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管12营运资本管理
注册会计师PCA考试——财管12营运资本管理,内容包含管理策略、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短期负债管理。
据环球网校武立叶老师课件编排,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十二、营运资本管理
管理策略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二、三、四节解决持有多少、如何管理的问题)-流动负债(五节筹措决策)
资产表示经营性的流动资产; 策略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
投资策略
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比例低——激进型的投资(风险高,短缺成本高、持有成本低)
与激进型营运资本投资策略相比,适中型营运资本投资策略的持有成本较高,短缺成本较低
比例高——保守型的投资(风险低,短缺成本低、持有成本高)
最优投资规模
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最优
筹资策略
匹配融资好,但做不到
保守融资,风险低、成本高
激进融资,风险高、成本低
衡量指标
易变现率=(股东权益+长期债务+经营性流动负债-长期资产)/经营性流动资产
(左下-右下)/右上
淡季时易变现率=1→→适中型;>1→→保守型;<1→→激进型
①
现金管理
收益≥成本,因全年资金需求量必须得满足所以不考虑收益,只要求成本最低即可;本节现金管理是第二层次,指的是现金持有量
持有现金的动机
交易性需求(维持日常周转等)
预防性需求(应付突发性事件)
投机性需求(应对突现的获利机会)
现金持有量小于三者之和
★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成本模型
min(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时最优,此时机会成本(持有成本)=短缺成本
存货模型
4假设→→只考虑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当交易成本(T/C)F=机会成本(C/2)K时最优,此时C=(2TF/K)½
初始现金持有量C,总现金需求量T,每次现金转换成本F(每次变动订货成本),机会成本率K(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机成变储K
②
随机模型
同存货模型只考虑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但结果较保守
将每日现金持有量控制在高低限之内,H=3R-2L(三心二弟),R为回归线
有价证券是现金的替代品→→交易成本
应收账款管理
账龄分析表
可以确定逾期应收账款
(Δ收入-Δ变动成本-Δ固定成本)-(Δ机会成本-Δ收账费用-Δ坏账损失-Δ现金折扣)>0,即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0,也可以认为是ΔEBIT>0
决策:收益≥成本
应收账款的功能
增加销售、减少存货
收益的增加=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收益
应收账款的成本
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等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全年销售额/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成本
③
信用政策
是指企业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用标准
信息来源(内部执行信用申请、还款记录,外部财务报表等)
信用的定性分析(5C信用评价,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信用的定量分析(流动性和营运资本比率等)
信用条件
折扣条件(5/10、N/30,表示10天内付款获得5%的优惠,付款最后期限是30天,此时无优惠)
存货管理
收益≥成本,因全年存货需求量必须得满足所以不考虑收益,只要求成本最低即可
存货管理目标
保证生产或销售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的成本
取得成本(含订货成本及购置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F1+D/Q×K+DU)+(F2+Kc×Q/2)+(TCs)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不允许缺货TCs为0,与经济批量相关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
当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时最优,此时经济订货批量EOQ=(2KD/Kc)½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存货年需求总量/EOQ 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EOQ/2×存货单价
K(F)的归集:和“每次”相关(生产次数、采购次数) Kc(K)的归集:和“每件”、“储存”相关 比较“全年”成本,比较“相关总成本”
④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
①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要量)对EOQ无影响
②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最大库存量(=Q-Q/p×d)减少
与经济批量相关的成本=变动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1-d/p)
当订货成本D/Q×K=变动储存成本Kc×Q/2×(1-d/p)时最优,此时经济订货批量EOQ=〔2KD/Kc×p/(p-d)〕½
根号内“送出差”,每日送货量p,每日消耗量d
③保险储备B
使缺货损失和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值,对EOQ无影响
缺货损失=每年订货次数×加权平均缺货数量×单位缺货成本;储存成本=数量×单位储存成本
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⑤
短期负债管理
短期负债的特点
经营优势
容易获得,具有弹性、短期借款相比长期的有更少约束性条款,成本较低
经营劣势
风险高,需要持续地重新谈判或滚动安排负债,一般有1-3个月的结清期
商业信用
应付账款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决策(互斥项目优选,净收益=折扣额-利息)
⑥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可以带息,也可以不带息,其利率一般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预收货款(适用紧俏商品及生产周期长造价较高的商品)
应计未付款(使用这些资金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但并不能控制这些账目的水平)
短期借款
信贷额度(银行不承诺必借)
周转信贷协定(承诺必借,信贷承诺费=未使用部分×承诺费率)
补偿性余额(算作存款,提高了实际利率=利息/实际可动用的本金)
借款抵押、偿还条件、其他承诺
收款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贴现法(先扣除利息)
加息法(即等额本息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