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Y1 大设计 大设计 深化布置专题
一级注册建筑考试--Y1 大设计 大设计 深化布置专题, 建筑方案作图包含柱网面积、房间布置、规范细节,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08-21 23:49:18 福建省深化设计专题
房间布置
房间量的规定:面积、数量
建筑面积与主要房间面积控制的允许范围:
面积尽量正不负
房间数量不能少,特别是带*号的重要房间
各房间(特别是带*号的重要房间)面积上下浮动不能超过10%
与柱网、面积表、走道宽度、设备配置结合考虑
房间形的规定
分区
对各种建筑类型的几种经典形制熟悉
主体空间
轮廓相对完整
加法模式保证主体空间形态完整
慎用减法破坏主体空间
对于门厅空间相当于加法,对于整个组团相当于咬合借用
减少L形、T形以及其他不规整房间出现
门厅、大空间、星号房间形态好、比例合适(尽量不大于1:2)
休息厅
宴会厅
陈列室
重要房间若长宽比超过1:2,甚至更为狭窄,或房间形状为异形, 虽然面积符合要求,也视为不符合使用要求,空间构成不佳
房间平面的长宽比过于狭长不利于使用,内部空间形态也欠佳
平面为L形,虽然面积符合要求,但功能上无法满足使用,且空间不完整
交通空间的完整性:应适当规整
厅式交通
廊式交通
没有多余房间不必为找行硬加空间,避免个别房间凹凸不平
分区面积网格尽量准确,减少多余浪费
功能与交通空间连续完整,交通空间顺畅。减少不必要的空白空间:
形态
空间形式的强弱关系:先强后弱
强形式空间
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独立性,有特殊的规定性,形式本身不容易被修改,扭曲,往往在某单一、清晰的逻辑下生成
常为建筑的主体使用空间,其空间形式要求高, 这类墙空间还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组合性,形成墙空间块, 对建筑布局有强烈的制约关系
博物馆的展厅:视距、跨度要求
旅馆的客房、养老院的居室:采光、朝向等住宿要求
弱形式空间
目的性较模糊,不被规定,形式也更加灵活,容易被扭曲修改
只要不是太零碎,形态完整与否不影响。构思时朝着完整矩形去努力,但不能被矩形影响功能。
分区形态完整或咬合完成,不必太纠结形态零散
有条件尽量整体轮廓相对完整
通高大空间,尽量抽柱。
空间形态关系
形态:空间紧凑,轮廓规整,边界对位
大区完整,小区可咬合。
交通空间顺畅。
保证主要空间形态好:门厅,休息厅,宴会厅,陈列室等。
庭院
上下边界保持一致最理想,或者上层可以有局部屋面
庭院与周边的房间形成完整的界面。
房间
开间、进深、层高限定;
特殊空间比如售票,接案台长度,安检排队长度
两层通高
平面形状宜规整,不宜出现不规整的L形、刀把形房间
房间长宽比例尽量小于2:1,忌讳一些细长的房子, 特别是强形式空间(有特殊功能要求)
观众厅
教室
小面积房间处理:加一道墙、加个小隔间
房间质的规定:采光、联系
属性
动静
安全
洁污
朝向、采光、通风
朝向、日照
除指定的个别辅助房间允许为暗房间外,一律为自然通风采光
朝向和日照有关
采光跟朝向无关
西晒要求
不允许西晒的房间(教室、病房、阅览室、办公等)一定不能朝西。
采光、通风
数量
要求采光的房间数量
大小
内院长宽大小
位置:解决方式
转角要求
空院要求
有采光的房子,先把控制线面积用足再挖洞
直接对外采光
重要大房间,长边采光
不重要房间,局部采光
间接采光
靠近大厅的间接采光
天窗采光
直接在房间外面做外廊(14年养老院)不能算采光,要脱开一跨。 除非题目有要求外廊作为采光廊,认为能采光
门诊楼诊室通过医生走廊采光
内天井采光
庭院距离=建筑高度
采光和层高、建筑高度、朝向无关,只要一跨以上的采光进深不扣分
架空或悬挑半跨以上底部不算采光
天井的架空部分不能用作采光面
不需要采光的暗房间
有采光通风要求房间,不要有黑房间。黑房间是题限
分区交界处,容易形成黑房间
分区间局部留缝采光
局部给大采光房间
利用大空间长边争取采光面在转角处布置长度较大的空间,令其越过不可采光面,做到局部采光
不布置任何房间
布置可不采光房间
库房或其他任务书上注明的可不需天然采光的房间
联系
对外
紧邻
面向
景观
空间序列牵引
当多个子分区受两个方向流线关系牵引时,引起组合方式受限
重复与扩建形成序列空间,场地的扩建预留,按时建筑空间形式的序列性
规范其他
符合法规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防火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各种强制性条文
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规划 3
不得凸出红线
机动车出入口与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基地道路宽度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右进右出
消防 5
建筑类型
大设计不管防火分区,只考虑功能分区
多层
多层防火分区面积:2000
多层楼梯都做成封闭楼梯间,首层楼梯间距室外小于15m
人员密集场所
高层
高层防火分区面积:1500
高层设防烟楼梯间,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或扩大前室,消防电梯、楼梯要做前室,加压井可以不画
考虑消防登高面位置及长度、楼梯直通消防登高面
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场所
空间布置顺畅
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老年人
疏散距离
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最大距离:20m,大空间到安全出口为30m
房间最远点到房间门≤20m:2格
大房间内的小房间到大空间门 30m 4格
门厅按疏散走道算,门厅内的房间从房间门算起
楼梯之间距离不超过70m,一个楼梯半径35m。 安全出口:楼梯间距;转换为格子数过8格(8*8=64),
24+12:老幼病娱
30+15:高旅学医
医高他,高学、高旅
35+20:多学医
学多,医多
40+20:其他
不管建筑类型,都按70m的疏散距离来控制,70m内两个,控制在8格一个疏散梯
袋形走廊20m:3格
袋形走廊不要出现,尽端开门,加设楼梯
一层楼梯到大门15m:2格
2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楼梯位置及形式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布置,疏散梯直通室外。疏散到封闭庭院不算,开敞庭院算
大设计不考虑封闭内院进消防车问题,内院不能用作疏散安全区域,实在不行内院相对要大一点。
在靠近建筑外缘多布置楼梯,疏散可以借用其他功能分区的楼梯进行一些关键的可能引起流线误会的,标注一下疏散楼梯。
楼梯多布没事,少布出事
普通多层
双向40(6格)
单向20(3格)
考试规模一般在120m以下,一般2个楼梯即可达到:40+40+20+20=120m,通常2楼梯即可满足整个建筑的疏散
门诊扩建题目中因为疏散,中间增设楼梯
人员密集
双向30
单向15
疏散门——安全出口
大空间、大房间
安全出口疏散距离
疏散宽度
考楼梯数量(楼梯数量不够 -3),但不考疏散宽度,但需要有个大概概念:每百人1m
考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量很大的时候要注意 0.8人/㎡
疏散宽度不够可以考虑设剪刀梯
开门数量、方向
小房间内开
0.5格,1扇单开门、靠边内开
1格、1扇双开门、居中外开
大房间(120㎡)外开
2格、2扇双开门,靠边外开
疏散楼梯首层外开,其他层内开
水平方向
靠尽端:在建筑的尽端位置布置楼梯间,让多数区域形成双向疏散
靠电梯:平时和仅仅动线相结合,让人们仅仅情况下找到疏散楼梯
靠外墙:有条件时开外窗,实现自然排烟,同时便于救援
垂直方向
直通室外,或楼梯出口到室外《15m(2跨)
流线清晰,主体、裙房楼梯间各自设置,避免人流冲突
安全出口
每个防火分区,房间的安全出口数量应大于等于2个,且两个疏散口之间距离大于5m
疏散门为开向疏散方向的平开门,分区房间内人数小于等于60(1格)可以内开
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情况:分区小,面积小,人数少,借用其他。
安全出口之间和袋形走道两侧,120㎡(2格)以下的房间
走道尽端,200㎡的房间
疏散距离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 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入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
公建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问题
平面、立体
低层建筑考虑平面疏散
高层建筑考虑平面和垂直疏散
疏散设计既要考虑正常功能要求, 也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正常:由外向内
连续性
医院
商场
旅馆
火车站、航站楼
集中性
影剧院、会堂
25. 25. 25.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P46 P46 P46 P46 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1.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 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2.需要设置休息厅 (一般入口可兼做疏散口,前厅可兼做休息室)
体育馆
间断性集聚和疏散
⑴比赛的场次,大多不是连续的,因此出入口可以考虑合用。 ⑵体育馆的席位,常沿着比赛场四周布置,故可以沿观众厅周围组织疏散。 ⑶规模较大的体育馆,可以考虑分区入场、分区疏散、集中或分区设置出入口的方式。 总之,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 散的要求。因而在组织安排人流上,常采用平面与立体两种方式的体系组织疏散。
兼有(展览馆)
展览馆
学校建筑
交通建筑
紧急:由内向外
集中
独立疏散
借用分区、开向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出入口:入口都设
主入口需设置坡道
室内外标高:《300
1:20平坡出入口
台阶至少两步起
室内外标高:>300
台阶
入口坡道:1:12
无障碍坡道:坡道、平台宽:1.50m
每个入口都画个坡道:大门有台阶,坡道,其他处门也需要
无障碍卫生间:按面积表要求设
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厕所能使用
建筑里加个残卫
无障碍厕间
无障碍厕位
相应尺寸
无障碍电梯:公共区设
楼层上的去
大厅公共空间需设无障碍电梯
电梯尺寸
无障碍坡道 2014养老院
坡道形式及相关尺寸
无障碍车位
柱网面积
确定合适的柱网形式
框架结构
改扩建新旧楼联系 注意断缝
结构开间6-9m为主。
楼梯梯段长度是否足够,是否会被梁碰头等
受房间开间大小影响
受设备、家具、车辆等尺寸影响
旅馆开间尺寸宜为8m
方形&矩形(单格)
方形柱网:纵横等距
03小型航站楼
12 博物馆
13超级市场
18公路汽车客运站
大面宽、大进深的完整平面图形的设计方案多为方格网
矩形柱网:纵横变距
05法院审判楼
08
10门急诊楼改扩建
平面图形较多变化,小房间众多的建筑,则宜不同跨矩形格网更能适应房间大小不同、空间构成不一的要求
等跨&变跨(多格)
等距柱网
变距柱网:对算面积比较麻烦
局部需要大跨度满足通行等功能要求:将该跨做成大跨度,其他保留主柱网
主柱网按需要的面宽摆开超过建筑控制线:控制部分次要开间的柱距减小
各区变柱网:09大使馆
各区房间柱网不同
交替变柱网:10门诊楼:一廊二房
走廊+房间
房间
局部变柱网:05、11、12
局部空间需要
12:办公区保证两侧开间一致,避免走道在房间中央。
结构柱网认识
结构就是点柱子。
一个三维立体的结构体系
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应有各自合适的结构格网形式,且不同结构格网形式其空间构成也各有特色。 综合方格网和矩形格网的形式,使不同功能的空间采用不同的结构格网,使空间各得其所
一般题目没有特殊要求的尽量选用方形、不变体系柱网为主、有特殊要求时局部调整, 以减少方案设计中的柱网繁琐转化的衔接麻烦,有利于快速设计
选择合适的柱网尺寸并进行面积复核
常用柱网尺寸:有条件取整,柱网不同对布局的影响很大
666
6m柱网常用于变跨中使用
7、7.2:50
全网格:50:25
半网格:18、36、72
有特殊要求的开间,比如说有一年的手术楼,要求不小于3.6米开间的病房楼,那大家就直接排7.2米就可以了,
7.8、8:60
全网格:90、60、30
加廊:48、24、16
40
8.4:70(极少)
9:80
全网格:80 40
去掉廊:30、60、90
大空间面积
柱网判定依据:原建地,小大设
原有柱网
原有柱网的提示应延续,使空间连续统一。
应用:改扩建建筑、附属建筑
06俱乐部
08客运站
10门诊楼改扩建
建筑类型
大空间或集散人流量较大:8~12m,常见的9m柱距较为合适
交通建筑
08客运站
大跨
13超市
其他类型建筑使用原理,空间要求
12博物馆:观展视线6~7m
采光、日照卫生等庭院间距要求
场地面积
先通过面积表得到基础柱网为a*b
纳入建筑控制线AB计算得到总网格数Na 和Nb
复核总网格数的面积和一层面积是否匹配
判断开间进深能否满足分区要求
将柱网尺寸满铺用地控制线,得到柱网的总开间和总进深格数(详气泡图量化:控量控形篇)
重复、单元房间(小间切)
单元房间
病房单元
04住院楼
居室单元
14养老院
客房单元
17旅馆
陈列室、展览室
众多附属小空间,找到合理的小空间协调模数
办公
后勤
研究
大空间面积(大间倍)
4:2*2
6:2*3
8:2*4
9:3*3
12:3*4
15:3*5
主体性的一个或几个大空间形式方正、空间完整,满足大空间整数网格
设备设施尺寸
满足设备尺寸在单元网格的放置或重复摆放
安检设备
03行李运送
08安检
收银设备
13收银台
或小于柱网,或是柱网尺寸约数
进行组团与分区形体控制及对位
分区面积与网格量化统计
系数法(麻烦,系数不准确,可参考不建议)
分区功能用房面积*系数=分区总面积(分区功能用房面积+交通辅助分配的面积)
定格法
功能用房折算成网格数
卫生间、楼、电梯间折算成网格数
走廊面积折算成网格数(结合柱网布置)
得到分区的网格数
开间、进深方向跨数预判
在建筑红线总网格数且可用范围内取值,不可超出
根据各自分区的空间组合形式分配网格跨数
办公区、双廊式:条形空间、两跨
面形空间:至少3跨
柱网上下层对应
一层有柱,二层抽柱,形成大跨度(《20m)
二层大跨度空间,可以抽柱(不超过2跨),但尽量不抬柱
不抽柱,一层尽量考虑长短跨对称,尽量不做抬柱(一层无,二层有)
第二遍:核算分区面积,预估上下对位情况,并重点考虑上下大空间对位和房间分组
在结构柱网中划分空间、柱网与房间对位
结构不合理
抬柱或柱子上下不对位
墙完全脱离柱
柱子影响房间或走廊使用
大空间柱网
1 用局部变异的对称长短跨
2用标跨长短款
3 用减柱长空间、不要种柱、中柱、超大跨度(不建议)
减柱设计
共享大空间
候车大厅
视线无遮挡
报告厅
宴会厅
历年真题
2005
基础面积:15、25、30
选择:7.2——50
35/15
25
标答:7.8m=60
4*4=16(15)
4*6=24(25)
8*8/2=32(30)
2007
6m
2008
基础面积
50
25
选择:9*9m
标答:9*6m=54m
2009
基础面积
24
48
16
64
选择:8m——64
标答:8m+变柱跨
2010
6*(7.8+4.8)
2011
基础面积
50
60
选择:8m——60
标答:7.2m+变柱跨
2012
基础面积
18
36
54
25
50
标答:7.2m+变柱跨
2013
基础面积
80
160
标答:9m
2014
基础面积
36
26
54
选择:7.5*7.5m
标答:7.2m+变柱跨
2017
正 变跨
基础面积
32
60
标答:8m
2018
挖个小天井 :2格
基础面积
64
48
24
选择:8m——60
标答:8m+9m
2019
基础面积
54
80
标答:9m
剧院
基础面积
36
40
54
标答:9m
传染病房
基础面积
32
24
48
标答:8m
青少年活动中心
基础面积
20
40
56
标答:7.5m
7.5*5.5=41
7.5*7.5=56
房间布置
房间量的规定:面积、数量
建筑面积与主要房间面积控制的允许范围:
面积尽量正不负
房间数量不能少,特别是带*号的重要房间
各房间(特别是带*号的重要房间)面积上下浮动不能超过10%
与柱网、面积表、走道宽度、设备配置结合考虑
房间形的规定
分区
对各种建筑类型的几种经典形制熟悉
主体空间
轮廓相对完整
加法模式保证主体空间形态完整
慎用减法破坏主体空间
对于门厅空间相当于加法,对于整个组团相当于咬合借用
减少L形、T形以及其他不规整房间出现
门厅、大空间、星号房间形态好、比例合适(尽量不大于1:2)
休息厅
宴会厅
陈列室
重要房间若长宽比超过1:2,甚至更为狭窄,或房间形状为异形, 虽然面积符合要求,也视为不符合使用要求,空间构成不佳
房间平面的长宽比过于狭长不利于使用,内部空间形态也欠佳
平面为L形,虽然面积符合要求,但功能上无法满足使用,且空间不完整
交通空间的完整性:应适当规整
厅式交通
廊式交通
没有多余房间不必为找行硬加空间,避免个别房间凹凸不平
分区面积网格尽量准确,减少多余浪费
功能与交通空间连续完整,交通空间顺畅。减少不必要的空白空间:
形态
空间形式的强弱关系:先强后弱
强形式空间
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独立性,有特殊的规定性,形式本身不容易被修改,扭曲,往往在某单一、清晰的逻辑下生成
常为建筑的主体使用空间,其空间形式要求高, 这类墙空间还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组合性,形成墙空间块, 对建筑布局有强烈的制约关系
博物馆的展厅:视距、跨度要求
旅馆的客房、养老院的居室:采光、朝向等住宿要求
弱形式空间
目的性较模糊,不被规定,形式也更加灵活,容易被扭曲修改
只要不是太零碎,形态完整与否不影响。构思时朝着完整矩形去努力,但不能被矩形影响功能。
分区形态完整或咬合完成,不必太纠结形态零散
有条件尽量整体轮廓相对完整
通高大空间,尽量抽柱。
空间形态关系
形态:空间紧凑,轮廓规整,边界对位
大区完整,小区可咬合。
交通空间顺畅。
保证主要空间形态好:门厅,休息厅,宴会厅,陈列室等。
庭院
上下边界保持一致最理想,或者上层可以有局部屋面
庭院与周边的房间形成完整的界面。
房间
开间、进深、层高限定;
特殊空间比如售票,接案台长度,安检排队长度
两层通高
平面形状宜规整,不宜出现不规整的L形、刀把形房间
房间长宽比例尽量小于2:1,忌讳一些细长的房子, 特别是强形式空间(有特殊功能要求)
观众厅
教室
小面积房间处理:加一道墙、加个小隔间
房间质的规定:采光、联系
属性
动静
安全
洁污
朝向、采光、通风
朝向、日照
除指定的个别辅助房间允许为暗房间外,一律为自然通风采光
朝向和日照有关
采光跟朝向无关
西晒要求
不允许西晒的房间(教室、病房、阅览室、办公等)一定不能朝西。
采光、通风
数量
要求采光的房间数量
大小
内院长宽大小
位置:解决方式
转角要求
空院要求
有采光的房子,先把控制线面积用足再挖洞
直接对外采光
重要大房间,长边采光
不重要房间,局部采光
间接采光
靠近大厅的间接采光
天窗采光
直接在房间外面做外廊(14年养老院)不能算采光,要脱开一跨。 除非题目有要求外廊作为采光廊,认为能采光
门诊楼诊室通过医生走廊采光
内天井采光
庭院距离=建筑高度
采光和层高、建筑高度、朝向无关,只要一跨以上的采光进深不扣分
架空或悬挑半跨以上底部不算采光
天井的架空部分不能用作采光面
不需要采光的暗房间
有采光通风要求房间,不要有黑房间。黑房间是题限
分区交界处,容易形成黑房间
分区间局部留缝采光
局部给大采光房间
利用大空间长边争取采光面在转角处布置长度较大的空间,令其越过不可采光面,做到局部采光
不布置任何房间
布置可不采光房间
库房或其他任务书上注明的可不需天然采光的房间
联系
对外
紧邻
面向
景观
空间序列牵引
当多个子分区受两个方向流线关系牵引时,引起组合方式受限
重复与扩建形成序列空间,场地的扩建预留,按时建筑空间形式的序列性
柱网面积
确定合适的柱网形式
框架结构
改扩建新旧楼联系 注意断缝
结构开间6-9m为主。
楼梯梯段长度是否足够,是否会被梁碰头等
受房间开间大小影响
受设备、家具、车辆等尺寸影响
旅馆开间尺寸宜为8m
方形&矩形(单格)
方形柱网:纵横等距
03小型航站楼
12 博物馆
13超级市场
18公路汽车客运站
大面宽、大进深的完整平面图形的设计方案多为方格网
矩形柱网:纵横变距
05法院审判楼
08
10门急诊楼改扩建
平面图形较多变化,小房间众多的建筑,则宜不同跨矩形格网更能适应房间大小不同、空间构成不一的要求
等跨&变跨(多格)
等距柱网
变距柱网:对算面积比较麻烦
局部需要大跨度满足通行等功能要求:将该跨做成大跨度,其他保留主柱网
主柱网按需要的面宽摆开超过建筑控制线:控制部分次要开间的柱距减小
各区变柱网:09大使馆
各区房间柱网不同
交替变柱网:10门诊楼:一廊二房
走廊+房间
房间
局部变柱网:05、11、12
局部空间需要
12:办公区保证两侧开间一致,避免走道在房间中央。
结构柱网认识
结构就是点柱子。
一个三维立体的结构体系
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应有各自合适的结构格网形式,且不同结构格网形式其空间构成也各有特色。 综合方格网和矩形格网的形式,使不同功能的空间采用不同的结构格网,使空间各得其所
一般题目没有特殊要求的尽量选用方形、不变体系柱网为主、有特殊要求时局部调整, 以减少方案设计中的柱网繁琐转化的衔接麻烦,有利于快速设计
选择合适的柱网尺寸并进行面积复核
常用柱网尺寸:有条件取整,柱网不同对布局的影响很大
666
6m柱网常用于变跨中使用
7、7.2:50
全网格:50:25
半网格:18、36、72
有特殊要求的开间,比如说有一年的手术楼,要求不小于3.6米开间的病房楼,那大家就直接排7.2米就可以了,
7.8、8:60
全网格:90、60、30
加廊:48、24、16
40
8.4:70(极少)
9:80
全网格:80 40
去掉廊:30、60、90
大空间面积
柱网判定依据:原建地,小大设
原有柱网
原有柱网的提示应延续,使空间连续统一。
应用:改扩建建筑、附属建筑
06俱乐部
08客运站
10门诊楼改扩建
建筑类型
大空间或集散人流量较大:8~12m,常见的9m柱距较为合适
交通建筑
08客运站
大跨
13超市
其他类型建筑使用原理,空间要求
12博物馆:观展视线6~7m
采光、日照卫生等庭院间距要求
场地面积
先通过面积表得到基础柱网为a*b
纳入建筑控制线AB计算得到总网格数Na 和Nb
复核总网格数的面积和一层面积是否匹配
判断开间进深能否满足分区要求
将柱网尺寸满铺用地控制线,得到柱网的总开间和总进深格数(详气泡图量化:控量控形篇)
重复、单元房间(小间切)
单元房间
病房单元
04住院楼
居室单元
14养老院
客房单元
17旅馆
陈列室、展览室
众多附属小空间,找到合理的小空间协调模数
办公
后勤
研究
大空间面积(大间倍)
4:2*2
6:2*3
8:2*4
9:3*3
12:3*4
15:3*5
主体性的一个或几个大空间形式方正、空间完整,满足大空间整数网格
设备设施尺寸
满足设备尺寸在单元网格的放置或重复摆放
安检设备
03行李运送
08安检
收银设备
13收银台
或小于柱网,或是柱网尺寸约数
进行组团与分区形体控制及对位
分区面积与网格量化统计
系数法(麻烦,系数不准确,可参考不建议)
分区功能用房面积*系数=分区总面积(分区功能用房面积+交通辅助分配的面积)
定格法
功能用房折算成网格数
卫生间、楼、电梯间折算成网格数
走廊面积折算成网格数(结合柱网布置)
得到分区的网格数
开间、进深方向跨数预判
在建筑红线总网格数且可用范围内取值,不可超出
根据各自分区的空间组合形式分配网格跨数
办公区、双廊式:条形空间、两跨
面形空间:至少3跨
柱网上下层对应
一层有柱,二层抽柱,形成大跨度(《20m)
二层大跨度空间,可以抽柱(不超过2跨),但尽量不抬柱
不抽柱,一层尽量考虑长短跨对称,尽量不做抬柱(一层无,二层有)
第二遍:核算分区面积,预估上下对位情况,并重点考虑上下大空间对位和房间分组
在结构柱网中划分空间、柱网与房间对位
结构不合理
抬柱或柱子上下不对位
墙完全脱离柱
柱子影响房间或走廊使用
大空间柱网
1 用局部变异的对称长短跨
2用标跨长短款
3 用减柱长空间、不要种柱、中柱、超大跨度(不建议)
减柱设计
共享大空间
候车大厅
视线无遮挡
报告厅
宴会厅
历年真题
2005
基础面积:15、25、30
选择:7.2——50
35/15
25
标答:7.8m=60
4*4=16(15)
4*6=24(25)
8*8/2=32(30)
2007
6m
2008
基础面积
50
25
选择:9*9m
标答:9*6m=54m
2009
基础面积
24
48
16
64
选择:8m——64
标答:8m+变柱跨
2010
6*(7.8+4.8)
2011
基础面积
50
60
选择:8m——60
标答:7.2m+变柱跨
2012
基础面积
18
36
54
25
50
标答:7.2m+变柱跨
2013
基础面积
80
160
标答:9m
2014
基础面积
36
26
54
选择:7.5*7.5m
标答:7.2m+变柱跨
2017
正 变跨
基础面积
32
60
标答:8m
2018
挖个小天井 :2格
基础面积
64
48
24
选择:8m——60
标答:8m+9m
2019
基础面积
54
80
标答:9m
剧院
基础面积
36
40
54
标答:9m
传染病房
基础面积
32
24
48
标答:8m
青少年活动中心
基础面积
20
40
56
标答:7.5m
7.5*5.5=41
7.5*7.5=56
规范其他
符合法规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防火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
各种强制性条文
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规划 3
不得凸出红线
机动车出入口与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基地道路宽度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右进右出
消防 5
建筑类型
大设计不管防火分区,只考虑功能分区
多层
多层防火分区面积:2000
多层楼梯都做成封闭楼梯间,首层楼梯间距室外小于15m
人员密集场所
高层
高层防火分区面积:1500
高层设防烟楼梯间,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或扩大前室,消防电梯、楼梯要做前室,加压井可以不画
考虑消防登高面位置及长度、楼梯直通消防登高面
大型的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交通等人员密集场所
空间布置顺畅
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歌舞娱乐游艺场所
老年人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 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入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能力
公建人流组织问题,实质上是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问题
平面、立体
低层建筑考虑平面疏散
高层建筑考虑平面和垂直疏散
疏散设计既要考虑正常功能要求, 也要考虑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正常:由外向内
连续性
医院
商场
旅馆
火车站、航站楼
集中性
影剧院、会堂
25. 25. 25.影剧院,会堂人流疏散的特点:P46 P46 P46 P46 电影院的人流活动多具有连续性,且各场次中间休息的时间一般较短,所以常要求1.入场口与散场口分开设置。但是出入口的位 置,应密切结合总图的道路系统和室内席位的具体情况妥善安排,使疏散设计达到方便、安全、快捷的要求。2.需要设置休息厅 (一般入口可兼做疏散口,前厅可兼做休息室)
体育馆
间断性集聚和疏散
⑴比赛的场次,大多不是连续的,因此出入口可以考虑合用。 ⑵体育馆的席位,常沿着比赛场四周布置,故可以沿观众厅周围组织疏散。 ⑶规模较大的体育馆,可以考虑分区入场、分区疏散、集中或分区设置出入口的方式。 总之,体育馆建筑具有集散大量人流、疏散时间集中的特点,所以在安排人流活动时,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口,以满足安全疏 散的要求。因而在组织安排人流上,常采用平面与立体两种方式的体系组织疏散。
兼有(展览馆)
展览馆
学校建筑
交通建筑
紧急:由内向外
集中
疏散距离
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最大距离:20m,大空间到安全出口为30m
房间最远点到房间门≤20m:2格
大房间内的小房间到大空间门 30m 4格
门厅按疏散走道算,门厅内的房间从房间门算起
楼梯之间距离不超过70m,一个楼梯半径35m。 安全出口:楼梯间距;转换为格子数过8格(8*8=64),
24+12:老幼病娱
30+15:高旅学医
医高他,高学、高旅
35+20:多学医
学多,医多
40+20:其他
不管建筑类型,都按70m的疏散距离来控制,70m内两个,控制在8格一个疏散梯
袋形走廊20m:3格
袋形走廊不要出现,尽端开门,加设楼梯
一层楼梯到大门15m:2格
2 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
楼梯位置及形式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布置,疏散梯直通室外。疏散到封闭庭院不算,开敞庭院算
大设计不考虑封闭内院进消防车问题,内院不能用作疏散安全区域,实在不行内院相对要大一点。
在靠近建筑外缘多布置楼梯,疏散可以借用其他功能分区的楼梯进行一些关键的可能引起流线误会的,标注一下疏散楼梯。
楼梯多布没事,少布出事
普通多层
双向40(6格)
单向20(3格)
考试规模一般在120m以下,一般2个楼梯即可达到:40+40+20+20=120m,通常2楼梯即可满足整个建筑的疏散
门诊扩建题目中因为疏散,中间增设楼梯
人员密集
双向30
单向15
疏散门——安全出口
大空间、大房间
安全出口疏散距离
疏散宽度
考楼梯数量(楼梯数量不够 -3),但不考疏散宽度,但需要有个大概概念:每百人1m
考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量很大的时候要注意 0.8人/㎡
疏散宽度不够可以考虑设剪刀梯
开门数量、方向
小房间内开
0.5格,1扇单开门、靠边内开
1格、1扇双开门、居中外开
大房间(120㎡)外开
2格、2扇双开门,靠边外开
疏散楼梯首层外开,其他层内开
水平方向
靠尽端:在建筑的尽端位置布置楼梯间,让多数区域形成双向疏散
靠电梯:平时和仅仅动线相结合,让人们仅仅情况下找到疏散楼梯
靠外墙:有条件时开外窗,实现自然排烟,同时便于救援
垂直方向
直通室外,或楼梯出口到室外《15m(2跨)
流线清晰,主体、裙房楼梯间各自设置,避免人流冲突
安全出口
每个防火分区,房间的安全出口数量应大于等于2个,且两个疏散口之间距离大于5m
疏散门为开向疏散方向的平开门,分区房间内人数小于等于60(1格)可以内开
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情况:分区小,面积小,人数少,借用其他。
安全出口之间和袋形走道两侧,120㎡(2格)以下的房间
走道尽端,200㎡的房间
独立疏散
借用分区、开向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出入口:入口都设
主入口需设置坡道
室内外标高:《300
1:20平坡出入口
台阶至少两步起
室内外标高:>300
台阶
入口坡道:1:12
无障碍坡道:坡道、平台宽:1.50m
每个入口都画个坡道:大门有台阶,坡道,其他处门也需要
无障碍卫生间:按面积表要求设
女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男厕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至少1个无障碍厕位、1个无障碍小便器和1个无障碍洗手盆;
厕所能使用
建筑里加个残卫
无障碍厕间
无障碍厕位
相应尺寸
无障碍电梯:公共区设
楼层上的去
大厅公共空间需设无障碍电梯
电梯尺寸
无障碍坡道 2014养老院
坡道形式及相关尺寸
无障碍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