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想考教资但是知识点混乱不清,常考人物和著作记不住?不用发愁啦!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思维导图分享给你,助理你圆梦教师,记得点赞收藏啊,不然下次找不到啦。
想要应聘教师的人有福利啦!我对教育学的第二章内容做了详细的总结,下图从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两方面进行了概括,内容详细,后续还会更新更多知识点哦!快收藏加关注不迷路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1.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根本特征,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继承性,不是凭空产生,以往教育发展而来;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萌芽阶段
《学记》中国古代,世界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的专著
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西方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男女同样教育
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政治学》,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论演说家的教育》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夸美纽斯——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大教学论》
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第一位将“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洛克——白板说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论
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三制约一影响一决定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的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潜在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把简单劳动训练为复杂劳动;使劳动力全面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三决定一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文化对教育的发展的制约作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4.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规律
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
环境
人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
主导作用
特殊功能
5.教育制度
建立学制的依据
旧中国的学制
壬寅学制——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
癸卯学制——实行的第一个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
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
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制性/义务性
普及性
免费性
6.教育目的
定义: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区别 p41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7.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