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曾国藩传
曾国藩,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他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曾国藩
荣辱历程
7次科举完成进入仕途目的
父曾麟书,走了一万一千九百里 国藩五千里,秀才—举人—进士
仕途的绝佳起点:朝考进入翰林
翰林院检讨; 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为翰林院侍讲;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升为内阁学士; 道光二十九年(1849),升为礼部右侍郎。 清朝的官制一共是“九品十八阶”,每一品级有从品和正品之分。从官阶上看,他从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升迁到礼部侍郎的正二品,用他自己在家书中的一句话说,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个升官速度,创造了道光朝的纪录。清代巡抚也是正二品,也就是说,曾国藩工作不过十年,就做到了“省部级”
实权:礼部右侍郎
江西乡试正考官—而后母亲去世
出山—团练之名创建湘军
首战胜出获湖北巡抚—火速收回
得罪咸丰,回家守制三年—夺走兵权
蛰伏两年:脱胎换骨 二次出山:入川督军
攻打安庆获两江总督:管辖江苏 江西 安徽
慈禧宫廷政变—仕途顺遂
自剪羽毛,裁湘留淮,去职曾国荃
升任直隶总督,处理天津教案
缺点
从小学习方法错误:死记硬背 入翰林,心浮气躁 好动不好静 爱看杀人 生活不规律
为人傲慢 修养不够 脾气暴躁 自夸自大
三十而立:立志“圣人”
圣人之基:写日记(反省自己)
自我完善:注重细节,完善性格
他人监督:传阅日记,朋友点评监督
与之联系密切的人
门第悬殊而后一拍即合:胡林翼
恩怨:左宗棠
接班人:李鸿章
九弟:曾国荃
敌人:何桂清
忘恩负义:沈葆桢
挫折
第6次科举落了榜,还被学台“悬牌批责”文理欠通
初入翰林:才疏学浅,带有鄙俗之气,增加了他的自卑与焦虑
道光年间从外部看,鸦片战争让中华帝国臣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颠覆性的打击。从内部看,腐败已经渗透了帝国机体的每一个细胞,四肢五脏,无不腐烂,一场翻天覆地的大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正在酝酿之中 初入官场,雄心勃勃,奈何于事无补
“藏拙示仁”“藏拙示孝”的咸丰皇帝登基,官场愣头青得罪咸丰 直言批评皇帝。他上了一道惊世骇俗的《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锋芒直指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打仗这么久,连地图都没有。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三是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得罪因鸦片战争而出名的琦善 第二个被曾国藩得罪的,是大学士赛尚阿。赛尚阿也是朝中重臣,做过文华殿大学士,还一度当过首席军机大臣。 三是得罪同僚:在奏折中把所有的官员都骂了一顿,说京官办事退缩、琐屑,外官办事敷衍、颟顸,科道官员也没有一个人敢对皇帝上直言
长沙之辱:成为众矢之的,差点被官痞杀了
湘军首战惨败,第一次自杀
攻打太平天国:九江大败,差点成为战俘,第二次自杀
自我管理
敬:整齐严肃 无时不慎
静坐:每天静坐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论遇到任何问题,绝不改变。而且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谨言:就是时时警惕不乱说话,每句话都要慎重。
养气:培养真气,浩然正气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节欲,就是节制欲望,说白了,就是节制房事。节饮食,吃饭也要有节制。这是养生的办法。
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练字:每天早饭之后,要写半小时的字。
改变
戒烟
戒色
夜不出门
不与人吵架
有恒
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