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概率论
概率论的大体框架,帮助你理解深入一点
编辑于2021-10-13 11:42:52概率论
1.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试验和样本空间
1.1.1. 随机试验
1.1.2. 随机事件
1.1.2. ABC
1.1.3. 样本空间
1.1.3. Ω
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1.2.1. 七种关系
子交并补和差积
等价互斥与对立
1.2.2. 十种运算
交吸结分差
还补矛蕴对
从左至右有三变,和积互变长变短
1.3. 事件的概率及其基本性质
1.3.1.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1.3.2. 概率的基本性质
1.3.3. 加减法公式
加法公式
两个事件加法
两个事件减法
减法公式
涉及两个事件
涉及三个事件
1.4. 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及事件的独立性
1.4.1. 条件概率
公式
4条性质
①p\begin{aligned}p\left( A_{1}\cup A_{2}|B\right) =p\left( A_{1}|B\right) +p\left( A_{2}|B\right) -p\left( A_{1}A_{2}|B\right) \\ ②p\left( A_{1}-A_{2}|B\right) =p\left( A_{1}|B\right) -p\left( A_{1}A_{2}|B\right) \end{aligned} ③p\left( \overline{A}|B\right) =1-p\left( A|B\right) ④P\begin{pmatrix} U^{n}Ai \\ i=1 \end{pmatrix}B)=\sum ^{n}_{i=1}p\left( A_{i}|B\right) 互不相容
1.4.2. 乘法公式
两个事件乘法
P(AB)=p(A)p(BIA)=p(B)p(AIB)
三个事件乘法
1.4.3. 事件的独立性
两个事件独立
公式
其他四个等价条件
①P(BIA)=p(B) ②P(AIB)=p(A) ③P\left( B|A\right) =p\left( B|\overline{A}\right) ④p\left( B|A\right) +p\left( \overline{B}|\overline{A}\right) =1
互斥与独立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区别
n个事件两两独立
公式
n个事件相互独立
公式
两者之间的关系
1.5.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1.5.1. 全概率公式
由因求果
完备事件组
1.5.2. 贝叶斯公式
由果索因
全概率公式中的某一项比上全概率公式
1.6. 三个重要的概率模型
1.6.1. 古典概型
1.6.2. 几何概型
1.6.3. 伯努利概型
p(A)=p
q=1-p
公式
1.7. 真题中的若干细节知识点
1.7.1. 若干箱子若干球,先选箱子再摸球
1.7.2. p(AB)=0⇨p(ABC)=0
1.7.3. 抽签原理
1.7.4. {max(X,Y)≥c}={X≥c}+{Y≥c}
1.7.5. 概率情况⇦事件关系
1.7.6. p(A)≥p(AB),p(B)≥p(AB)
1.7.7. 若AC=∅,则ABC=∅
1.7.8. 减法公式的灵活运用
1.7.9. 全概率公式的核心
1.7.10. 二维概率先二维,二维不行再一维
2.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1. 随机变量
2.1.2. 分布函数
2.1.2. 注1: 不同的随机变量可以有相同的分布函数 注2:三个仍为 a1+a2=1,a1F1+a2F2仍为 F1F2仍为 1-[1-F1][1-F2]
2.1.3. 分布函数的性质
单调不减右连续,负正无穷0与1
注1:p{X=x}=F(x)-F(x-0) 注2:分布函数表示事件的概率 ①[] ②[) ③(] ④()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2.1. 定义
2.2.2. 分布律
2.2.2. 有界归一
2.2.3. 分布函数
2.2.3. 注1:F(x)实质是一个阶梯函数,在xi处跃度为pi 注2:P{X=a}=F(a)-F(a-0)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1. 定义
注1
注2
注3
2.3.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性质
在密度函数连续处,f(x)=F'(x)
p(X=m)=0
子主题
2.4. 常见分布
2.4.1. 二项分布X~B(n,p)
分布律
p{X=k} =C (n,k)pᵏqⁿ⁻ᵏ
两点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关系
X₁,X₂,Xn相互独立,且Xi~B(1,p)!则X=X₁+X₂+…+Xn~B(n,p)
泊松定理
定理提纯
期望方差公式
2.4.2. 泊松分布
分布律
泊松分布的独立性
期望方差公式
2.4.3. 几何分布
分布律
期望方差公式
无记忆性
等待时间仍然服从同一个几何分布
2.4.4. 超几何分布
分布律
二项代替超几何
2.4.5. 均匀分布
密度函数
期望方差公式
2.4.6. 正态分布
密度函数
图像的对称性
标准正态
标准正态的三条性质
正态分布的标准化
正态分布的上α分位点
经常用到的结论
正态分布和的分布
期望方差公式
2.4.7. 指数分布
密度函数
无记忆性
期望方差公式
2.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2.5.1.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2.5.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
公式法
反函数
定义法
分布函数就是概率,概率就是分布函数!
3.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1.1. 随机变量
3.1.2. 分布函数
3.1.2. 注1: 不同的随机变量可以有相同的分布函数 注2:三个仍为 a1+a2=1,a1F1+a2F2仍为 F1F2仍为 1-[1-F1][1-F2]
3.1.3. 分布函数的性质
单调不减右连续,负正无穷0与1
注1:p{X=x}=F(x)-F(x-0) 注2:分布函数表示事件的概率 ①[] ②[) ③(] ④()
3.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1. 定义
3.2.2. 分布律
3.2.2. 有界归一
3.2.3. 分布函数
3.2.3. 注1:F(x)实质是一个阶梯函数,在xi处跃度为pi 注2:P{X=a}=F(a)-F(a-0)
3.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3.1. 定义
注1
注2
注3
3.3.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性质
在密度函数连续处,f(x)=F'(x)
p(X=m)=0
子主题
3.4. 常见分布
3.4.1. 二项分布X~B(n,p)
分布律
p{X=k} =C (n,k)pᵏqⁿ⁻ᵏ
两点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关系
X₁,X₂,Xn相互独立,且Xi~B(1,p)!则X=X₁+X₂+…+Xn~B(n,p)
泊松定理
定理提纯
期望方差公式
3.4.2. 泊松分布
分布律
泊松分布的独立性
期望方差公式
3.4.3. 几何分布
分布律
期望方差公式
无记忆性
等待时间仍然服从同一个几何分布
3.4.4. 超几何分布
分布律
二项代替超几何
3.4.5. 均匀分布
密度函数
期望方差公式
3.4.6. 正态分布
密度函数
图像的对称性
标准正态
标准正态的三条性质
正态分布的标准化
正态分布的上α分位点
经常用到的结论
正态分布和的分布
期望方差公式
3.4.7. 指数分布
密度函数
无记忆性
期望方差公式
3.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3.5.1. 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3.5.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
公式法
反函数
定义法
分布函数就是概率,概率就是分布函数!
4.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4.1. 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以及边缘分布函数
4.1.1. 二维随机变量
4.1.2. 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
4.1.3.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性质
4.1.4. 边缘分布函数
4.2.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边缘概率分布
4.2.1. 概率分布
4.2.2. 边缘概率分布
4.3.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和边缘概率密度
4.3.1. 密度函数
4.3.2.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性质
4.3.3. 边缘密度函数
4.4. 条件分布
4.4.1. 离散型
4.4.2. 连续型
4.5. 两个常见的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
4.5.1. 二维均匀分布
概率问题为面积之比
矩形区域的均匀分布
4.5.2. 二维正态分布
一维正态推二维正态的情况
二维正态推一维正态的情况
4.6.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4.6.1. 总的F二元
4.6.2. 二维离散pij
4.6.3. 二维连续f二元
4.6.4. 独立性的推论
两个随机变量,两个连续一元函数组合
一组随机变量与一组连续函数的组合
两组随机变量与两个多元连续函数的组合
4.7. 二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4.7.1. 二维离散型
4.7.2. 二维连续型
4.7.2. 一、求两随机变量和的分布 1,两连续的和 ①分布函数法 ②卷积公式法 2,一连续一离散 全集分解法 二、当(X,Y)的边缘分布为某些特殊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时,还可以利用这些分布在独立条件下的可加性简化求之 (1)者X~B(n,p),Y~B(m,p),且X与Y独立,则X+Y~B(m+n,p)★ (2)若X~P(λ₁),Y~P(λ₂),且X与Y独立,则X+Y~P(λ₁+λ₂)★ (3)X~E(θ₁),Y~E(θ₂),且X与Y独立,则min{X,Y}~E(θ₁+θ₂)★
4.7.3. 两随机变量和差积商最大小的分布
和
差
积
商
max
min
4.8. n维随机变量
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5.1.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5.1.1. 离散型
5.1.2. 连续型
5.2. 一维随机变量X和函数Y=g(X)的数学期望E[g(X)]
5.2.1. 离散型
5.2.2. 连续型
5.3. 二维随机变量(X,Y)的函数Z=g(X,Y)的数学期望E[g(X,Y)]
5.3.1. 二维离散型
5.3.2. 二维连续型
5.4. 数学期望的性质
5.4.1. 1
5.4.2. 2
5.4.3. 3
5.5. 随机变量的方差的概念及性质
5.5.1. 方差及标准差的概念
5.5.2. 方差的计算
离散型
连续型
计算方差常用的公式
5.5.3. 方差的7个重要性质
5.6.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5.6.1. 协方差的定义
5.6.2. 相关系数
5.6.3. 协方差矩阵
5.6.4.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性质
5.7. 随机变量的矩和混合矩
5.7.1. k阶原点矩
5.7.2. k阶中心矩
5.7.3. k+l阶混合原点矩
5.7.4. k+l阶混合中心矩
5.8. 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5.8.1. 二项分布
5.8.2. 泊松分布
5.8.3. 几何分布
三离散
5.8.4. 均匀分布
5.8.5. 正态分布
5.8.6. 几何分布
5.8.7. 卡方分布
四连续
6. 参数估计
6.1. 点估计
6.1.1. 矩估计
样本矩与总体矩的关系
利用样本矩估计总体矩
6.1.2. 最大似然估计
写出似然函数
对似然函数取对数
对对数函数求导数或偏导数
只有一个未知参数是求导数
有两个未知参数是求偏导
令导数或偏导数为0,其解就是最大似然估计
若导数恒>0或者恒<0就取max,或者min
最大似然函数的性质
最大似然函数的不变性
6.1.3. 常见随机变量的矩估计量和最大似然估计量
两点分布
二项部分
p的估计
泊松分布
λ的估计
均匀分布
左右端点ab的估计
指数分布
θ的估计
正态分布
μ与σ²的估计
6.2. 区间估计
6.2.1. 置信区间
6.2.2. μ,σ²的置信区间
6.3.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6.3.1. 无偏性
无偏性不具有不变性
无偏性的三个未必
6.3.2. 有效性
均为无偏比方差,方差越小越有效!
6.3.3. 一致性
7.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7.1. 总体个体和样本
7.1. 简单随机样本,独立同分布!
7.2. 统计量
7.2. 只依赖于样本,而不依赖于任何未知的参数!
7.2.1. 常用统计量
样本均值
\overline{X}=\dfrac{1}{n}\sum ^{n}_{i=1}x_{i}
样本方差
S^{2}=\dfrac{1}{n-1}\sum ^{n}_{i=1}\left( X_{i}-\overline{X}\right) ^{2}=\dfrac{1}{n-1}\sum ^{n}_{i=1}\left( Xi^{2}-\overline{X}^{2}\right)
样本的k阶原点矩
A_{k}=\dfrac{1}{n}\sum ^{n}_{i=1}Xi^{k}
样本的k阶中心矩
B_{k}=\dfrac{1}{n}\sum ^{n}_{i=1}\left( X_{i}-\overline{X}\right) ^{k}
顺序统计量
X₍₁₎≤X₍₂₎≤…≤X₍n₎ X₍₁₎=max{} X₍n₎=min{}
最大最小顺序统计量的分布函数
X₍₁₎~1-[1-F(x)]ⁿ X₍n₎~F(x)ⁿ
常用统计量的性质
样本均值的期望方差公式
期望公式
方差公式
样本方差的期望方差公式
期望公式
方差公式
统计量的判别
样本函数中不能含有未知参数
7.3. 样本的联合分布函数
7.3.1. 总的
F
7.3.2. 连续型
f
7.3.3. 离散型
p
7.4. 三大抽样分布
7.4.1. 卡方分布
定义
性质
可加性
数字特征
期望公式
方差公式
卡方(2)=E(1/2)
卡方(1)
上α分位点
上α分位点是数轴上的一个数
7.4.2. t分布
定义
性质
①
②
③
④
上α分位点
t₀.₅(n)=0
7.4.3. F分布
定义
性质
1/F
F₁₋ₐ(m,n)
T²
上α分位点
7.5. 单个正态总体的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7.5.1.
7.5.2.
标准正态
7.5.3.
卡方n
n个标准正态平方和
7.5.4.
卡方(n-1)
标准正态/卡方(n-1)
7.5.5.
t(n-1)
7.6. 最大最小顺序统计量的分布
7.6.1. M=max{X₁,X₂,…Xn}
7.6.1. F_{\max }\left( z\right) =p\left\{ M\leq z\right\} =\left[ F\left( z\right) \right] ^{n}
7.6.2. N=min{X₁,X₂,…Xn}
7.6.2. F_{\min }\left( z\right) =p\left\{ N\leq z\right\} =1-\left[ 1-F\left( z\right) \right] ^{n}
8. 大数定律+假设检验
8.1. 切比雪夫不等式
8.1.1. 内容
8.1.2. 证明
8.2. 大数定律
8.2.1. 依概率收敛
8.2.2.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8.2.3. 伯努利大数定律
8.2.4. 辛钦大数定律
只记被减数,,减数是被减数的期望
8.2.5. 假设检验
原假设H₀
对立假设H₁
8.2.6. 假设检验的两类问题
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抛弃真题?)
第二类错误,存伪错误🌊🦆
8.2.7. 显著性检验
双边检验与单边检验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