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 财务成本管理 13-15章 成本计算
2020 CPA 财务成本管理 13-15章 成本计算
2020年CPA会计考点,租赁新准则解析!根据财务部新修订的内容整理而成,下图包括四大分值,内容涵盖:(1)租赁的界定(2)承租人会计处理(3)特殊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4)出租人会计处理。希望有利于大家理解和记忆。
注册会计师CPA会计考试,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处置组、终止经营等知识总结。
2020年注册会计师CPA会计第十九章:债务重组最新准则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分类
从环节上分类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费用发生与产品关系
采用变动成本法等其他方法时,产品成本与制造成本不一致
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
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基本生产费用
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实际成本/定额成本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人工工时或机构加工工时之和
辅助生产费用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
交互分配法:先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分配后,再对外直接分配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月末有结转在产品,但数量少、价值低,各月在产品数量稳定 ,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少,或数量多但稳定。年终要盘点在产品数量调整在产品成本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较大,且原材料在生产时一次性投入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在产品数量稳定或数量较少,并制定了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
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好、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约当产量法
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先进先出法
单位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本月约当产量+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初在产品本月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X(1-已投料比例)
联产品与副产品成本分配
联产品
分离点售价法(销售比例法)
可变现净值法
注意:在计算单位成本时,要把进一步加工的成本计算在内
实物数量法
副产品
先确定副产品的成本,再确定主产品成本
品种法(简单法)
适用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分批法(订单法)
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大型机械、资本密集型)、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设备修理
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这间分配费用问题,但会出现跨月陆续完工情况
分步法
适用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既要求按品种计算成本,以要求按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
需要成本还原
步骤1:直接材料+工资、费用=半成品①成本+在产品成本
步骤2:半成品①成本+直接材料+工资、费用=半成品②成本+在产品成本
步骤3:半成品②成本+直接材料+工资、费用=产成品成本+在产品成本
中间步骤半成品①、②直接结转
成本还原分配率=最后一步半成品成本合计/上上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分项结转
平行结转分步法
在产品包括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也包括本步骤加工完毕,但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概念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分类
理想标准成本
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正常标准成本
历史实际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
可以成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基本标准成本
修订情况:生产技术和工艺根本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重要变化 、产品物理结构变化。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生产经营变化无须修订
制定
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各成本的责任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劳资部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关于损耗的处理:正常的损耗计入标准成本,非正常的损耗不计入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包括单价、正常损耗、运费、检验。不包括储存成本!
标准成本=不考虑损耗的标准成本÷(1-正常损耗率)
用量标准: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元/kg(材料计量单价)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用量标准: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分配率:元/小时
价格标准:标准工资率,预定的工资率or正常的工资率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
同人工标准成本方法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
用量标准与变动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实际数量×价格差异+标准价格×数量差异
价标量实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二因素分析法
①-②=耗费差异 ②-④=能量差异
三因素分析法
①-②=耗费差异 ②-③=闲置能量差异 ③-④=效率差异
①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②预算产量下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 ③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④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作业成本法
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
特点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先将资源分配到作业,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对应的成本对象
成本分配方式
成本追溯:最准确
动因分配
产量分配:最不靠谱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的认定
作业成本的设计
单位级作业成本库
批次级作业成本库
品种级(产品级)作业成本库
生产维持级作业成本库
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业务动因(交易动因):根据执行次数作为动因
前提:每次作业成本相等
持续动因:执行一项业务所需的时间标准
单位时间内消耗资源相等
强度动因:全部资源单独归集,精确度最高,执行成本最昂贵
作业成本管理
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该作业买单
基于作业进行成本管理
优点
成本计算更准确
成本控制管理更有效
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缺点
开发维护费用较高
不符合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确定成本动因比较困难
不利于组织控制进行管理控制
适用情景条件
制造费用在产成品成本中比重较大
公司的产品具有多样性
公司面临激烈竞争
公司规模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