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5.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各方面加强对华侵略,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空前危机。面对内忧外患,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倡导救亡和变法,但由于维新派的软弱和顽固势力的强大,维新运动失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更加激烈,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但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编辑于2023-08-26 23:21:38 湖北省【内 容】①阶级与国家;②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③国家机构;④政治民主;⑤政党与政党制度;⑥政治参与;⑦政治文化;⑧政治发展;⑨民族与宗教;⑩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内 容】①认识新媒体;②新媒体的技术动力与技术变迁;③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④新媒体用户;⑤新媒体中的数字信息形式及其加工;⑥新媒体信息的组织;⑦新媒体信息的可视化传播;⑧新媒体中的主要社会化媒体形式;⑨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⑩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参考教材】新媒体导论 彭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_彭兰 著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2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并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体系位置】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概论 » 10.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内 容】①国际政治;②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③中国的对外政策;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体系位置】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概论 » 9.民族与宗教 【内 容】①民族与宗教的涵义;②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③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内 容】①阶级与国家;②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③国家机构;④政治民主;⑤政党与政党制度;⑥政治参与;⑦政治文化;⑧政治发展;⑨民族与宗教;⑩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内 容】①认识新媒体;②新媒体的技术动力与技术变迁;③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④新媒体用户;⑤新媒体中的数字信息形式及其加工;⑥新媒体信息的组织;⑦新媒体信息的可视化传播;⑧新媒体中的主要社会化媒体形式;⑨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⑩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参考教材】新媒体导论 彭兰 高等教育出版社_彭兰 著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历史。这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2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并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体系位置】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概论 » 10.国际政治与世界格局 【内 容】①国际政治;②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③中国的对外政策;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体系位置】政治学与行政学 » 政治学概论 » 9.民族与宗教 【内 容】①民族与宗教的涵义;②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③中国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参考教材】政治学概论 第2版 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用范围】本科学习;考研 个人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我会修改后更新;可以导出PDF或图片、或根据需要修改使用。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
反教会斗争的高涨
近代教民冲突与教案问题
1897年11月,山东巨野教案
当年,德国借教案占领胶州湾
1898年,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德国正式租借胶州湾。
反洋教的局限性:排斥异端与盲目排外。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外国教会势力在华北地区的增长。
自然灾难问题。
华北的民间组织与民间教门问题。
义和拳、义和团的发端与发展。
义和团的旗号:“扶清灭洋”的形成。
义和团的早期斗争。
义和团运动高潮的形成
清政府政局与对外国态度的变化:
大阿哥事件
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山东巡抚的人事更迭问题。
义和团在直隶、京津一带的扩张与清政府的应对问题。
第五节 庚子事变与《辛丑和约》
清政府和战难决与“宣战”诏书
各国驻华公使对义和团的态度
英、法、德、美的联合照会
廊坊之战
清廷内部战与和的分歧
御前会议
宣战诏书
京津沦陷与清廷仓皇出走
6月17日,大沽炮台失陷。
7月14日,天津陷落,天津城临时政府(都统衙门)的成立。
清朝主和派许景澄、袁昶、徐用仪、立山、联元先后被杀。
8月14日,慈禧太后携光绪帝“暂避”。
8月15日,北京沦陷。
联军扩大侵华战争与俄国侵略东北
联军的“远征队”。
联军向南(保定)、向西(山西)的进攻。
沙俄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出兵东北。
《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东南互保
盛宣怀与东南互保问题。
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北总督张之洞等人的态度。
长江流域的外国势力与利益问题。
《东南保护约款》的内容与谈判。
东南互保局面的政治意义。
《辛丑和约》的签订与影响
李鸿章、奕劻与联军的议和谈判。
外国列强的议和条件。
议和大纲的内容与条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李鸿章、奕劻为代表)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国签订《辛丑各国和约》(习称《辛丑条约》)。
《辛丑和约》的12款内容和19附件。
《辛丑和约》的历史影响。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清政府的政治走向问题。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5.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
第一节 列强瓜分狂潮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战后大借款与列强掠夺利权
赔款、外债与近代中国利权问题
债权国能够享有中国各项政治、经济特权
各类借款与外债的形成
列强争夺铁路、矿山利权的条约与活动
帝国主义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外国资本加紧控制中国经济
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与金融网的形成。
英国汇丰银行
外资银行的投资与利润。
外资在华投资产业:工矿、运输、电信、棉纺织业。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5年,清朝“恤商惠工”的上谕。
1898年,总理衙门《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民族资本丝、棉纺织业
民族资本面粉工业
民族资本船舶修造业
民族资本采矿业、轮船运输业。
第二节 维新运动的开展
康有为与维新运动的理论准备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康有为的讲学活动和著述
公车上书与维新运动的开展
康有为的上书活动
维新志士的群体与分布
新学书报:《国闻报》、《时务报》等
学会组织:强学会、南学会等
清朝官吏的响应问题
维新与守旧的论争
兴民权与设议院的新论
张之洞《劝学篇》的出庐
湖南《翼教新编》的议论
维新志士的回应
严复、梁启超、汪康年、唐才常等
维新思想的发展、传播与影响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高潮和失败
百日维新
1897年冬,因德国强租胶州湾事件,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上清帝第五书》)。
康有为与光绪帝关系的改变。
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
系列变法的上谕、举措与落实、反响。
科举改革与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戊戌政变
帝党与后党问题
翁同龢开缺问题
荣禄外调署理直隶总督,统领北洋三军
军机四章京、礼部六堂官事件
衣带诏真伪问题与袁世凯告密问题
外国人与戊戌变法
政变的爆发与结局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失败的原因: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变法是否民族资产阶级所推动?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连续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