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葡萄生态学
葡萄生态学,关于葡萄生长,希望能带给您帮助。
编辑于2020-04-27 09:45:00葡萄生态学
葡萄生态学的内容和任务
绪论
生态学及葡萄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Eco-)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当时认为它是研究动植物及其环境间、动物与植物之间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好学与1895年把ecology一词译为“生态学”,后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我国。
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和许多自然科学一样,源于人类与自然界长期辩证关系发展中总结出的规律,伴随植物学、动物学、地学、土壤学等相关科学的发展,逐步成长、完善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葡萄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葡萄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我国唯一以单一果树树种为对象的生态学课程。具体涉及生态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生态因子对葡萄生长发育的作用、生态因子对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等。从学科特点来看,葡萄生态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又是与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的课程。葡萄原料是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基础,而良好的生态条件是获得优质安全的原料、酿造不同风格葡萄酒的基础。但是该课程涉及的基础广泛,概念繁多,综合了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课程的知识,在教与学过程中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环境条件的基本概念
环境的划分
环境(environment)
环境(environment):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 按照环境的主体,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植物环境。 按环境的性质,分为自然环境、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 按照环境的范围,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体内环境。
区域环境(地区环境)
区域环境(地区环境):是由各地区环境特点,如江河、海洋、沙漠、高山、平原及寒带、热带等,形成了不同植被类型(如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沼泽及水生植被等)。
生境(habitat)
生境(habitat):指植物个体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因子。
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
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指直接接触主体或与主体某一部分有关的局部环境条件。如根系的土壤环境(又称根际环境),叶面或果面的温度等,农田作物株间行间的小气候状况可看成是一种小环境。
体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
体内环境(inner environment):指植物器官内部环境。如温度、CO2及O2的供应情况对细胞功能有影响。
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 广义的人工环境:包括所有栽培植物,人工驯化及人工管理的森林、草地及自然保护区等。 狭义的人工环境:人为控制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如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地膜覆盖等。可以调节温、湿、光、热服务于生产。
环境因子的分类
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构成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称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变量)
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光能、温度、空气、水分、风、雹、雷电等。
土壤因子
土壤因子:质地、理化性质、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等。
地形因子
地形因子:地表起伏、地貌状况,如山岳、高山、平原、洼地;山地的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动物、植物、病虫害、微生物等。
人为因子
人为因子:人们对自然的利用、改造和破坏。
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基本规律
生态因子的互联性
生态因子的互联性 生态环境是由许多生态因子组合起来的综合体,对植物起着综合的生态作用。没有孤立存在的单一的生态因子,各因子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
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 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生存因子(即光、热、水、气、无机盐等)都是同等重要的,如果缺少其中一个因子,便引起葡萄生长发育失调、甚至死亡。而不能用增加另一个因子来代替。这就是植物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同等重要性的规律。 生态因子对植物所起的作用,虽有大小、强弱之分,但决不存在重要性较大或较小的差异。 生态因子间有补偿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调性。但因子间的补偿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最适定律和限制因子定律
最适定律和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理过程有最大、最适、最小三个基点。 生态因子只有最适量才会对植物产生最佳效果,即最适定律。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当所需要的某一个生存因子强度不足时,就会限制其它因子的作用效果,即限制因子定律。
环境条件的不均一性
环境条件的不均一性 在任何相似或相同的生境中,没有完全相同的生态环境。生境的面积越大,其不均一性的表现越明显。 自然界温度、湿度等因子变化所表现的不均一性,对植物的分布及生长发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同一个葡萄园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异,每个个体不同部位也有差异。
生态因子的地区性变化
生态因子的地区性变化 随着空间的不同,气候、土壤、地质、水文等也均不相同。 随着经纬度、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变化,各生态因子也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本身随着地理位置的移动,也发生一定规律性的地区性变化。 地形、坡度、坡向不同均能直接影响温度、湿度和土质等生态因子的变化。 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葡萄分布、生长发育也发生变化。因此,在栽培上必需考虑葡萄地区性变化的特点,做到“适地适栽”。
生态因子的季节性变化
生态因子的季节性变化 每个生态因子或几个生态因子,对同一植物的每个发育阶段所起的生态作用是不同的,而是随着季节发生变化。 植物对恶劣环境的抵抗性,也是随其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而有变化。 葡萄各物候期对温、水、养分等需要量也在不断变化。葡萄栽培“适期管理”。 葡萄各年龄期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生态因子与葡萄及葡萄酒
1. 相关概念: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体内环境、生态因子
2. 葡萄生态学的任务和目的。
3. 环境的5大因子。
4. 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规律。
5. 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生态因子。
环境因子对葡萄生长影响
气候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气候的相关概念
问题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气候带:根据气候要素(如太阳辐射、温度 等)按纬度而划分的地带 气候型:在同一气候带内或不同气候带内,按照各种气象特征(气温、风、降水)划分不同的气候类型。
问题二: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二:气候是如何形成的? 气候形成三大因素: (1)辐射因素:太阳辐射,能量源泉,最基本因素,分布不均 (2)大气环流:辐射能分布不均,高低纬度或海陆之间有差异,热量和水分得到了交换和调节 (3)地理因素:指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洋流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问题三:什么是气候带和气候型 ?
问题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气:某一地区内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和现象。 气候:指一定的范围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大气的统计状态。 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
我国气候带的温度指标
子主题 1
(1)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海陆性质的差异
●海陆性质的差异 (1)辐射特性不一样 海水反射率低于陆地; (2)热属性不同 热容量(海水大),导热率(海水大); (3)传热方式不同 陆地(分子传导,慢),海水(热交换,快)
●海洋性气候特征
●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温夏凉,秋温高于春温,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迟(2,8),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充沛,分布均匀,冬雨较多。
●大陆性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早(1,7),湿度小,云雾和降水少,多集中在夏季(表4-8)。u
(2)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
●位置
●位置 30°-40 ° N,同一气候带内。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都是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冬夏交替的混合型,是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纬度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季风气候的特点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包括地中海沿岸,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智利中部、南非西南部,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高加索的黑海沿岸等地。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季风气候的特点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风向、冷暖、干湿的季节转换非常明显。
(3)山地气候与盆地气候;
(a)山地气候
(a)山地气候 山地气候:高耸庞大的山地不仅是气流移动的障壁,也受高度和地貌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气候。
●山地各气候因素
●山地各气候因素 太阳直接辐射强,紫外辐射比平地多; 气温比山麓处低,高度增加气温递减; 一定高度以下,云雾和降水比平地多; 风速较大。
●山地气候特点
●山地气候特点 山谷热,山腰坝区暖,山顶寒。
(b)盆地气候
●盆地气候的主要特点
●盆地气候的主要特点 夏季酷热,白天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高于同纬度平原地区或山地。 四川盆地:处于副热带纬度,夏季酷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平原地区,霜期短,生长期长,降水充沛。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准嗝尔盆地:纬度偏北,海拔较高,属于高原(或高山)盆地,远离海洋,水汽少,又被高山阻隔,气候干燥且冷。
(4)草原气候与沙漠气候。
(a)草原气候
●草原气候的特点
●草原气候的特点 夏季温度较高,冬季则随地理位置而不同,有的较暖,有的较冷,一般年降水量250-750mm,以夏雨为主,降水变率大。 草原气候分为温带草原气候(冷草原)和热带草原气候(热草原)。
(b)沙漠气候
(b)沙漠气候 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温带大陆内部水汽难以到达的地区。
●沙漠气候的特点
●沙漠气候的特点:极端干燥;降水很少(0-250mm/年);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如:我国西北地区草原和沙漠分别占陆地总面积的14%和12%。
问题四:中国气候的特点?
(1)季风性气候发达
(1)季风性气候发达 冬季:华北等是西北风和北风;华中和华南为东北风和北风。导致干燥寒冷。 夏季: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导致高温、湿润和多雨天气。西南地区和南海地区盛行西南风,导致湿热、多雷阵雨。 我国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热量和水分配合良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我国季风气候的缺点:旱涝频繁。
(2)大陆性强
(2)大陆性强 一般用气候大陆度(K)表示大陆性 或海洋性的程度。  式中:K为气候大陆度,A为气温年较差, 为纬度, K>50,大陆性气候愈大,大陆性愈强; K 大陆性强的主要特征是气温年较差大(南方、北方);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特征是冬冷夏热,冬季温度低更为突出;我国大陆性气候在降水上的反映是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变率大。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气温:从南到北,有热带(南、中、北)、亚热带(南、中、北)、温带(南、中、北)九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带。水分:由东南到西北,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区域。
小气候
小气候:指小范围地区,由于下垫面的构造和特性不同,在近地气层与土壤上层中出现的特殊气候。 主要影响因素:小地形、小水域、土壤、植被等。 主要类型:农田小气候、保护地小气候、地形小气候、森林小气候、防护林小气候、城市小气候 主要特点:①从空间尺度看,范围很小。②从气象要素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差异都很大;③从小气候规律看,相对稳定。
(1)裸地小气候
(1)裸地小气候 气温:白天:下→上,递减;夜间:下→上,递增。 地温:白天:上→下,递减;夜间:上→下,递增。 空气相对湿度:夜间:相对湿度由地面向上递减。白天:相对湿度由地面向上递增。 风:开阔的裸地,地面风速最小,高度增加,风速递增,到一定高度后基本稳定。
(2)坡地小气候
(3)防护林小气候
(3)防护林小气候 林带防风效应是林带的主要作用。林带宽度对防风有一定效应,4-8行(6-8m)。林带防护距离与林带高度成正比。 林带的温度效应:白天(晴):高;夜间:低;平均差异不大。林带内的果园最低温度高于旷野,防霜冻。 林带的湿度效应:林带内土壤和空气湿度高于旷野。
(4)保护地小气候
(a)玻璃温室小气候
(a)玻璃温室小气候 白天室内总辐射和净辐射均减少,紫外辐射少,昼夜温差增大,气流减缓。温室内总辐射的平均透射率:55%。白天、夜间,温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增温效应主要是“封闭效应”(隔绝乱流交换)。空气湿度大。
(b)塑料大棚小气候
(b)塑料大棚小气候 透光率高于玻璃温室。增温和保温性能低于玻璃温室。增温主要在早春,平均增温1.5-4.1 ℃。 小气候主要影响:物候期、生长发育、果实质量、葡萄酒质量、抗逆性。 一般而言: 南坡的萌芽期比北坡早;山腰早,山顶中,山谷晚;温室比露地早。利用温室提早萌芽,达到提前成熟。在一定的范围内,海拔较高时,果实含糖量增加、果实着色更好,但产量有所下降。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为5-10°)的果实含糖量较高,着色也更好。在风沙比较大的地区建立葡萄园(果园)时,一般应设置防护林带。 气候与小气候特征是葡萄酒产地命名的重要依据。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和历史特征。
气候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光照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光照相关基本知识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向周围放射或输送能量的过程。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吸收并参与光合作用的光谱成分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大致包括0.40-0.70μm波段的辐射。
光照时间=可照时数+曙暮光时间
可照时数
可照时数:日出至日落,白昼的长度(小时),受纬度和季节的影响。
曙暮光
曙暮光: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填空出现的光称为曙暮光。
日照时间长短只和纬度有关,和经度无关。
光照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光照影响葡萄的结果、新梢木质化、果实品质等。
强光照
强光照:有利于植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弱光照
弱光照:有利于营养生长。如葡萄开花期和幼果期遇到长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果实发育停滞甚至落果。
葡萄对光能的利用
(1)光能与葡萄产量的形成
光饱和点
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葡萄光饱和点:32-54千勒克斯;
光补偿点
光补偿点:光强降低至一定水平时,植物光合吸收的CO2与呼吸放出的CO2相等,此时的光强值。Pn=0
葡萄光补偿点:0.5-1.2千勒克斯。
葡萄经济产量
葡萄经济产量: 光合产量=光合面积(叶.cm2)×光合强度[g干物质/(cm2.日)] × 光合时间(日) 生物产量=光合产量-消耗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经济产量
经济产量: 用单位面积上生产的鲜重或风干重或干物质重表示。
决定经济产量的因子
决定经济产量的因子:光合面积、光合强度、光合时间、呼吸消耗、经济系数(光合产物的分配利用)
(2)葡萄的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累积有机物质所含的能量与同一面积上日光能量的比率。
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总干物质量(千焦耳)/同面积上太阳辐射能总量]×100
(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a)扩大叶面积
(a)扩大叶面积:合理密植、树冠结构(V、U、T、Y、H型)、枝叶配置
(b)增强光合能力
(b)增强光合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品种遗传特性、叶片内部表面积(叶内胞间空隙多,同化CO2多)、叶龄、叶绿素含量、环境因素
(c)延长光合时间
(c)延长光合时间:建园时要选好地形、坡向等(既考虑光照,又考虑温度)、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叶片健康。
(d)提高光合产物向经济器官(果实)的分配比率
(d)提高光合产物向经济器官(果实)的分配比率:剪去过于老化的器官、重视夏季修剪。
温度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温度相关基本知识
温度日较差
温度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
温度年较差
温度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
土壤与空气之间、空气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传递和交换
(1)辐射
(2)乱流
(3)对流
(4)平流
(5)相变
三基点温度:
(1)最低温度:植物生长发育停止,但仍维持生命活动。
(2)最适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生命活动最强,生长发育最快。
(3)最高温度:植物生长发育停止,但仍维持生命活动。
温度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葡萄的糖分积累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
(a)气温日变化与葡萄的生长
(a)气温日变化与葡萄的生长 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较低的温度可减少葡萄树体内的营养消耗。
(b)葡萄的糖分积累
(b)葡萄的糖分积累 在一定的范围内,糖分积累与气温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
(2)温度与葡萄的生长发育的关系
不同种类对温度的要求
(a)欧洲葡萄:比较喜欢高温,适宜在夏季干燥、冬季冷凉的气候区栽培。
(b)美洲葡萄:耐夏季的湿热和冬季的低温,栽培范围较广。
(c)东亚葡萄:有些种类耐寒、有些种类耐湿等。
葡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
(3)葡萄生长发育对积温的要求
积温:日平均气温的累积。
在其它因子(土、光、水、二氧化碳、养分等)满足的条件下还应考虑:
(a)温度对葡萄的发育起主导作用;
(b)葡萄开始生长和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
(c)葡萄完成某一发育过程或整个发育过程要求一定的热量累积。
(4)活动温度与活动积温
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高于或等于植物(葡萄)生长发育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10℃
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植物(葡萄)在某一生长发育阶段或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
活动积温的意义
活动积温的意义:表示热量的高低,但包含了对葡萄生长发育无效的部分热量。 式中: X-有效积温 B-生长发育下限温度 ti-B:有效温度 n-完成该生长发育期的天数
作用:品种确定,根据积温可以初步确定某一地区能够栽培葡萄的类型和品种。 为了保证某一品种的良好成熟,栽培地区的积温数值在80-90%的年份内要达到或超过该品种所需要的积温值。
(5)葡萄生物学下限温度
(a)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较多的热量。
(b)多数品种萌芽(春季)的温度是日平均气温稳定的通过10℃。
(c)将葡萄生物学下限温度(生物学零度),规定为10℃。
(6)极端温度与葡萄的生长发育
(a)高温与葡萄的生长发育高温的影响
(i)高温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甚至不能进行。
(ii)高温使气孔开而不闭,过度蒸腾,导致水分亏缺。
(iii)高温加强了呼吸消耗,减少了葡萄树体内的养分积累。
(iiii)秋季较高的温度刺激葡萄过度的营养生长,新梢成熟度差,越冬性差。
气温上升到:38-42℃,葡萄生长停止;
欧洲葡萄在生长期的致死高温: 49.5℃。
日烧是葡萄一种生理病害。
(i)日烧的症状
(i)日烧的症状:A.旺长的枝蔓皮色变褐,并纵裂。B.果穗向阳面,特别是朝西南面的果粒较易受害。最初果面上出现淡褐色、豆粒大小的病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大小约7-8mm的干疤,病斑表面稍凹陷,受害后易遭真菌病害的危害而腐烂。
(ii)日烧的时期
(ii)日烧的时期:浆果硬核期易发生,着色后即较少受害。
(iii)日烧的机理
(iii)日烧的机理:果实在夏季高温期直接暴露于强烈的阳光下,使果粒表面局部温度过高,水分失调以致被阳光灼伤,或由于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争夺水分而使果粒局部失水,再受高温灼伤所致。
(b)低温与葡萄的生长发育
低温伤害的类型:
(i)冻害:0℃以下的低温,使树体组织内部有结冰现象,引起组织坏死变褐呈水浸状。
(ii)冷害:0℃以上的低温对葡萄所造成的伤害。
(iii)冻旱:低温条件下,树体脱水形成生理干旱,导致组织皱缩干枯。
(iiii)雪害
葡萄埋土防寒区域的确定
(i)欧洲葡萄在冬季芽眼忍受的低温-16 - -18℃;根系在土壤温度低于-5 ~ -8℃时即会受冻。
(ii)埋土防寒温度分界带 多年平均冬季最低温度-14 ~ -15℃为埋土防寒的分界线。
湿度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湿度相关知识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湿润程度或水汽含量的物理量,是描述大气状态的物理参数之一。
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1)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强称为水汽压(e)。单位:hpa(百帕)、mmHg。(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时,称为饱和湿空气,这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E)。)
(2)绝对湿度(a):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即水汽密度,(克/米3)。
子主题 1
(3)相对湿度(r):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子主题 1
(4)饱和差(d):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之差。
子主题 1
(5)露点(td):在空气水汽含量和气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温度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露点意义:
(a)气温高于露点,表示空气未达饱和状态;
(b)气温等于露点,表示空气已达饱和状态;
(c)气温低于露点,表示空气达过饱和状态。
蒸发与降水
(1)蒸发
蒸发:水由液态或固态变为水汽进入空气的过程。 蒸腾: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汽化进入大气的过程。 (a)水面蒸发 水分子从液态或固态水的自由面逸出,以水汽形式进入空气的过程。蒸发速度与蒸发面上的饱和差、气压相关。 (b)土壤蒸发 土壤水分以气态形式进入大气的过程。 (c)植物蒸腾 植物体表面→汽化→大气
(2)降水
(2)降水 (a)降水量:从空气中降落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和流入,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的厚度(mm)。 (b)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mm/h,mm/日,mm/y。 (c)降水变率: 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也称降水距平。(绝对变率) 降水距平值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相对变率) {(实际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100% (d)降水保证率:降水量高于(或低于)某一界限的频率总和。
降水种类:
(a)按降水性质分为:连续性降水、阵性降水和毛毛状降水。 雨滴半径小于0.25mm (b)按降水的物态形态分为:雨、雪、雾、雹。 (c)按降水强度分为: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特大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降水强度分级表
降水与葡萄生长的关系
需水量:生产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量,即葡萄在整个生长期或某一发育阶段所吸收的水分总量与该时期所产生的总干物质的比值。 梅雨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不足;葡萄易徒长;花芽形成差;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品质差;土壤通气不畅,根系吸收能力低。
霜、雪、雹害及其预防
(1)霜:温度下降,水汽达饱和,露点在0℃以下时就形成霜。
霜害:引起低温冻害。
预防:(a)园地选择;(b)延迟开花期;(c)改变小气候
(2)雪:在高空中空气的露点在0℃以下,水汽就直接凝结成小冰晶,降到地面就是雪(或冰雹)。
雪害:主要是机械性伤害。
预防:(a)加固葡萄架;(b)防止鼠害
(3)冰雹:严重的机械摧残作用。枝、叶、果伤痕累累;果实失去商品价值。
预防:(a)园地选择;(b)散发催化剂;(c)雹后防病
土壤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土壤的形成与组成
土壤形成的基础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必须含有如下几种成分: (1)土壤母质。土壤形成的基础,是土壤的“骨架”,由风化岩石碎屑组成。 (2)有机质。它是土壤的“肌肉”,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3)水分。它是土壤的“血液”,与农作物的收多收少有密切的关系。 (4)养分。土壤的“粮食”。包括大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等需要量较大的元素,以及铁、锰、铜、锌、硼、钼、氯等需要量较少的微量元素。 (5)空气。 (6)微生物。 由此可见,土壤既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的供应源泉,又是各种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场所。 土壤形成的基础:
矿物
概念: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作用:矿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如:土壤中的K、P、Ca、Mg等矿物元素。种类:3300多种,与土壤有关的有10多种。 (1)土壤中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占绝对优势; (2)土壤中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物的稳定性,石英是极稳定的矿物,具有很强的抗风化能力,因而在土壤的粗颗粒含量较高。 (3)土壤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岩石
概念:岩石是一种或数种矿物的集合体。 分类:根据成因分为三类。 (1)岩浆岩 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后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 (2)沉积岩 由上一代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或与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重新结晶或结晶重新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如:石英岩、板岩。 对土壤的影响: 岩石矿物不同,其组成和结构也就不同,它与土壤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a)影响土壤质地 如:石英、砾岩,抗风化,形成砂粒,质地较粗;玄武岩、页岩,易风化,形成粘粒,质地较细。 (b)影响土壤养分 如:母质中正长石、云母多,则土壤中K多;磷灰石多,则P多;辉石、角闪石、褐铁矿多,则Ca、Mg、Fe多;石英多,则土壤贫瘠。 (c)影响土壤酸碱性 如:石灰岩地区,土壤多偏碱,花岗岩地区,土壤多偏酸
(1)岩浆岩 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后冷却而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
(2)沉积岩 由上一代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重新固积或与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重新结晶或结晶重新排列而形成的岩石。如:石英岩、板岩。
土壤母质
概念:在自然条件下,岩石矿物经风化破碎成疏松的堆积物,叫母质。 类型:根据来源、沉积条件和分布规律。 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基本上未经动力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物。 坡积物:山坡上部风化物经雨水和重力的搬运,在山坡中、下部堆积而成。 洪积物:由山洪搬运至山前平缓地带的岩石风化物。 冲积物:风化物经河水侵蚀、搬运沉积在两岸的物质. 湖积物:湖泊内的物质沉积而成。 海积物:江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入海后受到湖水的顶托沉积于海岸附近,并因海陆变迁而露出海面的沉积物质。 风积物:由风力搬运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土壤母质的形成 风化: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和分解的过程。 (a)物理风化 外力作用使岩石矿物发生崩解破碎,但不改变其组成和结构的过程。 作用因素:温度、温差变化。 作用原理:热胀冷缩、结冰、磨蚀。 作用结果:岩石变为碎霄,形成了疏松的堆积物;增大了表面积,产生了通透性;颗粒大,不具毛管作用。 (b)化学风化 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作用原理:溶解、水化、水解、离子交换、络合和氧化还原等。 作用结果:形成次生粘土矿物,颗粒很细;开始具有吸附性能和具毛管作用;产生了部分易被植物吸收的可溶性养分(如Ca、 Mg、Fe、K等的盐类);提供了土壤保肥保水和供水的物质基础。 (c)生物风化 岩石矿物在生物及其分泌物或有机质分解产物的作用下所进行的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过程。 作用原理: 植物根系生长产生的机械压力,促进了物理风化; 植物、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促进了化学风化(生物化学)。 作用结果:使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作用结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自然界,三种风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土壤的形成过程
成土母质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迁移与转化,形成土壤。
土壤形成因素(成土因素)
(1)母质因素 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和“骨架”,是土壤中植物所需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和生物的作用下,表层逐渐形成土壤。主要表现在机械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2)气候 气候是土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因素:温度和湿度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直接参与母质的风化,水热状况直接影响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物质积累和淋失; (b)控制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养料物质循环的速度。 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不同母质因其矿物组成、理化性质不同,直接影响成土的速度、性质和方向(石灰岩土、红壤土等);母质对土壤理化性质也有很大影响;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的矿物组成也有较大差别;母质层次的不均一性也会影响土壤的发育和形态特征。 湿度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影响土壤中物质的合成、分解和转化。 温度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温度影响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3)生物因素 生物是土壤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主要作用:能量。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 主要影响:生物有创造养分的能力。植物有选择性吸收与集中养分的能力,改善了土壤母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没有生物因素的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过程。 (4)地形 地形是土壤形成的间接因素,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 主要影响:地形对母质起重新分配的作用;如:山地上部:残积母质;坡地:坡积物;冲击平原:冲积物;湖泊周围:湖积物等。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影响水分的重新分配,决定地下水的活动情况。地形影响土壤温度的差异。加快或延缓土壤的发育。 (5)时间因素 时间对土壤形成没有直接影响,但时间因素可体现土壤的不断发展。 成土时间长,受气候作用持久,土壤剖面发育完整,与母质差别大; 成土时间短,受气候作用短暂,土壤剖面发育差,与母质差别小。 土壤年龄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 绝对年龄:指土壤在该地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发育时算起迄今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用年表示。 相对年龄: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 (6)人为因素 干预和改变自然因素;加速土壤形成过程;使土壤肥力朝人们预定的方向发展。 各种因素并非单一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耕作土壤的熟化
(1)改土熟化 农田基建:平整土地、修梯田、改良盐碱地等。 主要目的: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改善不利的农业生产条件。 (2)培肥熟化 主要方式:耕作、轮作、施肥等。 主要目的:定向培育土壤。创造有机质含量高、结构良好、保水保肥、疏松绵软的肥沃土层。
农业土壤的结构剖面
耕作层:15-18cm,是耕作、施肥、灌溉等生产措施影响最强烈的层次。 亚耕层:6-8cm,由于耕作时犁底的机械压力和耕层粘粒淀积而成的。 心土层:地表下30-80cm范围内。 底土层:一般不受耕作、施肥的影响,大多仍保持母质本来的面貌。(生土层)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
土壤矿物质
(1)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1、原生矿物 概念:由地球内部的岩浆直接喷发冷凝而成的矿物。 特点:在风化过程中,矿物的结构和成分未发生变化,只是颗粒的崩解与破碎。 浅色矿物:难风化,含有和释放的矿质营养较少; 深色矿物:易风化,含有和释放的矿质营养较多。 2、次生矿物 概念:原生矿物在风化、成土的过程中,其化学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而新形成的矿物。 特点:成分、结构、性质发生了变化;颗粒小、具有胶体性,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2)土壤矿质土粒 1、土壤粒级 土壤粒级: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及其性质,将土壤颗粒划分为若干等级。特点:同一粒级,土粒大小相近、性质基本一致,不同粒级,土粒大小和性质相差很大。 2、土粒的组成和性质 矿物组成: 砂粒和粉粒:以原生矿物为主,其中以石英最多、其次是原生硅酸盐矿物; 粘粒:以次生矿物为主,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和水云母三类以及铁、铝等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化学性质: 砂粒和粉粒:以石英和长石等原生矿物为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粘粒:以次生硅酸盐矿物为主,铁、钾、钙、镁等的含量较多。 (3)土壤质地 概念:反映土壤土粒大小、比例、组成及其性质的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分为:土壤动物、植物和土壤微生物。 (1)土壤动物 种类:蚯蚓、线虫、蠕虫、昆虫、蚂蚁、蜈蚣等。 数量:在温暖条件下,30万条/公顷(农地) 作用:(1)粉碎、搅动和搬运有机残体,使其与土壤充分混合,增大面积,有利于被微生物分解;(2)翻动和分解有机残体;(3)有的小动物以有机质为食,其粪便、分泌物和尸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之一。 (2)土壤微生物 数量:几亿~几十亿/g(土壤);其中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大。 种类: (a)生物学分类: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 (b)依摄取营养物质的性质及最初来源分为两类 (c)异养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也分为腐生菌、寄生菌两类 作用: (a)有利于有机物质的转化。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矿质),可被植物利用。 (b)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腐殖质—胶体;固氮菌。 (c)代谢产物可以刺激植物的生长。酶、生长素、抗生素等。 (d)净化土壤。分解有毒物质。
土壤有机质
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有机化合物。 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来源:动植物残体、微生物残体和施入的有机肥料;其中高等绿色植物残体占80%以上。 含量:一般耕作层土壤中,表层有机质的含量通常在5%以下。 组成:非腐殖物质;腐殖物质。 非腐殖物质:新鲜的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破坏了最初结构而变成的分散状暗黑色小块,可用机械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占10-15%。 腐殖物质: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再合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占土壤有机质的60%~80%。 主要化学成分: 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 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腐殖质等。 含磷化合物:肌醇磷酸盐、核酸、磷脂、核蛋白、卵磷脂等。 含硫化合物 (2)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矿质化、腐殖化) 矿质化过程 矿质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彻底分解最终释放出CO2 、H2O和能量,所含N、P、S等营养元素在一系列特定反应后,释放成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 有机物质 →微生物→ CO2 +水+矿质元素+热量 矿化度(率):土壤每年因矿质化作用而消耗的有机质(主要指腐殖质)数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一般耕作土壤的矿化率为2~3%。 矿质化的作用: (i)为植物提供速效养分; (ii)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源; (iii)为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准备基本原料。 腐殖化过程: 腐殖化: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织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 多元酚(多酚氧化酶)→醌+氨基酸(肽)→(缩合)→腐殖质单体→(缩合)→腐殖质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的有机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 水田>旱地,粘土>砂土。 主要的腐殖质: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 腐殖质的性质和作用: ①吸附大量的水分子和各种阳离子 黑色胶体物质,巨大的比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 ②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 粘结力、粘着力比粘粒小。 ③促进团粒结构形成 胡敏酸与两价以上的盐基离子形成的盐类不溶于水。 ④是土壤氮素重要的来源。
土壤胶体
概念:一般把直径在1-100nm范围内的物质颗粒,称为胶体微粒。 种类: 无机胶体(矿质胶体):粘土矿物,如高岭石类、伊利石类、蒙脱石类等。 有机胶体:腐殖质、蛋白质及其衍生物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有机-无机胶体。 作用: (1)贮存、供应养分。 (2)保持离子平衡,“酸碱变化不大”。 (3)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酸碱性与缓冲性
土壤酸碱性与缓冲性 (1)土壤酸碱性的概念与分级 概念:土壤溶液中H+和OH-因浓度比例不同所表现的酸碱性质。 H+ > OH-,土壤呈酸性; OH- > H+,土壤呈碱性; H+ =OH-,土壤呈中性。 表示方法:土壤酸碱性通常用土壤溶液pH值表示。pH=-log[H+] 主要决定因素: ①土壤pH值; ②土壤胶体上吸附的致酸离子(H+ 、Al+)的数量; ③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碱性离子(Ca2+、Mg2+、Na+ )的数量。 土壤pH值 土壤酸碱性 4.5-5.5 强酸性 5.5-6.5 酸 性 6.5-7.5 中 性 7.5-8.5 碱 性 8.5-9.5 强碱性 > 9.5 极强碱性 中国:东南酸西北碱,大多数在4.5-8.5 (a)长江以南土壤多数为强酸性或酸性。如华南、西南的红壤、砖红壤和黄壤:pH4.5-5.5 (b)华东、华中地区的红壤:pH5.5-6.5 (c)长江以北的土壤多数为中性和碱性土壤。 华北、西北地区的土壤:pH7.5-8.5;少数强碱土壤:pH10.5 (2)土壤酸性 1、形成(四个途径) (a)水的解离 HOH ↔ H++OH– (b)碳酸和有机酸的解离 生命活动:CO2、H2CO3 H2CO3 ↔ H++HCO3– 有机质分解:有机酸 H+是土壤活性酸的来源。 (c)无机酸的作用 肥料(NH4)2SO4、KCI、 NH4CI等可代换根毛或土粒表面的H+; 硫化细菌和消化细菌将含硫化合物和铵分别氧化为H2SO4和HNO3 (d)土壤胶体吸附性Al3+的作用 Al3+ +H2O ↔ AI(OH)2+ +H+ AI(OH)2++H2O ↔ AI(OH)2+ +H+ AI(OH)2+ +H2O ↔ AI(OH)3 + + H+ 土壤溶液中存在的H+和Al3+是土壤产生酸度的本质。 2、类型 依H+和Al3+的存在形式分为两类。 (a)活性酸度(实际酸度、有效酸度) 概念:土壤溶液中游离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 表示方法:pH值,pH值每差一个数量级,表示H+浓度相差十倍。 它是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对土壤的理化性质、植物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等有直接的影响。 (b)潜性酸度 概念:土壤胶体所吸附的致酸离子(H+和Al3+)所产生的酸度。 它是土壤酸度的容量指标,吸附性致酸离子只有被交换到土壤溶液中时,才能显示出酸度。 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处于动态平衡 吸附性质酸H+和Al3+↔土壤溶液中的H+和Al3+ (3)土壤碱性 产生(三个途径) (a)土壤中碱性盐的水解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Na、K、Ca、Mg)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水解, Na2CO3和 NaHCO3的水解性最强,可使土壤pH达到8.5以上。 Na2CO3 +2H2O ↔ 2NaOH +H2CO3 NaHCO3 +H2O ↔ NaOH +H2CO3 CaCO3 、MgCO3溶解度很小,土壤pH一般在7.8–8.5。土壤因石灰质物质所引起的碱性反应称为石灰反应,这种土壤称为石灰质土壤。 CaCO3 +2H2O ↔ 2Ca(OH)2 + H2CO3 CaCO3 +CO2+H2O ↔ Ca(HCO3)2 (b)土壤交换性钠的水解 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钠达到一定饱和度后,会引起水解,使土壤呈碱性。 (c)硫酸钠被还原产生OH- 碱化度:交换性钠的数量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 碱化度是衡量土壤碱化程度的指标。 5-10%:弱碱化性土壤;>15%:碱化土壤;>20%:碱土 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a)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大多数土壤养分在pH6.5-7.5时有效性较高。 N:pH6-8; P:pH6.5-7.5 K、Ca、Mg、S:pH6-8; Fn、Mn、Zn、B:在酸性下有效性最高。 (b)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 酸性土壤:吸附H+离子多,盐基离子被淋失,不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在碱土中,碱化度大于15%时,土粒分散,结构被破坏,湿时泥泞,不透水,不透气,紧实坚硬。 (c)影响植物的生长 每种植物或品种都对土壤pH有确定的适应范围。 (4)土壤缓冲性(3种) 概念:土壤具有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性能。 (a)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加入土壤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胶体吸附的阳离子进行交换,生成水和中性盐。 (b)弱酸及其盐类的缓冲作用 土壤的弱酸:碳酸、磷酸、硅酸、腐殖酸等。 CaCO3+H2SO4 ↔CaSO4+H2CO3 H2CO3+NaOH ↔ NaCO3+2H2O (c)土壤中的两性物质 如:胡敏酸、氨基酸、蛋白质等。即可以中和酸,也能中和碱。 结论:土壤中胶体物质越多,阳离子交换量越大,缓冲能力就越强;土壤胶体是土壤具有缓冲性的主要原因。
土壤孔性
土壤孔隙:固体颗粒之间能够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 土壤孔隙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方。土壤孔隙包括:孔隙数量、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 土壤相对密度: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多数土壤矿物密度:2.6-2.7g/cm3;一般平均:2.65g/cm3 土壤有机质的密度:1.25-1.40g/cm3 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干土质量。 多数土壤:1.00-1.60g/cm3 ;旱地土壤:1.10-1.50g/cm3 土壤孔隙度 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土壤孔隙度=[1-(容重/密度)]X100% 土壤孔隙度是反应土壤孔隙的数量指标。 一般土壤的孔隙度:30-60%;适宜的土壤孔隙度:50-60% 土壤孔隙的类型 1、通气孔 概念:孔隙直径在0.02mm以上的大孔隙。 特点:充满空气,通气和透水的通道。 通气孔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通气能力和排水性能。 通气孔度:土壤中所有通气孔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表示通气孔的数量。 2、毛管孔 概念:孔隙直径在0.02-0.002mm之间的孔隙。 特点:水分借毛管作用保持在其中; 水分靠毛管引力向各个方向移动; 毛管孔隙的多少决定土壤有效水含量的大小。 毛管孔度:土壤中所有毛管孔隙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表示毛管孔的数量。 3、无效孔 概念:孔隙直径在0.002mm以下的孔隙。 特点:因孔径极小,对水分的吸持力很大,即大于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力。其水分是不能移动的,对植物是无效的。
土壤结构与耕性
土壤结构与耕性 (1)土壤结构性 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壤中的矿质颗粒(土粒)互相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片和土块等团聚体,这种团聚体叫做土壤结构。 类型: 块状结构:土块为不规则的立方体,直径5-10cm。 核状结构:近似于立方体,表面光滑,直径0.5-2cm。 柱状结构:结构体的垂直轴特别发育,纵轴大于横轴。 片状结构:结构体向水平轴发育呈薄片状。 团粒结构:形状近似圆球的小团聚体,粒径为0.25-10mm。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结构2-3mm. 粒状结构:土粒团聚成棱角比较明显,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差,大小与团粒结构相似的土团。 (2)团粒结构 (a)特点与作用 ①多级孔性 ②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③能协调保肥与供肥性能 ④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和耕性 总之,团粒结构可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 (b)形成的条件 ①胶结物质 粘粒、有机胶体等。 ②成型动力 生物:分泌有机质;根系的挤压和分割。 干湿交替:土块不均匀的收缩和膨胀。 冻融交替:在土壤内产生不均匀的压力。 耕作:施肥、破碎和疏松。 (3)创造的措施 ①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 ②正确的土壤耕作 ③合理轮作倒茬,扩种绿肥和牧草 ④合理灌溉 ⑤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土壤耕性泛指耕作时土壤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主要是耕作的难易程度、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耕作的方法: ①深翻:深度大于20cm。 ②浅耕:耕翻深度小于16cm。 ③覆盖: ④免耕:化学药剂除草。 ⑤生草:
土壤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土壤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广,除了极粘重的土壤和沼泽地、重盐碱土不适应其生长发育外,其它各种土壤都可栽植,因为葡萄有强大根系和旺盛的吸收能力,但不同土壤对葡萄生长发育、果实成熟及品质有不同的影响。 (1)成土母岩及心土 在石灰岩产生的土壤或心土富含石灰质的土壤上,葡萄根系发育强大,糖分积累和芳香物质发育较好,土壤钙质对葡萄酒的品质有良好的影响。 如:法国的香摈地区和夏郎得-科涅克地区。母岩疏松或半风化岩石,对葡萄根系生长有利;而紧实的母岩或心土极有害。 (2)土壤厚度和机械组成 土层厚度:土壤土层厚度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干旱地区,深厚的土层可以保蓄大量水分。如在壤土上,170-200mm降水/m(深度),栽培葡萄的土层厚度一般应在80-100cm。 机械组成:主要影响土壤的结构和水、气、热状况。 沙质土:通透性强,夏季辐射强,土壤温差大,葡萄的含糖量较高,风味好。但土壤有机质缺乏,保水保肥力差。 壤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强,葡萄产量高,品质较好。 粘土:通透性差,易板结,葡萄根系浅、生长弱,结果差,有时产量高但品质较差。 砾石土壤:通透性差,保水保肥差。 (3)地下水位 比较适宜的地下水位应在1.5-2.0米以下。 (4)土壤酸碱性 适宜的土壤pH值:6.0-7.0(6.5-7.5) pH低于4-4.5以下,生长显著不良。 pH高于8.3-8.7,开始黄化。 (5)土壤中有害的盐碱 主要是钠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和氯化镁。 (6)盐碱土壤的改良 客土、排水洗盐、施用改良剂等。
土壤的水、汽、热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 水分是保证植物生命的根本: (1)水分是植物本身的组成成分 葡萄浆果的含水量一般为70-80%。 (2)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过程 光合作用;有机质的分解、合成、转化和运输;矿物养分的溶剂;蒸腾、调节体温。 土壤水分的特点: (a)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 (b)存在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c)都是多种无机盐与有机物的水溶液,浓度一般为200-300mg/kg。
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
土壤水分的类型和性质 (1)土壤水分的类型 根据水分受力大小和性质不同将土壤水分分为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四类。 吸湿水:干燥土壤借助土粒表面的分子引力所吸附的大气和土壤空气中的气态水。 膜状水:被吸附在吸湿水外面极薄的一层液态水膜。 毛管水: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由毛管力作用所保持的水分。 重力水:超过田间持水量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大孔隙下渗到根区以下的水分。 根据毛管水与地下水有无联系将毛管水分为两类: (a)毛管上升水(毛管支持水) 地下水随毛管上升而被毛管力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毛管持水量:毛管上升水的最大含量。 (b)毛管悬着水 在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区,自然降水或灌溉后,由于毛管引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上层毛细管中的水分。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2)土壤水分的性质和特点 植物根系的吸水力一般是1.5Mpa。
土壤水分的性质和特点
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
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 (1)质量含水量 土壤中保持的水分质量占烘干土质量的分数,单位用g/kg表示(或%)。 土壤含水量(质量)=[(W-W1)/W1]×100% W代表湿土质量,W1代表干土质量 (2)容积含水量 土壤中水分的容积占土壤总容积的百分率。 土壤含水量(容积)=土壤含水量(质量)×容重 土壤空气含量(容积)=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 已知: W=24.6g, W1 =20.0g,土壤孔度=50%,土壤容重=1.2 计算:土壤含水量(质量)、土壤含水量(容积)、土壤空气(容积) (3)相对含水量 土壤中实际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率。 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质量)/田间持水量]×100% 已知:土壤含水量(质量)=上述,田间持水量=30% 计算:相对含水量=? 在生长季节,葡萄园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宜。 (4)土壤贮水量(蓄水量) 贮水量(mm)=土层(mm)×含水量(质量)×容重 已知:土层=60cm,土壤含水量(质量)=上述,土壤容重=1.2 计算:贮水量=?(单位)
土壤水分的运动
土壤水分的运动 水汽的凝结,主要方式:扩散。运动方向:水汽压高处→水汽压低处;温度高处→温度低处 土面蒸发:土壤水分以水汽状态由表土向大气扩散而散失的现象。 主要方式:扩散。运动方向:土壤表面→大气
土壤水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土壤水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概述 抗旱性:葡萄>苹果、梨、桃。 水分用途:建造细胞、组织和器官,0.2%;蒸腾消耗,99.8%。吸水动力:蒸腾拉力。 (2)葡萄的需水量 一般认为,葡萄每生产1克干物质需要水分120-400ml。 欧洲种:白玫瑰423ml;美洲种:康可421ml;欧美杂种:玫瑰露182-502ml。 (3)葡萄对土壤水分需求的规律 (四个时期) (a)开花前(生长初期—开花前)(Ⅱ):用水较多,相对含水量60-70%。 (b)开花期(Ⅲ):要求土壤水分与植株蒸发量持平。 (c)浆果生长期(花后—浆果开始成熟期)(Ⅳ) :用水量最大,相对含水量70-80%。 (d)浆果成熟期(Ⅴ):用水量少,相对含水量50-60%。 (4)土壤水分缺乏导致葡萄的生长发育不良  相对含水量 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60-70% 根系和新梢生长最快 高于80% 土壤通气不良;土壤温度不易上升; 对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不良 低于35% 新梢和根系停止生长 (5)葡萄园灌水量的确定 灌水量(mm)=hp(B2-B1) h:主要根系分布深度(灌水深度)(mm) p:土壤容重(g/cm3) B1: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 B2:灌水后的土壤含水量 已知:B1=10.0%,B2 =15.0%,p=1.62,h=600mm 计算:灌水量=?(单位)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土壤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特点: (1)土CO2 >空CO2,土O2 (2)水汽,土>空 (3)土壤中有少量还原性气体,如甲烷(CH4)、H2S、H2等。
土壤通气与葡萄生长发育
土壤通气与葡萄生长发育 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影响杂种实生苗的播种和萌芽 种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温度和空气。一般认为:O2>10%,种子萌发; (2)影响根系的发育及吸收功能 通气良好,根系健壮,根毛多,吸收好;O2:9-10%,根系发育受阻; (3)影响养分状况 (4)影响抗病性 O2不足,CO2过多,土壤酸度提高,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的生长。 葡萄园土壤通气性的调整: (1)深耕并施用有机肥料,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2)掺砂改良土壤结构 (3)合理排灌,解决水、气矛盾。 (4)适时中耕
土壤热量
土壤热量的来源
土壤热量的来源 太阳辐射能:地面仅获得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能的10%。 地球内热:是太阳能的十余万分之一。 生物热:主要是有机质的分解放热,作用很小。
土壤的热性质
土壤的热性质 (1)吸热性 土壤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性能。 土壤颜色越深、湿度越大、地面越粗糙,吸热能力越强。 (2)散热性 土壤向大气散失热量的性能。 壤水分越多,蒸发越强,散热越多,土温下降也越快。 (3)热容量 单位土壤(质量或体积)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反应土壤得到或散失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快慢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的多少和土壤质地。
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1)日变化 白天上升,夜间降低; 表层最高温度在正午13时左右, 最低温度在清晨5-6时; 下层温度变化的时间落后于表土,且变幅小; 35-100cm深的土壤,温度变化逐渐消失; 白天,表土温度高于下层, 夜间,表土温度低于下层。 (2)年变化 最高月:7-8月。最低月:1-2月。
土壤热量与葡萄生长发育
土壤热量与葡萄生长发育 (1)影响葡萄根系的生长 葡萄根系开始具吸收功能的温度: 山葡萄:4.5-5.2℃;美洲葡萄:5.0-5.5℃;欧洲葡萄:6.0-6.5℃ 葡萄根系生长:开始生长,12-14℃(欧洲葡萄):最适温度,25-30℃。两个生长高峰: 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下旬-9月下旬。 (2)影响葡萄的扦插育苗 葡萄枝条开始扦插的时间:土壤温度达到10℃以上。 (3)影响土壤养分 多数微生物在土温25-27℃时活动旺盛。 (4)影响浆果质量
【复习题】
一、解释名词
一、解释名词 天气,气候,小气候,日照时数,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能利用率,叶幕层,光合强度,光合效率,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活动温度与活动积温,有效温度与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日烧、冻害、冷害、冻旱,露点、蒸腾,葡萄需水量,土壤酸碱性,田间持水量,相对含水量
二、简答题
二、简答题 1、小气候是怎样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 2、中国气候的特点及其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3、光照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种类之间、新梢生长、果实质量)? 4、光照强度与葡萄光合强度的关系? 5、提高葡萄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及具体农业措施? 6、葡萄主要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基本要求。 7、葡萄糖分积累与气温日较差的关系。 8、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及其生物学意义。 9、不同成熟期葡萄品种对积温的基本的要求。 10、高温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1、低温伤害的主要类型。 12、休眠期和生长期对低温的反应有何特点。 13、葡萄埋土防寒界限温度及其确定的依据。 14、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预防。 15、土壤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6、土壤水分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7、土壤空气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18、土壤温度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污染与无公害葡萄生产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类型
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 来源:工厂、矿山和交通车辆 排放物质:废水、废气、废渣 化学成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醛类、碳氢化合物、氟化物等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烟尘中镉、铬、汞、锌、铅、砷等有毒重金属。
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 来源:有机农药 化学成分:各种有机物质,如:有机氯。 主要危害:果品中残留导致慢性中毒
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 来源:化学肥料 化学成分:亚硝酸等 主要危害:破坏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下降
污染的主要类型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 污 染 源: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机动车排气;工厂毒气泄露。 主要物质:二氧化硫、氟化物、氮的氧化物、臭氧、过氧乙酰硝酸脂 污染现状:煤烟粉尘=100,000,000吨/年,工厂烟尘=11千克/吨煤,有毒物质=400多种/烟尘,严重危害空气的污染物,6类,28种。
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 污 染 源: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农用排水、大气降落物、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 主要物质:镉、汞、铝、砷、铬、铜、锌、镍、硒、酚、氰、氟、 次氯酸、石油、三氯乙醛、丙烯腈、酸、碱、盐类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污 染 源:工业“三废”;农药和化肥。 主要物质:基本同上。
主要污染物质
主要污染物质 (1)二氧化硫 来源:硫酸厂、化肥厂钢铁厂、发电厂 特点:排放量最大;对农业危害最严重。清洁空气中SO2含量:0.35%;工矿业集中的地区:﹥1.00%; (2)氧化烟雾 a、汽车排气,氮氧化物+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臭氧和过氧乙酰基硝酸脂;与空气中粒状污染物混合形成气溶胶,即:光化学烟雾。 b、工厂排气, SO2 +水蒸汽,形成亚硝酸,进一步氧化,以空气中尘埃为凝核,形成硫酸烟雾。氧化烟雾中:臭氧90%;过氧乙酰硝酸脂:10%。 (3)氮氧化物 来源:生物(细菌活动产生);人类(汽车排气)、类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氮毒性最大、燃烧产生NO,通过光化学反应:NO2。NO2+ SO2的混合物,毒性更大。 (4)氟化物 来源:搪瓷厂、玻璃厂、制铅厂、磷矿厂 物质:氟化氢、氟化硅、硅氟酸、氟气、四氟化炭。毒性最大:气态氟化物(氟化氢等)。 (5)乙烯 来源:煤气厂、聚乙烯厂、石油化工厂、汽车排气 毒害:过量有害。 (6)氯气、氯化氰 来源:化工厂、电化厂、制药厂、农药厂 黄绿色气体,具强烈臭味。
污染对葡萄的影响
葡萄园空气污染
SO2
SO2 为害部位:叶片(气孔)、果实 表现症状:轻时叶背气孔出现伤斑;重时叶片失绿,组织脱水干枯;果实:幼果龟裂。
NO2
NO2 为害部位:叶片 表现症状:叶脉间组织邹缩坏死。最初呈水渍状病斑;后褪绿或变褐;最后叶片脱落。
臭氧
臭氧 为害部位:叶、芽、开花、座果 表现症状:叶片黄化,早期落叶;芽的形成和开花受到抑制;落花落果;品质变差;产量降低。
其它污染物
其它污染物 主要物质:HF、HCI、CH2=CH2等 为害部位:叶、枝、果 表现症状:叶片黄化变褐,干枯落叶;幼枝弯曲;落花落果。
葡萄园水质和土壤污染
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 SO2含量高的地区,雨水pH值较低,降水使得土壤酸化。灌溉水本身为废水, pH值较低。
有害物质蓄积
有害物质蓄积 (1)农药 砷剂、铅剂、铜剂等。过量使葡萄中毒,造成早期落叶。 (2)除草剂 含2.4-D的除草剂,过量引起叶缘卷曲,萎缩脱落,新梢先端枯死。
土壤质地破坏
土壤质地破坏 土壤酸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
无公害葡萄生产
控制环境污染--葡萄园地选择
控制环境污染--葡萄园地选择 无公害葡萄园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1、具有生产优质葡萄的气候条件(光照时数、平均温度、7月份平均温度、昼夜温差、降雨量、水热系数等)。 2、远离工业区,尤其是远离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和主干道路。 3、酿酒葡萄园地距离葡萄酒厂或葡萄酒发酵车间较近。 对环境的具体要求: (1)空气环境符合:GB3095-82标准; (2)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总悬浮微粒、氟的含量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农田灌溉用水应符合:GB-5084-92标准; (4)汞、铬、砷、镉、铅、氟化物、氯化物等重金属离子含量应低于万分之一; (5)土壤质量标准,按基地土壤类型,表层土重金属污染物(汞、镉、铅、砷、铬)含量不得超过相应标准; (6)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必须控制在限量以下,尤其是农药DDT和六六六含量不得超过0.1mg/kg。
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葡萄品种选择
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葡萄品种选择 葡萄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符合生产目的和加工方向; 2、优质、丰产,效益高; 3、抗逆性强,尤其是抗病性强,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特别是对葡萄主要真菌病害及虫害有较强的抗性。
控制生产环节污染
控制生产环节污染 葡萄栽培技术:控制产量,增强抗性;控制化学肥料使用量 基本原则: (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生物肥,重视使用磷肥和钾肥。 (2)减少氮素化肥,生长期间不用尿素等氮素化肥,防止肥料分解形成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允许使用的基肥
允许使用的基肥 (1)农家肥:堆肥、沤肥、厩肥、未经污染的泥肥、饼肥,应用时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 (2)绿肥和作物秸秆肥:如苜蓿、草木樨、小冠花、沙打旺、三叶草等豆科和禾本科类植物,是改良土壤、维持生态平衡,清洁又安全的肥料。 (3)商品有机肥:以生物物质、动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 (4)腐植酸类肥料:以草炭、褐煤、风化煤为原料生产的腐植酸类肥料。 (5)微生物肥料:是特定的微生物菌种生产的活性微生物制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微生物活动改善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6)无机肥料: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粉状硫肥(限于碱性土壤使用),石灰石(限于酸性土壤施用)。
允许使用的追肥
允许使用的追肥 (1)葡萄叶面追肥中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 (2)叶面微量元素肥料,以铜、铁、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配成的肥料。 (3)使用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再配加一些腐植酸、藻酸、氨基酸、维生素等配成的肥料。
允许使用的其它肥料
允许使用的其它肥料 (1)不含合成的添加剂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 (2)不含防腐剂的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畜加工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肥料。 (3)所有商品肥料必须是按照国家法规规定,受国家肥料部门管理,经过检验的审批合格的肥料种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葡萄产品质量分级按标准进行,防止二次污染。
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 坚持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3)农药选择 无公害葡萄栽培允许使用的农药 (1)农用抗生素:灭瘟素、春雷霉素、井网霉素、农抗120、浏阳霉素、华光霉素、青虫菌等。 (2)活体微生物农药:绿僵菌、鲁保1号、苏芸金杆菌等。 (3)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苦楝素、鱼藤酮、烟碱、植物油乳剂、芝麻素等。 (4)矿物源农药:硫悬乳剂、石硫合剂、硫酸铜、波尔多液。
无公害葡萄栽培禁止使用的农药
无公害葡萄栽培禁止使用的农药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无机砷杀虫剂、无机砷杀菌剂、有机汞杀菌剂、有机氯杀虫剂,如DDT、六六六、林丹、狄氏剂等。 (2)有机氯杀螨剂:三氯杀螨醇。 (3)有机磷杀虫剂:甲拌磷、乙拌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磷胺等;取代磷类杀菌剂如:五氯硝基苯。 (4)有机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 (5)化学除草剂:除草醚、草枯醚等各类化学除草剂。
控制采后及流通环节污染
控制采后及流通环节污染 防止果实二次污染 防止葡萄在保鲜处理、运输、贮藏及销售过程中的污染。 (1)选用天然生物制剂、中草药浸提液或低毒多抗霉素,对果品进行保鲜、防腐处理及包装用品、仓库的消毒,如:野菊花、艾叶浸出液,推广使用辐射处理和短高温处理; (2)若采用SO2释放剂做保鲜剂,其残留量应控制在10mg/L以下。
绿色食品的认证
绿色食品的认证 (1)国家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审批和认证:由专门机构负责。 (2)各生产单位申请,在经过专门的环境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审核,并对葡萄和葡萄加工产品进行质量和卫生检查后上报农业部进行终审。 (3)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与生产单位签约,并颁发专门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同时向全国发布通告予以确认,即成为无公害、无污染绿色食品。
【复习题】
一、解释名词
一、解释名词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二、简答题
二、简答题 1、主要污染物质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SO2、NO2、臭氧、 HF、HCI、CH2=CH2) 2、污染对葡萄园水质和土壤的影响。 3、无公害葡萄园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4、无公害葡萄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 5、无公害葡萄生产严禁使用的农药。 6、无公害葡萄生产的基本思路。 7、葡萄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思路。
葡萄生态区域化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的概念与意义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的概念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的概念 葡萄与葡萄酒种区域化是根据葡萄品种特性及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划分葡萄栽培与葡萄酒种生产的地理(或行政)区域,确定不同地区应发展的葡萄品种和葡萄酒种。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的的主要内容: 确定葡萄栽培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的气候区域界限; 确定葡萄冬季需要埋土防寒的地域界限; 确定适合于不同气候区域发展的葡萄品种与葡萄酒种。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应考虑的生态因素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应考虑的生态因素 气象学:包括降水量、温度、日照,构成气候; 地貌学:包括海拔、坡度、坡向,构成地势; 土壤学:包括土壤结构、粒度、硬度、厚度、矿物质等。 水文地质学:包括地下水资源等。
葡萄与葡萄酒种区域化的意义
葡萄与葡萄酒种区域化的意义 指导葡萄商品化生产基地建设;指导生产具有地理标志的优质葡萄酒(地域品牌);指导生产具有年份标志的葡萄酒。
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指标
单因子指标:平均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 双因子指标:光热系数、光温系数、水热系数、水热值、温度-纬度指数 多因子指标:土壤气候指数、温度-光照-降雨指数、生物-土壤-气候指数
平均温度
澳大利亚学者库姆(Coombe)用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作为一级指标,并参照活动积温将澳大利亚划分为5个葡萄栽培区。
澳大利亚葡萄栽培区域的划分
活动积温
前苏联学者达维塔雅(1948)首先提出以活动积温为主的区域化理论。 他认为:香槟酒、佐餐酒、白兰地适于在夏季比较凉爽的地区,浓甜葡萄酒和耐运鲜食葡萄要求较高的温度,葡萄干对热量的要求最高,并对采收前后的降雨非常敏感。 
葡萄和葡萄酒产地的农业气候指标(达维塔雅)
① 指大气降水或相当的灌溉水量。
② 包括采前一月和采后一月的降水量。
有效积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Winkler(1944)提出以4-10月葡萄生长期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基础,将加利福尼亚州葡萄产区划分为5个气候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葡萄产区划分
法国学者Huglin(1986)借鉴了Winkler的热指数,改用4—9月的有效积温,将法国的葡萄栽培区划分为5个气候区。
葡萄栽培北界地区分级
Boubls于1990年利用生长季的有效积温,对葡萄栽培的北界地区进行了适宜性分级,结果如表6。
葡萄的栽培区域划分
冷凉区主栽品种:琼瑶浆、黑比诺、霞多丽等; 暖和区主栽品种:歌海娜、西哈、增芳德等; 暖热区主栽品种:雷司令、赤霞珠、赛美蓉、索味浓等。
光热系数
光热系数 法国学者布朗纳(Branas)综合温度和光照两个因素,提出了[I(Rt)]光热系数理论。 I(Rt)=X•H×10-6 式中: I(Rt)—光热系数 X—日平均气温高于10℃时期的温度总和 H—同时期的光照持续的小时之和。 据计算,在法国I(Rt)值变化于2.95—6.70之间,而将2.60作为区划的临界值,当I(Rt) Branas提出不同成熟期对光热系数的要求: 早熟品种 2.6-2.8;晚熟品种 大于4.5
光热指数
光热指数 另一法国学者于格兰(Huglin,1978)提出用光热指数(IH)来衡量葡萄适栽度的方法。 IH=∑[(Tmj-10)+(Txj-10)]•K 2 式中:IH—光热指数 Tmj—大于10℃的日均温 Txj—同时期的日最高温 K—日长系数 于格兰认为,IH值的内限为1500,外限为2400,超过此限的地区为不适宜栽培区。
不同葡萄品种达到所需的IH值(Huglin,1986)
几个葡萄产区IH与I值的比较(Huglin,1986)
于格兰研究了几个著名葡萄产区,总结了光热指数(IH)与光热系数(I)。
水热系数
 式中:K—水热系数 ∑Ta—高于10℃时期中日均温之和 ∑P——同时期中降雨量之和 一般认为: K 1.0 1.5
中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域化及其评价
中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域化
黄辉白的北方葡萄气候区划
黄辉白(1980)首先对我国北方葡萄气候区域进行了研究,他以生长季的有效积温为主要指标,将中国北方划分为5个气候区。
王宇霖等的全国葡萄区划研究
王宇霖等的全国葡萄区划研究 王宇霖等(1984)在“全国葡萄区划研究”一文中认为,根据生态条件进行区划对葡萄生产发展最具现实意义,并依据中国-17℃绝对最低等温线先将葡萄栽培地区划分为不覆盖区和覆盖区,再将两大区分别分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特殊栽培区。
王宇霖等的全国葡萄区划研究
王宇霖等的全国葡萄区划研究 王宇霖等(1984)在“全国葡萄区划研究”一文中认为,根据生态条件进行区划对葡萄生产发展最具现实意义,并依据中国-17℃绝对最低等温线先将葡萄栽培地区划分为不覆盖区和覆盖区,再将两大区分别分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和特殊栽培区。 刘家驹(1987)根据水热系数对新疆葡萄干产区进行了区划。 K K=0.051-0.200为一般葡萄干产区,如和田、哈密; K>0.200时,则葡萄干的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为不适宜区。
罗国光的中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
北京农业大学的罗国光等在黄辉白气候区划的基础上,以活动积温为一级区划指标,将全国分为6个葡萄气候区域(一级区);以生长季中7~9月的平均水热系数为二级区划指标,在每个气候区内按水热系数大小划分出A(≤1.5)、B(K=1.5~5)、C(K>2.5)共3个亚区。
中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罗国光,1994年)
主要栽培区域评价
【复习题】
一、解释名词
一、解释名词 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热系数,光热指数,水热系数
二、简答题
二、简答题 1、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的概念与意义 2、葡萄与葡萄酒种气候区域化指标 3、中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域化及其评价
补充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pdf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复习笔记归纳总结.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