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这样记忆更简单!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由各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的决定。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为三个阶段:(1)新中国初期(2)20世纪70年代(3)改革开放以来。
文科党有福利啦!高考历史中的重难点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作者为你把这一单元只是整理成思维导图的形式,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适用,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满满思维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考试必背重点知识点归纳汇总思维导图分享!这张思维导图整理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让大家学习复习。十分建议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早期建交国家特点】
地区:主要分布在东欧和东亚地区
国家性质: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外交关系突破(70年代)
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改善
旋风之旅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会谈
破冰之旅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建交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中美关系解冻原因】
中国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面临苏联压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美国
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美国受制于西德与日本的竞争
【中美关系正常化意义】
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
有利于中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冻
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促成了中国外交第三次建交浪潮,为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中日建交
民间推动官方
1972年9月,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改革开放时期外交(80—90年代)
调整依据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世界性战争暂时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政策内容
不结盟政策,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