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方便理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
实验过程
条件作用前
声音
狗无唾液分泌
无条件刺激(肉沫)
无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条件作用中
条件刺激(声音)
条件作用后 条件刺激(声音)
条件反应(分泌唾液)
关键概念
刺激:激活行为的事件
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对刺激的回应行为
中性刺激:无关刺激
无条件反射:本能的、先天就会的
条件刺激:条件作用后引发的刺激
条件反应:后天习得、学习的
主要内容
反射
无条件反射
本能
条件反射
后天习得
第二信号系统
符号语言刺激
第一信号系统
物理性刺激
其他人物
华生
联结主义理论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实验准备
桑代克把一只饿猫放到笼子里,笼子里有一个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猫踩到脚踏板,门笼就会开启,猫即可逃出笼子,并能得到笼子外的奖赏——鱼
刚开始,饿猫进入笼子中时,只是漫无目的地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龙门,吃到了事物。
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笼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笼中即能打开笼门。
实验结论
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
桑达克的学习率
准备律:学习开始时的心理定势(预习)
练习律:S-R联结,必须有奖励(做题)
效果律:一定情境下产生满意效果的评估(反馈)
贡献: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
缺陷:机械化、简单化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
实验过程:斯金纳箱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工具性条件作用
强调的是行为及其结果
是机体把强化和所发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S-R
强化理论
强化: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
正强化:呈现愉悦刺激; 负强化:消除厌恶刺激
惩罚:导致反应概率下降的刺激
新行为的塑造:强化是行为学习的关键
行为
应答性行为
刺激在反应前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行为
刺激在反应后
操作性条件反射
强化
正强化
给予一个刺激
如:奖励、认可、表扬等
负强化
取消一个刺激
如:惩罚、批评、处分、降级等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实验
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
过程:
注意、保持、再认和动机1
强化:
直接强化:行为之后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按自我标准对行为作出判断后进行强化
主要理论
榜样行为表现
注意阶段
保持阶段
复现阶段
动机阶段
经模仿学得行为
负强化不等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