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马原知识点
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以上课时老师划的考试知识点来做的思维导图,复习必备
编辑于2020-05-12 15:57:50马原知识点
导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9世纪40年代
具有社会根源、阶级基础、思想渊源。
创立的理论来源---三大思潮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公开问世标志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鲜明特征
科学性
革命性
实践性
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观察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哲学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提供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万物归结两大现象
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
人类归纳两类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存在和思维关系(物质与精神关系)
构成全部哲学基本问题
究竟谁是世界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是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物质
唯物主义发展阶段
一、古典朴素唯物主义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根本属性
运动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相对静止包括两种状态
空间相对位置暂时不变
事务根本性质暂时不变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一维性,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空间:三维性
实践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主要体现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了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变迁和进步
意识
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起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是客观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笑一笑十年少
主观能动性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前提:从实际出发
基本途径:实践
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类社会物质性
马克思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世界统一与物质。
主要表现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联系和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条件性
发展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合乎历史发展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新事物不可战胜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提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是事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务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
矛盾双方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务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他,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量变质变规律
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
度
度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辩证否定观点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务矛盾内部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否定是新旧事务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二、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
概念: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三个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三项基本要素
主体
客体
中介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关系
实践关系
最根本关系
认识关系
价值关系
分三种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政治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
在认识活动中的表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本质
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
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发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
实践到认识过程
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如果割裂二者关系:要么走向唯理论,即否认感性认识而夸大理性认识,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么走向经验论,即否认理性认识而夸大感性认识,导致实践中的经验主义;
认识到实践
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世界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真理
真理不是客观的,这是真理观中的首要问题。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一元性概念
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观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绝对性
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性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一是从客观世界的整体看,任何真理是某一阶段的正确认识,认识有待扩展
二是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不能相互转化
相对---》绝对;绝对--//--》相对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特点: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
价值
基本特性
主体性
客观性
多维性
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观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归根结底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规律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全部社会活动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
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最基本的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应到基本不相适应,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应
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包括 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阶级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阶级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改革
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变量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从性质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科技革命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本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个人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120周年指出4不能
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
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
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七、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在展望未来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主义的根本区别
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并提出自己预见
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从范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统一,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六、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主义到现在已经有500年的历史
19世纪初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五、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趋势
资本主义发展有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复杂而激励
垄断并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新特点
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为了获得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垄断竞争为了高额垄断利润,不断扩大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
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用经济手段,如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而垄断竞争除了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
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只要在国内市场进行,垄断时期,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金融
金融资本
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
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对国家机器的控制,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
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其形成发展不是偶然,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其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表现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是“双刃剑”促进经济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
新变化
二战后,经济政治变化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化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其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仍然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的本质属性
金融危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灾难性后果
资本主义局限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商品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两个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
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价值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比例,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级交换的原则进行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阻碍技术的进步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论
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表现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使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无人工厂”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自由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