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知识必备,交变电流必考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交变电流
定义: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中性面 φ Δφ/Δt E I 方向 对应值 0 max max max 不改变
垂中面 φ Δφ/Δt E I 方向 对应值 φmax 0 0 0 改变
交变电流变化规律
正弦电流 NBSωSinωt
余弦电流 NBSωCosωt(从中性面开始)
描述交变电流物理量
周期,频率,转速
f=1/T=n
e=EmSinωt
T=2π/ω f=ω/2π=n
ω=2π/T=2πf=2πn
瞬时值
U=UmSinωt
I=ImSinωt⇒F安=BIL
用于计算某时刻F安的大小和判断方向
峰值
Em=NBSω
Im=Em/R+r
Um=R/R+r×Em
电容器所标注的耐压值(击穿电压)
有效值
W交流=W直流(相同时间,相同电阻)I=Im/√2 E=Em/√2 U=Um/√2 (全周期√2,半周期2)
①对于交变电压,没有特殊说明均指有效值 ②交流电表示数均是有效值 ③计算电流做功,热功率,热量均用有效值 ④交流用电器所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均是有效值 ⑤保险丝熔断是有效值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磁感应自感
通直流,阻交流 通低频,阻高频
决定因素
Xl=2πL(自感系数越大,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容抗
反应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Xc=1/2πfl(电容越大,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电容器
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
旁路电容器 (通高频,阻低频)
扼流线圈
低频扼流(通直流)
Xl=2πfl
匝数多,电阻小,对低频有很大的阻碍
高频扼流(扼制高频)
匝数少,L小,对高频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电阻,感抗,容抗
积累电荷对移动电荷的反抗
不通直流,通交流,对交流频率的降低而增大
大小由电容大小和交流频率决定
电能和电场能转化
感抗
由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现象阻碍电流的变化
只对变化电流阻碍
由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流频率决定
电能和磁场能的转化
电阻
自由电荷与不动离子间的碰撞
对直流,交流均阻碍
由导体本身决定,只与温度有关
电能转化内能
电能的输送
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
途径降低输电耗能的两个途径
减小输电线的电阻 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电阻,应当选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还要尽可能增大导线横截面积
减小输电导线的电流 为减少输电电压,同时又要保证用户提供一定的电功率,就要提高输电电压
远距离输电中的各物理量
电压关系:U1/U2=n1/n2,U3/U4=n3/n4,ΔU=IR线=U2-U3
电流关系:I1/I2=n2/n1,I3/I4=n4/n3,I2=I3
p1=p2,p3=p4,Δp=I²2R线=p2-p3
输电导线的功率损失分析
①减小电阻R②高电压③p损=I²Ra
变压器
构造
闭合铁芯
原线圈(接交流电源),也叫初级线圈
副线圈(接负载),也叫初级线圈
原理:互感
电能⇒磁场能⇒电能转化
变压器和两端电压与线圈匝数关系
U1/U2=n1/n2
理想变压器 U1/U2=n1/n2⇒U2=n2/n1×U1,U1=n1/n2×U2⇒I2=n1/n2×I1,I1=n2/n1×I2 p1=p2⇒U1I1=U2I2⇒n1>n2,降压升流;n1<n2,升压降流(p一定)
制约关系
U1电源决定
U2由U1和匝数比决定
I2由U2和负载决定
输入功率p1由输出功率p2决定
I1由I2和匝数比决定
各量的决定关系
频率由输入端决定
电压由输入端决定
功率由输出端决定
电流由输出端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