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学-炎症
第九版教材详细整理,炎症是致炎因子引起的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的机体防御反应,损伤➡️产生炎症介质➡️血管反应 & 白细胞反应➡️清除有害物质➡️炎症消退➡️细胞增生修复受损组织。
第九版教材--血液循环障碍的详细整理,整理了充血和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知识,大家可以学起来哦。
第九版教材--适应和损伤的详细整理,适应是细胞和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炎症
概述
概念
致炎因子引起的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环节的机体防御反应
损伤➡️产生炎症介质➡️血管反应 & 白细胞反应➡️清除有害物质➡️炎症消退➡️细胞增生修复受损组织
原因
物理性因子
高温、紫外线、机械创伤
化学性因子
外源性:强酸、强碱
内源性:胃酸过多,胆汁反流——胃炎
代谢产物:(肾衰病人→尿素↑→胸膜炎)
生物性因子:感染
病理变化
变质
概念:炎症局部发生的变性与坏死
不是炎症特有的病理变化,直接损伤、局部循环障碍
形态变化
实质细胞
变性、坏死
间质细胞
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代谢变化
分解代谢增强,耗氧增加,酶系受损导致氧化不全产物堆积引起局部酸中毒
1. 病变细胞被清除
2. 趋化因子释放:坏死细胞崩解产物
3. 低pH值环境:抑制细菌繁殖、促释放炎症介质
渗出
渗出液作用: 1. 中和毒素 2. 为WBC带来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 3. 消灭病原体(含抗体、补体) 4. 限制扩散 5. 清除坏死组织 6. 刺激免疫产生
概念:炎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渗入组织间隙
渗出液作用
稀释中和毒素、为白细胞提供营养
抗体、补体,消除病原微生物
阻止病菌扩散
增生
概念:致炎因子,炎症局部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巨噬、成纤维、内皮)增生
在炎症后期、慢性炎症中较明显
作用:限制炎症扩散 & 修复损伤组织
急性炎症
过程
血管反应
血流动力学
1.细动脉收缩
2.动脉端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3.静脉端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张,血流减慢
血管通透性增高
机制
1. 内皮细胞收缩
2. 内皮细胞损伤
3. 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
4. 新生毛细血管高通透性
血管通透性升高是导致炎症局部液体和蛋白质渗出的最重要原因
蛋白质的渗出次序: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
白细胞反应
白细胞渗出
边集和滚动
红细胞轴流,白细胞挤到血管边缘 白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的粘附因子不断结合分离(滚动)
粘附
白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是从血管中流出的前提
游出
时相
早期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后期 淋巴细胞
方式
阿米巴运动
红细胞被动透出
渗出的白细胞称炎细胞
种类
一般感染 中性白细胞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作用
概念:白细胞沿趋化因子浓度梯度向炎症定向移动
趋化因子
内源性
补体成分(C5a)、白三烯(LTB4)、细胞因子(IL-8)
外源性
细菌产物
白细胞激活
吞噬作用
1.识别和附着 2.包围吞噬 3.杀灭降解(活性氧;溶酶体)
免疫反应
白细胞在吞噬过程中脱颗粒,向细胞外释放溶酶体酶、活性代谢产物和某些损伤炎性递质,引起组织损伤
炎症介质
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参与并介导炎症发生、发展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细胞释放的
血管活性胺
组胺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作用:细动脉扩张,细静脉通透性升高
5-羟色胺(5-HT)
主要存在于血小板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前列腺素(PG)
导致发热、疼痛、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及白细胞渗出等炎症反应
白细胞三烯(LT)
细胞因子
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
IL、TNF
趋化作用、发热
白细胞产物
活性氧
损伤组织
溶酶体成分
PAF
激活血小板、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支气管收缩
血浆中的
缓激肽
细动脉扩张、细静脉通透性增加 血管外的平滑肌收缩 引起疼痛
补体系统
C5a:趋化因子
C3b具有调理素作用,可增强白细胞吞噬活性
C3a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引起血管扩张
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
激活缓激肽和补体系统
病理学分类
变质性炎
急性肝炎、急性肾炎
渗出性炎
浆液性炎
以浆液渗出为特征,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不明显
感冒流鼻涕、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浆膜)、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水疱(皮肤
组织损伤小,易消退
纤维素性炎
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并在炎症灶内形成纤维素为特征,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明显
伪膜性炎【白喉、气管】(黏膜)、绒毛心(浆膜)、大叶性肺炎(肺)
化脓性炎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分类
表面化脓和积脓
发生于浆膜或粘膜的浅表部位
化脓性尿道炎、化脓性支气管炎
积脓:浆膜腔或空腔脏器(胆管、输卵管)
蜂窝组织炎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
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常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降解组织间隙的基质成分,因此病变易扩散
脓肿
局限性化脓伴有脓腔形成
主要由金葡菌引起,其血浆凝固酶使渗出的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素,使病灶局限
出血性炎
炎症病灶血管壁损伤严重,通透性极高,导致红细胞渗出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
增生性炎(肉芽肿性炎)
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增生病灶(肉芽肿)为特征
感染性肉芽肿
结核、麻风、梅毒、真菌病、寄生虫病
异物肉芽肿
手术缝线
病程分类
变质性炎、渗出性炎为主
炎细胞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
慢性炎症
增生性炎为主
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