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体寄生虫学:线虫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医学中的人体寄生虫:线虫!线虫可以分为蛔虫、蛲虫、钩虫、丝虫、旋毛虫等,本思维导图将逐个介绍它们的形态、生活史、致病、病原学检查、流行、防治原则等,带你吃透这部分知识。欢迎进来阅读学习呀!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下图整理了药理学总论部分笔记,供大家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线虫
蛔虫
形态
形态,成虫圆柱形,卵圆形,雌大雄小,離虫尾瑞尖直,雄虫尾向腹面卷曲
颜色
棕黄色或黄褐色
内含物
卵细胞、幼虫、屈光颗粒
卵壳
厚而透明
生活史
虫卵外界土壤发育,幼虫-人体内移行,成虫-小肠内寄生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肛周产卵
致病阶段,成虫
致病方式
自体感染
肛-手-口
逆行感染
异体感染
误食虫卵
致病
幼虫
化学性损伤
超敏反应
机械损伤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蛔虫性肺炎
成虫
掠夺营养
损伤肠粘膜
并发症
胆道蛆虫症、组虫性胰腺炎、虫性阑尾炎、肠穿孔机槭性肠梗阻司
病原学检查
直接涂片法
饱和盐水浮聚法
流行
雌虫产卵量大
粪便管理不当
个人卫生习惯
虫卵抵抗力强
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
防治原则
驱虫防治
阿苯达唑
粪便管理
健康教育
蛲虫
1.成虫乳白色,细小
雌虫大小8~13mm,中部膨大,尾端细长,生殖系统为双管型;
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生殖系统为单管型。头端角皮膨大形成头翼。
虫卵
虫卵无色透明,外形不对称,一侧扁平,一 侧稍凸。 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壳内细胞多已发育至蝌蚪期。
寄生部位:人体的盲肠和阑尾
雌虫产卵部位:宿主肛周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致病阶段:成虫
透明胶纸法(首选)
棉签拭子法
生活史简单
感染方式多样化
肛-手-口自体感染
吸入感染吸入咽下
接触感染
切断传播途径
治疗患者,杜绝传染源
集体用药
用药同蛔虫,需多次服用
钩虫
分类
十二指肠钩虫
美州板口线虫
两种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以慢性失血为主要特征的钩虫病。
成虫虫体长约lcm,头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十二指肠钩虫的口囊腹侧缘有2对钩齿,前后向背面弯曲,呈c形
美洲钩虫口囊腹侧缘有1对板齿。前端向背面弯曲,尾端向腹部弯曲,呈s形
腺体
①头腺: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抗凝素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阻止宿主肠壁伤口的血液凝固,有利于钩虫的吸血;乙酰胆碱酶可破坏乙酰胆碱,影响神经介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的蟠动,有利于钩虫的附着;
②咽腺:其主要分泌物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及胶原酶;
③排泄腺:分泌蛋白酶,参与虫体消化食物等功能。
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卵内已含有4~8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杆状蚴
有口孔,能进食
丝状蚴
口孔封闭,不能进食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方式:皮肤、口(十二指肠钩虫)
移行:皮肤循环→肺→咽→小肠
寄生部位:小肠
致病阶段:主要是成虫
幼虫所致疾病钩蚴性皮炎、 呼吸道症状。
成虫所致
消化系统症状
贫血
消化道出血
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
直接涂片法(简单)
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有关。
人兽共患病,猪及一些肉食类动物可作为转续宿主。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消灭传染源
钩蚴性皮炎-噻苯咪唑内服或局部用药
驱虫一甲苯达唑、 阿苯达唑等
纠正贫血补铁、VB
加强粪便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
丝虫
旋毛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