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考——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无数据
公考历史常识 ——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如古印度:这一时期的文明叫古印度文明,起源跟河流相关,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形成的平原。
编辑于2023-08-25 10:52:11 四川省四大文明古国及主要成就
古埃及
概述
概念:这一时期的文明是古埃及文明,其文明的形成离不开尼罗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文明的起源大多都离不开河流,包括其他三个古文明。因为有水,植物才能生长,人类才能有吃喝、繁衍生息。
地理位置:现代地图,古埃及疆域比现在大,包括今天的苏丹、埃塞俄比亚、埃及、部分利比亚,东部边界可以到达今天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
起始时间(了解即可):约公元前 4000 年,尼罗河流域聚集几百万人,开始农业种植,慢慢形成古埃及国家。
起源: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
主要成就
金字塔
用于陵墓,埃及国王称为法老,活着时动用人力、财力为自己修建陵墓。古埃及人认为人生是短暂居留,死后才是永久享受,因此古埃及人活着开始建造死后陵墓,并且极尽奢华,即金字塔。
考查: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相当于一座 40 多层的大楼。胡夫是古埃及王国第四王朝的法老,当时十万人头顶烈日,在监工的皮鞭下劳动,耗费30 年建成胡夫金字塔。在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造。埃及金字塔如何建造成功一直是未解之谜,当时的工具是木头、石头、铜制工具,能利用机械仅是杠杆,没有挖掘机、铲土机,将 230 万块平均重约 2.5 吨的石块堆成 40 层楼高的角锥体,且每块石头都磨成正方体,几乎没有误差,严丝合缝连小刀都插不进去,叹为观止。
狮身人面像
人面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哈夫拉在自己的金字塔前修建狮身人面像,据说面容是根据哈夫拉自己的容貌而建。狮身人面造型源于古埃及神话中的妖怪斯芬克斯,古埃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仁慈、高贵的象征,狮身人面像也叫斯芬克斯像。
斯芬克斯之谜: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长着狮子身体、女人面容的怪兽,会向过路的人问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路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若路人猜错会被害死,谜底是人。早上指婴儿时期,手脚并用、四条腿走路,中午即青壮年时用两条腿走路,晚上是老年时,走路用拐杖,即用三条腿走路。现在斯芬克斯之谜代指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考点:狮身人面像在哈夫拉金字塔之前。斯芬克斯之谜代指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太阳历
古埃及创造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
古人需要时间概念来规律生活、耕作,当时没有表、手机、iWatch,计量时间依靠历法,历法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一年中有多少天,一月中有多少天,必须使一年中的天数、一月中的天数成整数。因为年在天文学称为回归年,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周期,月在天文学中称朔望月,即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而回归年、朔望月的精确天数都不是整数,现在一回归年是 365.24220......天,一朔望月是 29.53059 天。一年中的天数、一月中的天数成整数才有利于计时,不能说 8 月 28.3 日去别人家做客,因此人为规定很多历法规则,其中一种即太阳历。
太阳历也称阳历,是让年的天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一年中有多少天、一月多少天人为规定。比如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一年天数平均(365、366 天)约等于一回归年(约 365.24220 天),人为规定一年中 12 个月,一月中有 30、31、29、28 天。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将一年天数确定为 365 天,一年分 3 季,每季 4 个月,每月 30 天,外加 5 天的年尾为年终祭祀日。当时古埃及即可确定一年 365 天,跟现在几乎一样,在当时非常了不起。
古巴比伦
文明起源:发源跟两条河有关,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现在没有古巴比伦,当时古巴比伦大致在今天伊拉克境内(考查古巴比伦在今天的地理位置)。古巴比伦创造非常优秀、灿烂的文明,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也有人称之为巴比伦文明。
起始时间:大致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来此定居,后来巴比伦人、亚述人、新巴比伦人都来到这里,一起创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主要成就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起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利益,创造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原文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如周杰伦的歌曲《爱在西元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意义: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国家制定的、以规范性的文件表现出的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因为文字刻在砖石、泥板上,笔画形成楔形,故称为楔形文字
60进制:古巴比伦在天文测量过程中经常需要等分角(如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60 是 100 以内除 96 以外因数最多是数字,有 12 个因数,有 1、2、3、4、5、6、10、12、15、20、30、60,因数比 96 偏小,等分角不会太大。100 进制不能实现三等分、六等分。60 进制现在也有利用,如计算时间、角度,1 小时为 60 分钟,1 分钟为 60 秒,圆形是 360°,1°为 60 角分,1 角分为 60角秒。
古印度
文明起源:这一时期的文明叫古印度文明,起源跟河流相关,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形成的平原
起始时间:大致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
主要成就
种姓制度
概念:以职业为基础划分出4个等级。印度说法,梵天是造物者,婆罗门从造物者嘴里生出,手生出刹帝利、腿生出吠舍、脚生出首陀罗,这些姓有了高低贵贱。
划分
婆罗门:地位最高,因为嘴的位置最高,婆罗门从造物者嘴里生出。主要是僧侣、贵族,掌握神权、从事祭祀、教育等职业
刹帝利:主要是国王、武士、官吏、官吏国家、打仗
吠舍:从腿出生,地位较低,平民阶层,一般是农民、牧民,主要是做生意
首陀罗:最低贱,被奴役的人
种姓制度将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种姓的人不能结婚,比如婆罗门不能娶首陀罗,当时的印度绝对没有王子娶灰姑娘的桥段。下一等级的人无法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位,比如农民不能当官。种姓制度对于统治者好,便于管理国家,比如同一种姓的人住在一起,发生战争很快组织起来;对于百姓不好,受欺负的总是底层人民。1947 年印度独立,种姓制度被废除。
数字
古印度发明数的记号、创造 0 的概念和符号,后来经过阿拉伯人略做修改传到欧洲,逐渐演变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重要考点: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早是古印度人发明。
佛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
诞生地:迦毗罗卫国
创始人:释迦摩尼
思想:众生平等,寻求解脱
教徒:释家弟子、沙门释子
中国
文明起源: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
起源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
古代中偶的主要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仪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司南静止时长柄指向南方
宋代,指南针开始在航海业中发挥作用,随手在海上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造纸术:东汉蔡伦在前人造纸禁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制成的纸被称为“蔡候纸”(是改进不是发明)
印刷术
隋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唐代雕版刻印的《金刚经》,世界最早印有日期的印刷品
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火药
火药的发明离不开炼丹家(迎合帝王长生炼丹)
唐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南宋时期发明突火枪
宋元之际,在突火枪的基础上发明金属管形的火器—火铳
农业
西汉,汜胜之,《汜胜之书》,最早的农书,原书已失传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元代,王祯《王祯农书》,综合了黄河和江南流域生产经验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对古代农学系统总结
徐光启是富二代+学霸,后来走上仕途成为明朝大学士,对种地感兴趣,晚年辞官回家潜心编写《农政全书》,偏重农业理论概况,是对古代农学系统总结。
徐光启是翻译人才,与意大利传教士合作翻译古希腊欧几里得的数学著作《几何原本》,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中文译本,“几何”、书名《几何原本》都是徐光启创造。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熊三拔一起翻译西方水利著作《泰西水法》,徐光启认为想超越别人文化,数学、物理等想比别人做的好,必须先翻译、知道别人在做什么,徐光启在书中说“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
数学
汉代
《周髀算经》作者不详,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九章算术》多人总结,标志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初步形成
魏晋,刘徽《九章算术注》,创立了“割圆术”计算圆周率,得出3.1416
南北朝,祖冲之《缀术》,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地理与综合
地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
明朝,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世界上最早记述石灰岩熔蚀地貌(喀斯特地貌)
综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世界第一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总和性著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由解缙等人主持编撰《永乐大典》“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手工业
冶炼
原始社会晚期我国掌握冶铜技术,可以使用这种金属;商周时期使用最广泛的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炼史上最早的合金
青铜器铸造辉煌成就的代表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用于祭祀
四羊方尊:商周晚期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我国商代青铜方尊重最大的一件
铁器:西周晚期出现,铁矿分布较广,韧度和硬度高,后来铁器广泛用于生产工具,提升生产力
考点
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铜
我国冶炼史上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西周晚期有了铁器
陶瓷器
陶器
彩陶
黑陶
白陶
唐三彩
是陶器,不是瓷器
产生于唐高宗时期
釉色一般以黄、绿、白为主
作用:陪葬用,造型与人、牲畜、生活用品相关
分布在长安、洛阳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外观:陶器吸水、不透明;瓷器不吸水、半透明
物理构成:陶器的原料陶土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瓷器的氧化铁含量较低,含氧化铝较高
温度:陶器焙烧温度较低(约900度),瓷器必须经过1200-1300度高温焙烧,因此陶器表面一般是无釉、低温釉,瓷器表面是高温釉
瓷器
商朝:出现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青瓷,表面是青色釉
北朝:烧出成熟白痴,瓷胎白色,表面为透明釉
彩瓷
宋代出现彩瓷,在单色瓷上刻印出花纹、或用彩笔在胚胎上面画花纹。
釉下彩:在瓷胎上画好花纹放进去烧即釉下彩。掌握青花瓷,青花瓷是以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钴料燃烧后为蓝色,即青花瓷的色彩,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景德镇,元代出产的青花瓷成为瓷器代表,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主流。
釉上彩:在烧好的瓷器上画,然后再烧,形成釉上彩
五彩:以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为主
粉彩:画法较复杂,有工笔画、水彩画、版画等
珐琅彩:釉上彩中比较精美的瓷器,景泰蓝的正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
宋朝时期五大瓷窑
汝窑:瓷窑之首,主要烧制宫廷的瓷器
官窑:供皇室享用
哥窑:青瓷闻名
钧窑:产品青中带红,钧红,“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对钧窑最好的形容
定窑:烧制白瓷为主
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