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原-病毒学合集
系统教学模式-病原生物学 参考人卫教材第九版《医学微生物学》 课堂笔记自整理
编辑于2020-05-27 10:45:42病毒学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体 virion:完整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是宿主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50nm小型病毒;50-150nm中等病毒;>150nm大型病毒(最大300nm)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病毒的结构
基本结构 nucleocapsid
核心 viral core
DNA/RNA+蛋白质
DNA病毒绝大多数为双链
RNA病毒大多为单链
单正链
单负链
决定病毒的感染、增殖、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功能
病毒复制
决定病毒的特性
具有感染性(感染性核酸)———指没有蛋白质外壳包裹,仍能进入宿主细胞引起感染的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
衣壳 capsid
包围在核心外面的一层蛋白质外壳
由一定数量的壳粒(capsomere)组成,壳粒是衣壳的形态学亚单位;每一个壳粒可由一个或几个多肽组成,每一个多肽链是一个化学亚单位
功能
保护病毒核酸
参与感染过程
具有抗原性
核衣壳(裸病毒病毒体)
核衣壳的对称形式Symmetry of Nucleocapsid
螺旋对称型Helical Symmetry
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弹状病毒
二十面立体对称型Icosahedral Symmetry
肠道病毒
复合对称型Complex Symmetry
痘病毒、噬菌体
辅助结构
包膜 envelope(刺突)
包围在病毒核衣壳外面的双层膜,主要由双层脂层、蛋白质、多糖构成
有的包膜上有钉状突起,称为包膜子粒或刺突
功能
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具有与宿主细胞膜亲和及融合的性能
具有病毒抗原特异性
包膜病毒
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核酸
蛋白质
结构蛋白
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基质蛋白
功能
保护病毒核酸
具有抗原性,诱发细胞和体液免疫
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参与感染过程
脂类和糖类
有包膜的病毒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胆汁)敏感,易被溶解破坏
主要功能
维护病毒体结构完整性
介导病毒侵入易感细胞
与致病性、免疫性有关
是鉴定和分型的依据之一
包膜脂蛋白引起发热反应
病毒的增殖
自我复制 self replication
以病毒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
复制周期 replication cycle: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到子代病毒生成并释放这一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1.吸附 Adsorption
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2.穿入 Penetration
吞饮、融合、转位
3.脱壳 Uncoating
穿入胞质中的核衣壳脱去蛋白质衣壳的过程
4.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隐蔽期latent period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起初一段时间内,感染性病毒颗粒消失,称为隐蔽期(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在生物合成时期细胞内不能找到病毒颗粒)
实质
是在病毒基因的控制下进行子代病毒核酸复制和蛋白合成阶段
病毒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
早期蛋白:亲代病毒核酸翻译合成,功能性蛋白
晚期蛋白:以子代病毒核酸为模板翻译而成,结构蛋白
六大类型
双链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
单正链RNA病毒
单负链R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合成区域
DNA病毒——核内(除痘病毒)
RNA病毒——胞质(除流感病毒)
5.装配、成熟与释放assembly maturation and release
破胞释放:无包膜病毒
芽生释放:有包膜病毒
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本身的部分
能合成部分或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装配和释放
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病毒基因组不完整
点突变
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异种病毒、同种、同株病毒间;活病毒间;活病毒与灭活病毒间
病毒分类
亚病毒subvirus:是比病毒更小的传染因子
类病毒
植物病毒。杆状单链DNA,无包膜无衣壳
卫星病毒
引起植物病害的致病因子或动物病毒,单链DNA
朊粒
一种小的蛋白质感染颗粒,不含核酸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病毒的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后常因病毒种类、机体状态不同而发生轻重不一的损伤,导致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
病毒感染和病毒性疾病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病毒感染并不一定形成病毒性疾病
病毒的致病作用表现在机体和细胞两个层次上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
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传播
通过粘膜表面传播: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通过皮肤传播:流行性乙脑病毒—蚊虫叮咬;狂犬病毒—动物咬伤、伤口
医源性传播:输血、拔牙、手术
垂直传播:病毒由母亲传递给子代的方式
胎盘: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BV、HIV等
产道:疱疹病毒、HIV等
可引起死胎、早产、畸形等先天感染
病毒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感染:流感、副流感、腺病毒、鼻病毒、麻疹、水痘及腮腺炎等病毒
消化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甲肝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轮状病毒
经破损皮肤感染:脑炎等虫媒病毒、狂犬病病毒、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眼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与2型)、HIV、HPV
胎内(垂直)与产道感染: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2型)等病毒
病毒的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
全身感染
入侵局部后增殖入血,形成病毒血症viremia,到达靶器官;或通过神经系统播散
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
可获得免疫力
病毒携带者:重要的传染源
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
急性病毒感染acute viral infection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
病原消灭型感染(甲肝、流感)
持续性病毒感染persistent viral infection
机体免疫力低下、无力清除病毒
病毒抗原性弱,机体难以产生免疫应答清除病毒
病毒存在于受保护的部位,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
病毒基因组整合于宿主基因中,长期与宿主细胞共存
DIP的产生,改变了病毒的感染过程
侵犯免疫细胞,降低了机体免疫力
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 viral infection
HSV导致的唇部单纯疱疹,VZV-带状疱疹
慢性病毒感染chronic viral infection
HBV、CMV、EBV、HCV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
AIDS、KURU、CJD
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
多见于无包膜病毒,多引起急性感染,是最严重的类型(阻断药物合成、细胞自溶、细胞融合或免疫损伤、病毒蛋白毒性、细胞器损伤)
稳定状态感染
有包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逐个释放;多见于有包膜病毒,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HHV——细胞融合、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
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
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见与正常细胞结构染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
有的位于胞质内(痘病毒),有的位于胞核中(疱疹病毒),或两者都有(麻疹病毒);有嗜酸性的或嗜碱性的,因病毒种类而异
内含有病毒颗粒或装配剩余的病毒成分——诊断意义
细胞凋亡
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
整合感染可引起细胞转化,与病毒的致癌性有关,与恶性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病毒有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乙肝病毒、HTLV等——前病毒
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体液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Ⅳ型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理作用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Ⅱ、Ⅲ型超敏反应
抗病毒感染免疫
天然的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不感受性:宿主细胞膜上是否有病毒感染所必需的受体
屏障作用、巨噬细胞的作用、NK(中性粒细胞对病毒无作用)
干扰素Interferon和NK细胞起主要作用
干扰素IFN
是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诱使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种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糖蛋白,作用于机体可表现出广谱抗病毒作用,还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抗病毒机理
干扰素作用于自身或相邻细胞,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酶、2‘,5’A合成酶),控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保护正常细胞
意义:中断感染,限制病毒扩散
IFN抗病毒活性特点:高活性、广谱性、选择性、间接性、相对种属特异性、不同敏感性
NK细胞 natural killer cell
存在于人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的一类淋巴细胞
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和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于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对杀细胞病毒感染很重要,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3种抗体
中和抗体(lgG lgM lgA)
针对病毒表面蛋白质抗原的抗体,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但病毒本身不失活,需借助非特异免疫因素
预防感染和阻止病毒扩散,对细胞内病毒无作用
血凝抑制抗体(IgG IgM ):有血凝素的病毒刺激产生,一些病毒的血抑抗体,有中和病毒作用
补体结合抗体:无中和作用,产生早,可用于诊断
IgG、IgA、IgM三类免疫球蛋白都有中和抗体的活性,但特性不同。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生后6个月内婴儿保留母体IgG,较少患病毒传染病
IgM不能通过胎盘,如在新生儿血中测得提示有宫内感染,
SIgA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可阻止病毒的局部入侵
细胞免疫
细胞内的病毒以来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CD4+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IFN)增强吞噬细胞功能,诱导迟发型超敏反应
CD8+T细胞:识别病毒感染细胞,使其裂解,阻断病毒复制
意义:清除细胞内病毒,在病毒性疾病恢复方面有作用
抗抗病毒免疫的持续时间
有病毒血症的病毒感染,病后有牢固性免疫,持续时间长
易发生抗原变异的病毒,病后只产生短暂免疫力
只有单一血清型的病毒,病后有牢固性免疫,持续时间长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标本的采集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动物接种
鸡胚培养
组织细胞培养
1. 原代细胞
2. 二倍体细胞
3. 传代细胞
病毒在培养皿中增殖的指标
细胞变化:细胞病变效应(CPE)
红细胞吸附
细胞代谢改变
干扰现象
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的测定
蚀斑测定
ID50或TCID50测定
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形态学检查
检查病毒抗原
检查病毒抗体
检查病毒核酸
核酸杂交
PCR
生物芯片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病毒变异的机制
遗传型变异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病毒基因组核酸链由于碱基置换,插入,缺失而发生改变
突变株
温度敏感突变株
缺陷干扰突变株
宿主范围突变株
耐药突变株
基因重组recombination与重配reasortment
基因重组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发生的基因交换,产生的具有两个亲代特征的子代病毒,并能继续增值
基因重配
基因分节段的两个RNA病毒之间通过基因片段的交换使子代病毒基因组发生突变的现象
基因整合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病毒基因组或基因片段可插入到宿主染色体DNA中,这种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基因组之间的重组,称为基因整合gene intergration
非遗传型变异
表型混合与核壳转移phenotypic mixing
互补作用conplementation
增强enhancement
病毒遗传变异的生物学意义
研究病毒的致病性
在诊断病毒性疾病的应用
在病毒性疾病防治的应用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灭活:病毒受理化因素影响失去感染性
物理因素
温度:耐冷不耐热
PH:5~9
射线:x、uv、γ
化学因素
脂溶剂:乙醚、氯仿等溶解包膜
消毒剂:酚类、氧化剂、卤素等
抗生素与中草药
其他
虫媒和出血热病毒
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
通过节肢动物传播
虫媒病毒种类
披膜病毒科 Togaviridae
布尼亚病毒科 Bunyaviridae
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在我国流行并经病毒分离证实的虫媒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JEV
森林脑炎 Forest encephaliti virus
登革热 Dengue virus
新疆出血热病毒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基孔贡亚热 Chikungunya virus
汉坦 Hantaan virus
共同特点
球形,20-120nm,有包膜,表达血凝素
RNA基因组,一般具有感染性
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易感动物是乳鼠
对酸、醚、氯仿敏感
吸血节肢动物为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对节肢动物不致病,但通过叮咬传染给脊椎动物和人类,引起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疾病:脑炎、黄热病和出血热等
治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致病力强、潜伏期短、发病急
乙型脑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
二十面立体对称,35-50nm
有包膜,表面有刺突
E蛋白
血凝素作用
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中和表位,型特异性表位
抗原性稳定,只一个血清型
抵抗力弱
流行特征
传染源:已感染的家畜、鸟类
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或扩散宿主——幼猪
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三代喙库蚊、致乏库蚊、白纹伊蚊
易感人群: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
80%-90%的病例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华南地区6~7个月,华北地区7~8月,东北地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一致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2~9岁儿童
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仅轻微症状,只有少数发生脑炎
部分患者恢复后留下精神障碍、运动屏障等后遗症
免疫性
依赖体液免疫为主
免疫力稳定持久,隐性感染也可获得免疫力
血脑屏障
细胞免疫加重炎症和脑组织损伤
防治
控制和消灭蚊子
预防动物感染
疫苗接种
10岁以下儿童,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
灭活疫苗
两次皮下注射,持续一周,一年后重复接种
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感染引起DF、DHF、DSS
该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及中南美洲
生物学性状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70×20-40nm)、棒状或球形(直径为17-25nm),有包膜
单正链RNA,具感染性
4个血清型
培养:新生乳鼠、C6/36
致病性
储存宿主:人和猴
传染源:患者和隐形感染者
传播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临床特点
隐形感染率高
登革热:高热、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骨关节痛疼、头痛、斑丘疹
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症DSS
在再次感染者中,少数发展成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死亡率达5%-10%
发病机制与集体存在的抗体参与的免疫病理反应有关
ADE: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作用机制
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机体可产生非中和类IgG抗体,当再次感染同型或异型登革病毒时,病毒与非中和类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增强病毒对靶细胞的吸附和感染作用
致病机制
DSS/DHF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与“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ADE)”有关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病毒的分离培养
采集早期病人血清接种白纹伊蚊C6/36细胞
血清学检查
用ELISA或斑点免疫测定法检测登革热病人
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
病毒核酸检测
用RT-PCR检测登革热病毒核酸
防治原则
登革病毒疫苗尚未研究成功
无登革热的特效治疗方法
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手段
森林脑炎病毒
生物学性状与乙脑病毒相似
蜱是传播媒介也是储存宿主
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林区曾有流行
森林脑炎
潜伏期:10-14天
轻症:发热、头痛、不适等
重症:脑炎、脑膜炎症状,死亡率20-30%,后遗症30-60%
林区工作者应接种疫苗
病后免疫力持久
出血热病毒
出血热捕时一种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组疾病或一组综合征的统称
这些疾病或综合征是以发热、皮肤和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不同脏器的损害和出血等为特征
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引起出血热的病毒有很多,他们分属于5个病毒科
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在朝鲜和韩国被称为朝鲜出血热,在前苏联被称为远东出血热和出血性肾炎,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被称为流行性肾病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在我国主要为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
汉坦病毒 HFRS
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生物学性状
球形,75-210nm,有包膜,分节段,负链RNA病毒
基因组包括L、M、S 3个片段,分别编码核糖核酸聚合酶、糖蛋白G1和G2、核蛋白NP。
抗原有6个血清型Ⅰ-Ⅵ,我国流行的是汉滩病毒和汉城病毒
抵抗力弱
60℃1h可灭活,紫外线照射(50cm、30min)也可灭活,对酸、氯仿和乙醚等脂溶剂敏感
可在多种培养细胞中增殖,实验室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人肺癌传代细胞(A549)等来分离培养该病毒
病毒在细胞内一般不引起可见的细胞病变,常需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
易感动物有多种,主要为黑线姬鼠
致病性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动物源性传播,即携带病毒的动物通过唾液、尿、粪排出病毒污染环境,人或动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摄入或创口感染受到传染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和鼠类分布活动有关,发病多集于秋冬之间
感染途径:鼠尿、污染物、呼吸道
临床特点
潜伏期一般为两周左右
起病急、发病快
典型病例具有三大主症: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伴三痛:头、眼眶、腰,三红:面、颈、胸部充血潮红
临床分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免疫力持久(隐性感染除外)
防治原则
主要采取灭鼠、灭虫、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措施
对HFRS坚持“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液体疗法”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措施
目前国内外已初步研制出三类HFRS疫苗,即纯化鼠脑灭活疫苗(分别有朝鲜、韩国和我国研制)、细胞培养灭活疫苗(由我国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由美国研制)
最近我国研制的二类疫苗已在不同疫区进行大量人群接种,预防效果正在观察监测之中
新疆出血热病毒
布尼亚病毒科
形态结构与汉坦病毒相似
传播媒介为亚洲璃眼蜱,储存宿主为野生啮齿动物(牛、羊、马、骆驼等)
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每年4-5月为流行高峰
潜伏期7天左右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出血及中毒症状
病后免疫力牢固
伊博拉病毒
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伊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50%-90%
属线状病毒科,线状有包膜病毒
致病性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体液
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猴→人→人
潜伏期为2周左右
突发高热严重头痛及肌肉疼痛,常伴有腹泻
6天时病人开始体内出血,内脏器官功能衰竭,口腔、鼻腔和胃肠道出血
发病9天左右死亡
目前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
人类疱疹病毒 HHV
疱疹病毒是一群中等大小,有包膜的双联DNA病毒
α疱疹病毒
HHV-1、HHV-2、HHV-3、HSV-1、HSV-2、VZV
β疱疹病毒
HHV-5、HHV-6、HHV-7、HCMV
γ疱疹病毒
HHV-4、HHV-8、EBV、Kaposi肉瘤相关病毒
疱疹病毒共同特点
形态
球形,150-300nm。线性dsDNA,20面体,有包膜
复制
除EBV及HHV-6和HHV-7、8型外,均能在二倍体细胞内复制,产生明显的CPE,并形成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感染的细胞与邻进未感染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感染类型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整合感染、先天性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 HSV
生物学性状
两个血清型
HSV-1:腰以上疱疹
HSV-2:腰以下疱疹
由两个互相连接的长片段(L)和短片段(S)组成
宿主范围广泛,复制周期短,细胞病变作用强
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患者和健康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接触
性接触
垂直传播
感染类型及所致疾病
原发感染:80%-90%隐性感染
HSV-1:龈口炎、角膜结膜炎、脑炎(6月-2岁)
HSV-2:生殖器疱疹、宫颈癌
宫颈癌与HSV-2感染密切相关
患过生殖器疱疹的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很高
宫颈癌患者抗HSV-2抗体阳性率高,效价也高
用免疫荧光检查子宫癌脱落细胞涂片可在细胞中查到HSV-2抗原
分子杂交实验证明宫颈癌细胞中有HSV-2基因片段并有特异性mRNA存在
宫颈疱疹与宫颈癌好发部位相似,都在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
HSV-2在地鼠胚层纤维细胞中培养可引起细胞转化,将转化细胞注射于地鼠可诱导肿瘤
潜伏感染:感觉神经节中神经细胞为其潜伏场所
HSV-1: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
HSV-2:骶神经节
复发感染:细胞免疫力下降,潜伏病毒增殖
可反复复发,并在同一部位
垂直感染
胎盘——畸形、流产等
产道——新生儿疱疹
先天性感染
胎盘——畸形、流产、死胎等(HSV-1)
产道——新生儿疱疹(HSV-2)
免疫性
IFN和NK细胞:原发感染和早期抗病毒
抗包膜蛋白抗体:阻止病毒扩散
细胞免疫:终止病毒复制
潜伏病毒感染不能被清除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与鉴定
快速诊断:PCR、ELISA
血清学诊断:IgM——近期感染
防治原则
避免同患者密切接触可减少感染,注意安全性生活
孕妇产道HSV-2感染,剖宫产是预防新生儿疱疹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HSV糖蛋白亚单位疫苗正在研究中
阿昔洛韦(ACV)、更昔洛韦(GCV)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生物学性状
一个病毒,两个疾病
只有一个血清型,无动物储存宿主
人或猴成纤维细胞中增殖。产生CPE,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和形成多核巨细胞
感染类型及所致疾病
原发感染——水痘(儿童好发)
潜伏感染——脊髓后神经节和颅神经感觉神经节
复发感染——带状疱疹(曾患水痘)
水痘
人是VZV的唯一自然宿主
传染源
水痘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水疱液)
带状疱疹患者(水疱液)
传播途径
飞沫、接触、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
3~9岁儿童,多在冬春季流行
潜伏期:14-21天
两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皮肤
发热、周身皮肤丘疹,水疱疹和脓疱疹
临床症状典型,可以不依赖于实验室检测
并发症
避免抓挠,尤其是面部,一面继发感染留下疤痕
成人水痘经常发生肺炎,发生率20-30%
免疫缺陷或低下的儿童,如细胞免疫缺陷、白血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儿童,水痘症状较严重,可表现为出血性水痘,常并发肺炎、脑炎等并发症,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
孕妇患水痘可通过胎盘传播导致先天性水痘,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或者死胎
围产期感染导致新生儿水痘,易播散,病情凶险
带状疱疹
成簇密集的疱疹,沿着受累神经支配区,带状分布
单侧发生,不超过身体中线,米阿奴、颈部、胸、背、腰、臀、眼部都可发生
神经疼明显,并可在水泡消退后持续一段时间
传染性弱于水痘,一般不引起流行
防治原则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高效价免疫球蛋白(VZV Ig)进行被动免疫
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和大量干扰素(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水痘、成人水痘和带状疱疹)
人巨细胞病毒 HCMV
可引起垂直传播,引起先天性发育畸形,对胎儿危害极大的病毒
Torch之一
优生四项检查
TORCH是指一组病原体
TO——刚地弓形虫TOX
R——风疹病毒RV
C——巨细胞病毒CMV
H——单纯疱疹病毒HSV
器官移植、艾滋病、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
高度种属特异性,只能感染人,只在人的成纤维细胞中增殖,增殖缓慢,初次分离培养需2~6周才出现细胞病变,其特点是细胞肿大变圆,核变大,形成巨大细胞,核内出现周围绕有大型嗜酸性包涵体,如“猫头鹰眼状”
流行病学
人群中感染普遍,大多表现为潜伏感染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血液、外分泌液)
传染途径:人人密切接触、性接触、输血、器官移植、垂直传播等
感染类型及所致疾病
原发感染
大多见于<2岁,感染后长期带毒常呈隐性感染(成人60-90%有抗体)
显性感染多见于输血后感染: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
潜伏感染
唾液腺、乳腺、肾脏、白细胞及其他腺体
复发感染
多见于免疫低功人群,可引起肺炎、视网膜炎、脑膜脑炎、结肠炎等
垂直感染
先天性感染:胎盘——巨细胞包涵体病
围产期感染:产道、哺乳——多呈隐性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
器官移植、肿瘤、艾滋病等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接受免疫治疗,导致体内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易发生间质性脑炎、视网膜炎、脑炎、肝炎等
全身性感染CID
小头畸形、智力障碍、惊厥、癫痫
脉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
感音性耳聋
肝脾肿大、黄疸
肺炎
心肌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
有些患儿刚出生不发病,数月数年后表现为听力丧失,智力下降
免疫性
抗体不能阻止潜伏感染病毒的激活,不能阻断母婴传播和围产期感染
NK细胞,细胞免疫在上述保护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
脱落细胞检查:包涵体
病毒分离培养:取标本中段晨尿、血液、咽部和宫颈分泌物,接种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培养4~6周后观察CPE
PCR
ELISA IgM新生儿宫内感染诊断
防治原则
婴儿室发现HCMV感染患儿,隔离
孕妇要避免接触HCMV感染者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
丙氧鸟苷与膦甲酸钠治疗免疫抑制患者发生的严重HCMV感染有效
EB病毒 EBV
一种嗜B淋巴细胞病毒的疱疹病毒,鼻咽部上皮细胞亦表达其受体
在人群中广泛感染
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唾液、输血、未发现垂直传播
EBV的感染类型
增殖性感染
非增殖性感染:潜伏感染、转化或者永生化
不同时期表达抗原不同
增殖性感染
早期抗原EA
衣壳抗原VCA
膜抗原MA
潜伏感染
核抗原EBNA
潜伏期感染膜抗原LMP
相关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接吻病)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鼻咽癌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微生物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EB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异嗜性抗体的检测:> 1∶224
EBV核酸和抗原检测
病毒的分离培养
唾液、咽漱液、外周血细胞、肿瘤组织等,接种新鲜人B细胞或脐血淋巴细胞
防治原则
EBV疫苗正在研制中
少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发生脾破裂,急性期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HHV-6
人类感染HHV-6非常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
健康带毒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经唾液传播
HHV-6原发感染多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引起婴儿玫瑰疹(幼儿急疹:热退疹出)
在免疫低下患者中,HHV-6可被激活,引起急性感染,HHV-6是器官移植者感染最重要病因之一
目前尚无HHV-6的疫苗
HHV-7
在人群中感染率高
主要潜伏于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唾液腺,病毒可通过唾液传播,与幼儿急疹神经损伤和器官移植并发症有关
HHV-8
与Kaposi肉瘤(KS)有关,主要见于AIDS患者
传播途径可能与性传播、输血感染、器官移植等有关
目前尚无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方法
肺炎病毒
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主要复制场所,引起病毒性肝炎
五种类型
A型,甲型肝炎病毒HAV
B型,乙型肝炎病毒HBV
C型,丙型肝炎病毒HCV
D型,丁型肝炎病毒HDV
E型,戊型肝炎病毒HEV
甲型肝炎病毒HAV
原归类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72型
甲型肝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
生物学性状
与肠道病毒相似
小球形,27nm,+ssRNA,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只有一种已知的血清型,因此抗原性稳定
动物模型
黑猩猩、狨猴、猕猴
细胞培养
目前唯一能培养的肝炎病毒,无CPE,增值缓慢,几乎不释放
抵抗力很强
耐热(100℃5min灭活)、耐脂溶剂、耐酸碱、耐干燥
对UV敏感,漂白粉敏感
在水生贝类中可存活数天至数月
致病性及免疫性
传染源
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发病前后两周)、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粪-口、污染水源、海产品、可造成暴发流行
易感人群
以儿童、青少年居多,目前发病年龄呈增大趋势
临床表现
主要侵犯儿童、青少年、大多为隐性感染
潜伏期
15-30天
急性肝炎: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肿大压痛、黄疸、转氨酶升高
自限性,预后好,不转为慢性,肝硬化,无携带者等(病原消灭型感染)
免疫力牢固,维持多年
微生物学检查
病原学检测:粪便
测抗原:免疫电镜
测核酸:RT-PCR
血清学检测
测抗体
HAV-IgM:新近感染(ELISA,RIA)
HAV-IgG:既往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紧急预防
治疗:支持和营养疗法
乙型肝炎病毒HBV
属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
生物学性状
形态
电镜下病人血清中有三种病毒颗粒
大球形颗粒
42nm,即Dane颗粒,有感染性
小球形颗粒
22nm
管形颗粒
22nm×100~500nm
复制中过剩的外衣壳,无感染性
结构
病毒体——Dane颗粒
球形,42nm,双层衣壳
1. 外衣壳(相当于包膜:由脂双层和包膜蛋白组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前S抗原(Pre-S1,2)
大蛋白(L蛋白):HBV表面抗原+前S2抗原+前S1抗原
中蛋白(M蛋白):HBV表面抗原+前S2抗原
小蛋白(S蛋白):HBV表面抗原
2. 内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e抗原(HBeAg)
3. 核心
dsDNA及DNA聚合酶
HBV基因组
不完全环状双链DNA
含四个ORF,编码7个蛋白
S
HBsAg,Pre-S1,Pre-S2
C
HBcAg,HBeAg
P
polymerase
逆转录酶、RNA酶功能
X
HBxAg
激活原癌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
抗原组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三种颗粒上均有
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HBsAb为中和抗体,建立免疫标志
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分四亚型:adr,adw,ayr,ayw
Pre-S1、2参与吸附宿主细胞。其抗体均为中和抗体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存在于Dane颗粒中
血中不能检出(存在于肝细胞内和肝表面)
其抗体HBcAb
无保护作用
IgM:提示HBV正在复制
IgG:感染过HBV
诱导CTL杀伤病毒感染肝细胞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可溶性蛋白,可游离于血中
其消长
与Dane颗粒消长一致
与DNA聚合酶消长一致
其抗体HBeAb
病毒增殖减弱或停止
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
动物模型:黑猩猩
细胞培养:不成功
抵抗力
强,对低温、UV、干燥、一般化学消毒剂均有耐受性
含HBV的血迹长时间保持传染性
不被乙醇灭活
高压蒸汽灭菌,100℃10min可灭活病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病人——潜伏期、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
无症状携带者——更危险
传播途径(感染者体液中带毒,人对HBV易感)
血液传播:输血或血制品、手术、不洁注射、拔牙、内镜、纹身、牙科操作、公用剃须刀等
垂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
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家庭聚集、公用剃须刀等
致病机制
主要是免疫病理损伤所致
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所致
体液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所致
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
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逸
临床表现与机体免疫应答状态有关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多种临床类型
急性肝炎: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少,免疫功能正常
重症肝炎: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多,细胞免疫过强
携带者、慢性肝炎、肝硬化: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或病毒变异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潜伏期:30-160天
前驱期:1-2周,疲乏不适、低热、胃肠道症状,右腹部不适、疼痛、肝大
黄疸期:以上症状加重,但发热减退、黄疸(巩膜黄染、浓茶样尿)。可持续一个月,转氨酶升高、肝功异常
恢复期:症状减退,肝功正常
重症肝炎
急性肝炎发展而来,肝功明显损害,急性肝坏死
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HBV与原发性肝癌
HBV携带者发生肝癌风险比正常人高100倍以上
90%以上肝癌患者感染过HBV
土拨鼠试验
出生即感染肺炎病毒——3年100%肝癌
未感染者——无一只发生
90%肝癌细胞染色体中整合有HBV DNA片段,50%为X基因片段,而HBxAg与肝癌发生有关
免疫性
感染后获得保护性中和抗体:抗HBs抗体
抗HBe抗体:感染进入恢复期,机体有一定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法
用ELISA方法检测HBV抗体(两对半结果及分析)
HBsAg——HBV感染标志
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
抗HBs——对HBV有免疫力
感染过HBV
疫苗接种成功
HBc
HBV内衣壳成分,存在于受染肝细胞内,血液中检测不到
抗HBc
抗HBc IgM——HBV正在复制,有强传染性
抗HBc IgG——感染过HBV
抗HBe
HBV复制能力减弱,传染性降低
HBeAg
HBV在体内复制,有强传染性,转阴则表明复制趋向停止
血清HBV-DNA检测——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最可靠指标
血清DNA聚合酶检测——病毒正在复制
HV抗原抗体检测实际用途
诊断乙肝
乙肝病情程度、传染性、疗效评估
诊断预后
筛选献血员
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人群对HBV的免疫情况
对保育、饮食业及饮水管理行业人员体检的健康指标之一
指导优生优育
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切断传染源
特异预防(高危人群)
主动——基因工程疫苗HBsAg
被动——HBIg(48h内)紧急预防
丙型肝炎病毒HCV
生物学性状
HCV呈球形,40-60nm,+ssRNA,有包膜
黑猩猩为唯一易感动物,细胞培养不成功
包膜蛋白抗原性易快速变异,造成免疫逃逸,为感染易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也成为疫苗研制的障碍
抵抗力弱
HCV分6个基因型(我国HCV-2型多见)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
输血后肝炎多位丙型肝炎(80%-90%)
临床类型轻重不一:急性、慢性、携带者、肝硬化、肝癌
感染极易慢性化(50%)、肝硬化(20%)、肝癌(20%)
免疫力弱,易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
RIA或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CV
PT-PCR法测定血清中HCV RNA(献血员筛选,早期诊断)
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CV基因组进行定量检测
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措施与乙肝相同
加强献血员和血液制品筛选,以防输血后肝炎
疫苗制备困难
IFN-α
丁型肝炎病毒HDV
缺陷病毒,其辅助病毒为HBV
球形,35nm,核心为单负链DNA,其衣壳为HBV外衣壳(HBsAg),无包膜
传播方式与HBV相同
与HBV共同感染或重叠感染,易发生重症肝炎,死亡率高
防治措施与HBV相似
戊型肝炎病毒HEV
生物学性状
球形,+ssRNA,27-34nm,二十面立体对称,无包膜
国际上HEV分为8个基因型,在中国流行主要是Ⅰ型和Ⅳ型
细胞培养较难,动物模型恒河猴,黑猩猩和猪等
致病性
传染源:潜伏末期和急性期感染早期
传播途径:粪-口
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流行特点与甲肝相似
潜伏期:10-60天(平均40天)
多见青壮年,急性肝炎,6周好转,不转慢性
孕妇(6-9个月)感染病情严重:流产、死胎,孕妇病死率10%-20%
微生物学检查法
电镜或免疫电镜技术从粪便中检测病毒颗粒
PT-PCR检测粪便或胆汁中HEV-RNA
临床等常用ELISA法检查血清中抗-HEV IgM、IgG抗体等
抗-HEV IgM——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断
抗-HEV IgG——不能排除既往感染
防治原则
一般预防与甲型肝炎相同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肠道感染病毒
经粪-口感染的病毒
肠道病毒——常引起胃肠道以外的疾病
急性胃肠炎病毒——胃肠症状为主
轮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埃可病毒(ECHO)
新型肠道病毒68、69、70、71型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共同特性
形态结构
球星,24-30nm,衣壳为20面立体对称,无包膜
核酸类型为单正链RNA
结构蛋白VP1~VP4
培养特性
肠道病毒在灵长类细胞中生长最好,常用猴肾、人胚肾细胞等
迅速引起细胞病变(CPE),致使细胞变圆、坏死、脱落
柯萨奇病毒对乳鼠有致病性
抵抗力
耐酸(PH=3时稳定),据此可以与和分类学上同科的鼻病毒相鉴别
对胃酸、胆汁和乙醚有抵抗力
56℃30分钟可灭活
致病性
主要经粪-口传播
对人类致病以隐性感染多见
病毒在肠道内增殖,很少引起肠道疾病,不同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病毒又可引起不同疾病
临床表现多样化
无菌性脑膜炎 aseptic meningitis
几乎所有肠道病毒都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轻瘫有关
疱疹性咽颊炎 hepanging
由柯萨奇病毒A组病毒某些血清型引起
手足口病 hand-foot-mooth disease
由柯萨奇病毒A16、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
感染多、发病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呼吸道消化道及密切接触传染
多见于夏季(4-9月)
临床表现
手、足、口疱疹溃疡,发热,大多自限,少数重症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目前有针对EV71病毒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经上市使用
流行性胸痛 pleurodynia
常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
心肌炎 myocarditis 和 心包炎 pericarditis
主要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率高
急性结膜炎 acute conjunctivitis 和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acute hemorrhage conjunctivitis
分别由柯萨奇A24型病毒和新肠道病毒70型引起
预防
除脊髓灰质炎以外的肠道病毒尚无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致弛缓性肢体麻痹,多见下肢,俗称小儿麻痹
生物学性状
27nm,二十面体对称,无包膜
核酸类型为单正链RNA
结构蛋白VP1~VP4
分三型
培养
可在MK(猴肾细胞)、HEK(人胚肾细胞)、人羊膜腔细胞中培养增殖,引起CPE
敏感的实验动物有猴、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将病毒接种于脊髓或脑内容易发病,导致肢体麻痹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
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能耐受胃酸、蛋白酶和胆汁
室温下可存活数日
湿热56℃可迅速破坏病毒
氧化剂敏感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性
牢固特异免疫,体液免疫为主
肠道局部sIgA
血液中和性IgG、IgM抗体
中和抗体可长时间维持(终生)
三型间交叉保护极弱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检查
血清学检查
预防(核心)
一般预防
隔离患者、保护水源、注意饮食卫生
特异预防
三价混合疫苗
灭活疫苗,IPV,Salk疫苗
口服减毒活疫苗,OPV,Sabin疫苗
免疫程序
传统
2个月龄开始服用OPV,每次间隔1个月,4岁时加强一次
风险
发生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
2016年5月起新策略
首先使用IPV免疫一次,再口服OPV免疫3次(二价)
紧急预防
丙种球蛋白
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但对乳鼠有致病性
对乳鼠致病性不同分为
A组——松弛性麻痹
B组——痉挛性麻痹
传播途径与扩散过程也与脊髓灰质炎相似,隐性感染多见
病毒在肠道中繁殖,靶器官在细胞外,临床症状多样化
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轻瘫
疱疹性咽颊炎
手足口病
流行性胸痛、肌痛
心肌炎、心包炎
急性上感、肺炎
急性结膜炎
埃可病毒(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 ECHO)
生物学性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可引起人、猴肾细胞的CPE但对猴及乳鼠均不致病
致病性与柯萨奇病毒相似
新肠道病毒
68型
与呼吸道感染有关(从呼吸道感染者咽部分离)
69型
未发现与人类疾病有关(从直肠拭子分离)
70型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
从患者结膜分离
生物学特征符合肠道病毒
致病性不同
不具有嗜肠道性(存在于眼结膜)
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最适合温度低于33℃,优先感染眼部
所致疾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71型
与柯萨奇病毒相似,抗原性不同
急性胃肠炎病毒
指经消化道感染和传播,主要引起急性肠道内感染性疾病的胃肠道感染病毒
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
轮状病毒 rotavirus
引起婴幼儿重症腹泻最重要病原体,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学性状
球形,60-80nm,dsRNA,11个节段,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VP7)和5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5),20面立体对称双层衣壳,无包膜
外形车轮状——诊断价值
根据VP6的抗原性,分为10个组(A-J组)
A-C组引起人和动物腹泻
A组:婴儿最常见,导致婴幼儿死亡重要原因(脱水、酸中毒),占病毒性胃肠炎的80%
B组:年长儿童和成人腹泻,可暴发流行
C组:与A组类似,但发病率很低
其他组仅引起动物腹泻
抵抗力较强,耐酸、耐碱、耐乙醚、不耐热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带毒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多发于深秋初冬季节,在我国常称为秋季腹泻
临床表现
突然发病,潜伏期24-48h
发热、水样腹泻(蛋花汤样便)、伴呕吐
一般为自限性,病程3-8天
重者脱水和酸中毒,导致婴儿死亡
免疫性
型特异性抗体(IgM、IgG、SIgA)
肠道SIgA最为重要,仅对同型病毒有中和作用
可重复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法
检测病毒颗粒:电镜或免疫电镜
检测病毒抗原:ELISA法,胶体金等
检测病毒RNA:11个片段特殊电泳图形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非常用诊断方法
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
特异性疫苗预防
治疗主要是即使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调,防止严重脱水及酸中毒,减少婴幼儿的死亡率
呼吸道感染病毒
正粘病毒Orthomyxovirridae
对人或某些动物表面的粘蛋白有亲和性,有包膜,具有分节段RNA基因组的一类病毒
只有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virus一个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
包括甲、乙、丙3个型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局部爆发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人类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流感病毒呈丝状或球状
核心
由核酸和核蛋白组成的核糖核蛋白RNP与3种蛋白质PB1、PB2、PA(RNA多聚酶)组成位于病毒体的最内层
流感病毒RNA分节段。甲型和乙型为8个,丙型为7个
包膜
病毒的包膜由两层组成
内层为基质蛋白M1,其抗原性稳定,具有型特异性,但相应的抗体不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
外层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M2为嵌于包膜中的膜蛋白,形成膜通道,利于脱壳及HA的产生
刺突
流感病毒的包膜上有两种刺突
血凝素Hemagglutiinin HA
凝集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抗原性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具有抗原性
抗原性不稳定,易发生变异,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
流感病毒的分型
据NP和M蛋白抗原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区分为若干亚型(H1~H16、N1~N9)
乙、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HA或NA点突变造成,是亚型内变异,变异幅度小或连续变异,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HA或NA结构发生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
培养特性
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生长良好
一般初次分离应先接种羊膜腔中传代适应后方接种尿囊腔
病毒在鸡胚中并不引起明显病变
用血凝试验可判断羊水或/与尿囊液中有无病毒生长
甲、乙型流感病毒在原代人胚肾、猴肾等组织细胞中也能生长
抵抗力
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分钟很快灭活,室温下感染性很快消失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乙醚、甲醛等敏感
酸性条件下更易灭活
在-70℃或冷冻干燥后活性可长期保存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
流感病毒经飞沫呼吸道传播
潜伏期1~4天
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
呼吸道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及咽痛等,无病毒血症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白细胞数下降等
并发症:一般数日内自愈,但幼儿或年老体弱病人易继发细菌感染,如合并肺炎等,病死率高
免疫
病后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可持续数十年
分泌型IgA和血清中和抗体IgM、IgG共同的作用
这些抗体有两类
抗血凝素抗体
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细胞,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抗神经氨酸酶抗体
限制病毒的释放和扩散
CTL可杀伤流感病毒感染细胞
微生物学检查法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采取发病初期病人鼻咽洗液或含漱液,加青、链霉素杀菌后,接种于鸡胚羊膜腔内尿囊腔中,35℃孵育3天,取羊水、尿囊液做血凝试验,检查有无病毒增值
阴性:需在鸡胚中盲目传代三次后再试验
阳性:可用已知流感病毒各型抗体与新分离病毒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型别
血清学诊断
取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与已知各亚型流感病毒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血清的抗体效价是急性期的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快速诊断
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测量分泌物中病毒抗原,能够达到快速诊断目的
防治
流感病毒传染性强,播散迅速,在易感人群中易形成大流行,做好预防是必要的
流行期间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场所乳酸空气消毒
流感病毒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但因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及时掌握变异动态及选育毒株使制成的疫苗抗原性与流行株相同或近似极为重要
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金刚烷胺对甲型流感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在预防和治疗上有一定效果,但此药能引起中枢神经症状和耐药毒株出现未被广泛使用
达菲,港译特敏福,台译克流感,化学名奥司他韦,是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从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传播以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
治疗策略
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中药: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等在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有一定效果
副粘病毒
共同特点
150-300nm
核酸不分节段,单负链RNA,不易重组变异
包膜易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产生多核巨细胞
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及全身丘疹为主要特征
生物学性状
形态大致与流感病毒相似,为球形、丝状等多种形态
其结构由内向外分为核衣壳和包膜两部分,核衣壳内的核酸为单股负链RNA,不分节段,不易发生重组
核衣壳螺旋对称
包膜蛋白有两种糖蛋白刺突
H蛋白:能凝集猴、狒狒等动物的红细胞
F蛋白:具有溶解红细胞及引起细胞融合的活性,可引起多核巨细胞病变
无神经氨酸酶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除灵长类动物外其他动物不易感,在人胚肾、人羊膜细胞及Hela、Vero等多种传代细胞中可增殖,出现细胞病变,形成多核巨细胞
本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低,加热56℃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均易将病毒灭活
致病性
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出疹前6天、后3-4天)
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
潜伏期约10~12天
致病机理

此时病人出现发热、咳嗽、眼结膜充血及Koplik斑,对临床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随后1-3天出现特征性红色斑丘疹,前颈部,然后躯干,随后四肢。
一般在皮疹出齐24h后,体温开始下降,呼吸道症状逐渐消退,皮疹变暗,有色素沉着
并发症
呼吸道最为常见,如细菌性肺炎、脑脊髓炎
消化道: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免疫缺陷患者可并发致死性麻疹巨细胞性肺炎
神经中枢系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免疫性
终身免疫
中和抗体
H抗体、F抗体
主要依靠细胞免疫
好发于6个月到5岁儿童,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
微生物学检查
麻疹临床症状典型,一般无需做微生物学检查
不典型病例可取病鼻咽洗液或含漱液,加青、链霉菌杀菌后,接种于人胚肾、猴肾和人羊膜细胞中培养,一般经7-10天,出现典型CPE,可见有多核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血清学检测
取鼻咽部脱落细胞检测麻疹病毒抗原
采取病人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观察抗体滴度是否增长4倍或以上
预防
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15个月
7岁时再次免疫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治疗
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温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
注意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 Mumos virus
生物学性状
有包膜,单负链RNA,100~200nm
有两种表面包膜蛋白HA和NA蛋白
传播方式
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
通过飞沫或直接、间接接触传播
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
出现症状6天及症状消失后1周仍有传染性,传染源为早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
致病性
潜伏期2~3周
在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
入血,病毒随血侵入腮腺及其他器官
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疼痛、发热
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儿童耳聋
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
分离时可取患者唾液、尿液或脑脊液
在鸡胚羊膜腔、鸡胚细胞内培养增殖
血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性IgM或>4倍上升的IgG
血凝抑制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预防
可接种单价减毒活疫苗、MMR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生物学性状
包膜上有两种刺突糖蛋白刺突
G蛋白:介导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
F蛋白:引起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有利于病毒传入细胞内
病毒可在多种细胞培养中缓慢增殖,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如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嗜酸性包涵体等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低
致病性与免疫性
经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主要在鼻炎上皮细胞中增殖
5岁以内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也是婴儿猝死的病因之一
RSV引起的细支气管炎多发生在2~6个月的婴儿,大约占婴儿细支气管炎的60%,其中尤以2月龄婴儿发病率最高
一般6月龄以上儿童病变较轻,成人多为再次感染,症状较轻,如同感冒
RSV的致病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免疫病理损伤
防止RSV再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呼吸道分泌型IgA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采取病人鼻咽拭子或咯痰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出现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等的细胞病变
ELISA、免疫荧光、放射免疫
RT-PCR
至今尚无特异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的预防疫苗
副流感病毒 Parainfluenza virus
具有副粘病毒的典型形态和形状
有5个血清型
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增殖仅限于呼吸道黏膜上皮,一般无病毒血症
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婴幼儿症状为重,常发生严重哮喘(多由1、2型引起),造成呼吸闭塞甚至窒息死亡
SIgA可能对再感染有预防作用,但维持时间较短
其他病毒
冠状病毒
以往认为是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引起轻型感染
病毒呈多形性,直径80-160nm
核酸为单正链RNA,不分节段,病毒有包膜,包膜表面有20nm长的棒状或花瓣状刺突
SARS冠状病毒
SARS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冠状病毒科,但并不是已知人或动物冠状病毒的突变株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电镜下与冠状病毒类似,病毒颗粒呈不规则形,直径60-220nm,包膜表面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
和新为螺旋状排列的单正链RNA及衣壳(N蛋白)组成的核壳体
N蛋白结合RNA上,是SARS病毒的重要结构蛋白,在病毒转录、附肢和成熟中起作用
病毒包膜有E蛋白,薄膜表面有俩个中糖蛋白即S蛋白和M蛋白
S蛋白是刺突糖蛋白,是病毒的主要抗原,其功能是与细胞受体结合,是细胞发生融合及病毒侵染细胞的关键蛋白
M蛋白为跨膜蛋白,参与薄膜形成
培养
SARS冠状病毒可以在Vero-E6细胞及FRhK-4细胞等内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
病毒复制可被SARS病人恢复血清所抑制
抵抗力
对脂溶剂敏感,不耐热或酸,可采用0.2%-0.5%过氧乙酸或氯制剂(10%次氯酸钠)消毒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主要是SRAS患者
SARS病毒以近距离飞沫传播为主,同时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不排除经粪-口及其他途径传播
人类对SARS病毒无天然抵抗力,故人群普遍易感,该病流行季节为12月至次年5月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3-7天,临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伴有头痛、乏力、关节痛、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
肺部X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双侧出现阴影
严重者肺部病变进展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严重肺渗出,出现呼吸窘迫,常伴有过敏性血管炎,出现休克、DIC、心律紊乱等症状,此种病人传染性极强且很难抢救,死亡率很高
集体感染SARS病毒后可产生抗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一般感染10天后雪婷中出现IgM,15天后出现IgG,用恢复期血清治疗患者出现一定疗效,说民特异性抗体有中和保护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的分离与培养必须在P3实验室进行,不能作为常规检查
采咽拭子、痰液等标本,用Vero-E6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出现细胞病变后,进行病毒鉴定
用RT-PCR或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的核酸
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ELISA)等方法监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
防治原则
对于SARS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用于SARS特异性预防的疫苗已研制
对于SARS患者治疗主要采用支持疗法,如早期氧疗及适量激素疗法等;给予抗病毒药物和大剂量抗生素,可防止病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用回复血清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腺病毒 Adenovirus
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DNA病毒
引起人类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系及眼的疾病
分为感染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两个属,感染人类的腺病毒有49个型,人类腺病毒根据生物学性状分为A~G7组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直径70~90nm,核酸为双股DNA,无包膜,20面体立体对称
纤突:具有组和型特异性抗原,并具有血凝性
培养特性
腺病毒在Hela细胞和人胚原代细胞培养最敏感,能引起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状的典型细胞病变
抵抗力
腺病毒对酸碱度及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36℃7天病毒感染力无明显下降
对脂溶剂和酶类均有抵抗作用,但56℃30min可将其灭活
致病性与免疫性
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和胃肠道传播,局部感染后引起病毒血症
1~7型引起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
3、7型引起急性咽炎
8、19、37型引起流行性角膜炎
感染后可获得中和抗体,对同型病毒再感染有保护作用
微生物学检查
病毒分离
急性期病人咽、直肠、结膜等处采取标本,接种敏感疫苗,根据特征性细胞病变及抗原性鉴定病毒
血清学检查
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补体结合试验,抗体升高4倍或以上,可判断为近期感染
。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可定型别
防治
目前尚无理想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
风疹病毒分类上属于披膜病毒科
单正链RNA,有包膜
只有一个血清型
致病
人是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儿童多见
病毒经呼吸道传播,病毒增殖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
临床症状为发热、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肿大,随之面部出现前红色斑丘疹并迅速遍及全身
人群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易发生垂直感染,若孕妇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或死胎,还可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导致胎儿畸形
防治
早期诊断孕妇风疹,减少畸形儿的出生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育龄妇女,学龄前儿童
三联疫苗(MMR)婴幼儿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鼻病毒 Rhinovirus
鼻病毒是小RNA病毒科成员之一,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
病毒微单正蓝RNA,无包膜,现发现115个血清型
耐乙醚,对酸敏感
鼻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为2-4d,成年人普通感冒1/3由鼻病毒引起,婴幼儿可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感染后可产生局部SIgA,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故常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