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急救护理之烧伤的急救原则与急救技术
1. 判断烧伤情况,首先要观察受伤部位和疼痛程度。 2. 烧伤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的烧伤还会出现休克、感染等危险症状。 3. 急救原则是快速灭火、减轻疼痛、预防感染,尤其是在现场急救时。 4. 现场急救可以采用冷敷、清洗、包扎等措施,注意不要抹药,避免细菌感染。 5. 后期处理主要是注意消毒,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避免触碰烧伤部位。
编辑于2021-09-03 04:22:091. 营养支持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通过饮食调整或补充营养物质来促进康复。 2. 营养支持方法:包括口服营养、管饲营养和胃肠外营养等。 3. 营养支持途径:包括口服、管饲和静脉途径等。 4. 营养支持适应症:主要用于不能正常进食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患者,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5. 营养支持禁忌症:包括严重过敏、严重肠道疾病等。 6. 营养支持注意事项:注意患者个体差异,监测不良反应和调整营养配方等。 7. 营养支持副作用:包括感染、代谢紊乱、消化道问题等。 8. 营养支持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制定和管理营养支持计划,确保安全有效。 9. 营养支持评估: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命体征等指标,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10. 营养支持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营养支持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疗效果。
生活基本自理,能部分自理。
1. 整体观念:强调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恒动观念:认识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强调动态观察和理解。 3. 辩证观念:强调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 综合辩证:将多种辩证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5. 病因辩证:根据病因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和治疗,强调治病求本。 6. 脏腑辩证:以脏腑功能异常和气血循环为依据,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7. 六经辩证:将疾病与六经经脉联系起来,进行病位、病性和病程的诊断。 8. 卫气营血辩证:以卫气营血的变化为依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指导治疗。 9. 三焦辩证:以三焦功能为依据,辨析病位、病性和病程,指导治疗。 10. 气血辩证:根据气血的盛衰、运行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 营养支持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通过饮食调整或补充营养物质来促进康复。 2. 营养支持方法:包括口服营养、管饲营养和胃肠外营养等。 3. 营养支持途径:包括口服、管饲和静脉途径等。 4. 营养支持适应症:主要用于不能正常进食或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患者,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5. 营养支持禁忌症:包括严重过敏、严重肠道疾病等。 6. 营养支持注意事项:注意患者个体差异,监测不良反应和调整营养配方等。 7. 营养支持副作用:包括感染、代谢紊乱、消化道问题等。 8. 营养支持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制定和管理营养支持计划,确保安全有效。 9. 营养支持评估: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命体征等指标,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10. 营养支持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营养支持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疗效果。
生活基本自理,能部分自理。
1. 整体观念:强调事物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恒动观念:认识到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强调动态观察和理解。 3. 辩证观念:强调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 综合辩证:将多种辩证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5. 病因辩证:根据病因和病理变化进行诊断和治疗,强调治病求本。 6. 脏腑辩证:以脏腑功能异常和气血循环为依据,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7. 六经辩证:将疾病与六经经脉联系起来,进行病位、病性和病程的诊断。 8. 卫气营血辩证:以卫气营血的变化为依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指导治疗。 9. 三焦辩证:以三焦功能为依据,辨析病位、病性和病程,指导治疗。 10. 气血辩证:根据气血的盛衰、运行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急救护理之烧伤的急救原则与急救技术
烧伤判断
定义:确定是否为烧伤,判断烧伤程度和范围
触电烧伤:判断是否有触电相关症状,如烧伤部位皮肤破损、呼吸困难等
化学烧伤:判断烧伤部位是否与化学物质接触,如腐蚀性液体、气体等
火灾烧伤:判断烧伤部位是否有烟灰、烧焦等病变症状
其他烧伤:判断烧伤部位是否与高温物体接触,如烫伤、热气烫伤等
烧伤程度
一度烧伤:表皮损伤,红肿、疼痛
二度烧伤:表皮和真皮损伤,起疱、水泡、潮红,伴有疼痛、灼热感
三度烧伤:全层皮肤损伤,干燥、焦黑,无痛觉
四度烧伤:全层皮肤及深部组织损伤,骨骼、肌肉、血管等受累
急救原则
先救生命:确保安全,检查呼吸、心跳,进行心肺复苏和止血
避免交叉感染:戴手套,清洁烧伤部位,用干净物品覆盖
不涂抗菌药:避免影响后期处理和医生判断
注意保暖:覆盖、加衣,保持烧伤部位温度
不冷不热:不用冷水、冷毛巾敷在烧伤部位,不涂刺激性药膏
现场急救
灭火:使用灭火器、水龙带等灭火器材将火势扑灭
呼叫急救:拨打紧急救护电话,向医生报告烧伤情况
过滤有害气体:使用湿毛巾、纱布等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避免移动:不要随意移动烧伤者,以免加重伤势
解除束缚:用剪刀剪断衣物,防止继续损伤烧伤部位
推动自救:对于可以行动的烧伤者,鼓励他们尽力保护自己
后期处理
包扎:用干净的纱布包住烧伤部位,并用绷带固定
不破溃:不要用针管刺破水泡或脓泡,以免引起感染
避免碰触:禁止用肮脏的手触碰烧伤部位,保持干燥和清洁
充足休息:保持合理的休息和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定期复查:定期就诊医生,进行伤情观察和处理
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烧伤者的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