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柳永《望海潮》宋词
柳永干谒力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包括内容梳理、手法分析、写作特点、作家作品背景等。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首词和相关知识。其中重要知识均附有附件注解和百度百科链接。
编辑于2020-04-10 16:52:57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注释 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 近似;高下不齐貌。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 高牙: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故称“高牙”。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钱塘繁华 (上片)
概括(点)
地理(空间)
东南形胜
历史(时间)
三吴都会
自古繁华
开篇点题 总领全文
渲染(染)
民居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十万人家(约数)
江潮壮丽
云树绕堤沙
“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卷霜雪
“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 “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 “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正如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所云:“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只是柳永在这里对人的感受没有明言而已。
比喻
天堑无涯
“天堑无涯”,写出了江面的宽阔,也暗示出江潮“吞天沃日”的气势
形胜
富庶奢华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诗人在这里又深入一步,透过那重重帘幕,描写了两个方面: 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只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品的丰富、商业的繁荣; 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披罗着锦。 “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一个“竞”字,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在诗人的笔下,杭州真是民殷财阜,繁华得不得了
都会/繁华
西湖胜景 (下片)
民众安居乐业
湖山秀丽
重湖叠清嘉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点
三秋桂子(时间)
十里荷花(空间)
1.“三秋桂子”照应“叠”二字,写山中桂花。杭州的桂花自来有名,据说是月中的桂树种所生。《南部新书》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十五日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这种传说,给杭州桂花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宋之问《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词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杭州山中的桂子是让人向往的。 2.“十里荷花”,照应“重湖”二字,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芰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苏轼说那里“无主荷花到处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三秋”,从时间着眼; “十里”,从空间着眼。 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染
形胜
民众悠闲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互文
嬉嬉钓叟莲娃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2.“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 3.“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染
权贵潇洒
千骑拥高牙
身份/官威
乘醉听箫鼓
宴酣之乐
吟赏烟霞
山水之乐
总结赞美 (拜谒孙何)
图将好景
首尾呼应
归去凤池夸
赞美孙何
文学常识
词人柳永 (约987—约1053)
称谓
字耆卿
柳三变(原名)
柳七
排行第七
柳屯田
做过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白衣卿相
鹤冲天·黄金榜上 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注释 鹤冲天:词牌名。柳永大作,调见柳永《乐章集》。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黄金榜上”词注“正宫”。 黄金榜:指录取进士的金字题名榜。 龙头:旧时称状元为龙头。 明代:圣明的时代。一作“千古”。遗贤:抛弃了贤能之士,指自己为仕途所弃。 如何向:向何处。 风云:际会风云,指得到好的遭遇。 争不:怎不。恣:放纵,随心所欲。 得丧:得失。 白衣卿相:指自己才华出众,虽不入仕途,也有卿相一般尊贵。白衣:古代未仕之士著白衣。 烟花:指妓女。巷陌:指街巷。 丹青屏障:彩绘的屏风。丹青:绘画的颜料,这里借指画。 堪:能,可以。 恁:如此。偎红倚翠:指狎妓。宋陶谷《清异录·释族》载,南唐后主李煜微行娼家,自题为“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 平生:一生。 饷:片刻,极言青年时期的短暂。 忍:忍心,狠心。浮名:指功名。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二十多岁汴京应试,因擅长写词,初入秦楼楚馆,为乐工、歌妓填词,甚为流行。传入宫中,为皇帝不屑。后写下《鹤冲天》,发泄不满,“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有人举荐,宋仁宗批评道:“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自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才子词人,白衣卿相”自居,往来于风月场,过着狂荡浪子生活,在歌妓中寻知音求安慰。后来改名“永”,才在1034年47岁考中进士。他身后凄凉,相传是有“群妓合金葬之”。
作品
《乐章集》
影响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艺术成就
丰富词调
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人
雅俗并陈
音乐体制
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
创作方向
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
表现手法
①抒情的自我化
②语言的通俗化
③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④结构巧妙
后世影响
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编辑 黄裳:予观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 张端义:①自宣政间,周美成、柳耆卿辈出,自制乐章。②项平斋所训“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扣其所云,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 晁无咎: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矣。 苏轼: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胡寅: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 陈振孙:其(柳永)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叶梦得: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陈师道:(柳永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 ), 王灼:(柳永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俞文豹: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严有翼:(柳永词)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 李清照:①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②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周济: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 陈廷焯: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宋翔凤: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郑文焯:(柳永词)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刘永济:其通俗之作,本代歌妓抒情,自必为此辈所喜闻乐道者,故其所作,传布极为广泛。 夏敬观: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吴熊和:在北宋重声乐的时代气氛中,光靠歌词是难以传之遐迩、雅俗共赏的。(柳永词)是得力于新声,即大量新兴曲调的。
背景
干谒诗
创作背景: 吴熊和《柳永与孙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证》考证此词为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柳永在杭州赠资政殿学士、知杭州孙沔作。孙沔向误作孙何。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写作特色
工于铺叙
典型景物,特色角度,一句一景
描写充分,高度概括,具体形象
善于点染
上片
点
形胜/都会/繁华
染
城市规模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下片
点
重湖叠巘清嘉
染
三秋桂子···嬉嬉钓叟莲娃
巧用夸张
三吴都会
十万人家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千骑拥高牙
或虚或实 均带夸张
菱歌泛夜
羌管弄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