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备考教师资格证必看!教育与人的发展重点知识内容已经梳理出来了。主要分为人的发展规律、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三方面。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编辑于2020-03-21 19:11:39心理学的主要实验包括听觉实验、视觉实验、知觉实验、学习实验、记忆实验、情绪实验等。下图为心理学主要实验总结,内容全面细致。
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五章 常用的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精讲。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心理学312测量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框架。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心理学的主要实验包括听觉实验、视觉实验、知觉实验、学习实验、记忆实验、情绪实验等。下图为心理学主要实验总结,内容全面细致。
研究生考试心理学全国统考312测量心理学第五章 常用的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精讲。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他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
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心理学312测量心理学第四章 心理测验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框架。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
顺序性的概念
人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教育要求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阶段性
阶段性的概念
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少年期为“危险期”“心理断乳期”
教育要求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
在教育中教育者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的概念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教育要求
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互补性
互补性的概念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它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另一方面,机体各部分也存在着互补的可能
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教育要求
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的概念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教育要求
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从个体角度看
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从群体角度看
表现在男女性别的差异
整体性
整体性的概念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教育要求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注意对应的关键成语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关于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观点
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成熟势力说;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利用双生子爬梯来证明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观点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斯金纳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遗传(遗传素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称遗传素质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或训练,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发生改变)
不能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对人的发展作用只是通过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转变为现实
环境(染于苍则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孟母三迁)
环境泛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不同时期、地域、民族、社会阶级与阶层中生活的人,各个方面都有差别)
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因素
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其他教育而言效果最好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使人的发展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摧残
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因素、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发挥各项因素的作用,使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
PS:绿色底都考过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