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病学(双语)第9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教材来源流行病学(双语),与人卫九版内容类似
编辑于2020-05-11 11:22:51传染病流行病学
我国传染病总的形势
少数传染病将被消灭,如脊髓灰质炎等
一些过去已经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如结核病、梅毒等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或被发现
对一部分新发传染病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发传染病分类
原来并不存在而是新近出现并被发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O139霍乱等),又可称为新出现传染病
原来可能早已存在于人类而近来才被认识的传染病(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肝炎等)
对原有已知的疾病,近来发现其病原体而确认为传染病(如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等)
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基本条件
病原体
传染力(infectivity):引起感染的能力,常用二代发病率或续发率来衡量
致病力(pathogenecity):引起疾病发生的能力
毒力(virulence):引起机体严重病变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引起宿主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变异性(variability)
宿主
能为病原体提供繁殖增生场所及营养物质的人和动物
传染过程
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个体的生物学现象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
当机体感染不同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机体出现不同病变程度的频率,包括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死亡。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人群感染依感染谱不同可概括为三类:以隐性感染为主(“冰山”现象);以显性感染为主;大部分以死亡为结局
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主要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病人
最重要的传染源;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性病等,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的这一段时期
流行病学意义
潜伏期长短可影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根据潜伏期估计病人受感染的时间,有助于追踪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根据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留检、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
根绝潜伏期确定接触者的免疫接种时限
经历一个潜伏期后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
临床症状期
此期的临床症状有利于病原体的排出,因此传染性较强
恢复期
一般不再排出病原体或排出明显减少
传染期
指传染源能够排出病原体的时间。某些传染病从潜伏期末就开始排出病原体,如甲型肝炎。多数传染病的临床症状期即传染期。
病原携带者
主要指无症状的健康病原携带者,也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和恢复期病原携带者,一般排出病原体的数量较少。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小取决于其卫生习惯和职业。
受感染的的动物
主要包括鼠类等啮齿类动物、家畜与家养动物、家禽与鸟类
节肢动物
环境储源
土壤、水体、医院“湿”环境
传播机制与传播途径
经空气传播
飞沫
如脑膜炎双球菌、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
飞沫核
如结核
尘埃
如炭疽、结核
流行特征
注意儿童多发,一般冬春寒冷季节发病升高
经水传播
经饮用水
指污染饮水经胃肠道的传播,如伤寒、霍乱、痢疾和甲型肝炎
流行特征
经疫水
指通过接触含有病原体的疫水所导致的传播,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如血吸虫和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经食物传播
食物本身存在病原体
食物被外来病原体污染
流行特征
注意其潜伏期较短,临床症状较重
接触传播
直接
没有外界传播因素参与,如性传播疾病、狂犬病和鼠咬热等
间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指易感者接触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传播,其中手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见于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在外界抵抗力较强),如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白喉和结核病等。
注射吸毒者通过共用被污染的注射器造成艾滋病、丙型肝炎传播,所使用的注射器可看成特殊生活用品
流行特征
经节肢动物传播
机械性传播
生物性传播
外潜伏期:病原体再节肢动物体内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和繁殖后才具有传染性,这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
流行特征
经土壤传播
如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以及蛔虫、钩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医源性传播
与污染的医疗用品接触而传播
通过污染的生物制品、医疗用血和药物而传播
垂直传播
经胎盘血液传播
如风疹、梅毒、乙型肝炎、艾滋病,注意HBV相较于HIV更易透过胎盘屏障
经阴道上行传播
经产道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程度,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每个人群的易感状态,可用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来衡量。
人群免疫性:与人群易感性概念相对,指人群对传染病的抵抗程度,可用人群中免疫者的比例来衡量
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比例增加
易感人群迁入
免疫人群的免疫力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
病后免疫
隐性感染后获得免疫
疫源地与流行过程
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区域,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地区范围。疫点、疫区。疫源地是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只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连接,才能产生新的疫源地,流行过程才能延续;如果疫源地被消灭,流行过程就被中断。
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周围人群的免疫力。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不再存在或者不能再传播病原体(隔离、治愈、死亡或移走)
传染源播散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杀虫)
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影响
如有效的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自然因素:气候因素和地理因素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的主要措施(经常性预防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除媒介生物及孳生地
加强血液、生物制品及医院的消毒灭菌管理
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预防接种和免疫规划
预防接种
人工自动免疫
将具有抗原性的病原微生物或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终于人体,使机体自行产生特异性免疫——预防接种的最主要部分。各种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直接注射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制剂。免疫血清、免疫球蛋白。
被动自动免疫
先行被动免疫,然后实施自动免疫,在疫情时保护婴幼儿和密切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仅有少数传染病可应用这种方法。如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时,针对新生儿所给予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全程乙肝疫苗接种。
计划免疫
儿童基础免疫:7岁以下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及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
扩大免疫规划(EPI)
方案总目标是全面实施国家EPI,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麻疹,控制乙肝,进一步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剂量和部位;疫苗禁忌证;预防接种副反应;偶合疾病;预防接种事故;冷链(冷链设备的完好是保证疫苗有效性的前提)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评价
疫苗安全性
一般以接种疫苗后人群的反应强度即发生率作为疫苗质量检测的一种手段,用以评价疫苗的安全性
免疫学效果
血清抗体阳转率、血清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抗体持续时间
流行病学效果
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
计划免疫工作考核
传染病疫情的控制与管理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病原携带者:登记、管理、随访;早发现、早治疗,加强教育,定期检查,并随访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后。对从事饮食、托幼机构等特殊行业职业人群应定期体检……必要时调离岗位。
对接触者:留验(即隔离观察,适用于甲类传染病);医学观察(适用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应急接种、药物预防(适用于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
检疫对象(与传染源接触并有受感染可能者),检疫期(最后接触日至该病最长潜伏期)。
注意,对易感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时间依据的是潜伏期,而对传染源的隔离观察时间依据的是传染期
对动物传染源: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依据感染动物的经济价值和病种采取不同措施)
针对传播途径
消毒
预防性消毒(饮水、空气消毒等)
疫源地消毒
随时消毒(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随时对所排出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终末消毒(当传染源从疫源地移走,对疫源地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的病原微生物,如霍乱、结核病人出院后的被褥等)
灭虫
针对易感人群
免疫预防、药物预防、防护措施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见《传染病防治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