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清朝晚期的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综合性改革运动。它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而基本结束。这场运动是由清朝政府发起的,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国防能力,改革国家机构,振兴国家。这场运动历时35年之久,虽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失败,但是却给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
编辑于2023-08-25 21:39:16 湖北省【内 容】①阶级与国家;②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③国家机构;④政治民主;⑤政党与政党制度;⑥政治参与;⑦政治文化;⑧政治发展;⑨民族与宗教;⑩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内 容】①认识新媒体;②新媒体的技术动力与技术变迁;③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④新媒体用户;⑤新媒体中的数字信息形式及其加工;⑥新媒体信息的组织;⑦新媒体信息的可视化传播;⑧新媒体中的主要社会化媒体形式;⑨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⑩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参考教材】新媒体导论 彭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_彭兰 著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2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并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次全会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份思维导图就像是一把解锁未来发展方向的钥匙🔑,带你一探究竟!
【体系位置】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概论 » 10.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内 容】①国际政治;②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③中国的对外政策;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内 容】①阶级与国家;②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③国家机构;④政治民主;⑤政党与政党制度;⑥政治参与;⑦政治文化;⑧政治发展;⑨民族与宗教;⑩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内 容】①认识新媒体;②新媒体的技术动力与技术变迁;③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④新媒体用户;⑤新媒体中的数字信息形式及其加工;⑥新媒体信息的组织;⑦新媒体信息的可视化传播;⑧新媒体中的主要社会化媒体形式;⑨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⑩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参考教材】新媒体导论 彭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_彭兰 著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2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并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次全会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份思维导图就像是一把解锁未来发展方向的钥匙🔑,带你一探究竟!
【体系位置】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概论 » 10.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内 容】①国际政治;②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③中国的对外政策;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国经济
外国对华商品输出和中外贸易格局的变化
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中外贸易有较大增长。
中外贸易状况不平衡。
中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及其象征。
外资企业发展和买办队伍的扩大
在华洋行(外资商行);
轮船航运业;
船舶修造业;
缫丝和制茶的出口加工工业;
金融和保险业。
买办群体或阶层的诞生,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商办企业的产生
商办企业的出现及数量、特征:
缫丝业占绝对突出地位。
集中于上海、广东两地,尤以上海为最。(四)规模大小悬殊。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第三节 社会变化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和早期工人阶级的出现
中国新阶层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来源:买办商人、传统商人与官僚。阶级特性。
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于外资企业,早于资产阶级,分布高度集中。阶级特性。
维新人士与商战观念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 代表作《盛世危言》。
马建忠(1844-1900)
薛福成(1834-1894)
“商战”观念的提出。
早期改良与维新思想
“国际公法”的传入与影响
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万国公法》的翻译与传播
主权观念的认识与提倡;
文化认同与“西学中源说”;
早期民主与民权观念的认识。
3.洋务运动
第一节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洋务(自强)运动的主要内容:学习外国工业制造技术
具体人物:奕訢、奕譞、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宗旨:自强求富,挽救清朝危机。
代表:总理衙门、海军衙门与湘系、淮系。
思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安庆军械所 (1861年9月) 曾国藩创建 后并入金陵机器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5年) 李鸿章。
金陵机器局 (1865年) 李鸿章 原为苏州洋炮局。
福建船政局 (1866年7月) 左宗棠 又名福州船政局、马尾船厂。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产生
弥补军工业建设的不足而设,“强”与“富”并重,“寓强于富”的方针,创办新式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1872年),李鸿章、盛宣怀。
开平煤矿(1876年),李鸿章、唐廷枢。
电报总局(1880年),李鸿章、盛宣怀。
上海机器织布局(1876年)、李鸿章。
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
加上其余中小型民用企业,涉及航运、采矿、电信、铁路、纺织、冶炼等领域。
官督商办制度: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维持。
近代陆海军建设
清朝新式军队,始于1862年的天津练兵。“练军”:聘外国军官(英、法等),习用洋枪等西式武器,改用西洋阵法。
各地练兵。
京津:崇厚,神机营洋枪队;
奕譞与李鸿章,经营天津练兵事务;
新式水师:购买外国轮船,建立海军。
北洋水师
南洋水师
福建水师
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
各类学堂的兴起:“无系统学堂时期”(《清史稿》语)
京师同文馆,1862年。
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后并入1869年新设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
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台湾西学馆、珲春俄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
派遣留学生
容闳,耶鲁大学留学归国,推动曾国藩、李鸿章发起派遣留学美国活动。
近代新闻报刊的兴起
《万国公报》(前身《教会新报》)
《申报》《格致汇编》
《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
译编和出版西学书籍
传教士的组织与活动
马礼逊在澳门。
上海墨海书馆,1843年,伦敦会麦都思。
广学会与益智书会。
新式学堂(馆)的译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