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缺爱》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讲述如何构建存在感;那些元素可以赋予我们存在感;存在感缺失如何重新获得;获取存在感的错误方式。
编辑于2020-05-28 19:47:21本课程是朱丹老师对于如何准确搜索互联网信息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包含逻辑一:别人做过这样的事吗?逻辑二:有什么好用的网站和工具可以帮助我吗?逻辑三: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有 专业垂直服务(尤其与民生相关)。
本课程是晓文老师的关于爱情的研究,爱的吸引,爱的表达、独处、爱的背叛、婚姻。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持正面评 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 ,自尊水平就低,一般来讲高自尊 的人比低自尊人的人更健康更幸福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 自我感觉良好 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书是短时间内学会追女生的大概框架和聊天思维模式,如何跟女生聊天:有框架、有态度、节奏感、感知能力、有情绪;跟女生聊天如何开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课程是朱丹老师对于如何准确搜索互联网信息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包含逻辑一:别人做过这样的事吗?逻辑二:有什么好用的网站和工具可以帮助我吗?逻辑三:任何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有 专业垂直服务(尤其与民生相关)。
本课程是晓文老师的关于爱情的研究,爱的吸引,爱的表达、独处、爱的背叛、婚姻。如果对自己的能力和特质持正面评 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 ,自尊水平就低,一般来讲高自尊 的人比低自尊人的人更健康更幸福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 自我感觉良好 有益于身心健康。
本书是短时间内学会追女生的大概框架和聊天思维模式,如何跟女生聊天:有框架、有态度、节奏感、感知能力、有情绪;跟女生聊天如何开头。
《缺爱》
国籍:法国
作者:罗伯特·纳伯格
译者:赵丽莎
如何自主建构存在感?
存在的初构建(人性化过程的开端):出生
婴儿与母亲(或担任母亲角色的人)的关系
1、她与我们说话、注视我们、怀抱我们、喂养我们、抚摸我们、爱我们。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群体接纳
♠1、孩子纳入家庭群体的仪式: 1)第一眼看孩子的目光——“她长得像她的姑姑。”“他和他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的鼻子像爷爷。” 2)给孩子取名字——家人通常给孩子取1~2个名字,一个正式称呼、一个小名(大多是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爱称)。 ♠2、孩子纳入社会群体的仪式: 1)到市政府办理新生儿登记手续——孩子拥有了市民身份和国籍。 2)另外,还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也可以作为存在的补充证明。 ♠3、所有这些仪式都是为了让我们从出生起就与一些群体联系起来,而这些群体会赋予我们一个身份。 ♠4、孩子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得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孩子与他人建立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身边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与家族或社会群体建立的关系,等等。在父母的目光下,在社会的支持下,我们得以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学着存在。
家族接纳并认可
社会接纳并认可
如何定义关系和归属?
关系
关系像是一个交换:我在他人眼中存在,他人在我眼中存在。而当我在他人眼中不再存在,仿佛透明的一样时,痛苦便随之而至
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
归属
归属于一个群体意味着与一些人有共同的价值观、信仰、目的或利益,而正是这些实质的或精神上的共同点促成了群体的建立
群体归属的作用之一是让成员团结一致、忠于集体
存在感的基本要素
♠1、这是一个身份的世界。每个人的存在都建立在双重网络之上——人际关系网和群体网。一面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一面是个人对群体的投入。 ♠2、这两种关系网既有所不同,又互为补充。有些人际关系是独立于归属圈子之外的,例如恋爱关系,而有些归属关系也可以存在于没有建立人际关系的个体之间,工会或行业协会便是如此。 ♠3、 1)一段顺利发展的人际关系似乎就需要:将这段关系同时置于归属群体之中,建立起归属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群体便是家族。 2)一段稳固的令人有归属感的群体归属关系:需要其中至少两名个体建立人际关系。 3)总之,我们需要这两种关系(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来感知自身的存在。
人际关系
1、某种程度上,人际关系就像证券投资,如果我们不投入,不去爱,便不可能赢;如果投入了,倾注了感情,却有可能输。
特点
人际关系连接的是两个个体
种类
哺乳关系
权威关系
兄弟/平均主义关系
恋爱关系
归属关系
1、归属于一个人类群体,不论何种形式,都意味着一种相互的关系:归属意味着向投身的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做出一些承诺,从而为群体的运作甚至强大贡献力量。作为交换,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对我们加入群体的认可,让我们产生一种基本归属感,进而滋生存在感。
理论来源
爱米尔·杜尔凯姆将归属群体分为“有机社会”和“机械社会”
♠1、有机社会:涵盖从家族式游牧部落到城镇的范围。 ♠2、机械社会:涵盖从城镇到现代大国的范围。 ♠3、有机团结: 1)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分工专业化造成相互依赖,每个人都有其独立的活动领域,但又无法与他人分开。 ♠4、机械团结: 1)源于意识形态的相似性及观点和情感的一致性。 2)意识不断混同融合,达成统一,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一个几乎只存在整体行动的紧密群体。
特点
归属关系意味着一个群体中的所有成员都归属于同一个圈子
功能
将人际关系界定范围和社会化
种类
家族归属关系
兄弟归属关系
夫妻归属关系
意识形态归属关系
群体关系过度反而会削弱个体存在感
个人纳入群体的程度是有一定界限的(过犹不及)
个人加入群体之后,专属于个人的一些特性会被削弱甚至消失,被某些“群体特性”所取代
♠1、无论组成群体的个体是什么人,无论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等是否相同,在他们组成一个群体时,他们就会获得一种集体心理。 ♠2、他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与他们作为单独个体时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截然不同。除非组成一个群体,否则个体根本不可能拥有某些念头或情感,因此也就不可能呈现出一种行动。(在心理学意义上,群体只是暂时的) ♠3、群体提供的存在感是“表面化”的,亢奋、疯狂、歇斯底里,而这会压制、削弱个体的真实感受,侵蚀真正的存在感。也就是说,过于强化的关系会剥夺个人的真实生命体验,侵蚀真正的存在感。
存在
“社会”与“个人”
存在感
绝不是一种完全内在化的情感
跟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保持的联系息息相关
与我们对自主的需求和对归属的需求相结合
人类所谓的自由
拥有选择各种依托的权利,即编织与他人的关系网络
以及融入一些可以为其提供归属感的群体
一个人的依附关系越多,他就越自由
人类存在的悖论:欲望与需求的对立
一方面人们渴望存在、渴望独立自主、渴望思考、渴望决定自己的命运
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靠他人,需要建立朋友关系、恋爱关系等各种不同关系,需要被群体认可、需要归属
社会生活是个人生活的前提
人类文明史上的所有生活形态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从未有能够完全摆脱人类生活独立生存的个人
动物世界一项基本法规:任何物种只要其个体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足,就一定会过群居生活,借助集体增强自身力量
人类只能生存非常优越的环境中。而人类的社会生活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只有将个人变成集体的组成部分,集体劳动分工与合作,人类才能不断繁衍生息
社会感是个人存在感的前提
对个人的价值评价在于其个人的社会价值大小
“为社会”的存在感越强,“为自己”的存在感也就越强
1、要让自己符合标准,必须要在自己跟其余人之间努力建立合作关系,且必须努力掌握人类社会成员应掌握的技巧。这方面做得越出色,来自他人的肯定以及内心里的自我肯定就越强。
社会属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依赖”与“尊严”
归属性尊严
含义
是我们被赋予的一种可以归属某一特殊群体的权利
♠1、这种尊严意味着被你所属群体所认可。这绝不是一纸空文:在你被认可成为群体一员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对群体要承担团结的义务,而这种义务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战争时期,有一部分人会被要求为群体献出生命)同时,你也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违背这些规范就可能被社会驱逐/囚禁/消灭。 ♠2、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多重不同的归属关系,归属于一个国家、一段夫妻关系、一个家庭、一个职业、一些运动俱乐部或其他方面的俱乐部、一些行业协会、一些宗教组织,等等。每一种归属关系,都对应着相应的尊严。
特点
只有被外界所认可和接受时才会存在
个体的自尊
含义
是个人在支配其存在时所享有的自由度
1、这是人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显示其拥有精神或道德尊严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生活中做出的各种选择上,生活方式的选择、归属关系的选择以及人际关系的选择。
特点
只有符合自己的内心准则与自己和谐相处才存在
群体尊严与个体自尊的较量
♠1、如果一个群体接纳我并赋予我尊严,是因为在我身上看到了或期待着某些才能、品质,而我的自由在于我对这个群体的评判。如果我认为它运行不善,其准则与我的相背离,我便可以要么对其采取行动,例如参加政治活动或进行婚姻咨询、家庭咨询,要么在可行的时候选择离开。 ♠2、如果群体不认可我,认为我没能履行职责,背叛了其准则,那么它或者可以尝试逼我“就范”,或者将我除名、辞退我、驱逐我、将我开除教籍。尽管如此,除少数极端情况(种族大屠杀)外,仍有一种归属关系是我们无法拒绝的,即人类这个大群体。这份尊严与生俱来,死而不灭。因此,生命与死亡都被社会所保护,所有人都是人类的一分子,这个身份值得被尊重。因而,破坏墓地与杀害婴儿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 ♠3、对更加重视群体性的人来说,他们对与自己所处环境相关的问题尤其敏感,与之相反,注重维护私生活的人则会更加留意自己的隐私是否被侵犯。
过于倾向群体意义的尊严,社会运行的逻辑就有可能从推选值得尊重的人转变成淘汰没有资格的人
1、这种逻辑反转会导致一些暴力后果。 例如,消除被认为是非生产性(商人)的或有损群体形象(少数群体)的元素。
过于注重个人自尊,如主张自由选择、自由意志的意识形态,则导致一些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不人道的行为出现
重回人世:“仁慈的好奇心”
诊治“抑郁”时三种错误(主要)
让病人重新表现出同等的幽默感
1、考虑到他所遭受的痛苦,他其实更应该发泄怒火。
建议的治疗方式是针对病人的身体
1、最糟糕的情况在于相信“抑郁”是由基因序列导致的,是无法挽回的命运,然而实际上,他们的问题是有关存在感的问题。
用简化的研究方法将疑似的病人标签化
♠1、大多数“抑郁者”是一些经历着或曾经经历过非常事件的正常人。他与我们并无分别,除了一种基本上属于所有个体在存在发展上的退化,这种退化并不触及本质,形式也无关紧要,它的定义具有任意性,有时只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 ♠2、“抑郁者”首先是我们的同胞:不存在提前设定好的命运。情势所致,当存在感的依托遭到质疑时,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抑郁情绪。 ♠3、站在病人的立场上,一个人因被诊断为“抑郁症”而被排除在“正常”世界之外是怎样痛苦和异化的一件事情!
“仁慈的好奇心”
含义
一种考虑到存在感建构的脆弱性和偶然性的方法
要求
不可生搬硬套下诊断(诊断是不可完全信任的)
要去聆听和理解病人通过病症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情况(耐心)
要帮助他们重建尊严以便使他们重新融入人类社会中去
1、有时我会建议这些人在接受持续治疗的同时,重新找到一项给他们支点的活动,做志愿者也行,可以去“爱心餐厅”,可以加入扫盲项目或者其他各种能够带给他们尊严的活动,以便让他们感觉自己有用且博爱。
“抑郁”:无力的愤怒
“抑郁”
含义
是一种对绝望感的描述
看不到未来,感觉不到我们存在的目的
原因
多种多样
1、伤心的、受辱的、受创的、遭奸污的、被误解的、受到不公待遇的、遭受不幸或损失的、羞愧的、有罪恶感的,以及存在感缺失的(导致的原因只是可能并非一定)
非基因遗传/生物性因素,而是是事件导致
♠1、如果说导致我“抑郁”的原因是基因缺陷或生物学因素,那么我为何还要去反抗,为什么还要去抗争呢?我所能做的只剩下接受命运,然后被动地吞下我的状态要求我服用的小药丸。 ♠2、许多被认为是疾病的行为其实只是对某个异常环境或某件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正常反应,只不过这些原因没有被看到,但是原因的隐蔽却丝毫没有减轻痛苦。它触及忍受煎熬的人们的尊严,进而造成伤害。
不愿提及的原因
罪恶感、耻辱、害怕无人聆听或不被相信等因素带来的压力
“愤怒”
含义
绝望的反义词
遭受不公、羞辱或遗弃时普遍的攻击性情绪
我们能够实现“自我存在”吗?
“自我存在”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单独的人类个体都无法实现自我满足
1、自伤、自残、沉迷毒品、疯狂地寻找激情、犯罪等所有凸显自身存在感的行为,其结果都适得其反——存在感愈发薄弱了。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无法获得活着的意义。 2、这类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个人。这类人在解决友情、性、工作问题时,不擅长甚至反对与他人合作。他们只关注自己,觉得自己目标的达成不会给其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同样的,其他人的成功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成功和满足对他们来说只属于个人,只要自己觉得志得意满就足够了。他们在其余人眼中无足轻重,只有在他们自己眼中才是重要的。 3、事实上,一个人只有跟其他人建立关联,生活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不至于时而陷入空虚和迷茫,即丧失存在感。个体眼中的所谓意义只是种想象,不能带来真正的温暖,无法为人生提供真正的营养。我们的一切行为和部分目标也是一样,只存在一种意义,就是对其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很多人都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凸显“自我存在”的方式
在死亡边缘寻找存在感(极限运动)
1、竭尽全力让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与此同时又热爱生命,最终在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感受生命的意义——亨利·德·蒙泰朗。
自我伤害(自残)
♠1、主要人群:14~18的青少年(女性占80%) ♠2、主要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残行为的频率增加,直到20岁之后才会显著下降。(大多数自残者20岁后停止自残,无论外界是否干扰) ♠3、主要表现:划割小臂或大腿的皮肤直至见血,或烟头烫伤或剧烈反复的刮擦。 ♠4、主要导致因素:遭受过侵犯、不公正待遇、针对自己的极度愤怒、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孤独等。 ♠5、主要行为原因: (1)自残者们说这样可以减轻内心的痛苦:流淌而出的鲜血代替了泪水。 (2)大多数人都说这些行为和痛苦让他们感觉到自身的存在:“这是我的身体,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证明我的的确确存在着。” (3)多位自残者表示他们这种鲜血淋漓的仪式会产生一种快感。 (4)她们认为自己的自残行为是种自我归属的尝试。通过创造痛苦,将自己与身体联系起来。这让她们获得存在感或快感,得到一种与身体重新统一、重获身体的快乐,尽管这要付出痛苦的代价,但在她们看来,痛苦很快就会让位于身体的快感。 ♠6、行为的本质:自残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自我治愈的一种尝试,往往与青少年时期身体与心理的联系崩断有关,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陌生人的。
成瘾行为(吸毒/酗酒成瘾)
1、瘾君子与毒品之间的关系:一种归属关系、一种身份的支撑。 2、瘾君子的想法: (1)为自己免除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关系,免除所有归属关系,让这些关系变得无关紧要,让他们不再依赖于与他人的情感或是他人的认可。 (2)他们在精神上将毒品幻想为人。他们认为所有付出情感的关系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就像所有的承诺都是一种过重的负担。 (永远忠诚的毒品&危险的、无法掌控的关系)
运气游戏(赌博)
♠1、运气游戏含义:玩家创造出来的本不存在的幻象,认为命运不是随机的,它很快就会帮助玩家成为被选中的幸运儿并获得大笔财富! ♠2、这是等待命运来确认他的存在,确认他对自己美好命运的信仰。
激情
♠1、含义:激情是一种主动展现消极被动的方式,意味着主动接受任由自己被欲念所驱使。 ♠2、特点:贪婪的、排他的、唯一的、永恒的 (1)激情是我们拥有的保护自己不至陷入绝望的资本之一,也是试图通过自我归属的形式实现自我存在的另一种方式。 (2)激情者将第三者视作物品来利用,从而掌控环境。但是,这个第三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完整存在,因为它已经融入激情者的生活。我们或者可以说激情者吸纳了第三者,将其变成自己的躯体。 (3)激情者把对存在的恐慌固定在一个被认为能够填满所有空虚的物品上,从而来逃避这种恐慌。
爱情
♠1、激情的唯一性:我们不可能同时充满激情地爱上两个人或是两个对象这正是它有别于爱的地方,爱是可以分享的。 ♠2、激情个体性:是一种反社会的、私人的体验,与群体的、集体的利益相对立。 ♠3、激情衰弱性:所有的激情都存在一个饱和点,当我们到达这个点时,会突然了悟已经无力提升我们正在感受的这份狂热,甚至无法将其持续下去,这份激情便即将消逝。” ♠4、激情衰弱的行为:频换对象,无限美化对象,在对象难以驯服时侵犯他们(情杀),为维持对对象的幻想而导致癫狂(嫉妒妄想,被爱妄想)、轻度躁狂、偏执、神秘主义,等等不理智、病态,甚至犯罪的行为。 ♠5、激情衰退的后果:再次体会到一种空虚的痛苦,内心的空虚、周身的空虚、强烈的孤独感,以及存在感的丧失。
收藏癖
♠1、收藏癖的核心:收藏不可完结,一旦完成便不再是收藏了,而是死去的物品。 ♠2、藏品活起来的方法:归属或包含 (1)包含:藏品必须存在一个共同点 同一种功能:所有的雪茄环标,所有的开瓶器,所有的螺旋拔塞器,所有的火柴盒,所有的中国邮票,等等。 同一个表象:所有含有猫、兔子或是大象等图案的物品,例如一幅绘有猫咪的油画无论品质好坏都可以加入藏品。 (2)归属:是否有资格被纳入藏品 这类收藏的乐趣在于其藏品的多样性,在于每件藏品的“个性”。 ♠3、收藏癖者的底层逻辑——是在用“物品”构建自己的领地,显示自己的存在。这同时也意味着,其精神世界里堪当支撑、填充作用的要素严重不足。“精神空虚”是根本原因,另求精神依托是唯一的解脱之道。
崇高与绝望
含义
存在感缺失的人的两条极端之路
崇高
含义
是一种从高处的逃离,通过一个创造、一部作品重新赋予自己存在感
是一种逃避现实痛苦的方式(痛苦崇高化)
表现方式
创造一个艺术作品
♠1、写作、绘画、音乐、雕刻、塑造、建筑、发明等。 ♠2、创作者的悲剧:其作品只能暂时解除其痛苦,因为它并不是为创作者准备的,它是为与作者分离为降临社会而准备的。作品一旦完成,作品就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创作者只能重新再来,再次面临存在感缺失的问题。
投身于狂热的信仰
寄托于幻想中
1、通过明星、王子公主、女英雄、体育明星的命运来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想象。
绝望
含义
绝望是崇高的阴暗面,崇高与绝望密切相关
表现方式
自杀
杀人
破坏、暴力、毁灭、虐待
♠1、这些都是一种近乎变态的寻找存在感的方式,同时也是为了体现自己对某些事物或某些人的控制欲。
存在感的丧失
存在感缺失的表现
1、存在感与时间的联系是最根本的:如果说我存在,那么我存在于时间之中,我知道自己拥有过去,因此我可以想象未来、拥有梦想,因此我知道此时此刻我应该如何行动。
我感觉不到自己存在,我徘徊于时间之外,抑或深陷枯燥的重复中,又或者沉浸于对过去的追忆之中
存在感缺失的原因
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投入感情的、对我们重要的关系)或我们对群体的归属感受到了质疑、打击或有缺失
对我们本人的直接攻击,摧毁了我们的自我建构,动摇了我们通过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建立起来的身份认同,侵犯了我们的个人尊严和隐私
存在感获得的步骤
存在感的第一步:在出生时获得过爱,曾经被接纳过(尤其是家族)
存在感第二步:要学会将自己投身于一些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中去
♠1、人际关系或归属关系是存在风险的、脆弱的,我们的付出随时可能付诸东流,抑或产生问题。因此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悲伤,什么是哀悼,什么是背叛,什么是争执,甚至还会因此怀疑整个人类。
存在感丧失的类别
存在感丧失第一类:童年未被接纳与认可
♠1、包括了各种被生活疏离和遗弃的孩子:超生儿、不该被生下来的孩子、出生时机不对的孩子、绝望的母亲、母子分离的双方、孤儿等。 ♠2、童年时期爱的缺乏,还可能体现为爱得过度。虽然出发点是关爱,但因过度干涉和控制,已经违背了爱的本质。这两种情况交叉、混杂,并不容易分辨。 ♠3、准确针对具体个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如果缺乏这种真正的爱,那么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各种敌对势力,包括那些以爱之名而进行的控制的集合体,对深陷其中的个人来说,就必须时刻应对甚至抵抗而不是适应它,更不是从中获取力量。长此以往,深陷其中的人就开始“脱离自我”。 4、霍妮对此做了精彩的论述:“不仅他的真自我发展受阻,由于必须有计划地对付他人,导致他必须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意愿和感情,全部都要抹杀掉。当主要目的变成‘安全’时,为了获得安全感,他觉得其他都不重要,包括思想感情。他的想法和感情实际上已经被压制得不能辨认。他的感情和意愿已经决定不了什么了,他从一个支配者沦为被支配者。总体来说,这种自我分割把他变得怯懦,增加了他的恐惧感,加剧了他的精神混乱。他是谁?身处何地?他自己也不清楚。”
这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获得他们自知永远也得不到的那份认可
存在感丧失第二类:生活中突发事故
离别
♠1、失恋:关系中付出更多感情和信任的人,离别对他们的存在感打击更大。 ♠2、丧葬:倘若去世的人不仅深受爱戴,而且在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时,不仅意味着对亲人的丧失的痛苦,还意味着这个群体的丧失的痛苦(家里的顶梁柱,象征着家人凝聚在一起的中心,他的去世,这个家也往往四分五裂)
归属感问题(未被有所期许的群体中认可)
♠1、未被配偶的家庭所接纳、失去工作、强制移民、失去国籍以及各种社会排斥、不同的归属关系的忠诚抉择(夫妻与母子)等。 ♠2、孤独与苦难:与前面所述的痛苦相似,会让一些人觉得世界上不再有自己的位置,不被或不再被身处的社会所认可,丧失归属感。
人身攻击
♠1、每个人都可能面临一些境地,其人格、隐私、身份遭到嘲讽、攻击甚至摧毁,使他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权利,甚至丧失存在的欲望。 ♠2、精神攻击:不公正的行为、讽刺、嘲笑甚至诽谤和鄙视。这些攻击会让他们产生自责、羞耻、内疚或是无力的愤怒,而造成精神上的绝望。 ♠3、身体创伤:健康状况恶化,包括丧失某些身体机能。 ♠4、绝对暴力案件: 1)将某个人/群体标签化、封闭化,并歧视、排挤、攻击他们〈种族主义、性少数群体、外国人/外地人、疾病人群(艾滋病、抑郁症等)〉 2)这些对尊严的打击导致了我们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崩塌,触及对我们而言最私密的信仰,即坚信我们与我们的配偶、家庭等群体之间的关系是稳定而令人安心的。
个体尊严的丧失
♠1、选举逻辑:从人类大群体的角度出发,决定某一个人是否值得被纳入我们自己的小群体中去。 ♠2、淘汰逻辑: 1)从一个外部视角出发,根据某一个共同的特征而将一部分有别于拥有淘汰权的人从整体中孤立或重聚起来。 2)去差异化,将人分门别类,抹杀每个人的独特之处的,不把我当作我本人来看待。 ♠3、存在感的建构与尊严的概念紧密相关。 生活环境的变迁可能会损害甚至摧毁这种信仰。我们有权享有个人尊严的想法与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及归属群体所赋予、准许和认可的尊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一些事故动摇甚至摧毁了这种信仰,那么存在感也将严重受损。要知道这可能导致自杀的念头:“当我们不再有做人的权利时,剩下的便只有死亡。”
存在感丧失后重新获得
(✔)修复关系:把自己重新编织进群体和社会之中
(✔)抵制和修复:对人身攻击进行抵制及创伤后修复
(✘)逆反:变被动为主动的策略
1、方法:宣告自己的存在未被摧毁、坚定且不可撼动。遗憾的是,以此获得的存在感是虚妄的,事实上还是在削弱存在感。
遗世独立
♠1、含义:跟社会保持距离的人不爱讲话,不习惯直视他人,不喜欢聆听他人,他人说话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听。他们习惯于在一切社会交往中展现高高在上的冷淡。 ♠2、底层逻辑: 1)在这种冷淡背后,隐藏着对存在感的极度渴望。为了抵抗存在感的消散,为了抬升自己,获得优越感,才会如此突出自己与社会有何不同,但他们收获不过是想象中的尊严。 2)这种流放自己的态度中,隐藏着对社会和他人的抗争和敌对情绪——既然不能通过他人的认同而获得尊重,那么不如通过对他人的拒斥、贬低而自得意满。 3)采用“逆势”途径获得存在感的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因爱和被爱而产生的温暖感。这是他们拒斥他人、贬低他人、自我标榜的深层原因。他们尝试夺走他人的尊严,以彰显自身优越感,消除内心不安,但此举却会不断拉大他们跟其余人的距离,不断加剧他们的孤独,最后使他们沦为“孤家寡人”,存在感有名无实。
不文明行为
♠1、含义:“文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对大多数人来说,尽量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文明标准,以获得认可,融入社会,这是实现存在感的基本策略。但也有一些适应力弱或有其他问题的人,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凸显甚至伪装出“不文明”的一面,以期以与众不同而引起关注,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2、底层逻辑: 1)不文明行为是一种逃避,他想以这种方法逃避批判、竞争、苦恼,逃避爱情婚姻中的不顺遂。比如有人以不文明的行为作为自身所有失败的借口,公然表示:“没有什么是我做不到的,前提是这种恶习能从我身上消失。”但他随即又会喃喃:“可这种恶习又的确存在于我身上,真是可惜!” 2)他们用不文明的表现,来掩盖内心的虚弱和焦虑,以夸张和令人厌恶的方式张扬自己,强调自己的存在。然而此举并不会带来人们的真正关注,更不会带来尊严。适得其反,他们会被人们更加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