的
系统(公司、家庭、社会)为了运作,会逐渐给系统里的人分配不同的角色,系统里的人也会慢慢习惯这个被分配的角色,角色就变得固定了。系统里所谓的角色好坏,都是相互造就的
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
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第一种,在家里或者团队里,一些人会变得特别能干,而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
第二种,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第三种,角色混乱,系统中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 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互补关系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固定角色抹杀人更多的可能性。从系统的角度理解,改变不仅意味着改变某一个行为,更是从改变某个行为开始,重塑一个系统,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一种有更多可能的平衡,一种更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不安全依恋:爱为何变成牢笼
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自我发展?
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能够自由地做出选择
能够不断探索新关系,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而不是被绑在某段关系或者某个角色中不能动弹
不安全依恋导致感觉混淆
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很多感觉的混淆,就发生在不安全依恋的两个人之间
依恋其实是一个情感通道,它既可以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
不安全依恋会影响自我发展
影响有三点
第一,如果父母有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注意力,就很难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
第二,如果因为不安全感而习惯去观察别人的情绪,我们会很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无论那些人是家人还是同事
第三,不安全的依恋会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很难发展自我
越是不安,人越是会相互靠近
自我是在关系里发展出来的。如果没有丰富的关系,就很难发展出丰富的自我。 心里装有太多别人的感受,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情绪、需求、欲望,会把它们当做不重要的东西
4.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人际交往中的三角关系很普遍
所谓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两个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消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平稳
三角关系本身不是问题,是正常的人际现象。但如果三角关系中某一个人一直是另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这个人就被三角化了
发明三角化概念的莫瑞鲍恩:所有精神疾病,究其本质,都是三角化的问题。被三角化的人,很容易产生巨大的情感压力
三角化阻碍真实情感的表达
三角化的问题
第一:容易让我们产生防御型隔离。是对自己无奈的保护,让三个人都陷入孤独当中
第二:扭曲我们的情感。顺从我们站边的那个人,压抑对另一个人的感情。 被关系里的某一方裹挟着,成为他的工具,无法自由发展自己的情感
第三:让我们感到内疚和自责。被三角化的人觉得是自己的错导致另外两个人有矛盾
长期处于被三角化的关系中,就会生病
告别痛苦的夹心人
如果是正在把别人三角化的一方,不要把别人当做缓解矛盾的工具,有些冲突和矛盾需要你自己去好好面对
如果是被三角化的一方,需要重新回到关系,告别痛苦的夹心人角色。 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说:我想和你想保持好的关系,但不想卷入你们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相互指责
都是你的错思维的源头
不自觉地逃避自己的责任,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别人主导关系的结果,试图通过控制别人来解决关系的难题
都是你的错的思维很常见,很多情绪背后都有这些指责的影子。源头是:从个体的视角看自我
如果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从个体角度看,我们会觉得是某个人的个性造成了这种关系的问题
个体视角导致因果思维,因果思维引发对错思维--冲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关系里,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因果
关系里的应该思维
本质是我们不去改变自己的想法,而要世界、他人、甚至自己按我们的想法运行。纠结对错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
别人的想法跟我不一样,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对错就是维护应该思维的工具,是让别人的想法屈服于自己想法的企图
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怎么用关系的思维看待责任问题: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有明确的因果,也没有明确的对错
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方法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自责
人与人需要保持边界
都是我的错,是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令自己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
流浪猫效应
边界: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人总是有亲近别人的渴望,因为这种渴望,我们总希望能够承担别人的痛苦
和家人的边界更难坚守
家庭内部形成的自责和内疚,有时候会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会不自觉使用
都是我的错的根源
原因
我们宁可忍受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
相比内疚和自责,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
都是我的错是被三角化的人经常会产生的典型心理。 他们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自己的问题,以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做好而已
这不是你的错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引发的情绪是愤怒; 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引发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职场“背锅侠”
边界的含义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关系的纠缠是感觉的混淆、责任的混淆以及关系混淆带来的后果
关系纠缠的两个特点
想靠近又靠近不了,想离开又离开不了。就是关系纠缠
第一个特点,所有纠缠都包含相互加强的循环
第二个特点,所有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从我的环节入手,打破纠缠
理论上来说,从循环中任何关于我的环节入手,都可以打破这种纠缠
关系的纠缠中,我们真正害怕的也许不是内疚和失望,而是情感上的远离。 害怕的是,原来,最亲近的人也会和我们有矛盾和冲突;原来,我们只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纠缠的本质
既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意就此放手
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
拼了命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
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关系的纠缠,常常伴随着相互伤害,对伤害的处理,很容易变成一种新的纠缠
原谅
不是给对方宽恕:不是要去强行宽恕伤害你的人,也不是要求你不要愤怒和抱怨
是给自己空间:摆脱关系的纠缠,发展自己
课题分离: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
人际关系的烦恼的主要根源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越来越能分清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别人的情感和自己情感,确立自我边界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定义: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怎么判断是谁的课题: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典型难题
1)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表达需要是我们的课题,别人拒绝还是接受是他们的课题。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2)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别人遇到困难,提出需求是别人的事;可以拒绝还是接受,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他人不该提请求
3) 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做尝试。害怕失败的背后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家人间更需要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的两分法。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何变得更成熟
第一,自我中心阶段
觉得世界和他人是围绕我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把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当做别人的需要和期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作他人关注的中心
第二,他人阶段
逐渐意识到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理解为是一种冲突,进而想要解决这种差异
典型标志一
是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
这个阶段往往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顺从
反抗
顺从的潜藏期待是如果我特别听话,我顺从你,你就应该给我我需要的东西-安全感和爱。 有时候期待只是一厢情愿,当它没能实现时就会选择反抗
无论用“我不好”来表示反抗,还是来博取同情,都是把自己放到一个被动的位置上
典型标志二
是我们很难容忍和别人的差异
不能容忍差异,容易造成关系的纠缠,还会造成各种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烦恼
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矛盾,不要让矛盾影响我们的关系。 因为有这种共识,反而会更能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异
第三,独立阶段
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和容忍差异的能力以后,就不会在人际关系中轻易掉入顺从和反抗的陷阱,而是进入
能够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同他人分开,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勇是认清现实以后还能热爱现实
孔子: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独立意味着孤独
独立并不容易,它意味着孤独。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想,没有人能够拥有另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
因果有理
正是因为别人没有必要一定对我们好,才有了感恩的理由
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
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 否则,它们会变成一种不得不的被迫,关系里的两个人则会充满怨念地相互纠缠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的隔离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因为一个人信奉独立和自由,同时也相信人性的善
只要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独立和分离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回归自发自愿的本心。 这时候不再因害怕别人失望,也不是为了别人的感激或回报,只是出于本能的爱和同情
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分离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自发自愿的选择才是
没有什么关系是绝对的,只要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的苦,还要去怨别人
关系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找回自己
关系就是这么神奇,它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重新找回自己
也许只有放下对关系的纠缠,我们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5. 走出人生的瓶颈
转折期:逆境也是新机会
转折期是自我发展的重要部分
熟悉的旧生活已经过去,新生活还没有到来,你被留在新旧交替的关口,茫然无措,这就是“转折期”
自我的发展需要一些特别的张力,才能帮我们跨过某些阶段。而转折期就能提供这样的张力
转折期的意义
对自我发展的两个意义
会更新我们对自我的理解
更新我们对自我发展的理解
自我发展?
用经验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新行为创造新经验的过程
用思维进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接触现实创造新思维的过程
用关系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分清你的和我的来构建新关系的过程
用变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
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常常孕育着新经验、新思维、新关系的产生,他是转变的综合,常常伴着更剧烈的情绪波动,持续时间更长。不是量变,是一种发展的质变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内在的自我的重构
结束:如何脱离旧自我
转变阶段一
转变从结束开始
转变要经历三个阶段:结束--迷茫--重生
为什么从结束开始
自我的发展需要空间,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
就像装修房子,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才能把新家具搬进了
对结束的误解
很容易把结束当做一种终结的形式,一种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容易把结束当作一种应该排除的意外,觉得那不是事物正常发展的轨道
容易把结束等同于错误
结束不是修正错误,而是我们顺应变化的一种形式。 结束是以往一段生活的终结,但不是生活本身的终结,它只是我们顺应变化的过程和必经之路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是脱离
含义1:环境的脱离
结束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关系
我们的言行举止是由所在的关系和环境决定的,当转变发生时,需要先脱离,重新思考自己
含义2:身份的脱离
脱离环境和关系时,也脱离了这个环境和身份附带的角色和身份
身份,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是我们和他人关于“我是谁”达成的共识。是稳固的,既限制了我们,也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
含义3:目标的脱离
人是根据目标来组织生活的
界定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界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界定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目标在组织我们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维变得狭窄,让我们只看到目标相关的部分,甚至让我们没法思考目标本身是不是值得的
我们没法结束,因为怕疼。有时候,害怕结束,会让事情变得更不可收拾,会失去一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转变阶段二
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
有时候,害怕结束,不仅是害怕结束带来的损失,还害怕结束后,那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意义感两个重要来源
目标感,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
人际关系,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
迷茫,是因为我们跟原来的关系、身份、目标脱离的时候,就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
迷茫的三种典型心理
1:试图回到过去
这种回到过去不是行动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我们会以各种方式跟过去建立联系
2:想要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如果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盲目躲避迷茫,只是换了种形式,让自己想摆脱的过去延续下去
3:敏感
不是性格或人际关系上敏感,而是对美、对超越日常的精神生活、对灵性的敏感
在新旧交替的阶段,获得一种空间,跟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联系,能从本质视角来审视生活
迷茫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是在积蓄能量。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转变阶段三
转折后的重生
心理弹性,指的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核心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
褚时健:亚洲烟王--阶下囚--褚橙
重生的第一要素:偶然和意外
重生经常充满偶然和意外,而又透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必然
重生和我们以前的生命经历有着某种特别的联系,让一起看起来像是命中注定
当你全心全意地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回来帮你
重生的第二要素:另起炉灶
需要跟原先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要想着避开原来的伤痛,也不是想着去弥补损失。才能重新开始
学着从哪里跌倒,就在那里趴下。认了栽,承认失败,才会发现,原来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转变的本质是发生在我们心里的。是我们从长久的心理冲突,从一个被卡住的位置出来,重新开始
重生是心理结果的重组过程、是自我重构的过程、是人生重组的过程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职业变动和转型
真实的自我存在吗
工作不仅是我们参与社会的途径,也是塑造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每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职业转变的过程,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这时职业转变最难的地方
在我们做出职业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是我们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
黑兹尔马库斯:与所谓真实的自我不同,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很多可能的自我,在内心展开激励的竞争
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让它跟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
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一个可能的自我从一个念头成长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第一个原因,这个可能的自我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第二个原因,我们需要去尝试
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反复和纠结。在这个过程,计划通常派不上用场
尝试需要兜兜转转好长时间,才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自我转变的影子,进入自我的过渡期
关系转变: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结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
关系是幸福感和意义的来源,关系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关系的转变会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
结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它伴随着不可逆的失去
抗拒关系结束的三种方式
对挽回的幻想
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如何接受结束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经历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重归平静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
思路一:经济选择,用经济学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各种利弊得失
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
弊端
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没有做什么选择
思路二:心理选择
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把自己塑造成想成为的自己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选择的第二个原则
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顺从或反抗环境都是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就没有把选择需要回归内心,容易被无力感淹没
自我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选择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
跟选择的关系发生变化后
所做出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而是内心想成为的
在这样的框架下,对风险的感觉也不一样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创伤后的艰难重建
越是复杂和艰难的环境,越逼着你发展出特别的能力和智慧来适应它,这些都将成为你的资源和财富
挫折不可避免,但也会带来珍贵的礼物,这挫折不是来自挫折本身,而来自我们对它的适应
创伤意味着成长机会
凯利麦格尼格尔: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压力有害健康这个观点本书
怎么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有时候甚至比遇到的挫折本身更重要
创伤后成长,是从很严重的创伤中复原了,甚至还获得一些不同寻常的成长
人的创伤后成长,不是经历了创伤后巍然不变的坚强,也不是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而是创伤后的改变
对创伤的适应性
面对困难
遇事前:这些苦难都离我们很远
遇事后:夸大苦难的危害和影响,低谷自己的适应能力,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复原了
创伤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关于世界的一些天真信念会坍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重新看待生命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在虚无中去创造能支撑我们人生的意义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意义感源于人生故事
丹麦克亚当斯:人格可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特质:通常理解的内向外向这个层次的人格
个性化的应对方式:目标、防御机制、信仰,我们在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任务和中心
人生故事: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编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盎然的个人神话
人生故事是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特质
生活的意义感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挽救式和污染式的人生故事
挽救式故事,通常有个糟糕的开头,主角遇到各种困境,但随着不断努力和探索,不断走出困境,过去的纠结豁然开朗
污染式故事,主角开始生活还不错,但现实会逐渐把原先不错的生活打破,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最终在悔恨中怀念过去
改变人生故事
我们可以重新赋予事情以意义,把它变成另一个故事。但前提是,讲故事的人本身相信这个故事
编织人生故事,将污染式的故事变成战胜自我的挽救式的故事。这就是所追求的意义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虚假又真实的英雄故事
英雄故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身上发生的事,变成我们编制自己故事的线索
人是用故事思考的动物,我们也会从故事中学习转折的历程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 英雄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启程
听到召唤,投入召唤
启蒙
跨越门槛,寻找守护者,面对和转化恶龙,发展内在的自我,蜕变
回归
带着礼物回家
英雄故事的三个阶段
启程
内心深处的召唤提醒我们,某些重要的东西正在从心里消失,某种已有的力量正在衰退,或者某些伤痛需要疗愈
不再抗拒召唤,克服对变化的恐惧,决定顺应召唤,勇敢上路
启蒙
是在一个超自然的世界中冒险,并让我们获得成长的过程,战胜我们自己 贪心、傲慢、恐惧和胆怯
已经走出心理舒适区,苦难、危险和不确定性出现,必须学习新的思维和习惯模式,已无回头路,必须勇往直前
幸运的是,在这段旅程中,一般会找到一个特别的守护者,如一个榜样、一个神话认为、一本书或一门课程
回归
完成使命,回到出发的地方,把旅程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给那些等待出发的人
或成为别人旅程里的一个守护者
英雄之旅是自我发现的旅程
热爱英雄故事的原因是,英雄之旅讲的是我们每个人面对转变的心理历程
英雄故事的本质不是战斗,也不是英勇的行为,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自我转变和自我发现的旅程
人不会为自己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后悔
6. 绘制人生的地图
人生阶段: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人生阶段是自我发展的背景
关注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时候,不能忘了所处的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个大背景
阶段划分
20·35岁:青春期结婚生子,巩固职业发展
35·60岁:中年期养育后代,培养新人
60岁以后:面对退休和衰老问题
人生阶段与人生课题
俄狄浦斯,杀死斯芬克斯
爱利克·埃里克森:在每个阶段,人都有需要面对的矛盾和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
突破自我中心
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破除我执,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从青春期开始是人生的前半段,是收集的阶段。收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声望和尊重
人生后半段进入分发阶段,把收集的东西分发出去,去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关心我们的下一代
青春期: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最重要的任务:寻找身份认同
青春期课题:身份认同也被称为同一性,获得后,就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答案
身份认同是青春期的主要课题?
青春期本身充满矛盾,是一个断裂的过渡时期
在生理上要面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强烈却羞于启齿的性欲
家庭关系上,要依赖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又开始尝试脱离家庭,争取独立空间
社会上,开始参与社会,其实对社会一无所知
典型反应
对社会标准非常顺从
对社会标准非常反抗
确认身份认同的标志
对自己负责以及学会容纳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建立亲密感的重要里程碑
成年早期的核心课题:建立亲密感, 意味着我们自我扩大了,爱人就是我们自我的延伸,有时候,这种延伸会弥补我们的自我缺陷
自我中心的三个体现
要获得亲密感,需要克服三个发展障碍,即这个阶段的三个自我中心倾向
害怕不被接纳
害怕承诺
害怕“被改变”
建立亲密关系,意味着把自己托付出去,依赖别人,信任别人,给了别人伤害自己的权力。 害怕衬托和依赖,就是一种自我中心
亲密关系是排他的,一旦建立起亲密关系,我们就不能跟别人发展类似的关系。 因为害怕失去某种可能性而害怕承诺,是另一种自我中心
从关系互补的角度来看,亲密关系是可能把我们塑造成系统需要的样子的,会牺牲某种自主性
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
怎样才算获得了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
发自内心地做出承诺
因为这种承诺本身是自主的,存在的限制也变成了一种自由选择。这时限制就不再是限制了
完成发自内心的承诺,就完成了人生这个阶段的课题,由此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品质--爱
先找对的人,还是先做出承诺?很多时候,先做了承诺,这个人才变成对的人
职业认同与亲密关系
找到一个适合的职业,确立职业认同,也是成年早期一个重要人生课题
建立职业认同意味着
我们能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作自我的一部分
职业的人际关系的两层含义
它包括我们和工作伙伴本身的关系
还包括我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职业有三个层次
生计,代表着一种被压榨、被逼迫、不得不为的关系
事业,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稳定、互惠的关系
使命,则变成一种我们为职业对象服务、奉献,甚至牺牲的关系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
胜任感,能胜任这个工作,能在工作中体会到能力的成长,并获得一种成就感
承诺,愿意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对这个职业保持某种忠诚,把它视为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
报酬,从职业中获得了满意的回报
满足感,工作跟自我没有什么违和的地方,在做工作时,有一种特别的、本该如此的感觉
乔治范伦特
满足感,是因为我们能把自己从事的工作镶嵌进自己整个的人生故事中,让它变成整个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编剧领域“人物弧线”是:无论剧情怎么变化,人物的故事都会随着一个主要线索变化
中年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
害怕衰老是这个阶段的发展障碍
衰老的过程,是把可能变成现实,把悬念变成答案的过程
可能性丧失,“一眼能看到未来”
中年后渐入佳境
变得更成熟,更有经验,更有创造力,摆脱小我的限制,人生境界变的更开阔
不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再那么在意世俗意义上的规则和成功,更多遵循自己的内心来做决定
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尤其是下一代,会从下一代的繁衍中获得人生意义。从他人的成长中获得新的可能性
在成年中期,繁衍是人们要完成的发展课题。就是我们能够借助这些活动突破自我的限制
家庭里的繁衍
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奉献式
繁衍感的本质是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占有式
让孩子代替自己完成愿望
和青春期的自我中心很像,过渡关注自己,忽略别人的需要
把孩子拉进来加强自我,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繁衍感的关系
真正的繁衍感的关系,是真正的能为孩子着想,甚至为孩子忍受和牺牲
真正具有繁衍感的奉献会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其实也是尊重自己的独立性
当我们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关心孩子的成长时,我们的自我看起来被消弱了,其实是被增强了
通过爱孩子,学习怎么爱自己。奉献自我的同时,我么也在加强自我。 这种奉献式的爱,是我们克服中年期的发展障碍,走出中间危机的一种方式
家庭外的繁衍
第一种繁衍,是创造性的工作
第二种繁衍,是传承
技术上的
关系上的
第三种繁衍,是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传承的深化和扩展,把繁衍扩展到我们不认识的人身上
繁衍是一种互惠
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阶段,需要榜样和领路人;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需要能够指导的对象帮助他们发展繁衍感
人是有很多限制的,会老去,会死亡。当我们突破了这种自我中心,真正学会关系他人,发展出广泛的繁衍感以后,我们就突破了这种与生俱来的限制,拥有一种超越衰老和死亡的豁达
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最后课题:整合
整合意味着我们能“接纳自己唯一的生命周期,并将其作为不得不存在,且不允许有任何替代的事物”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永远都会错过一些东西,获得一些东西,选择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东西
整合的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
只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才显示出它们的意义
第二种含义:把自己纳入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演化进程的一部分
佛教:人痛苦的根源是把自我看做是一个实在的东西,产生对自我的执着,觉得自己的快乐、痛苦、欲望都是重要的
向死而生
死亡,可以让我们陷入可怕的虚无,也能让我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好处的话,也许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好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否定与自我发展
人总是处于矛盾当中--自我和他人、亲密与孤独、理想与现实、生和死。 如果回头看,我们会发现,在每个特定的人生阶段,都又要面对的特定的矛盾,它们构成了生活永恒的张力
自我发展也遵循矛盾否定的规律,它不仅是否定,也是继承和深化
消失之后的一片空白和出生前的一片空白也很想。自我发展,就是这样一条回去的路
过程的意义:让一切发生
过程是最重要的,任何模糊的但是能够引发探索过程的知识,都比清晰但完结了的知识有价值。 知识的价值不是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我们的人生,从生到死,起点一样,终点一样,可是展开的过程不太一样。这个过程,才是它的本质
我们要有目标,要为目标的成功或失败欢欣雀跃或伤心流泪。 目标的意义就是为了引发这个过程,就像地图的意义是为了上路一样
我们设想的人生和真正的体验,总是由很大的差距,非得等过程完整地展开,我们才会真的知道其中的滋味
真正的自我发展: 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地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叫“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