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离散数学
用于想学习的朋友来复习或者提前自学,也可以用于期末的复习,虽然不够全面但算是入门的知识。
编辑于2020-06-03 21:18:55离散数学
a. 集合
元素与集合关系
元素∈/∉集合
集合⊆/⊊/=集合
幂集
集合A中有n个元素,则幂集为2^n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运算A∪B
交运算 A∩B
差运算 A-B ∈A∉B
A-B=A∩B补
对称差 A⊕B=(A∪B)-(A∩B)
集合的代数公式
可利用文氏图进行推导
等幂律
A∪A=A;A∩A=A
交换律
A∩B=B∩A;A∪B=B∪A;A⊕B=B⊕A
结合律
A∪(B∪C)=(A∪B)∪C;A∩(B∩C)=(A∩B)∩C;A⊕(B⊕C)=(A⊕B)⊕C
分配律
A∩(B∪C)=(A∩B)∪(A∩C);A∪(B∩C)=(A∪B)∩(A∪C)
吸收律
A∪(A∩B)=A;A∩(A∪B)=A
同一律
A∪∅=A;A∩U=A
零一律
A∪U=U;A∩∅=∅
补余律
A∪A'=U;A∩A'=∅ ‘表示补
摩根律
(A∪B)'=A'∩B';(A∩B)'=A'∪B' '表示补
对合律
A''=A '表示补
包含排斥原理
包含排斥原理1
丨A∪B丨=丨A丨+丨B丨- 丨A∩B丨 丨A∪B∪C丨 =丨 A丨+丨B丨+丨C丨 -丨 A∩B丨 -丨 B∩C丨 - 丨C∩A丨 +丨 A∩B∩C丨
包含排斥原理2
丨A'∩B'丨=丨U丨-丨A∪B丨
b. 二元关系
笛卡尔乘积 丨A丨=n,丨B丨=m,则丨A×B丨=n×m
关系
A到B的关系 A×B的所有子集都是从A到B的关系
当丨A丨=n,丨B丨=m,A到B共可定义2^(n×m)种不同的二元关系
A上的关系 A×A的子集都是A上的关系
A上的特殊关系 空关系 全域关系 恒等关系(自反)
前域与值域
前域叫domR 值域叫ranR R上的前域即所有有序对中的第一元 R上的值域即所有有序对中的第二元
平凡子集
空集
集合本身
表示方法
表格表示
关系矩阵
关系图
关系的性质
空关系不具有自反关系 但是具有反自反 对称 反对称 可传递性
自反关系 对于A中每一个元素a 都有(a,a)∈R
反自反关系 对于A中每一个元素a 都有(a,a)∉R
对称的关系 每当(a,b)∈R时,一定有(b,a)∈R
反对称的关系 当a≠b时 如果(a,b)∈R时,一定有(b,a)∉R
可传递的关系 每当(a,b)∈R且(b,c)∈R时,一定有(a,c)∈R
五种关系
等价关系 R是自反的 对称的 传递的二元关系
相容关系 R是自反的 对称的二元关系
偏序关系 R是自反的 反对称的 传递的二元关系
极大元 极小元
最大元 最小元
上界 下界
上确界 下确界
复合关系 类似两个集合的传递
逆关系 将集合里的第一元与第二元转换
关系的闭包运算
自反闭包r(R) 只需把R中缺少的自反有序对补上即可
对称闭包s(R) 只需把R中缺少的对称有序对补上即可
传递闭包t(R) 只需把R中缺少的传递有序对补上即可
c. 函数
函数的定义 丨A丨=n 丨B丨=m 则A到B可以定义m^n个不同的函数
特殊函数
单射函数 丨A丨=n 丨B丨=m (m≥n) A到B的单射函数有A(n,m) n在上
双射函数 丨A丨=n A到A的双射函数有n!
满射函数
d. 图论
图的基本类型
具有n个顶点的有限图称为n阶图 具有n个顶点,m条边的图常记作(n,m)
有向边
有向边的箭头方向自始点指向终点
无向边
无向边的每个端点都可以作为始点或终点
有向图 图中各边都是有向边
无向图 图中各边都是无向边
无向图的矩阵是对称矩阵
混合图 图中既有有向边又有无向边
逆图 将有向图D中的每一条边方向颠倒得到逆图D'
有限图 图中有有限个顶点 (无限个称无限图 不做讨论)
多重图 含有平行边的图
平行边指两个顶点之间有多条边(对于有向图则是有多条同方向的边)
简单图 不含平行边和自回路的图
平行边指两个顶点之间有多条边(对于有向图则是有多条同方向的边) 自回路指一条边的两个端点重合 称为自回路或者自环
定向图 把无向图G的每条边添加箭头成为有向边,得到有向图D 则D是G的定向图
底图 把有向图D的每条边箭头去掉成为无向边,得到无向图G 则G是D的底图
图的顶点度数
无向图中顶点的度数 deg(v)
孤立点 度数为0
悬挂点 度数为1
与悬挂点关联的边称为悬挂点
握手定理 n为顶点m为边数 则所有点的度数之和=2m
有向图中顶点的度数 入度=出度=m条边
入度 deg-(v)
出度 deg+(v)
完全图
无向完全图
在n阶无向图中,如果任意两个不同顶点之间都有一条边关联,则称此无向图为无向完全图,记作Kn 易得n阶无向图中是(n-1)-正则图 推论 n阶无向完全图kn有n×(n-1)/2条边
有向完全图
在n阶有向图中,如果任意两点都有两条方向相反的有向边关联,且每一个顶点都有自回路,则称此有向图为有向完全图 推论 n阶有向完全图有n²条边
竞赛图
D为n阶有向图,如果D的底图为无向完全图kn,则D为竞赛图
子图
删边 删去图中某一条边保留该边的端点
删点 删去某一点以及这个点关联的所有边
主子图 删点得到的图为主子图
生成子图 删边得到的图为生成子图
补图
5个顶点的自补图仅有两种
连通性与最短通路
简单通(回)路
如果一条通(回)路中的各边都是不相同的,则称这样的通(回)路为简单通(回)路。 回路指通路中的始点与终点相同
基本通(回)路
如果一条通(回)路中的各个顶点都是不相同的,则称这样的通(回)路为基本通(回)路
无向图的连通性
有向图的连通性
如果有向图中存在一条通过图中各个顶点的回路,则此有向图是强连通的 如果有向图中存在一条通过图中各个顶点的通路,则此有向图是单向连通的
强连通
单向连通
弱连通
最短通路
狄克斯特洛算法
穷举法
递推法
列表法
树
无向树
设T是无向简单图且T不存在任何回路,则称T为无向树,或简称树
树叶 度数为1
内结点/分枝点 度数>1
四点性质
1.若树有n个顶点,m条边,则m=n-1 2.树中任意两点有且仅有一条通路相连 3.在树中任意删去一条边,则变成不连通路 4.在树中任意两个不邻接的顶点中添加一条边,则构成的图中包含唯一回路。
最小生成树
设G是无向连通图,若G的一个生成子图T是一棵树,则称T是图G的生成树
克鲁斯卡尔算法
有向树
底图为无向树的有向图称为有向树
有根树
在有向树T中,如果有且仅有一个入度为0的点,其他点的入度均为1,则称有向树T为有根树。
根 入度为0的点 一般为树上最高的点
树叶/叶片 出度为0的点
分枝点/内结点 出度不为0的点
层次/水平
在有根树中,从树根到顶点x的通路长度,即自根到点x的通路中所含边的条数
高度
在有根树T中,最长通路的长度
家族
设ab是有根树T中的一条有向边,如果a是始边,b是终边,则称a是b的父亲,b是a的儿子 如果T中有一条以a为始点,x为终点的有向通路,则称a是x的祖先,x是a的后裔
k元树与完全k元树
设T是有根树,如果T中各个分枝点的儿子树最多为k,则称有根树T为k元树 如果每一个分枝点的儿子树都是k,则称此有根树为完全k元树 推论 当T是完全k元树时,如果其分枝点数为i,树叶数为t 则有公式 i=(t-1)/(k-1) i+t为树中顶点的总数
周游算法
前序周游算法
中序周游算法
后续周游算法
前缀码与最优树
e. 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
命题
命题:能判断其真假的陈述句 两个要求 1.判断其真值 2.陈述句 要注意 我正在说假话 是个悖论 不是命题!
真命题 T 1
假命题 F 0
简单命题(原子命题)即不可拆分命题
复合命题 即由联结词和简单命题组合
命题联结词
联结词的运算优先级:¬ ∧ ∨ → ↔ (优先级从左到右递减)
否定(¬)类似非

合取(∧)类似并且

析取(∨)类似或
∨ 是兼容或 Eg:我喜欢唱歌或者喜欢跳舞 设P是我喜欢唱歌 Q是我喜欢跳舞 则命题符号化为P∨Q 不兼容或/排斥析取 Eg:我晚上九点看书或者打球 设P是我晚上九点看书 Q是我晚上九点打球 P跟Q晚上九点只会发生一个 则命题符号化为(¬P∧Q)∨(P∧¬Q) 
蕴含(→)类似如果...则...
P→Q P是条件 Q是结论 P是Q的充分条件 
双条件(↔)类似当且仅当

判断公式类型
列真值表进行判断公式类型 等值演算法进行判断公式类型 去掉→和↔ 换成¬ ∧ ∨
永真式(恒为1)又叫重言式
永假式(恒为0)又叫矛盾式
可满足式:不是永假式的式子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等值式⇔(⇔不是联结词)
两个命题A与B在分量的不同指派下,其真值总是相同时,则称这两个命题公式A和B逻辑等价
常见等值式
双否定律 ¬¬P⇔P
等幂律 P∧P=P / P∨P=P
交换律 P∧Q⇔Q∧P / P∨Q⇔Q∨P
结合律 (P∧Q)∧R⇔P∧(Q∧R) ∨同理
分配律 P∧(Q∨R)⇔(P∧Q)∨(P∧R) ∨同理
摩根律 ¬(P∧Q)⇔¬P∨¬ Q ∨同理
吸收律 P∧(P∨Q)⇔P ∨∧同理
01律
P∨0⇔P P∧1⇔P P∨1⇔1 P∧0⇔0 P∨¬P⇔1 P∧¬P⇔0
蕴含等值式 P→Q⇔¬P∨Q
等价等值式 P↔Q⇔(P→Q)∧(Q→P)
范式
合取式:有限个文字的合取 例如P∨Q / P∨¬Q / ¬P
析取式:有限个文字的析取 例如¬P∧Q / P∧Q∧R / ¬P
合取范式:有限个析取式的合取 即(...∧...)∨(...∧...)∨...
析取范式:有限个合取式的析取 即(...∨...)∧(...∨...)∧...
主析取范式 通过真值表法或者等值演算法求解
 第一步 先列出所要求的式子真值表 第二步 寻找所要求的式子中真值为1的项 第三步 对应第二步找到左边单元项 将它们合取 0即非x 1即原x 第四步 将每一项括号然后析取
主合取范式 通过真值表法或者等值演算法求解
 第一步 先列出所要求的式子真值表 第二步 寻找所要求的式子中真值为0的项 第三步 对应第二步找到左边单元项 将它们析取 0即原x 1即非x 第四步 将每一项括号然后合取
永真蕴含式 四个性质
1. 如果A⇔B,则A⇒B和B⇒A 2. 如果A⇒B,则P∧A⇒P∧B 3. 如果A⇒B.P⇔Q,则P∧A⇒Q∧B 4. 如果A⇒B且B⇒C,则A⇒C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直接证明法 P已知条件 T推出结论
间接证明法 刚开始有个P[附加前提]
f. 谓词逻辑
个体词:可独立存在的客体
谓词:用来说明个体的性质或个体间关系
A(X) 一元谓词 B(X,Y) 二元谓词 推广 有n元谓词
量词
全称量词∀ 命题后面跟着→
存在量词∃ 命题后面跟着∧
推理理论
全称指定规则US (∀x)P(x)⇒P(c)
存在指定规则ES (∃x)P(x)⇒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