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理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考研党福利!2020年考研政治知识点框架图。主要关于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史观)。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历史的发展动力由何而来?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又有怎样的作用?一张思维导图全部告诉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D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 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 路线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 映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 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 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 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 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把实践的观点引人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 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
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 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绝对性(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 无限性)
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 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 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相对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 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 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
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 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真理的检验标准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多认为存在真理标准
少数人则持虚无主义态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 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 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价值
客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而与主体无关
主观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就是主体的欲望、情感和兴趣,而与客体无关
价值的基本特性
主体性(指价值直接同主体相联系,始终以主体为中心)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就不存在价值 关系
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使客体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多维性 (是指每个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 同一客体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体的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评判或判断,因而也被称 作价值判断
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 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组合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