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现代史第二章
建议收藏!大学课程近现代史第二章内容梗概梳理,帮助你掌握重点,助你期末复习一臂之力。主要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以及这两个运动后的反思与总结。随后还会陆续发布第三章-第十章。喜欢请点赞收藏!关注我,能持续获取优质导图哦。
本思维导图讲述软件测试基础,包含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的核心目的与流程等知识点,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部分。早期引入软件测试有利于尽早发现缺陷和预防缺陷植入,并可以协助建立质量的文化。
分类速记英语单词应用思维导图,列出了一系列英文中常见的分类选项,譬如时间、季节、星期等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记忆。
这是一个关于Oracle数据库的思维导图,全面覆盖了数据库架构、SQL语言、PL/SQL编程、数据库管理、性能优化及安全策略等关键领域。对部分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摘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二专题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2-1 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
1.爆发原因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
爆发的根本原因
b.鸦片战争失败,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爆发进程
a.洪秀全创立宗教“拜上帝教”
b.由于广西土客矛盾激烈,在一次官府对洪秀全等人的捉拿时,洪秀全发动起义
c.1851-1856 洪秀全攻下永安、武昌、南京,并继续北伐和西征,逼近北京。
d.在1856年达到顶峰
2-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衰落倒退
a.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
“分贵贱”,“判尊卑”
用世袭制,与旧时封建政权无差
b.起义领袖的蜕化
领导人滋长享乐思想,追求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
沿用封建帝王的嫔妃制度,妻妾成群
c.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各王形成各自的利益集团,彼此勾心斗角
洪秀全不理财政,杨秀清兴起
2.内部战乱
天京事变
3.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曾国潘组建湘军
湘军特点
a.采取“兵为将有”的招募办法
加强了各级将领之间以及士兵与将官之间的亲密关系
b.采取“选士人,领山农”的选拔方法
易于合心,临阵不会败不相救
c.既重视“以礼治军”,又重视物质刺激
将尊卑上下的封建等级礼教贯穿到营制里
提高了士兵英勇作战的动力
d.在军队建制上,采取“水路相依”的组织编制
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湘军由一支武装力量迅速转化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形成了湘军官僚集团
也是后来洋务派形成的基础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3 洋务运动的兴起
1.洋务派
代表人物
恭亲王奕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曾国潘(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洋务运动后期的代表人物)
动机
a.镇压农民起义
b.抵抗外来侵略
2.洋务运动
口号
“自强”“求富”
主要内容
a.兴办新式企业
李鸿章建立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铁厂
b.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70-90年代,建“四大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
1885年,建“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方言”学堂(外国语)、武备学堂(军事)、实业学堂(职业技术)
d.派遣留学生
留美幼童
2-4 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的主张不能救中国
1.农民阶级的绝对平均主义(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实质上并未实行过
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核心
改革土地所有制
a.制定了平分土地的方案
b.规定了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平均分配方式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愿望和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理想
局限性
试图将社会生产限制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与时代不符的表征
a.绝对平均主义理想建立在非常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是违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
b.绝对平均主义理想为了做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平均分配,主张取消一些商品交换,与中国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的
c.绝对主义否定一切社会差别,主张平均分配。这是不符合现实的空想
《资政新篇》
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另一纲领性文件
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外交各个方面
地位
a.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近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b.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的最高水平
未能行动的原因
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均缺
a.当时的中国还不完全具备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条件
b.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没能反映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没能得到农民的支持
c.太平天国后期忙于应付严酷的军事斗争
2.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积极
a.说明中国人改变了“夷夏之防”的旧观念,提出了如何学习西方的战略思想
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消极(局限性)
a.此思想实际上是保守的
b.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所允许引进和学习的西学是有限度的
c.西政只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一些具体措施,根本不敢触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理念
d.张之洞认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之说,与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是绝不相容的,这就阻碍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意识的近代化
“中体”对“西化”有巨大的制约作用