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早期胃癌和早期食管癌:侵及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重难点部分已经用红色标出来了
生理学血液,重点是凝血和凝血因子、纤溶等
生理学呼吸,常考点和重难点已经用红色字体标出来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食管癌
发生部位:中段(最常见)>下段>上段
组织学类型:鳞癌最常见
早期食管癌
只侵犯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
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中晚期食管癌
肉眼类型
髓质型(最常见)
蕈伞型/隆起型
溃疡型
缩窄型
出现梗阻症状
记忆:“洋伞虽窄”
慢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病因:Hp(主)
部位:胃窦部
特点:胃粘膜充血水肿,固有层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急性胃炎是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分类
A型
病因:自身免疫性,攻击壁细胞,导致胃酸和内因子减少
部位:胃体和胃底
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B型
病因:Hp
特征:黏膜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淋巴细胞浸润
慢性肥厚性胃炎
疣状胃炎
消化性溃疡(达到肌层)
病因
Hp(主要)
Hp释放血小板激活因子,血栓形成,黏膜缺血,破坏黏膜屏障
Hp分泌尿素酶,裂解胃粘膜糖蛋白的蛋白酶,产生磷脂酶,有利于胃酸进入黏膜内
Hp促进胃粘膜G细胞,致胃酸分泌增加
Hp趋化中性粒细胞,次氨酸,破坏黏膜上皮细胞
黏膜抗消化能力降低
胃液的自我消化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遗传
镜下特点
从内到外
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肉芽组织,陈旧瘢痕组织
GU(胃溃疡)
发生部位:胃窦小弯侧
溃疡直径<2cm
溃疡分四层
炎症层
坏死组织层
肉芽组织层
瘢痕组织层
增殖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DU(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好发在球部前壁
前壁血管少,后壁血管多容易发生出血
几乎不发生癌变
并发症
出血(最常见)
十二指肠出血多见于后壁
穿孔
幽门狭窄
恶变
胃溃疡恶变率<1%
胃癌
多见于胃窦小弯侧
早期胃癌
定义
仅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
与早期食管癌一样
微小胃癌
<5mm
小胃癌
0.6~1.0cm
一点癌
大体分型
隆起型
表浅型
凹陷型(最常见)
中晚期胃癌
定义: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
肉眼
息肉型/蕈伞型
溃疡型(最常见)
胃恶性溃疡
浸润型
皮革胃
胶样癌: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
印戒细胞癌:黏液分泌在胞质
特点
火山口状
良性:圆形或椭圆形
溃疡直径>2cm
良性:<2cm
边缘不整齐,隆起
良性:整齐,不隆起
底部凹凸不平
良性:底部较平坦
黏膜皱襞中断
良性: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转移
直接蔓延
淋巴道转移
Virchow淋巴结(左锁骨上淋巴结)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Kurken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