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圣九年(辽景福元年,1031年)十二月,辽兴宗姐姐兴平公主嫁给李元昊,辽封李元昊为驸马都尉,晋爵西夏公,又封西夏王。李元昊一向同兴平公主感情不合,夏辽双方常因辽境党项部族叛逃问题引发纠纷,关系日趋紧张
和
进行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和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战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采取防御政策
著名人物
耶律阿保机、萧绰、耶律隆绪、李光弼、耶律休哥、耶律大石、耶律楚材等
统治措施-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文字
9世纪后期
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经济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税赋,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军事
保甲方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宋太宗重文轻武,每与文人学士聚宴赋诗,曹翰等武将却无由参加
三十年前学六韬,
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
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
羞睹盘花旧战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轻武
宋太祖为杜绝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失变政移的弊端重现
消 极
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过度重文轻武,分割地方权力,导致机构重叠、官员队伍庞大、办事效率低下等
积 极
使地方失去了形成割据的基础,维护了政治局面的稳定,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906年年初,边地报告契丹南侵,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率军自东京出发,北上抵御。行至陈桥驿,众将士于半夜发生哗变,声称当今皇上年幼,无力处理国事,只有将军能担当大作,至凌晨,不由分说将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这就是史书上说的“陈桥兵变”。
天亮后,赵匡胤与留守东京的禁军将领里应外合,迅速返城,迫使小皇帝禅位,顺利地登基建宋
中央
集权
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军事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地方
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文官任地方长官,并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