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是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出版的书。本思维导图是这本书的思维框架整理,以及注释
编辑于2023-08-25 19:46:21 四川省本导图从5个方面梳理了喜剧创作的要点。第一,写喜剧情境就是写情境中的喜剧人物,要突出人物的窘态。第二,写喜剧人物就是写人物的喜剧性格。高级喜剧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暴露性格短板。第三,环境与人物关系本质是环境向人物提出改变自我的要求,而人物拒绝改变。第四,喜剧人物的动作要源自其内在动机,不能为喜剧而喜剧。第五,喜剧可以嘲讽个体,也可以嘲讽群体。
喜剧方法:建立观众的“上帝视角”即在喜剧场面出现之前,该完成的铺垫和交代的信息要给足;喜剧人物可以整体地位、智力、外形等方面低于观众,或者因为自身认知局限而犯错,让观众产生优越感。在组织叙事时,可以给观众提供比喜剧人物更全面的信息,使得观众俯瞰喜剧人物的行动,从而引发笑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有力的喜剧冲突的三个方法:事与愿违、持续加力和忽然泄力。然后提出了喜剧冲突的三个边界,即观众对人物产生同情、人物带动观众开始理性思考和真实的伤害。作者建议在喜剧创作中,要让喜剧人物处于极端的困境,并不断加压,以榨取其最大的窘态;要让观众保持上帝视角,不进行理性思考,以获得最大笑声;同时要避免出现硬伤和教育观众,以及展现真实的血腥和死亡画面。通过控制好这些边界,可以创作出极致的喜剧冲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导图从5个方面梳理了喜剧创作的要点。第一,写喜剧情境就是写情境中的喜剧人物,要突出人物的窘态。第二,写喜剧人物就是写人物的喜剧性格。高级喜剧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暴露性格短板。第三,环境与人物关系本质是环境向人物提出改变自我的要求,而人物拒绝改变。第四,喜剧人物的动作要源自其内在动机,不能为喜剧而喜剧。第五,喜剧可以嘲讽个体,也可以嘲讽群体。
喜剧方法:建立观众的“上帝视角”即在喜剧场面出现之前,该完成的铺垫和交代的信息要给足;喜剧人物可以整体地位、智力、外形等方面低于观众,或者因为自身认知局限而犯错,让观众产生优越感。在组织叙事时,可以给观众提供比喜剧人物更全面的信息,使得观众俯瞰喜剧人物的行动,从而引发笑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建有力的喜剧冲突的三个方法:事与愿违、持续加力和忽然泄力。然后提出了喜剧冲突的三个边界,即观众对人物产生同情、人物带动观众开始理性思考和真实的伤害。作者建议在喜剧创作中,要让喜剧人物处于极端的困境,并不断加压,以榨取其最大的窘态;要让观众保持上帝视角,不进行理性思考,以获得最大笑声;同时要避免出现硬伤和教育观众,以及展现真实的血腥和死亡画面。通过控制好这些边界,可以创作出极致的喜剧冲突。
《自私的记忆》读书笔记
本书介绍
《自私的基因》是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书,主要讲述进化的基因学原理.
他在书中提出“自私的基因”来表达基因中心的进化论观点,能够解释生物体之间的各种利他行为。
本书还创造了模因(觅母)一词,用以表示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的基本单位,提出“自私”的复制机制同样适用于人类文化。
道金斯认为,能够帮助生物体存活并繁衍的基因组合也就增加了基因本身被传播下去的可能性,而最终胜出的总是基因。
本书在30周年纪念版中被道金斯认为书名给读者留下了不恰当的印象。
第1章 为什么会有人呢?
探讨了进化论中类群选择理论的争议性,以及对于个体自利行为的解释。作者认为,基因是自利行为的基本单位,而不是物种或群体。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人类道德中的利他主义在不同层面上的争议,以及对其他物种的态度和保护。
第2章 复制因子
探讨了原始汤中的复制因子分子如何通过竞争和自然选择的过程不断进化和改进,以适应环境和提高生存能力,最终演化成为现代生命的基础——基因。文章强调了进化是一种偶然发生的过程,而不是有意识的行为,同时也提到了进化的三个关键特性:稳定性、生育力和复制准确性。
第3章 不朽的双螺旋
探讨了自私基因理论对性的进化的解释。性和染色体交换是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变化的一种方式,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性的存在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但从自私基因的角度来看,性活动也就不那么难以解释了。基因库只是基因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新汤,现在基因赖以生存的方式是,在不断地制造必将消亡的生存机器的过程中,同来自基因库的一批批络绎不绝的伙伴进行合作。
第4章 基因机器
生存机器之间的联络方式可以类比为动物的行为,包括鸟儿的鸣唱、蜂群的舞蹈和人类的语言等。这种联络方式可以通过间接影响其他生存机器的行为来提高自身基因的利益。然而,有些生存机器会利用其他生存机器的性欲或模拟其他昆虫的外貌来欺骗。这表明,联络信号中掺杂了某种欺诈的成分,因为所有的动物在相互交往时至少要牵涉某种利害冲突。
第5章 进犯行为:稳定性和自私的机器
讨论了基因在基因库中的相互作用和自然选择的过程。通过赛艇队员的类比,说明了基因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对于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文章还讨论了基因库的形成和进化上稳定状态的选择,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个体和种群的行为。
第6章 基因种族
基因自私的理论认为,个体的自身利益甚至比兄弟姐妹的利益更为重要。在亲属选择行为中,除了亲缘关系指数以外,还要考虑“肯定性”的指数。父母/子女的关系从遗传学的意义上说,并不比兄弟/姐妹的关系来得密切,但父母之爱却大得多,因为父母更容易识别自己的后代。在实际生活中,父母之爱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利他行为同样是亲属选择的例子。
第7章 计划生育
讨论了动物个体如何根据预兆调节其生育行为,以及自私基因理论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文章认为,动物个体会根据对个体密度的估计而降低其窝卵数,而自私基因理论则能够解释动物个体的自私行为,包括炫耀性展示等现象。最后,文章提出了在家庭内部的利害冲突问题,包括母亲对子女的偏爱等。
第8章 代际之战
自私的基因理论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遗传学上的不对称现象,因此不能以此作为论据。亚历山大的论点以及将其颠倒的说法都属于因站在个体的观点上看问题而背离真理。正确的观点是站在自私的基因的角度看进化现象,而青少年个体的基因如有胜过亲代个体的能力就被选择,反之亲代个体的基因如有胜过青少年个体的能力就被选择。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不可否认的不对称性,但最终的结局往往是子代企求的理想条件与亲代企求的理想条件之间的某种妥协。
第9章 两性战争
探讨了进化中的两性差异,如雄性个体的炫耀行为和多样的交配策略。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人类社会中的一夫一妻制和性的炫耀行为等特点,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和解释。
第10章 你为我搔痒,我就骑在你的头上
讨论了相互利他行为在进化中的作用,以及不同策略在种群中的竞争和演化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证实了斤斤计较的策略是一种进化稳定策略,而骗子也是ESS。文章还提到了清洁工鱼的共生现象,以及人类心理特征与欺骗、反欺骗机制的进化相关性。
第11章 觅母:新的复制因子
讨论了觅母对人类文化特性的进化和生存价值的影响。觅母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和榜样等方式传播,促使人们盲目信仰,如爱国主义、政治和宗教上的盲目信仰。觅母和基因常常相互支持、相互加强,但它们有时也会发生矛盾。人类可能还有一种非凡的特征——表现真诚无私的利他行为的能力,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抗拒我们那些与生俱来的自私基因和灌输到我们头脑里的自私觅母。
第12章 好人终有好报
介绍了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针锋相对”的例子。其中包括无花果与榕小蜂之间的关系、海鲈鱼的性别角色转换、以及吸血蝙蝠之间的血液共享。这些例子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合作是最优策略,而“背叛”则会引起报复。同时,这些例子也展示了一些动物的高尚品格,如吸血蝙蝠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第13章 基因的延伸
讨论了“瓶颈”生命循环对生物进化的影响。瓶藻作为一个基因身份的整体,细胞之间合作默契,而散藻植物的基因身份相对模糊,细胞之间不再全心全意互相合作。基因突变使得植物中的细胞不再完全相同,也使细胞不再全心全意互相合作,来制造器官与后代。自然选择选中了细胞,而不是“植物”。本文指出,“瓶颈”生命历史倾向使生物演化为独立而统一的载体,这个理论的三个支持理由可以分别称为“回到绘图板”“准时的时间循环”和“细胞统一”。
第14章 基因决定论与基因选择论
探讨了反对者无法正视达尔文主义选择所蕴含的真实含义的缺陷,以及在讨论亲属选择时,如何隐含地把基因拽进讨论中。文章认为,坦率地面对达尔文主义选择作用最基本的基因本质,是一种好的表述方式,可以避免一些容易诱人上当的推理错误。同时,文章也指出,并不是所有行为模式都必须要有一种达尔文主义的功能,只有适应性行为才需要预先为之假定一个基因基础。
第15章 对于完美化的制约
基因层次上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个体层次上的不完美,例如杂合体优势现象。在有性种群中,基因组是随机组合的产物,导致基因在个体中被平均化。由于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或恶意性,动物常常会犯下错误,尤其是在行为方面。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统计学上的不可预测性,也可能是由于恶意的环境所造成的。这些问题将成为生物学的一个新分支,专门研究操控、军备竞赛和表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