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概述
详细的审计概念和简略的审计计划,请享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审计
第一章 审计概述
1 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
01审计的产生
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和发展应归结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审计方法: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注册会计师巨大作用
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起源
我国审计起源于西周且宋朝最早出现”审计“一词
西方民间审计起源于意大利合伙制
02审计的定义
审计的用户(谁需要审计?)
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审计的目的(为了什么?)
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法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保证程度(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注册会计师应当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独立性和专业性(凭什么?)
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审计报告(审计的最终产品是什么?)
审计报告就是注册会计师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03保证程度
合理保证
财务报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其他鉴证业务
有限保证
审阅
无需提供保证
提供相关服务时
04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
审计监督体系
政府审计
内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两者区别
目标和对象不同
标准不同
经费和收入来源不同
取证权限不同
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05职业责任和期望差距
06审计报告和信息差距
2审计要素
01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注册会计师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预计使用者
02财务报表
03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04审计证据
定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必要信息
特征
累积性
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
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之相矛盾的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
05审计报告
3审计目标
01审计总体目标
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02认定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03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
4审计基本要求
01遵守审计准则
02遵守职业道德守则
03保持职业怀疑
04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5审计风险
01重大错报风险
02检查风险
03检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
04审计的固有限制
6审计过程
第二章 审计计划
1初步业务活动
01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02审计的前提条件
03审计业务约定
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策略
01总体审计策略
02具体审计计划
03两者关系
3重要性
01重要性的含义
02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03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