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1)
历史思维导图,一图汇总夏到清朝的重点事件,夏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亡国者:夏桀,主要地区:今河南中部、山西南部一带。
编辑于2023-08-19 22:09:10中国古代史
夏
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亡国者:夏桀
主要地区:今河南中部、山西南部一带
在阳城修城池
建立军队制定邢法
世袭制
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
商
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商汤,亡国者:商纣王
都城地址:亳(Bó)
汤任用贤才,发展手工业,农业,商业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并且私用户型残害人民。
西周
建立者:周武王亡国者:周幽王
建立分封制
被犬戎族灭了
东周
建立者:周平王
建立时间:公园前770年
都城:洛邑
春秋时期
经济发展较快
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手工业有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品制作等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使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三家分晋:韩、赵、魏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356年,商鞅变法为秦国提供物质基础
都江堰建造者李冰父子
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秦
公元前221年灭了六国,统一了秦朝
有了皇帝的称号
设置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废除了分封制
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等,实现了大一统
秦朝末期人民发起了农民起义
公园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公园前207年秦朝投降
二世而亡
西汉
建立者:刘邦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推恩令的实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统一)
盐铁专卖,防止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去抗击匈奴
东汉
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称光武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84年爆发黄巾起义
张骞通西域为了和大月氏联合,开通了丝绸之路
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发明造纸术,神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和麻沸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写了《史记》
出现了道教和佛教
三国时期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以少胜多)
三国鼎立:220年魏国出现,221年蜀国出现,229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称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
晋惠帝昏庸无能出现八王之乱出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政治腐朽徭役和赋税繁重激起民族暴乱
东晋
316年匈奴灭西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多次北伐,收回大部分土地但没能统一中原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
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社会安定,轻徭薄赋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北人南迁
北魏
383年:淝水之战
439年:北魏同意北方
494年迁都洛阳
民族交融
贾思勰撰写了《齐民要术》因地适宜
祖冲之求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王羲之写了《兰亭集序》
隋朝
建立时:581年,统一时间:589年
建立者:杨坚
统一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开通大运河:605年起全长2700多千米,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是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维持了1300年
隋的灭亡原因:浩大喜,滥用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连年征战
618年灭亡
唐朝
开国皇帝:李渊(贞观之治)
建立时间:618年
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开元盛世)
出现曲辕犁和筒车
兴修水利工程
纺织业品种繁多
唐朝商业繁荣,都城长安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都很发达
唐初,突厥对唐朝进行骚扰,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又击败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时与吐蕃和亲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710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
开放的社会风气
754年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境形势也日益紧张。755年安禄山引发了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
宋朝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逐步出现统一的趋势。
王安石变法
重文轻武
澶渊之盟
航海领域领先世界
出现了"瓦子"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而且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成熟早,抗旱能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南方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等谚语。
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江南地区成为了我国制瓷业中心,在南方的造船业也有很高的成就。
元
建立者:成吉思汗,统一者:忽必烈
建立时间12世纪末,统一时间1279年
建立了行省制度。
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史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还在西域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
在中央:废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
在地方:将中书省的权利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弊端:皇帝直接处理事物,工作效率低下
建立时间:1351年
科举考试的变化
设置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关)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 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 徐光启写了《农政全书》
修筑了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主。
出现了小说和艺术
清朝
1644年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
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越发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提出来"均田免赋"的口号
建立者:爱新觉罗·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年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州,次年,改国号为大清
定都北京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在1653年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还拨款重建布达拉宫;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7世纪中期发生了雅克萨之战。(1685-1686年)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朝的疆域,前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西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顺治,康熙,乾隆,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的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发展
商业发达
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清朝初期设立了军机处 作用: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清朝大兴文字狱
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好处: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坏处:失去了大量的发展的机会。
曹雪芹写了《红楼梦》 出现了昆曲和京剧艺术
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
元曲
宋词
金与南宋的对峙,金灭辽和北宋宋清忠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后来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北宋和辽西夏并立
商周时期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商周时期青铜器采用泥筑法如:司母戊鼎
中国古代史
夏
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亡国者:夏桀
主要地区:今河南中部、山西南部一带
在阳城修城池
建立军队制定邢法
世袭制
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
商
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商汤,亡国者:商纣王
都城地址:亳(Bó)
汤任用贤才,发展手工业,农业,商业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并且私用户型残害人民。
西周
建立者:周武王亡国者:周幽王
建立分封制
被犬戎族灭了
东周
建立者:周平王
建立时间:公园前770年
都城:洛邑
春秋时期
经济发展较快
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手工业有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品制作等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使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三家分晋:韩、赵、魏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356年,商鞅变法为秦国提供物质基础
都江堰建造者李冰父子
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秦
公元前221年灭了六国,统一了秦朝
有了皇帝的称号
设置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废除了分封制
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等,实现了大一统
秦朝末期人民发起了农民起义
公园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公园前207年秦朝投降
二世而亡
西汉
建立者:刘邦
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
推恩令的实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统一)
盐铁专卖,防止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去抗击匈奴
东汉
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称光武帝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84年爆发黄巾起义
张骞通西域为了和大月氏联合,开通了丝绸之路
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发明造纸术,神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和麻沸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写了《史记》
出现了道教和佛教
三国时期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以少胜多)
三国鼎立:220年魏国出现,221年蜀国出现,229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称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
晋惠帝昏庸无能出现八王之乱出现第一次人口大迁徙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政治腐朽徭役和赋税繁重激起民族暴乱
东晋
316年匈奴灭西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
多次北伐,收回大部分土地但没能统一中原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
420~589年出现宋、齐、梁、陈
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社会安定,轻徭薄赋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北人南迁
北魏
383年:淝水之战
439年:北魏同意北方
494年迁都洛阳
民族交融
贾思勰撰写了《齐民要术》因地适宜
祖冲之求了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王羲之写了《兰亭集序》
隋朝
建立时:581年,统一时间:589年
建立者:杨坚
统一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开通大运河:605年起全长2700多千米,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是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维持了1300年
隋的灭亡原因:浩大喜,滥用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连年征战
618年灭亡
唐朝
开国皇帝:李渊(贞观之治)
建立时间:618年
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开元盛世)
出现曲辕犁和筒车
兴修水利工程
纺织业品种繁多
唐朝商业繁荣,都城长安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都很发达
唐初,突厥对唐朝进行骚扰,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又击败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时与吐蕃和亲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710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
开放的社会风气
754年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境形势也日益紧张。755年安禄山引发了安史之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
宋朝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逐步出现统一的趋势。
王安石变法
重文轻武
澶渊之盟
航海领域领先世界
出现了"瓦子"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而且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成熟早,抗旱能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了东南地区,南方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等谚语。
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
南方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江南地区成为了我国制瓷业中心,在南方的造船业也有很高的成就。
元
建立者:成吉思汗,统一者:忽必烈
建立时间12世纪末,统一时间1279年
建立了行省制度。
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史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还在西域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
在中央:废丞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
在地方:将中书省的权利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弊端:皇帝直接处理事物,工作效率低下
建立时间:1351年
科举考试的变化
设置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关)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李时珍写了《本草纲目》 宋应星写了《天工开物》 徐光启写了《农政全书》
修筑了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主。
出现了小说和艺术
清朝
1644年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
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越发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提出来"均田免赋"的口号
建立者:爱新觉罗·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年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州,次年,改国号为大清
定都北京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入关后,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在1653年赐予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还拨款重建布达拉宫;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17世纪中期发生了雅克萨之战。(1685-1686年)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朝的疆域,前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西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顺治,康熙,乾隆,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的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发展
商业发达
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清朝初期设立了军机处 作用: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清朝大兴文字狱
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好处: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坏处:失去了大量的发展的机会。
曹雪芹写了《红楼梦》 出现了昆曲和京剧艺术
指南针、火药
活字印刷
元曲
宋词
金与南宋的对峙,金灭辽和北宋宋清忠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后来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北宋和辽西夏并立
商周时期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商周时期青铜器采用泥筑法如:司母戊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