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
医学伦理学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 读书笔记
放射影像学呼吸系统知识导图,对呼吸系统疾病病变的CT表现总结,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食管胃肠疾病 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 学习笔记整理 知识要点
下图介绍了外科消化系统急性腹膜炎,内容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解剖生理概要等,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
死亡判定标准及伦理
生死观
古代中国,西方
马克思主义的生死观
死亡是一切有机体生命的归宿,没有死亡的社会和人生违背了自然法则,我们不应当要求长生,也不应当畏惧死亡。
死亡标准
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
心跳(血液循环),脉搏,呼吸的停止
脑死亡标准
脑死亡诊断标准(4条)
1968年第二十二次世界卫生大会,提出哈佛标准
深度昏迷,无感知,无反应
自主呼吸和自主运动消失
脑干反射消失
脑电波平直
要求:以上指标要求在24消失内反复多次监测,并排除体温低于32°,服用过大量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
脑干死亡和全脑死亡是国际承认的脑死亡判定标准,大脑皮质弥漫性死亡是判定死亡的禁区
伦理意义
1.科学判定死亡,更好地维护生命地尊严
2.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3.利于器官移植的开展
4.道德法律责任的确定
有关于脑死亡标准制定的思考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采取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
自2018年,我国现行“二元死亡标准”,脑死亡和传统心肺死亡标准并存,给予家属选择权
立法层面上,我国采用的死亡标准是心肺死亡标准
器官移植来源不足不是脑死亡立法的动机,器官移植是脑死亡立法的直接结果
安乐死
指在病人有意愿的情况下,医生因其委托对死亡逼近且身心极端痛苦的患者撤除治疗或是引导死亡,快乐的死亡。
分类
根据致死方式
主动安乐死(积极安乐死,仁慈助死)
由于医务人员或他人均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主动地结束患者地生命,
被动安乐死(消极安乐死)
由于患者或者家属的要求,医生撤除治疗手段,任其自行死亡
是否自愿
自愿安乐死
非自愿安乐死
确定安乐死地2个前提
疾病不可挽救,患者处于濒临死亡阶段
肉体和精神的极端痛苦
道德争议
支持理由
死亡是人的最终归宿
要给与极端痛苦患者生与死地选择权
利于分配社会资源
反对理由
安乐死有悖于传统医德
阻碍医学科学研究发展
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实施对象
1.绝症,濒临死亡,极端痛苦
2.严重畸形先天性疾病新生儿
3.植物人(植物人是否建议被执行安乐死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可能恢复)
我国安乐死领域无相关立法
放弃治疗
医生决策权:疾病认定权,自主确定医疗决策权,医疗干涉权;患者的决策权:疾病认知权,医疗决策选择权,知情同意权,保护隐私权。
广义地
含可治愈患者和不可治愈患者,医生撤除或不给予治疗措施地行为
狭义的(医学伦理学讨论狭义的放弃治疗)
对不可治愈的晚期患者或生命治疗靠医疗设备维持的生命质量极其低下地患者,不人为地延长生命的行为
2个条件
不可治愈晚期患者
不给予人为的维持生命的治疗(与安乐死不同之处,不提供维持生命的一切条件,食物等)
伦理原则
恪守科学认定原则
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符合以下条件
当患者保持无意识状态时
继续治疗的经济负担超过任何好处时
公认的科学数据证明成功复苏的几率极小
尊重患者自主原则
恰当干涉原则
医生在选择不当的情况下规劝纠正
遵循必要程序原则
放弃治疗审查委员会
满足以上条件同时必须一句患者及其家族的意愿决定,决定权在于患者一方
临终关怀
生理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注重患者的尊严和价值
原则
适度治疗
照护为主
注重心理需要
整体护理
人道主义原则
符合生命价值论和公益论
社会发展显示客观需求
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
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避开安乐死的道德难题
器官移植
同种器官移植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
活体器官移植
尸体器官移植
可再生器官移植
不可再生器官移植
同种自体器官移植
异种器官移植
伦理问题
有偿器官捐献器官移植道德争议大,器官商品化国际社会不认可
对于未成年者,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达到有效的知情同意时,无行为能力者,一般不能作为供体
我国自2015年起已经全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供体移植
异种器官伦理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安全性,动物保护,人类基因组纯洁性问题等
医学标准
1.受体者因为器官衰竭无法用其他方法治愈,短期内不进行器官移植将死亡
2.受体整体状态良好,器官移植耐受性好,无禁忌证
3.免疫相容性好,移植后有良好的存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